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簡談論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大學英語合作學習

學問君 人氣:7.53K

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學生本身大都具有一定的藝術特長,性格外向善於表現,但並不一定善於合作,下面是一篇關於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學生合作學習探究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

簡談論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大學英語合作學習

摘 要:本文圍繞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學生自身的特點,介紹了合作學習在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指導原則,並結合教材舉例應當採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合作學習的形式和策略;最後強調了合理的評價機制對於合作學的順利開展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播音主持專業;大學英語;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相對個體學習而言的,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學習爲主要組織形式,依據一定合作程序和策略促使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學習。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也稱協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以人本主義、社會互動主義以及建構主義爲理論基礎,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由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導並實施的一種富有創造性和實效性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合作學習理念在中國自古亦有之,《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它是指教學中以教學目標爲導向,以異質小組爲單位,以成員合作活動爲主體,以小組總成績作爲部分評價的一種教學理念。外語教學的核心在於學而不是教,正如語言學家Johnson和Morrow指出:“The teacher can help,advise and teach;but only the learner can learn.[1]合作學習效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也被運用到各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當中。合作學習針對的對象不同,其具體表現和行成方式策略也有不同,因而其目標能否完全實現,期望的效果能否達到,都和合作學習的主體以及指導原則、方式有密切關係。

1主體——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特點及適應合作學習策略的優勢

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學生崇尚自由與創新,具有探索和冒險精神,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和動手能力。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學生本身大都具有一定的藝術特長,性格外向善於表現,但並不一定善於合作,這就要教師嚴格要求,加強指導,採取適當策略,形成及時評價,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的課堂中來。由於持續擴招和專業自身因素,藝術類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尤其是大學英語的學習更是很多藝術生最感吃力的事情。調查顯示,大多數藝術專業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投入學習的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這對於需要長期積累的英語學科而言,學習效果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的英語合作學習任務必須堅持以學生爲中心、以任務爲主線的理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使英語學習活動的形式更爲多樣、資訊爲豐富、互動更爲充分。

2 合作學習策略的指導原則

(一)互助性,即合作成員相互幫助,成功是屬於大家的,透過互助使各自獲得相應的進步和發展。

(二)互補性,利用小組內成員的不同特點,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合作中相互推動,實現充分發展的目標。

以上兩種原則要求精心搭配小組成員,即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不提倡學生自願組合,學生個人意願只能作爲參考。合作小組的人員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徵、性別等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由於每個小組成員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質性,這就充分體現了“同組異質、異組同質”原則。組內異質爲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互相推動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爲全班各小組創設了公平競爭的寬鬆環境。同組同質容易造成兩極分化、班級混亂,小組合作學習成爲空談。

教學實踐中一般按照4—6人一組進行編排,設定組長(Leader)、記錄員(See-retary)、發言人(Reporter)、監督員(Inspector)及觀察員(Observer)等,實行組長負責制(小組討論並共同制訂本組本學期學習內容後,由組長負責召集組織每次活動,並做好記錄)和輪流負責制(小組討論並共同制訂本組本學期學習內容後,由小組成員按事先安排好的順序,輪流負責召集組織每次活動,並做好記錄),明確每一個成員的分工,力求保證每個人都有機會,形成和諧的合作團隊。

(三)自主性,成員在合作中要有自主性,有主動合作的意識,共同完成任務。

(四)互動性,師生之間在合作學習中的人際互動與交往、生生之間的'互動可推動學生的發展。

(五)評價的自主性,學生經過合作學習,對自己在合作中的表現進行評價,提出改善意見,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發展。

以上三種原則又要求我們①適時進行組間調整,即小組合作的成員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有利於學生間的互相瞭解、優勢互補。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一段時間後,各小組的發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現教大差異時,教師應根據測試成績,學生個別差異,以及教師平時觀察,瞭解到的各小組的合作狀況,進行及時的人員調整,使之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進一步增強合作能力。②明確組內成員分工,即在構建好學習小組後,教師還要幫助各小組進行合理的人員分工,明確任務職責,學習時纔不會盲從。一般情況下,在每個合作小組內要設一名常務組長,負責本組學習活動的組織、分工、監督等,讓小組學習有序開展。本組每個成員都要有分工,如根據學習成績或興趣愛好,每個學生都輪流負責本組任務,可以指導本組學生的學習,也可以對本學科所學知識進行“過關”檢查;每位同學都有參與本組管理的機會。各種角色分工並不是長期固定的,組內成員要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實現小組角色的互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3 合作學習策略的具體實行方式

