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飲食文化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3W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爲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論文,歡迎閱讀!

關於飲食文化的論文

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1

中國飲食文化特色,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爲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彙集着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衆長,並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爲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穀類等植物性食料爲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穀,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餚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製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乾,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於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裏,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爲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麪食,如饅頭、麪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遊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爲主,以採集、種植爲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藥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製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二、食物製作

中國傳統菜餚對於烹調方法極爲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滷、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於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製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著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於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製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餚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悅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並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製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餚於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於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爲核心,以養身爲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豔,拼配巧妙,有着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爲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爲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甕、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製品、瓷製品、金屬製品和竹木製品等等;隨着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爲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

四、營養保健

以穀物爲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穀物爲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爲了下飯,即助飯下嚥。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透過調配食用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衛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

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製作嚴格按科學規範行事,要求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

五、飲食審美

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飲食文化特色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而對於西方人來說,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於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着經濟全球化及資訊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2

中國人對於飲食的要求很高,但並不在營養方面,大部都在口味、形式上,對於口味的追求表現出中國人的調和思維,而烹飪也追求這種調和之美。此外,在文化禮節上,中國人把飲食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比如日常生活中朋友好久不見,爲了表示對其尊敬要一起吃飯,爲了促成與客戶的合作,要一起吃飯,逢年過節大家團圓,還要一起吃飯;總之,飲食以成爲一種禮節性的需要,不再僅僅是果腹充飢的功能。相對於中國對口味注重的飲食觀,西方人則比較注重營養的搭配,強調飲食的營養,對於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等方面的要示較高。西方人在進行烹飪時,他們會將營養的追求放在首位,仔細的研究食物中有沒有副作用、營養失衡等,並不會過分地追求口味。總而言之,在西方人的飲食思維裏,吃飯不簡簡單單地是爲了填補肚子,也不是爲了享受美味,而是自己生存與健康的保證。從此能看出,在飲食觀念上,中國強調口味追求形式,而忽略了食物的營養搭配,西方人則較爲注重食物的健康分配,注重營養均衡。

一、用餐方式的差異

在用餐方式上,中國與西方社會存在着巨大差異。中國人是喜愛熱鬧的,因而逢年過節,人們都喜愛一家圍在一大桌飯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會時,領導與下級員工也會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說有笑,邊說邊聊;在吃飯時人們都會很活躍,相互敬酒、勸菜等等,整體營造出一種熱鬧溫暖的氛圍。這樣的飲食方式,在中國的很多場合都會用到,特別是在中秋節、春節等節日裏,全家人從四面八方回到一塊兒過節,家裏的老人或者是擅長烹飪的人會做一大桌子的菜,其樂融融的一起吃飯,並祝福、拜年等等,講究的是一種和睦、團圓的氣氛。通常中國人在進行聚會時,不會給每個人定食定量,而是會準備很多的飯菜,至於吃多吃少,並沒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國家,他們的用餐方式就與我國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沒有中國人團圓與熱鬧的吃飯習慣,他們喜愛在安靜、優雅的環境裏就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餐盤,而每個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並沒有中國式的一大桌子人圍着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飯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沒有自己固定的位置,能拿着自己的餐盤隨意走動。西方人的這種用餐方式體現了他們注重個體的思維方式,他們強調個人空間,講究個體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人們在吃飯時不能進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國人共樂的情調。

