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江雪》類山水田園詩的意境傳達

學問君 人氣:2.8W

在認知語言學裏,隱喻在本質上是人類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山水田園詩的意境傳達探究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江雪》類山水田園詩的意境傳達

一、概述

唐代是我國古典文學發展的一個繁盛時期,可謂文人輩出、佳作不斷,尤以詩歌所取得的文學成就最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唐詩流派衆多,其中的山水田園詩意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歷來是學界研究和關注的重點。然而,以往關於山水田園詩的研究多從文學、美學、藝術等領域展開,而從語言學角度研究的成果乏善可陳。筆者認爲,山水田園詩採用"白描"法,把山水做爲獨立的審美意象,看似刻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生活,實則"託物言志"、"寓情於景",透過洗練清麗的語言表達詩人的"歸隱"意識,並透過純真質樸的意境,引起讀者的共鳴;另外,唐詩形式多爲五絕、五律,語言凝鍊,意境悠遠。因此,無論是透過簡練的語言形式傳達深刻的人生思想,還是透過規整的語言結構推匯出詩歌的創作意圖,都涉及到複雜的大腦認知過程。而認知語言學"堅持體驗哲學觀,以身體經驗和認知爲出發點,以概念結構和意義研究爲中心,着力尋求語言事實背後的認知方式",爲我們研究此類詩歌提供了一些較爲可靠的理論支撐。基於此,本爲將以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江雪》爲例,運用認知語言學的一些重要理論,分析此類詩歌在傳達意境方面的獨到之處。

二、圖形-背景闡釋

20世紀末迅速興起的認知詩學(cognitivepoetics)是認知語言學與文學評論相結合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文學作品解讀工具。作爲認知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圖形-背景理論被用來闡釋文學文字的實踐層出不窮。圖形-背景理論是由丹麥心理學家魯賓(Robin)於1915年首先提出的。他透過對"面孔/花瓶"圖的研究發現:人的知覺場始終被分爲圖形和背景兩部分,圖形部分更容易被知覺者所注意,背景部分的細節則比較模糊,不容易引起注意,即圖形背景分離。認知語言學家Talmy首先將圖形-背景理論引入到語言分析當中,成爲了認知語言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圖形-背景理論認爲:人們在對語言的認知過程中,傾向於把語言結構分解成易於理解的"圖形"和"背景"兩部分。

圖形---背景理論在《江雪》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該詩的結構組織上:

1.詩的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當中,"千山"、"萬徑"都是誇張語,描繪出一幅壯麗的山景圖,同時詩人又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讓讀者感到了逼人的寒氣。這兩句可看作是江雪垂釣圖中的"背景".後兩句當中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勾畫出的都是一個個孤零零的意象,釣魚老翁的形象在空曠寒冷的"背景"當中得以突顯出來,極易吸引讀者的眼球。這些意象可看作是"圖形".前兩句映襯後兩句,使得廣袤淒冷的"背景"與孤舟垂釣的老者"圖形"相分離,突出了老者的孤獨形象。

2.在後兩句當中也存在"圖形"和"背景"的分離。"孤舟蓑笠翁"可看作一個整體的"圖形";"寒江雪"是老翁周圍的自然環境,可以看作是一個較小的"背景".於是在大背景"千山"、"萬徑"和小背景"寒江雪"的雙重烘托下,釣魚老翁的形象更加突出。讀者在欣賞完這首詩之後,大腦意識中老翁的形象是清晰明瞭的,而作爲背景的雪山、寒江的意象則是模糊的。

三、格式塔闡釋

"格式塔"一詞源於德語中"Gestalt"的漢語音譯,是20世紀產生於德國的一個心理學派。格式塔心理學理論認爲,心理現象是在意識經驗中所顯現的結構性或整體性,知覺絕不是感覺相加的總和,思維也不是觀念的簡單聯結,因此,整體之和大於部分之和,形式和關係可以形成"格式塔質".

格式塔理論可以應用於詩歌的意境分析,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於格式塔質與詩歌意境在組織上的高度吻和。美學當中的意境是由主觀範疇的"意"和客觀範疇的"境"所結合產生的。劉禹錫曾道:"境生於象外",表明意境是個體意象的組合,同時又高於這個組合(孟瑾,馮鬥,2005)。這與格式塔所提倡的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是一致的。因此,可將意境分析與格式塔理論結合起來加以探討。

《江雪》一詩最獨到之處就在於它所傳達的意境。該詩短短四句當中的"千山"、"萬徑"、"孤舟"、"老翁"都是獨立的意象,四者之間並無相關的方位介詞或聯詞將其聯結起來,本應該讓人覺得是孤零零的事物堆砌在一起。但是,由於唐詩簡潔的特點,四個意象並放置在對仗工整的四句話中,其留給讀者的意境已經遠遠超過了意象的單純相加,這四個意象讓讀者感受到了廣闊無垠而寂寥無人的冰雪世界,以及作者貶謫永州以後不甘屈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整首詩符合格式塔質的要求,實現了在描寫自然景物的基礎之上,思想情感的昇華。

