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師範生教育見習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1W

教育見習是師範生在實習之前,透過觀摩教學實踐而進行的學習,可以幫助師範生瞭解中學教學實際,深入理解教育教學理論,爲教育實習奠定基礎。教育部在2011年頒發的《關於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強化教育實踐環節。

師範生教育見習論文

加強師範生職業基本技能訓練,加強教育見習,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講課的機會。”文章在組織師範生進行見習的基礎上,總結出“就近安排,小組互助”的教育見習模式。

教育見習是師範生在實習之前,透過觀摩教學實踐而進行的學習,可以幫助師範生瞭解中學教學實際,深入理解教育教學理論,爲師範教育實習奠定基礎。

而教育實習是師範生透過親自進行教學實踐而進行的學習,由於師範生缺乏對中學教育教學實際的瞭解,不能夠靈活運用教育教學理論進行恰當的教學設計,不瞭解中學生的心理及特徵,不能很好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等客觀原因,實習時往往會給實習中學的教學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爲了提高師範生實習時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減少實習期間給中學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實習前應爲師範生創造教育見習的條件。

而且,教育部在2011年頒發的《關於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第六條中也明確指出,要“強化教育實踐環節,加強師範生職業基本技能訓練,加強教育見習,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講課的機會。”

但是,由於教學時間、經費、安全等種種原因,中小學對教育見習並不歡迎,師範院校很少安排師範生進行教育見習,有些院校透過觀看錄像代替教育見習,並沒有讓師範生深入到教學一線。爲落實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我們組織寧夏大學生物科學(師範)專業學生進行教育見習,以探索師範生進行教育見習的模式。

一、教育見習工作的組織安排

由於學校沒有爲師範專業的教育見習安排專門的時間,見習只能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進行,這也就決定了見習只能在學校附近進行。我們選擇了離寧夏大學較近的寧夏大學附屬中學和銀川市第十六中學作爲見習基地,從2015年4月20日至6月10日安排生物科學(師範)專業2012級學生在兩所中學進行見習,其中寧大附中安排17名學生,十六中安排12名學生。見習內容主要是聽課、評課,寧大附中的見習生聽高中(高二)生物課,十六中的見習生聽初中(七年級)生物課。見習學生3~5人一個小組,根據自己的課餘時間和見習學校生物課程的上課時間去聽課。寧夏大學附屬中學安排李小龍、倪峯兩位教師與師範生交流溝通,十六中安排了張煜梓老師。爲了督促師範生保質保量進行見習,及時總結提升,我們編制了“教育見習登記表”,讓他們記錄見習工作的具體內容和感受體會,還要求見習結束後每人寫一份見習總結,小組長寫小組總結。

二、師範生進行見習的效果

1. 深入課堂,瞭解中學教學實際

生物科學(師範)專業2012級36名師範生中有29名參加了見習活動,見習率達到80%,聽課最多的達到5次。師範生每次聽課時都填寫“教育見習登記表”,及時記錄聽課內容,寫出聽課感受、體會,還有些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及本次見習活動的安排提出建議。

透過見習,師範生瞭解瞭如何處理教學內容,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如何運用教學方法,瞭解了初中學生與高中學生的特點。例如,王晶同學在“感受體會”中寫道:“李小龍老師最大的優點是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行學習,這樣學習效率較高。李老師透過說明、舉例講解抽象的問題。”孫麗丹同學說:“老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材料,提出問題,學生閱讀資料後自己總結,回答問題。”馬燕同學寫道:“老師思路清晰,上課氛圍非常和諧。”楊英同學寫道:“在習題的講解中,不光講解本題,還針對本題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擴展,並且舉一反三。”馬燕同學還寫道:“透過這節課,知道了如何把握課堂的重難點,如何與學生進行互動。”鮑振豔同學寫道:“李老師的課聯繫生活實際,效果很好。”

