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二胡曲《獨弦操》演奏技法新探索

學問君 人氣:3.15W

摘要:本文以二胡曲《獨弦操》爲核心,首先介紹樂曲的作者以及創作背景,其次重點闡述本人在演奏此曲過程中結合自身經驗對樂曲中一些演奏技法的新探索。這首樂曲不同與以往傳統樂曲,它融合了現代演奏技法的特點,是一首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樂曲!

二胡曲《獨弦操》演奏技法新探索

關鍵詞:創作背景;新探索;傳統;現代;演奏技法

一、《獨弦操》的作者即創作背景

二胡曲《獨弦操》是由近代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先生於1932年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當時正是“九一八”事變爆發不久後,國家內憂外患,動盪不安。劉天華先生既對現實感到無奈,也爲自己的雄心壯志不能實現而感到心痛和迷茫。故此曲又名《憂心曲》。

二、《獨弦操》演奏技法特點新探索

劉天華先生共創作了十首二胡獨奏曲目,而《獨弦操》這首樂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所有二胡曲中唯一一首獨弦演奏的樂曲。此首作品既融匯了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同時也借鑑採納了西方的藝術手法,在傳統的二胡技法上添加新的元素而形成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演奏特點。

1、左手演奏技法的新探索:《獨弦操》這首樂曲在左手演奏上既繼承了傳統手型的特點同時又賦予了其新的表現形式。

二胡演奏中所說的傳統手形一般是小三度手形,這種手形是經過衆多演奏者實踐檢驗所總結流傳下來的,但是由於每首樂曲的表達情緒不同,我們在演奏時也要適時的在傳統手形的基礎上稍作變化以適應樂曲的表達需要。在《獨弦操》這首樂曲中就用到了伸張式手形。

如譜例所示,在演奏此處內弦5這個音時如果是按照傳統手形的習慣則應該是用第二把位的四指,但這樣卻不能表達出作者悲憤傷痛的心情,所以必須用三指的下滑加力演奏才能形象的表達這一情感。

在《獨弦操》這首樂曲中還有一個對左手演奏技法要求很高的樂段,從譜例中我們可以看見在演奏這一樂段時手指要從內弦二把位的三指3直接大跳換把到三把位的三指1。這不僅對手形有嚴格的要求,在演奏大跳換把時,我們必須要保證左手充分鬆弛,大跳換把過程中手形的保持可根據自身演奏習慣稍加調整,但是調整幅度不可過大,最好是一次到位,若手形變化過大一方面在換把的時間上不允許,另一方面不利於準確找到音的位置。

2、右手演奏技法的新探索:右手的持弓演奏是二胡演奏中最爲重要的技巧,我們常說二胡演奏的“功力”其實也指“弓力”。可想而知運弓在二胡演奏中承擔了非常重要一職。在演奏《獨弦操》這首樂曲中,對於右手運弓技巧也進行了新的探索,其中主要有:爆發強弓和快速換弓。

爆發強弓在《獨弦操》第二段的演奏中有很大的運用,這段表現的是慷慨激昂的情緒和堅定不移的鬥爭信念,因此演奏者在運弓上必須方法得當,才能表現出樂曲情感表現所需要的音質特點。在操作爆發強弓的過程中,最爲重要的就是右手的鬆弛性,這就要求:先保持肩部的放鬆,然後推動放鬆肘部,最後再向外彈性的甩動手腕,同時要保持運弓的平穩性,這樣出來的音才具有爆發性。

快速換弓主要體現在《獨弦操》這首樂曲中的第三段。這段是輕快的小快板,節奏是由慢漸快,並且分弓較多。所以在頻繁的換弓中如何做到輕鬆自如並且流暢不留雜音是個很大的難題,因此短弓的運用必然是最佳的選擇。在短弓的執行中主要注意力度的傳導和弓子的位置,主要在中弓部位,力度要保持平衡、在執行短弓時右手要放鬆,手腕不要有太大的'動作,自然的擺動即可。

3、左右手協調配合演奏的新探索:在《獨弦操》這首樂曲中兩手的默契配合技巧上,我的新探索主要體現在:指速與弓速的配合以及高音區指力與弓力的配合。

在第三段中很多音符的演奏是從內弦第一把位直接到高音區的第四把位。而內弦的高音區沒有外弦那麼明亮,通常音色較爲低沉暗啞,所以如果力度控制不好那麼就很有可能出現噪音。這一力度既包括左手的按弦指力也包括右手的持弓指力,只有指力和弓力的默契配合才能控制好高音區的音色,將噪音出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經過反覆實踐研究,在演奏內弦高音區時,左手按指力度必須減輕,但按壓的音必須要實。右手的弓力也要稍微減輕一點,但可根據樂曲的力度要求適度增加壓力。在控制好兩手力度的前提下雙手也要充分的放鬆。

三、結語

縱觀全文可知,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就此曲的演奏技法進行了深入仔細的探索研究,並結合本人自身演奏經驗相應的闡述了對每一種技法演奏要領的認識,相信透過此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式,我們今後在演奏《獨弦操》這首樂曲時將會有更爲深刻的見解和突出的表現!

參考文獻:

[1]於漢.二胡演奏的關鍵技術[M].北京:大衆文藝出版社,2008.

[2]陳偉.中國國粹藝術讀本[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

[3]傅華根.論二胡演奏[M].北京: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2006.

[4]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華樂大典二胡卷[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