二、飲食禮儀的差異

很多人說,中國的餐桌,能談成合作、能求婚、還能聯絡感情,總之中國人大部分事情都能在餐桌上解決。因而,餐桌不再是單純的吃飯的地方,更是一種交際方式,在用餐這種特殊的交際方式中,禮儀文化是最爲重要的。一般來講,中國人在進餐時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內部的吃飯,其餘場合里人們進餐時都十分重視尊卑、長幼。在集體進餐時,人們一般都會等客來齊了纔會入席,而座位則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對着門口的位置爲最高,其次以東爲尊,而請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門口的位置。宣佈開始入席時,會先叫一些位高權重、重要的人先開始,隨後主人才會開始。但在西方,飲食禮儀則與中國存在着很多不同。西方進餐禮儀中最爲重要的就是紳士風度,男性要對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與女性一起參加宴會時,面對門口的最爲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則座在女主人的對面,即門口的位置,顯示出對女性的尊敬。而在具體的進餐時,男士要起身先爲女士拉開椅子,讓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時,男性並不能先進餐,必須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開始進餐後,男士纔開始進餐。在進餐結束時,女主人離席之後,男性才能離席,而男士仍要爲女士拉椅子,讓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紳士風度。

三、飲食內容的差異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衆多,飲食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穀物爲主,其次中國的蔬菜種類很多,植物類菜品占主導地位。據相關調查顯示,中國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國家的七倍,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種。中國人之所以將植物作爲主菜,這與佛教對國家的影響有很大關係。唐朝以後,印度的佛教開始傳入我國,佛教認爲,動物是僅次於人的一種生靈,人們不能將其殺死,也不能把他們的肉用來烹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沒有靈魂的,所以中國就形成了以蔬菜爲主的飲食內容。因此,有人將中國人的性格稱之爲植物性格。中國人在進食時喜愛將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熱的,在人們的思想觀念裏,菜如果涼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熱吃,菜的味道才真正發揮出來。西方人則與中國人不同,他們的食物中動物居多,這與他們遊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關。在原始西方社會,很多人以打漁、捕獵與養殖爲生,而種植業在西方社會並不發達,因而人們習慣在動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國家,食物中動物類居多,如牛肉、羊肉與豬肉等,在烹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營養的均衡,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考慮的因素。由於西方人食物中的動物類居多,因而他們也被稱爲是有動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愛熱食,他們喜愛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盤等,一直是西方大從所愛;他們在吃蔬菜時,也喜愛生食,如生菜、黃瓜等,並不將它們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四、烹飪方法上的差異

在中國,烹飪是十分講究的一門藝術。中國的烹飪方法是五花八門的,如煎、炒、爆、炸、溜、燜、蒸、煮、燉、烤、燴等,都是廚師們對食材進行改造的方式,在進行烹飪時,中國人講究口味與形式的統一,做出的食物更加講究色、香、味俱全,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會被認爲是失敗的烹飪。中餐的工藝十分複雜,一道菜品,往往要經過幾十道工序,可能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也可能更久,這一道道工序下來,原本食材的模樣已經不見,變成了菜桌了各式各樣的精美菜品。由於烹飪過程的複雜性,同一道菜品,經不同的人做,由於火候、佐料與方法不同,味道也會有所不同。人們在烹飪過程中,單純的吃飯的目的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相反樂趣與形式的追求,則更加深厚。但是在西方,人們在進行烹飪時並非如此。西方人認爲一位好的烹飪師,是能夠將食物的營養搭配到最好,在烹調的過程中應完全按照科學的要求去做,因而西方菜品具有規範化的特點。也就是說,在每一道菜品裏調料的分量、時間的精確都是其重要的考覈項。在烹飪方法上,西方人大體只有四種方式:煎、烤、燜、炸。這是因爲,西方人注重營養的保護,他們認爲過多的烹飪工序會破壞食物的營養。綜上所述,中西方飲食存在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飲食方式、用餐禮儀、飲食內容、烹飪方法等幾個方面。這些方面的差異,是由於中西方世界的歷史發展不同、文化起源不同、風俗習慣不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世界一體化的趨勢下,充分認識到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是十分重要的,對於西方飲食文化中的一些優秀文化,我們應加以吸收,以此來彌補我國飲食文化的不足,以此達到科學飲食、健康飲食與美味飲食相結合的目的。

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3

摘要:

從古至今文化主宰着每個民族、每個國家、每個家庭,甚至是每個人的命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文化對於各民族、國家、家庭以及個人的影響有所不同。今天世界各地對所屬文化進行了細緻的劃分,並且分門別類地加以研究。比如,我國從不同角度、不同專業對文化進行了科學的劃分。其中,飲食文化是衆多分支學科之一。它透過對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飲食文化禮儀、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飲食文化觀。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中國人形成了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性格特徵。本文透過介紹獨具中國特色的飲食文化說明它在塑造國民性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

文化,飲食文化,飲食文化觀,國民性格

一、文化和飲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爲一個內涵和外延都非常豐富和複雜的現象,不僅人文社會學科將其作爲主要的研究內容,而且許多其它學科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文化”的概念。由於學科體系、方法論、政治觀點、和語言表述等諸多方面的差異使得對“文化”的界定莫衷一是,至今爭論不休。1952年美國的人類學家克魯伯和克拉克洪調查和總結了從1871年到1951年間關於文化的定義,數量多達164種,可謂“百家爭鳴”。現在又過了幾十年,可能又有若干個定義出現了。這就說明好多人從不同的角度給文化下了定義。將這些定義大體上歸納起來無非就是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文化是生活方式,這句話包括了生產方式、生活形態、價值想法、思維方法、審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等,這些方面的想法以及由這些想法所形成的一些制度

飲食文化處於文化的基礎部分,在文化的形成、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爲在人類的起源、演變和發展的過程中,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就是飲食。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加上地理環境、氣候、物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人類的飲食由最初的“茹毛飲血”逐步發展到今天枝繁葉茂、異彩紛呈的飲食文化之林。當今世界大致包括東方飲食文化、西方飲食文化以及清真飲食文化三種最著名、最有影響的飲食流派。

其中,中國作爲東方飲食文化的中心,一直都以燦爛輝煌的中國飲食文化而自豪不已。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等方面創造積累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當然,在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甚至是同一個民族的`不同區域間飲食文化有所不同。中國飲食文化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有自己的特色並且對形成“以和爲貴、高雅閒逸、和藹可親、淡泊曠達、重文化禮儀講人倫”等的國民性格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觀

飲食想法是人們在食物的製作和食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尤其是哲學的影響較深。哲學思想的不同導致中國人文化精神和思維方式有別於其它國家。

世界各地都將中國的餐飲稱爲“中餐”,其突出特點是以大米和麪食爲主食,講究食物的“色、香、味”。或者更確切地說,中國的飲食具有審美的意識,與西方只注重食物營養的攝取量相比,中國食物的悅心、悅目對於飲食者來說更爲重要。這種感性的飲食習慣要求食物的色澤是否賞心悅目,是否能透過人們的味覺和視覺引起食慾。除此之外,中國人飲食時還很注重情調,也就是周圍的環境。在一個好的環境中用餐不只是促進食慾,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長此以往人們就會有種高雅的氣質和溫文爾雅的性格。

中國人在食物的製作方面很講究刀工,火候。《老子》中有一句話“治大國如烹小鮮”,雖然這句話是藉助飲食來解釋高深的治國哲學。但反過來看,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小到製作餐飲,大則治國之策有時是同出一轍。由此可知,中國的飲食文化精神滲透於中華民族的每一個活細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強調整體觀。這種想法對國民性格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國民性格在中國特色飲食中的體現

⑴素食文化中的“以和爲貴”

“素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詩經》中的農事詩篇不僅記載了周人注重農事的精神,而且將天人合一的理念寓於農事中,深刻地體現出那時人們已經形成“以和爲貴”的性格特徵。今天,隨着歷史的不斷髮展,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素食在中國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依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號稱農業大國,文化禮儀之邦。中國農業的發展爲素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歷史悠久、地域廣闊、地貌複雜、氣候多變,因此,南北方各自開發和發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飲食資源。以山水著稱於世的中國南方,氣溫偏高、空氣潮溼、雨水充足,適於水稻生長。而北方相對來說則比較乾旱、四季分明、寒溫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麥在這裏生長良好。總之,無論南方的稻米還是北方的小麥都隸屬於素食文化。相對於西方國家長期的食肉習性,中國人民的素食特性體現出本國人民親近自然,與萬事之中、萬物之間求和諧的性格特徵。