有些學生透過聽課,對中學生的特點有了一定的認識。例如,萬茹同學寫道:“初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課堂氣氛好,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老師的提問中。”馬小燕同學寫道:“我覺得這個班的班風有點不好,上課時後面的學生一直說話,影響了其他學生。”

由此能夠看出,透過見習,師範生對中學教學實際有了較深的瞭解,爲今後的實習及參加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課後分析討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師範生每次組成小組去聽課,每個小組有3至5人,聽完課後一起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分析、討論,還利用課餘時間與教師進行交流。透過聽課、討論、交流、反思,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理論的理解,學生能夠運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學評價。

例如,楊紅豔同學對老師的教學方法進行評價:“老師講課時,重、難點明確,思路清晰,課堂提問很有技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楊英同學對教學方法及師生關係進行了較爲準確的評價:“老師上課條理很清晰,板書設計規範,佈局合理,學生很積極,和老師配合默契。”李靜同學對講解概念的方法評價非常到位:“老師講概念時,特意標記概念中的關鍵詞;講物質循環時,舉出相關實例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生態系統的結構以圖表列出,一目瞭然。”曹雪美同學對老師的教態進行了評價:“老師的目光及相關肢體語言用得非常好,語言和表情無不流露出一股溫情,老師與同學的關係非常和諧。”馬紅霞同學在感受體會中寫道:“這是我第二次聽倪老師的課,倪老師的課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課堂氣氛活躍,沒有一句多餘的話,讓我意識到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語言功底是很重要的。”學生的這些認識只有親自到中學課堂中才能體會到,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透過見習,一方面加深了師範生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認識,一方面也讓他們知道如何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教學工作中。

3.及時進行總結,積累經驗

學生都認爲見習很有必要,透過見習,他們有了很多收穫,總結了很多有價值的經驗。如:“教師應苦練基本功,尤其是語言基本功”“透過這次見習,我深刻體會到熟悉教材的重要性”“見習不僅僅是聽課,更重要的是在課後多思考,多反省自己,使自己不斷地進步”“在教學工作中,首先要熟悉課本,做到心中有書,胸有成竹”“見習爲做一名好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在教學中,要多種教學方法穿插使用,選擇最能說明問題的教具”。

孫麗丹同學還介紹了寧大附中的經驗:教室的講臺上擺放了一個竹筒,竹筒裏有很多竹籤,每個竹籤上寫着班裏同學的名字,老師提問的時候,可以隨機抽取一根竹籤,讓學生來回答問題,這樣就可以保證提問的隨機性,這是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鑑的一種方法。

三、教育見習的模式

透過實踐,我們總結出了“就近安排,小組互助”的教育見習模式。

1. 就近安排

首先是指組織師範生進行教育見習時,要選擇離學校較近的中學作爲見習基地,因爲見習是規模較小的觀摩實踐活動,在培養計劃中沒有專門的教學時間,或者教學時間非常短,由各學院或各系甚至是教師來組織安排。選擇較近的中學,能夠保證師範生有足夠的時間將見習活動落實到位;其次,見習不僅僅是讓師範生到中學聽聽課,要想透過聽課有收穫,最好有指導教師跟隨聽課,而且聽完課後,師範生要進行討論,指導教師進行點評,從討論、評價中,師範生才能對教學有深入的瞭解,纔能有更多的收穫。

2. 小組互助

小組互助是指以小組爲單位安排師範生到中學見習,每個小組3~5人爲宜,如果只有一所見習學校,可以每次安排若干小組去見習,小組成員可以互相監督,互相學習;如果有幾所見習學校,可以每個學校安排幾個小組,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師範生都有足夠的見習時間。每個小組3~5人一起見習,聽完課後學生可以一起討論,促進大家共同提高。

教育見習是伴隨理論學習而進行的實踐學習環節,它可以爲師範生提供瞭解中學教學的真實環境,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環節,能夠促進師範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所以師範院校應該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師範生進行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