教師要精心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能夠符合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熱情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能夠熱情地在合作中完成共同的任務,展示自我,提供英語水平。可採取以下策略:

(1)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Student Team—Achievement Divisions),由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文教授創設,教學流程由教師講授一小組學習一成績測試一小組認可等步驟組成,教師在授課開始階段,先簡明扼要地介紹本課時所要學習的內容,對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加以強調,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小組成員進行共同學習,深化掌握教師講解的內容。所有成員就所學習的內容參加由個人獨立完成的測驗,小組整體成績由各成員的總和構成,獲得優勝的小組得到獎勵。(2)小組競賽法(Teams—Games—Tourna—ment),是美國迪沃里斯和斯萊文教授設計的一種策略,流程爲“教師精講一小組學習一合作競賽一小組認可”。競賽的規則要求每個成員分別與競爭對手中成績接近的學生抗衡,目的在於展開小組與小組、個體與個體之間勢均力敵的公平競爭。小組要在競賽中獲得優勝,必須在學習過程中密切合作,形成力,每個成員都爲競賽做好準備貢獻自己的力量。

以九江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本科班大學英語所用教材《大學體驗英語(第三版)》爲例,此教材包含Listen and Talk 部分,其中又包括了聽(Lead-in)和說(Dialogue Samples & Communicative Tasks)部分。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此教材的特點,把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完成相應任務。對於對話部分,可以要求學生角色扮演對話中的角色,課堂給出相應時間練習,然後每組派人上臺表演,根據對話中角色人數來安排分組中的人數,老師給每組進行打分和評價,並對獲勝的小組成員採取諸如加平時分的獎勵,從而推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喜歡展示自我,顯露個性的天性也會是他們大多數人在合作過程中積極參與,爲完成本組任務出謀劃策,因爲此時小組的榮譽也就是他們個人的榮譽。不管此次表現如何,對他們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無論成績好壞,都會激勵他們在下一次任務當中更加積極地去準備,當然他們的英語水平無形當中就獲得了提高。

(3)共同學習法(Learning Together),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約翰遜教授創立的一種學習策略,教學流程是“教師講授一小組調查一設計活動一成績測驗一小組評議”五個步驟。

(4)小組調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這是當前教育界應用最廣泛、也最爲成功的一種合作學習策略.

同樣以《大學體驗英語(第三版)》爲例,其中Unit 3 Leisure Activities 的主題就是課外活動。在此單元當中,教師可以先詢問幾位同學課外一般參加什麼活動並集中講授常見的課外活動的詞彙和句型,然後對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小組調查,使小組成員知曉本小組其他成員的課外活動名稱和內容,並進行記錄總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時間到後教師要求每小組上臺介紹本小組成員的課外活動,並進行一些評價,教師對其表現進行評價;最後各小組對其他各組活動進行評價。因此,共同學習法和小組調查法就融入到了我們的教學實踐當中來。

 4 管理與評價

合理的有效的評價機制有利於合作學習的持續發展。但對合作學習的評價不能過於籠統,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人而異。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本科生,由於他們英語基礎弱,對於英語學習的信心不足,這就要求對於其在合作學習過程當中的表現的評價不能拘泥於傳統,而是要靈活多變,可以採取教師對學生評價的形式,也可以採取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的形式。同時無論是教師對學生還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都要支出不足之處,以利於改善,但在中肯評價的基礎上要更多地強調學生的閃光點和進步之處,這樣才能逐漸增強學生學英語的自信心,從而使合作學習能更加有效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SON K。MORROW unicationin the Classroom[M]and:Longman Group Ltd,1981:63.

2.陳凌燕,李莎,本科藝術專業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策略探討,[J]. 高教論壇, 2013.

son, D. W. and Johnson, R.J.(1978)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47-50.

4.加里·D·鮑裏奇著,易東平譯.《有效教學策略》.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