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建築與工程材料定崗跟單專業實施方案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4W

一、背景介紹及問題提出

建築與工程材料定崗跟單專業實施方案論文

筆者所在學校與上海輕工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監測總站”)合作建設了“生產型”聯合實訓中心,由學校建設在監測總站內部,學校提供場地,儀器設備和師資,監測總站提供部分設備、實驗資質和技術人員。該實訓中心不僅承擔企業生產任務,也在執行初期用於對學生的生產型實訓教學。經過初期的執行反饋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原有的課程體系無法適應生產型實訓教學,教學計劃中理論知識類課程和實踐類課程需要重新規劃,使之符合校企合作的課程教學體系。二是學生教學活動與企業實際生產有距離,調整課程的內容使之體現崗位對學生的要求。三是聯合實訓中心教學特點不明顯,依託聯合實訓中心,改進教學過程使之與生產過程接軌,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掌握工作中需要的職業能力。四是評價體系單一,傳統的考覈方式無法全面反映出生產型實訓教學的效果,需改進評價體系使之能正確地評價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

二、“定崗跟單”人才培養模式

爲解決上述的教學困惑,根據教育部《關於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精神,推進產教結合,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調“五個對接”,即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學校建築與工程材料專業經過探索提出“定崗跟單”人才培養模式。“定崗”是指確定崗位能力,實現專業與企業崗位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跟單”是指過程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基於“生產型”聯合實訓中心,透過專業課程教學、專業基本技能實訓、識崗實習到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專業專項技能實訓、專項實習到專業綜合課程教學、專業綜合技能實訓、頂崗實習三輪學訓,實現“崗位能力遞進”。

三、“定崗跟單”專業實施方案

1.職業能力匹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崗位要求對接

根據技術型人才的層次劃分,中等職業教育階段技能教育的專業設定是以崗位設專業,職業崗位定向,主要培養具有技術實踐知識的技術工人。建築與工程材料專業主要面向建築與工程材料行業,培養能從事材料生產、檢測和材料應用等第一線檢測技術工作人員。隨着這幾年環境問題日益成爲社會的焦點,第三方檢測類企業(華測,申美,天祥)對中職畢業生的需求呈上升趨勢。這類企業一般接受客戶委託檢測建築材料後,由業務部門評審能否執行,再安排建材檢測採樣部門執行採樣和取樣,採好的樣品由樣品管理部門下發給建材檢測分析室,由分析室檢測得到原始數據,彙總編制建材檢測報告,最後三級審覈出報告給客戶。結合建築與工程材料專業辦學歷史、師資力量,行業優勢等具體情況,確定專業培養的職業範圍是材料檢測企業採樣員和分析員。確定專業面向的崗位後,學校邀請職教專家團隊、企業專家、學校專業教師參與頭腦風暴分析建築與工程材料專業崗位工作任務和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整理專業崗位羣工作人員應具備的素質、知識與技能,分解崗位需要完成的職業活動,歸納采樣員和分析員的五個工作領域,17個工作任務,40項目崗位職業能力,確定與企業崗位要求對接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2.操作技能規範,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1)分析工作內容,重視操作技能。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是與職業標準密切相關的,職業標準決定了職業教育課程的內容,課程內容的設定要以滿足職業崗位的需求爲依據。基於“生產型”聯合實訓中心平臺,分析採樣員和分析員的崗位職業能力,歸納出材料試驗與檢測、成品質量檢測與評價、檔案資料管理、環境檢測、客戶服務五個典型工作領域。以工作過程爲導向,將崗位職業能力轉化爲學習領域,打破原有專業實施方案中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科體系,確定建築與工程材料“定崗跟單”專業課程設定結構如表1所示。和原有的專業實施方案相比,“定崗跟單”更重視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實踐課程比例達到36%。專業核心課程內容和要求來源於企業,理實結合,系統培養。

(2)調整課程體系,整合理論與實踐教學。三年學制安排分別爲:一年級學生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基礎技能課程和識崗實習。識崗實習爲了指引以後的學習方向,避免學生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前,對崗位職責、工作技能要求、崗位價值、地位和待遇認識知之甚少,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價值的認識;二年級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專業專項技能和考證實訓。專業教師挖掘聯合實訓中心的生產功能,進行基於工作過程的崗位任務設計,解決學校實訓條件與企業差距大,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企業專項崗位認知更爲全面。三年級頂崗實習。學生透過承接監測總站的檢測項目,教學與企業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爲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專業技能的機會;同時,根據學生不同的素質和喜好靈活機動對學生崗位進行合理調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適應不同的崗位,進行不同崗位實踐,提高職業綜合能力,避免以往頂崗實習崗位選擇完全依賴於教師或家長的推薦,學生自己沒有判斷。

