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道不盡的《蘭亭序》—葉廷榮草書《蘭亭序》

學問君 人氣:6.04K

古往今來,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幅書法作品如《蘭亭序》一般,能如此受到膜拜、研習、傳承和辯析,蔚爲千古奇觀。歷代書家努力從晉代墨跡中博覽萬方,汲取營養,書寫傳奇。

道不盡的《蘭亭序》—葉廷榮草書《蘭亭序》

2011年11月底,在一生酷愛書法藝術的老父親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故宮博物院,虔誠觀覽歷代《蘭亭序》之摹本、傳記。此次蘭亭展上讀到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雖非王羲之親筆所作,是唐太宗朝御用拓書人馮承素及虞世南、褚遂良、八大山人等人的摹本集,然而,馮承素的摹本筆墨之中透出晉風書法大家特有的清新氣質,公認最爲清澈逼真,幾可視同原跡。

《蘭亭序》是美文和美書的結合,史書上稱,李世民對《蘭亭序》推崇備至,最後竟攜《蘭亭序》原跡長眠於昭陵,留給後人一個千古未解之謎題。盛名之下的《蘭亭序》,評說蜂起,自宋代姜白石始,就有人稱王羲之的`《蘭亭序》並不是王羲之本人所爲,而是他的後人智永和尚的字和文,現如今,此事已無法考證,但是,對《蘭亭序》的文化藝術價值,絕無疑義……

今生有緣陪同父親觀看故宮《蘭亭序》展,邊看邊聽父親娓娓道來,真是之蘭的福氣,感謝上天把我生在這樣一個書香家庭。

八十高齡的父親從小酷愛書藝,數十年潛心研學、臨池不輟。他曾精研“二王”、孫過庭、于右任等歷代大家書道墨跡,五體皆習、尤善行草。近年來,將其擅長的行草書法與藤蔓之自然韻味融合一體,書畫合一,呈一派萬千氣象,及至爐火純青之境地,江湖人稱——“葉老藤”。

草書《蘭亭序》是父親的創新力作。歷代《蘭亭序》多以行楷書寫,而父親的此幅《蘭亭序》以其獨到的“葉老藤”體書寫,筆力柔美、圓潤、雅緻、委婉、又不失厚重。如雲卷藤繞,頗具二王書法超然出塵之姿。既有王氏草書的清新筆力和氣韻,又增加了率意自然之趣,可見他創作此作時恬淡的心境和誠摯的情操,運筆從容而嫺熟,線條古秀溫潤,率意清真,追求一種質樸自然的內在之美。

葉老草書《蘭亭序》浸潤、傳承了王羲之《蘭亭序》的書文氣韻,並有所發展和創新。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欣賞。

首先,葉老的用筆極其練達,使轉圓活流暢。他在運用弧線時的機智和敏銳,使線條流動準確到位,似乎就是輕輕滑了過去,又恰到好處的收住停筆。筆法多爲中鋒兼側鋒,藏鋒露鋒並用。書裏弧形的大圓、小圓、大轉、小轉在不斷地繞纏運動中承起、錯開、勾連,化尖銳、方折爲圓轉,使通篇盡在圓融之中,和美渾穆。有些評家認爲葉書比之王書多了一層豐腴,多了一種閒達之氣,“清秀”喻之似不恰當,“清潤”可以。

其次,葉老的書法氣質率意但不隨意,似乎筆一提起,必定要達到一種雍容大方、珠圓玉潤的境地。完美的用筆、結體、章法使葉老草書《蘭亭序》通篇恬靜得如同月光下的湖面,個體又如同湖面倒影的藤蔓。可見葉老將書道與藤蔓之自然韻味完美融合,使得草書《蘭亭序》更有一種古意和自然之氣息。難怪江湖人稱葉老的草書爲“葉老藤”體,絕妙的比喻!

第三、葉老的創作是充滿個性的。他的思路非常清晰,研習時,十月懷胎隨母去;創作時,縱情揮灑任我意。他取法高妙,所見博廣,融會貫通,把自己的人格和個性在“葉老藤”體的草書《蘭亭序》筆墨之中淋漓盡致地表露無疑,讓人有耳目一新。

通覽葉老草書《蘭亭序》全文,字字珠璣,氣韻生動,超凡絕塵,如見其人,顯現一種不隨時俗、不食人間煙火的脫俗之美! 葉之蘭 2011年12月於北京

論文出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