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讓好奇心引領我們的作文前進

學問君 人氣:2.92W

好奇心,創造了奇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好奇心催生了文明,使世界變得豐富多彩。我們當前的作文教學尤其需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讓好奇心引領我們的作文前進

以人爲本,體現人文精神,以感悟爲手段,發掘情感體驗,是高考作文命題的基本思路。江蘇高考作文在前兩年給材料命題作文的基礎上。今年繼續着這一走勢。不過。在命題上卻跳出了前幾年材料含蓄、命題帶有哲理思辨的傳統。更鮮明地凸顯了人文關懷,更充分地關注了人的自身。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曉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

好奇心總是伴隨着美好童年。諸如成功、失敗、質疑、平庸等等這些詞語與好奇心相關聯。請以“好奇心”爲題寫800字作文,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發現這樣兩點:

第一,所給材料的提示語更加直白,指向更加明確。“好奇心總是伴隨着美好童年”是暗示考生“寫自己的生活”,可以回憶過去,抒發感慨;而“諸如成功、失敗、質疑、平庸等等這些詞語與好奇心相關聯”這句話則暗示了考生可以從兩者關係的角度切入,展開哲理探討。同時,合起來看,則無論

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可以在“好奇心”與“成功、失敗、質疑、平庸”等詞語的關係上做文章。第二,體裁、題材要求更加明顯。看題目,思文體。“好奇心”這個題目似乎更適合學生寫作記敘抒情類文體。每個人的好奇心又都不一樣。這就避免了選材的類同或行文的撞車。當然,這個題目也適合寫幻想、童話、小說、戲劇等體裁,從而在最大意義上拓展了考生的寫作空間,可以更多角度地展示考生的寫作才能。

這個題目顯得樸素大氣,洗練而有智慧。尤爲難能可貴的是,它讓很多平時一見作文就頭疼的學生有話可說,讓對語文花了十幾年心血的考生有話可說,讓這些孩子能真正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再回顧當下的作文教學,我們幾乎都有同樣的感覺:我們總在呼籲學生寫自己的真實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但同時又會無奈地發現,這種呼籲是多麼地蒼白無力。

曾幾何時,我們的作文課一度成爲了模仿課。模仿書本上的作文知識,模仿高考中的滿分作文。在此基礎上,學生不得不爲形式的訓練去選取內容,內容就不得不遷就形式的需要,乃至爲了某種形式不得不去假造內容。這種模仿嚴重地造成了學生作文的形式性,傷害了學生作文的真實情感。

但這似乎也成了大家默認的一種現實。當高考成了懸在老師和學生頭上的“指揮捧”,我們的一切教學都順着它的方向發展着。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頭戲,我們的學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若干字數底線的作文。就既不能在考場上等創意自發,也不能靠別人來催生,只能靠平時的積累。於是,平時作文課堂上的這種模仿也就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在這種背景下,“好奇心”的題目一出,自然能贏來一片叫好之聲。似乎作文也正像我們國的改革一樣,正逐步迴歸本真,這讓我們這些普通的中學語文教師看到了作文教學變化的必然趨勢。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作文教學將更多地朝真善美的方向去發展。

這不由讓我聯想到西南聯大時,劉文典老師教學生寫文章,僅授以“觀世音菩薩”五字,學生不明所指。劉解釋說:“觀,乃是多多觀察生活;世,就是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就是文章要講音韻;菩薩,就是救苦救難、關愛衆生的菩薩心腸。”學生聞言,無不應聲叫好。今年的“好奇心”不正是“觀世音菩薩”要求的.反映嗎?

其實,我們平時的作文教學也只要堅持本真,就一定能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人教版新教科書對作文教學的要求是:“只有在學生的寫作、口語交際的實踐中進行適當知識點撥,纔是有用的。過去從知識出發,現在從實踐活動出發;過去從教師講解出發,現在從學生自主活動出發”,這不正是對現今作文教學要求的最好詮釋嗎?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寫作本來就是人的生命活動、精神活動。學生在生活中,在作文課堂外,常常有寫的需要。基於此,作文課上,我們完全可以順水推舟地把作爲學習形式的寫作自然而然地變爲學生的精神活動。也就是說,把本來是生活中作爲實際生命活動、心靈活動手段的寫作,與作爲教學內容的寫作融合爲一,讓學生在語文教學的寫作活動中既學到技能,又實現自我。這將大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作文的興趣與能力,從而讓學生的寫作之手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妙手。如果我們能利用好學生的這種好奇心。讓學生在獨立思維的基礎上,寫他們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進而去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既可以讓學生在寫中悟“法”。又能讓教師更加熟悉和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不同情況加以指導和歸納,既加強了師生交流,及時形成資訊的反饋,又能寓教於樂,使教師對“導”的內容和形式有更加具體的理解,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從而形成作文教學的良性循環,這豈不是幾全其美之策?願在“好奇心”這股春風的吹拂之下,又會重現我們作文教學的春天!

TAGS: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