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議動態國際貿易理論論文

學問君 人氣:5.84K

1動態貿易模型和產品升級

淺議動態國際貿易理論論文

發達國家研製出的新產品往往價格較高,不發達國家效仿出該產品後,在價格上往往能具有競爭優勢。在發達國家,勞動力分爲兩種:從事生產的勞動力和從事研發的勞動力。在不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或者從事傳統行業,或者從事模擬和學習新產品的部門。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利潤都需要用無風險利率來貼現。首先來尋找這個動態模型的均衡穩定狀態。在均衡的穩定狀態,發達國家以速度爲g進行創新,不發達國家以速度爲u進行效仿。發達勞動力在研發和生產之間的分配比例是常數,發達國家的產品被髮展中國家效仿的比例也是常數。每個代表性消費者最大其終身效用函數。在最優路徑上,支出的增長滿足歐拉方程。均衡狀態下,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消費增長速度是相同的。在均衡狀態下,支出和生產的增長速度相同。

2非均衡狀態下的貿易演進

隨着不發達國家經濟的增長以及技術的進步,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模式也會發生動態改變。不發達國家經濟情況變化包括: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勞動人口的'增加,財富的增長等。研究表明,1990年至2005年,發達國家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1.46%,而不發達國家勞動生產率增長3.87%。不發達國家勞動生產率近年來的增長率明顯高於發達國家。可以證明:不發達國家勞動生產率增長越快,發達國家商品被不發達國家進行效仿和模擬的速度也會加快。不發達國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降低不發達國家的仿製成本。因此不發達國家會效仿生產更多的高精尖產品。不發達國家生產的產品價格便宜,因此會提高兩國人民的購買能力。購買能力的提高也會導致對發達國家高精尖產品的需求,也提高了發達國家的創新動力。不發達國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縮小兩國工資差距。我國人口勞動生產率近年來發展迅猛,這對我國貿易產品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從貿易大國轉變爲貿易大國是我國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不可否認,我國在很多產品的生產製造上已經位居世界領先水平,但和西方發達國家仍然存在差距。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無疑是促進我國貿易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措施。以美國生產洗衣機爲例,數據顯示:從1980年至2008年,美國生產洗衣機的數量逐漸下降,首先是英國和韓國的生產數量上升,其次是新興國家:巴西、俄羅斯、中國等。這種動態變化的原因是:技術的擴散以及發展中國家價格較低的生產要素。再比如:洗碗機。首先普及使用洗碗機的國家是美國,時間是1950年。然後洗碗機逐漸在英國、瑞典、法國。英國等國普及洗碗機的時間是1959年。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比利時、德國、奧地利等國家也先後使用了洗碗機。洗碗機普及比較晚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和希臘。從洗碗機的普及時間差異中可以看出。通常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首先使用新產品。經濟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家在新產品的使用時間上也會相對較晚。電冰箱在不同歐洲國家的普及時間也呈現出類似的規律。另外,筆記本電腦、手機、VCR等產品,也呈現出類似特徵。除了分析不同國家的新產品使用普及時間的差異,還可以類似分析我國不同省份電腦普及時間,從中也可以發現類似的規律。

3結論和啓示

不發達國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對兩國貿易產生動態影響。不發達國家勞動人口的增加也會影響兩國的貿易模式。有研究表明:當今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率約爲0.63%,不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率約爲1.3%。如果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變小,不發達國家的福利水平會因貿易而進一步上升。在研究動態產品生命週期理論時,還可以假設消費者和供給者是不同質的個體。另外還可以利用現實經濟中的數據去檢驗動態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特別是中國作爲生產製造大國,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縮短了我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週期,甚至體現出後發優勢。另外這種研究問題的思路可以應用到我國不同省份的產業消費結構中。我國不同省份存在明顯的收入差距,一些高精尖產品的消費在不同省份的普及時間是不一樣的。另外,我國不同省份的出口商品特點和結構也不同。這些都可以用動態貿易模型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