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證券市場的有效性

學問君 人氣:4.62K
試論證券市場的有效性
本文論述了證券市場的有效性,了證券市場的執行特點和弱有效市場、次強有效市場和強有效市場對證券市場執行的,明確了在不同層次的市場中股價都具有隨機漫走的特徵。結合當前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程度不高的特點,提出應加強監管,保證證券市場公平、有效和透明;引進做市商機制,促進證券市場的良性執行;實行投資組合,提高證券市場的有效性。

一、證券市場有效性的基本含義

  市場的有效性是指根據某組已知的資訊作出的決策不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利潤。顯然證券市場的有效性是指證券市場效率,包括證券市場的執行效率(efficiency run)與證券市場的配置效率(efficiency allocation),前者指市場本身的運作效率,包含了證券市場中股票交易的暢通程度及資訊的完整性,股價能否反映股票存在的價值;後者指市場執行對經濟資源重新優化組合的能力及對國民經濟總體所產生的推動作用能力的大小。

  有效性的基本假設是證券存在一種客觀的均衡價值,股價已反映所有已知的資訊,且價格將趨向於均衡價值。這一假設意味着投資者是理性的,其購買和出售行爲將使證券價格趨向其內在價值,且調整到均衡的速度,依賴於資訊的可利用性和市場的競爭性。高度競爭且又有衆多掌握完全資訊的參與者的市場,將會相當快速地調整到均衡;相反只有很少參與者又只具有很不完全的資訊流的市場,則可能要經歷一個相當緩慢的調整過程。Maurice Kendall在1953年對一個時期股票價格的表現進行了,發現股價的發展似乎是隨機的。1965年由芝加哥大學Eu-gene Fama在《商業雜誌》“股票市場價格的行爲”一文中提出了有效率市場的假說(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指出了市場的公平博奕,資訊不能在市場上被用來獲取利潤。如果收益是隨機的,市場則是有效率的,即“隨機漫走”的市場一定是有效率的市場。

  根據資訊對證券市場的反映程度,可將證券市場的資訊分爲三種不同層次類型:的資訊(證券公司過去的價格和成交量)、已公開的資訊(包括盈利報告、年度報告、財務分析人員公佈的盈利預測和公司發佈的新聞、公告等)、所有資訊(包括所謂內幕資訊)。Harry  V.Robert(3)根據股票對相關資訊反映的範圍不同,相應將市場效率分爲三個不同的層次:弱有效率市場(Weak—formEffiency)、次強有效率市場(Semi—strong formEfficiency)、強有效率市場(strong form Effi-ciency)。Eugene Fama進一步對這三種效率市場與資訊之間的關係做了闡述,表明在三種市場中股票的價格都具有隨機漫走的特徵,如圖1所示。

  除股票價格反映各類資訊外,交易成本也是判斷證券市場效率的重要參數,包括直接的'交易成本和間接的交易成本。直接的交易成本如交易佣金、稅收等,間接的交易成本是投資者能否在證券市場上獲得有效的資訊及投資者是否按自己的意願買賣股票,實現理想的投資效率組合。此外,在證券市場上可供投資者選擇的證券投資品種是否豐富,也會影響證券交易的連續性,從而影響市場的有效運作。因此金融創新的目的是爲了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規避管制,保證證券交易的連續性,提高市場的有效性。

  二、證券市場的有效性對證券市場執行的影響

  1、證券市場的執行

  流動性、有效性、交易成本、穩定性和透明度構成了證券交易制度目標的五個方面(圖2),它們有着既統一又矛盾的辨證關係。證券交易的本質在於證券的流動性,證券透過流動以反映市場化的資本關係,反映特定的財產權利的交易關係,靜止不動的資本是無法滿足其要求不斷增值的本性的。以交易價格的形成過程爲主線,證券交易制度劃分爲六方面:(1)交易委託方式;(2)價格形成機制;(3)委託匹配原則;(4)資訊披露方式;(5)市場穩定措施;(6)其他選擇性手段等。前三項內容是證券交易制度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其中價格形成機制是證券交易制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