也許人們最初的食素生活是迫於客觀環境的壓力。面對地廣人稀,可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的客觀條件,人們只能積極倡導種植五穀以便於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隨着文明的發生與發展,人們在素食方面由被動而轉向主動,開始對各種動物有憐憫之情,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傷害某種活生生的小動物。尤其是上層社會更加知曉食素的益處。他們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得以快樂而健康生活的首要基礎。久而久之這種“天人合一”,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想法深入到人們的內心深處,形成了中國人民“以和爲貴”、“與人爲善”的性格。中國是舉世公認的文化禮儀之邦,這衆多的文化禮儀體現於人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統一。“天人合一”是中華各族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與生活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的思想理念的精華。表現在人們的具體性格當中就是與人爲善、與萬物求和諧、無過之而又無不及的“中庸”性情。尤其是當今世界民衆特別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遠離喧囂的城市,在空曠的野外充分的呼吸新鮮空氣,調適疲憊的身心,真正地享受生命賦予我們的生活的意義與價值。

人們在飲食的過程中不僅僅關注周圍的飲食環境,更注重所享用的食物是否保持了其本身的味性。具體到每一種食物的烹調過程,儘量在不違背本味原則的條件下進行加工製作。中國飲食文化中蘊含的這一切思想理念與堅持的各種原則充分體現出本國人民所具有的“貴和尚中”“以和爲貴”的性格特徵。

⑵茶的文化中的“和諧寧靜”

“飲食”一詞起初分開使用,“飲”用於動詞,理解爲“喝”,《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後又引申爲“飲料”,即喝的東西,賈思勰《齊民要術·煮溟》:“折米白煮,取汁爲白飲”。如果說上面是對中國民衆日常所吃的主食的介紹,下面則是對飲料方面的瞭解。在飲料方面最具中國特色要屬各色各樣的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發乎神州,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中國的飲茶之風始於何時,衆說不一。按照文獻記載,魏晉時飲茶已成風氣,據此可推測最初的飲茶之風當早於此時。並且開始時人們並未將茶作爲飲料使用而是作爲藥用。隨着對茶的不斷應用人們逐漸瞭解了其味性,並且賦予飲茶活動特有的文化意義。茶的文化的興起使得人們對飲茶活動崇尚不一。儒、釋、道三家在茶道上的互補足以體現出茶的意蘊。

共同點首先表現在務必於其中求和諧、求寧靜。用比喻的方式將中、西方人的性格加以比較,可謂西方人的性格像酒,熱烈、奔放、好動,容易激動,甚至好走極端,遇到矛盾往往針鋒相對以至於水火不容。中國人的性格則像茶,總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強調和睦、友好、理解與秩序,講中庸,遇事沉穩,遇到矛盾不好鬥,而是主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決問題。“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透徹而明朗。三家者中儒家將“中庸之道”引入茶的文化,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誼,透過飲茶自省,從而既能嚴格地要求自己又能寬容地對待他人。與儒家的“中庸”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道家主張人與物質、物質與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自然而然中國的茶的文化吸收了老莊思想,強調天人合一,物質與精神統一。佛教禪宗主張“頓悟”,內心清靜無雜念。茶性之柔,茶的寧靜與清醒地品味正應其求。再者國人所具有的淡泊曠達、高雅閒逸,舉手投足間所表現出的和藹可親的性情在茶的文化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文人儒士是茶的文化的倡導者,他們借茶修身養性、磨礪匡世治國之志,知足常樂,以天下爲己任。茶的文化在他們當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儒家在茶的文化中的獨有特點是講雅緻、注重歡樂情調。儒家歷來主張積極入世,不論何時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時以“家事、國事、天下事”爲主體。飲茶之時更是雅興高漲、文武張弛、有所作爲成爲主情調。雖然身處高雅閒逸的飲茶氛圍之中,但是儒士內心卻是“念念有如臨敵日”、“居安思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薄冰”。這種喜怒不形於色,外在雅緻、閒逸,時時刻刻防患於未然的心態是儒士所獨有的。自然飲茶便成爲他們協調內外、凝神思考的時刻。如此更顯示出他們遇事沉穩,講道德,重人倫的性格特徵。

