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生喜歡數學的一些嘗試和研究

學問君 人氣:1.96W
學生喜歡數學的一些嘗試和研究

      教學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學生只有喜歡數學,纔會願意學數學,學會數學知識,學會學習是方法,以學習數學爲樂趣,從而形成“愛學—學會—會學”的良性循環。如何讓學生喜歡數學呢?在長期的數學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和研究,現將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發介紹給大家,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 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就會酷愛學習數學,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樂此不疲地投入其中。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要求我們教師傳授知識的呈現方式應是生動活潑、逼真有趣的,而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通常是板起面孔冷漠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尤其是原人教版教材尤爲明顯),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將嚴謹、科學、靜止的數學知識透過藝術化的手段呈現在學生面前,使數學知識不再是抽象的數字,乾巴巴的符號,沒有生命的算式和公式,而是一個生動有趣,五彩繽紛的數學樂園。
    1、故事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知識的特點,因勢利導,編制一些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我先向學生講述了唐僧師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師徒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又渴又餓,師父說:“八戒,你下山化緣弄點吃的來,如何?”八戒一聽,抗起九尺釘耙就出發了。不一會兒,只見八戒汗淋淋的抱着一個大西瓜,邊跑邊喊:“西瓜來了!”孫悟空邊切邊說:“我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四份,給你一份。”話音未落,讒嘴的八戒就急了,“西瓜可是俺老豬弄來的,怎麼只給俺一份?”悟空稱是,“那我把它平均分成八份,給你兩份,怎麼樣?”八戒滿意的笑了,孫悟空也笑了。誰的一笑纔是聰明的一笑?話音剛落,同學們便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想不想證實你的想法,利用你手中的學具,研究一下。”只見他們又畫又剪。在操作探索中發現了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二相等的道理,無須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結論。這樣,新穎有趣的故事喚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學生躍躍欲試地開始了新知識的探索,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在學生面前變的有情有趣,動手實踐中體會了知識的內涵。
    2、把遊戲、比賽活動引入課堂,激發學習興趣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天性,把遊戲、比賽活動引入課堂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從而達到玩中學,學中樂的目的。教學“平均數”時,我爲學生組織了一場拍球比賽,我先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大隊,並由他們給自己的隊伍取個響亮的名字,一聽說給自己的隊伍取名字,學生個個躍躍欲試,紛紛出計獻策……“老師我們隊叫飛虎隊。”“我們叫飛龍隊”接着我讓兩隊分別選出四名代表上臺參加比賽。“首先,要聽清比賽規則:每隊兩個球,兩個代表拍球,其他兩個代表做另一隊的裁判,比完一輪後交換角色再比,其餘的同學做你們隊的拉拉隊。好,限時5秒鐘,開始!”比賽在激烈地進行着,教室內沸騰了,這哪是上課,顯然一個比賽場……比賽結束後,老師統計比賽結果:
           飛龍隊:21個 16個 20個 14個
           飛虎隊:18個 19個 33個 18個
這時我問:“究竟哪個隊拍球的水平高,誰是今天的冠軍?”只見他們有觀察着,思考着,有的迫不及待的拿起筆計算着……“飛虎隊是冠軍!”一生喊道。“哦?是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我驚奇的問。“我是算的兩隊的總數,飛虎隊一共拍了88個,而飛龍隊只拍了71個,所以飛虎隊是冠軍。”經反饋,其他學生也都表示贊同。這時我在飛龍隊前面貼了一個冠軍牌,在飛虎隊前貼了一個亞軍牌。“看同學們比的這麼激烈,我也按捺不住想參加比賽了,我5秒鐘能拍20個球,想加入飛虎隊。”說着我在飛虎隊的後面寫上20個。“這樣飛虎隊就一共拍了91個球,那冠、亞軍的位置也該換過來了。”說着我試圖揭下標誌牌。“不行,老師這樣比不公平!兩隊的人數不相等。”“那怎樣決定比賽的結果呢?”我問。學生又一次陷入沉思……“自己想一想,有了想法後再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經小組討論,結果一致認爲應先算出兩隊平均每人拍了幾個球,再進行比較。飛虎隊每人拍了22個,飛龍隊平均每人拍了18.2個,結果飛虎隊仍然是冠軍。“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即使在參加人數不相等的情況下也能使比賽進入公平狀態。上面我們所求的兩個數就是今天所要學習的平均數,誰能結合這個例子說說什麼叫平均數?怎樣求幾個數的平均數?”……
    這樣,將教學活動設計成一場拍球比賽,賦予數學知識以活動色彩,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活動中去。“比賽的結果”是每個學生所關注的,當學生用算總數的方法決定比賽結果時,我故意設疑,親自加入到活動中去,使比賽陷入不公平狀態,這就迫使學生想出公平的評比方法,爲平均數的引入做好了鋪墊。這樣不僅使學生創造性的掌握了知識,而且使學生在體驗參與,體驗創造,體驗成功的喜悅中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實際價值。
    3、創設爭辯的舞臺,激發學習興趣
    “爭辯”是促使學生思想交鋒、思維碰撞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在爭辯中,學生不僅可以深刻的理解、掌握有關數學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學習的興趣,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道判斷題:“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對嗎?”話音剛落,同學們都舉起了自己的小手,信心十足的等待着老師的提問。經舉手表決,結果有的認爲對有的認爲錯。“那麼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呢?同學們,開動腦筋,充分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用充足的理由來說服對方,哪方能在這對與錯的爭辯中取勝,誰就是今天的贏家!”只見他們有的急於開啟課本尋求支援,有的則三五成羣的討論起來……一場激烈的爭辯即將開始。我走下講臺,巡視了一下學生的討論情況,說:“好了,下面每方推選一名代表,來用充足的理由駁倒對方。”這時,正方代表拿着課本理直氣壯地走上講臺,說:“你們仔細看看,這個平行四邊形是怎麼形成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每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是”。“既然是,那爲什麼不對?”這時反方代表也不甘示弱,手裏拿着一個小平行四邊形紙片,快步走上講臺,舉起手中的小平行四邊形紙片問:“這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是”說着另一隻手又拿起三角板(教具)問:“這是不是三角形?”“是”“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嗎?”“顯然,三角形的面積要比平行四邊形大的多,進行到這裏,這次辯論的結果已不言而喻了,正方的同學不好意思的舉起了雙手“我們投降了。”我微笑着走上講臺:“你們高水平的辯論真比大學生的辯論會還要精彩!祝賀你們,今天的贏家!”孩子們的臉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悅。接着,有走向剛剛敗下陣來的一方:“同時,也要謝謝你們,正因爲你們問題的出現,纔給我們帶來了這麼一次這麼有意義的爭論,使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孩子們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這時,一個淘氣鬼站起來喊道:“你們現在別得意,下次我們一定勝過你們!”同學們都笑了,我也笑了,說:“同學們,透過剛纔的分析,我們發現,三角形的面積有時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有時卻不是,那到底什麼時候三角形的面積纔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呢?”討論又一次推向高潮,不一會,正方代表大聲說:“這個,我知道。”說着又拿起課本,指着剛纔那個圖說:“像這樣,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時,三角形的面積纔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這時,又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認爲,不止是等底等高時,只要它們底和高的乘積相等,三角形的面積就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因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三角形的面積是底乘高在除以二。”教室了頓時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也爲孩子們出色的表現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