(3)引入標準規範,開發教學項目。將職業標準中包含的知識、技能和情感等內容凝練成課程內容,是職業教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的內在要求。藉助“生產型”聯合實訓中心,教學項目來源於真實工作項目,專業教師將建築材料檢測行業技術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化學分析工)對知識、技能的要求融入教學項目設計。課程內容涉及企業服務流程的檔案資料(崗位任務單,採樣原始記錄、樣品流轉單、分析檢測原始記錄和彙總表),這些崗位表格包含國際標準、崗位職業標準和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按照崗位任務單上的要求,步驟、實施方法和標準要求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進行技術指導和規範,比如,環境檢測教學項目中,學生掌握查詢採樣原始記錄表中涉及的國家標準GB/T18204.26-2000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測定方法和GB/T18204.16-2000公共場所氣壓測定方法。在工作環境中正確判斷室內通風情況和選擇建築裝飾材料,按照企業所用的國家標準的要求繪畫採樣測點示意圖,並養成及時填寫實驗設備儀器(空盒氣壓表、溫溼度計、秒錶、風向風速儀等)的型號、編號、類型的職業習慣。學生在處理和完成真實崗位任務單的過程中,掌握崗位所必要的實踐操作技能、職業規範和職業習慣,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出版類似配套項目化教材4本:《建築工程材料》《材料化學分析》《混凝土生產與監控》《建築材料性能檢測》。

3.場所師資保障,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1)發揮不同場所作用,合理規劃實踐教學。“生產型”聯合實訓中心總面積約爲800m。爲了配合學生能夠在和實際生產過程接近的條件下進行工作過程訓練,聯合實訓中心按照明確的工作生產任務分爲儀器分析室、氣相色譜室、BOD分析室、節能環保室、採樣儀器室、化學實驗室,實訓室和教室八個不同場所。這八個不同場所在教學中也分別承擔不同實踐實習和技能培訓的任務,識崗實習在企業和環境總站進行,技能和考證實訓在實訓室進行,專業核心課程在儀器分析室、氣相色譜室、BOD分析室、節能環保室、採樣儀器室、化學實驗室展開。

(2)課程模組化,創設不同教學環境。教學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很難和企業實際生產同步,監測總站的.業務有周期性,一段時間業務特別繁忙,缺少專業工作人員和儀器設備資源,過一段時間又會比較空閒,因此設計教學項目需要充分考慮企業資源調配的複雜性。將教學項目按照老師講解、操作演示、模仿、獨立操作、簡單操作、簡單連續操作、複雜連續操作、熟練複雜操作進行劃分,分解成課程模組,這些課程模組可以根據企業實際生產進度任意組合和靈活調整,方便學生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地反覆實踐活動,從而逐漸掌握生產或工作過程需要的技術或技能。此外,教學過程要與生產過程同步,教學過程又與企業的生產過程不衝突,聯合實訓中心的實訓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實訓室設在監測總站內,爲進行具有完整工作過程體驗的教學項目提供有利資源。實訓室的教學可以結合監測總站的崗位任務、工作過程和企業資源(企業實地、工作人員、企業檔案資料、企業儀器設備和企業制度文化)。教師可以方便地創設不同教學環境,將企業實地、現場生產演示、設備儀器、企業人員、企業標準,崗位工作單等轉化成課程講義、課程設備儀器、課程工具和耗材。以《材料化學分析》課程爲例,根據企業測定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溶劑型木器塗料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生產任務,將教學項目分爲課程模組1:掌握GB18581-2001中的專業術語;模組二:內標物、固定劑溶液的配製;模組三: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的參數調正;模組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測定,見表2。教師創造真實現場的學習環境,按產品採樣到檢驗過程組織教學內容,並融入職業資格考試內容開展教學,更好地滿足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

(3)對接行業技術專家,打造專業教學團隊。“定崗跟單”教學和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重視操作技能的培養,教師作爲教學組織者和引導者必須具備突出的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專業業務能力和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爲了讓校內專業教師和監測總站的專業人員在教學和管理上實現對接,具體措施如下。①整合學校和企業的人力資源,構建“雙師型”專職指導教師團隊。聘請企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生產技術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充實專業教師隊伍。這些兼職教師的工作與所學專業對口,企業工作組織靈活,能承擔整體化和綜合性工作任務。②利用聯合實訓中心,提升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引進企業系統的實踐培訓,分批組織專業教師採取脫產、假期下企業和帶學生實習等方式去監測總站掛職鍛鍊,同時要求和企業人員考一樣的職業資格證書。③學校和企業共建聯合教研室。透過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改進課程項目設計,商討授課計劃,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定期組織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工作,培養教師勝任生產實踐教學指導工作。比如:微課和行動導向教學法培訓,改變以教師爲主體的傳統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理論與方法方面的能力。

4.考覈標準統一,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對接

爲了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學生在三年的培養過程中有機會和企業員工一樣參加上海市勞動局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如:化學分析工、廢水分析工、能效檢測工等。這些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形式主要有必要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在專業課程的考覈成績中,一部分以工作過程表現評價,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綜合的過程式評價;另一部分以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要求,教師、企業專家對學生課程考覈結果進行嚴格的評價,效率考覈、質量考覈的工作成果評價,實現課程考覈內容和要求與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相統一。

四、小結

在利用“生產型”聯合實訓中心的設備資源和動員企業人員參與的基礎上,落實“定崗跟單”專業實施方案,不僅推進產教結合,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也切實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和實踐能力。在日後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積累“定崗跟單”教學實踐中的經驗,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程度,不斷完善和改進專業實施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