道家在茶的文化中融入了明顯的超塵思想。道家強調“無爲”,與儒家積極入世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濃重,對儒家思想是個補充。中國許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濃重的退隱思想,他們並非逃避責任,而是不苟同於庸碌之人,潔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潔自愛。如果說儒家文化適合貴族士人的口味,那麼道家文化則更接近於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許多高雅之士將由品茶而體味出的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相揉合,成爲真正的內儒外道之士。

佛家茶的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禪、明心見性,以助“頓悟”的特點。雖說求“靜”、求豁達、理智方面三家趨於一致,但道人過於閒逸散漫,儒者是有時十分失意時想從中得到片刻的寧靜以便達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禪僧在追求靜悟方面最爲執著。

所以中國茶的文化相容釋的靜悟、道的馳縱、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體。今天中華民族的成員所擁有的優良品性,茶的文化在其中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茶性柔和,清香飄溢,凝神降火正與中國人遇事冷靜,閒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⑶筷子文化中的“質樸尚實”

中國飲食文化的特色不止於食源的開發,更在於食具的研製。筷子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在食具研製方面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筷”字是由“竹”和“快”兩部分組成。如果按照漢字的構造分類屬於“上形下聲”,由形會意,我們可知製作筷子的主要材料是竹子。今天隨着物質材料的不斷豐富、科學的迅速發展和技術的有效提高,其加工材料也就不僅僅限於竹子,象牙、玉石、金屬以及其它稀有材料應有盡有。看着不同材質的筷子,也許人們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紀年。

對於筷子起始的確切紀年至今尚不可而知,專家學者透過研究調查僅能劃定先民發明筷子的大致時間。需要是發明之母,可以肯定地說筷子的起源是由中國的飲食需要而決定的。肉食相對貧乏的客觀生存環境使得中國先民以素食爲主。與西方食肉國家所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國人飲食時使用的筷子構造簡單,功能繁多,應用靈活。筷子的構造十分簡單,是由兩根粗細、長短、材質相同的物體組成。但是,構造簡單並不是說使用也同樣簡單。與其它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難度較大。許多剛到中國的外國人士對中國人使用筷子的熟練程度讚歎不已。

筷子從構造到使用體現出中國人民質樸尚實的性格特徵。它的簡單構造象徵着人們的外表的樸實無華,內心卻蘊含深意,求實精神深寓其中。

四、中國人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個中國人從開始懂事之時起,長輩就要用文化禮儀來規範他們的行爲。可以說,人生文化禮儀是伴隨着社會文化的形成而不斷完善和發展的。伴隨着飲食文化的發展,中國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禮儀,或者說中國文化禮儀的形成和發展都是由餐桌而來。中國人圍桌而餐時講秩序、重人倫、別主客、分長幼。

這些看似簡單的文化禮儀在塑造人的性格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爲這些文化禮儀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功最基本的條件。長輩在教導子女時,也總是選擇在一起用餐的時候,也許只有在這個時候最恰當,“其樂融融”的氛圍裏即使有一兩句批評、教導的話,也是比較容易接受。這樣伴隨着家長的循循善誘,青少年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更主要的是塑造了良好的性格。

五、結語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雖然飲食文化處於文化的基礎部分,但是它在人類社會形成後的文化禮儀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文化禮儀塑造了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是如此。所以說,中國飲食文化影響着國民性格的塑造,在國民性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成鳶《 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

[2]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3]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永和《中國飲食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張岱年 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6]胡小毅《傳統文化與現代養生》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7]歐陽侖《中國人的性格》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