四、隱喻闡釋

在認知語言學裏,隱喻不再單純的.是一種語言現象或者修辭手法,而是在本質上是人類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從根本上說,隱喻是從一個概念域向另一個概念域或認知結構的映射。

中國唐詩講求"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的藝術效果。在《江雪》一詩中,詩人描寫"千山"、"萬徑""、孤舟"、"寒江雪",雖表面上是惡劣嚴酷的自然環境描寫,但出發點卻是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對於讀者來說,貶謫生活、懷才不遇、內心苦悶的生平,政治貪腐、官場黑暗的現實都可以被看作是原概念範疇,而奇寒無比、死氣沉沉、惡劣嚴酷的冬景可被看作是目標概念範疇。這兩個範疇之間存在着諸多相似性,即:抑鬱、黑暗、殘酷無情等。這些相似性聯繫起了兩個範疇。讀者從字裏行間,可以讀出作品背後的人生哲學。

五、概念整合闡釋

概念整合理論的研究是揭示人類表層的思維活動背後所隱藏的,即後臺認知(backstagecognition)的東西。複合空間是由兩個屬於不同認知域的輸入空間(inputspace),和一個能抽象概括兩個輸入空間內容的類指空間(genericspace)以及一個複合空間(blend)所組成的。輸入空間的對應聯繫由跨空間映射完成,其結構被選擇性的投射到合成空間,透過一系列過程形成層創結構,從而解釋了意義運演與產生的過程結構。

這一過程包括:(1)組合(composition),來自輸入空間中相應的映射成分,組成新的關係結構,這種結構在其他空間中不曾表現;(2)完善(completion),在知識、文化、認知模式的作用下,從背景概念結構和知識及長期記憶中的資訊提取相關物與來自輸入空間的結構匹配;(3)擴展(elaboration),根據複合結構自身的邏輯,人們可以對新結構進行獨立的認知操作。

在《江雪》一詩中,輸入空間I包含了視覺所傳達出來的直觀元素,包括"千山萬徑"、"蓑笠翁"、"寒江雪"等等;輸入空間II則包含了柳宗元個人仕途命運,包括"官場"、"獨自一人"、"官場爭鬥"等等現實元素;這兩個認知域內的元素一一對應,並且透過跨空間映射,這兩個認知域的相同結構投射到了類屬空間,那就是"抑鬱"、"嚴酷"、"黑暗"等惡劣的環境條件;如此一來,原本兩個毫不相關的輸入空間在類屬空間內找到了相同的結構。而類屬空間的共享元素又幫助這兩個輸入空間內的元素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係,即:"千山萬徑"---"官場","蓑笠翁"---"獨自一人","寒江雪"---"官場爭鬥",從而形成新的組合。

與此同時,我們大腦中關於柳宗元被貶謫的歷史背景知識被激活: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爲永州司馬。透過跨空間映射,這一被激活的背景知識連同輸入空間內部元素建立起來的一一對應關係投射至合成空間,從而完成了"完善"這一整合步驟。

合成空間接受了類屬空間投射的抽象資訊,以及兩個輸入空間投射的一一對應關係,開始進行認知運作,並藉助被激活的背景框架獲得了核心的層創結構,完了概念整合最後的"擴展環節",建構出全新的隱喻意義:雖然官場黑暗,勾心鬥角,但是仍要保持一個正直的品質,不爲官場惡勢力所屈服,堅持自己的政治抱負。詩人透過這種手段表達自己努力追求遺世孤立,峻潔孤高的人生境界的決心,對後人起着鼓舞作用。

六、結束語

本文以唐詩《江雪》爲例,運用多個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分析了唐代山水詩。分析發現《江雪》一詩在組織上刻意渲染"背景",突出"圖形",以此形成強烈反差,增強視覺效果;注重整體境界的傳達,符合格式塔的整體性本質;在修辭手段上,寓情於景,託物言志,採用隱喻表現詩人所處的社會、人生環境;此外,透過不同認知域內部元素的相似性,利用讀者的背景知識,展開認知運作,建構出全新的隱喻意義,表達了詩人的政治理想。分析表明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可以幫助讀者較好地解析唐代山水詩的創作藝術和思想內涵。

參考文獻:

[1]林國庭.圖形---背景理論視角下的漢語詩歌翻譯[J].山東文學,2010(5)。

[2]孟瑾,馮鬥.古詩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傳遞[J].外語學刊,2005(4)。

[3]馬麗丹.圖形/背景在王維田園詩中的認知解讀[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10(1)。

[4]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