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溝通-師生交往的橋樑

學問君 人氣:2.07W
溝通-師生交往的橋樑
摘要: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與學生溝通的基礎;瞭解學生,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的前提;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搭建與學生相互溝通的平臺,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在教育活動中,老師只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學生喜歡老師,再喜歡他所提供的教育,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溝通  愛是基礎  瞭解是前提  活動是平臺
        教師承擔着全方位育人的重任,既有知識的傳授,更有思想道德的培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這些教育理念的傳授都需要透過與學生的溝通來完成。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爲班主任,透過與學生的溝通可以瞭解學生的個性及其思想變化,以及學生的家庭情況和他們的潛在的能力,有助於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使學生自身的能力得到發揮,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對於學生來說,透過溝通也可以使學生充分的瞭解班主任,能夠縮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加尊敬和信賴班主任,也會更加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來,給整個班級創造積極向上的氛圍。而溝通工作的實際的大小,取決於師生溝通的效能。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摸索到一些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方式。
        一、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與學生溝通的基礎。
        愛是教育的根本,是教師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們的學生每時每刻都在觀察、體會自己的老師。當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真情實意後,會在心田建造一座美好的心靈大廈,此時教師與學生也就有了溝通的基礎。
記得有一次,我下晚自習後剛回到家,我們班有一名同學突然得急性腸胃炎,我顧不上睡覺,打車將她送進了醫院,並陪她打針到了夜裏兩點多鐘。在打吊瓶的過程中我們還愉快地聊了起來,慢慢走入了她封閉的內心,原來她父母離異,家庭很困難,因爲長期缺乏關心和愛護,所以性格特別古怪,不善於跟別人交流。我瞭解了她的情況後,在以後的交往中我特別的關心照顧她,她也特別的信任我,對我充滿了感激,她倔強的脾氣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生生活上有困難,我伸出援助之手;天氣要變冷了,提醒學生第二天要多穿衣服;學生思想上有了疙瘩,我循循善誘,引導激勵……。儘管我所做的都是些生活小事,但是正是因爲有了愛的付出,我和學生之間變得沒有距離。
        二、瞭解學生,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的前提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把握每位學生的心理動向,只有這樣師生才能更好的溝通。爲了瞭解學生,我採取了以下幾種方法:①經常與學生談心,透過和學生交朋友使自己成爲學生信任的老師,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達到雙方的默契。②透過學生的週記瞭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傾聽學生的心聲,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③透過開家長會、家訪及電話聯繫等方式從家長那裏瞭解學生的情況,將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記錄在案。例如:我們班級一個家庭離異的男生,性格比較衝動,與同學有矛盾就動手打人,從來不寫作業,我也多次的找他談話,但是沒有效果,尤其一說到與他母親聯繫,更是引起了他的反感,他的這種表現讓我無可奈何。於是,有一天我在下班後決定騎車帶着他回家,離開學校後他也沒有了在學校的“霸氣”,只是對我淡淡的說:“我最討厭只會找家長的老師了。”走進他的家,我有點驚訝,簡單的40平米的小屋,地上堆滿了各種小東西,這就是他與他的母親安身的地方。而他到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把他母親拿回來的散活分類擺在地上。他淡淡的說:“老師,一會兒我媽回來,你能不能說點好的,要不她該生氣了。”我靜靜的站了一會兒,看着他認真的表情,轉身離開了他的家。我並沒有等到他的母親下班。
        回學校的路上,我忽然有種想法,就是我還可以做一個“和平天使”,做孩子與家長的橋樑。第二天,這個學生找到我,進門第一句話就是:老師對不起,昨天我的態度不好。我們在辦公室裏談了一個小時的話,這一個小時我只是在聽,靜靜的聽。在這一個小時裏,我知道了他打仗的原因——怕受到別人欺負;在這一個小時裏,我知道了他不學習的原因——做個壞孩子有安全感。也許這樣的想法在我們看來是那麼的'可笑,但是在他們來說,這是他們最“聰明”的選擇。從此,我成了他的依靠和他的無話不談的朋友。現在,他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獨立操作數控車牀。用心的經營自己剛剛起步的事業。   
        三、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搭建與學生相互溝通的平臺,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
        透過集體的活動,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活動能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在活動中使學生之間相互瞭解、相互溝通,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也促使許多同學去模仿得到肯定和表揚的行爲,從而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向着共同的目標前進。
        班會是集體活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班主任要抓住班會時間恰當的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的語言要樸實、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及生活,不要誇誇其談。要讓學生能夠輕鬆地接受你的思想,使師生形成共識,達到溝通的目的。另外,在班級中我們又多次舉行主題班會,如:高一年級我們班舉行了“青春的價值”主題班會,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高二年級我們又舉行了“集體與我”的主題班會,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班級中的重要性,樹立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同時,只要學生有了成績我們就舉行頒獎晚會,時刻給學生帶來喜悅,並將這種喜悅與全班同學分享。當國家制圖員證書下來時,全班都在歡呼;當八項達標成績出來時,他們自豪的仰起頭;當任課老師誇獎他們時,他們的嘴都合不攏了。在週記中,學生們說在這上學受到的表揚是以前的好幾倍。所有的表揚不是我說的,而是他們自己用心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