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電工技術實訓與技能鑑定結合

學問君 人氣:2.42W

探究式教學法又稱發現法、研究法,是指教學過程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透過學生的課堂探究活動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工技術實訓與技能鑑定結合

 摘要:《電工技術》課程是非電類專業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如何爲社會培養出應用型合格學生,本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與實驗基地建設、學生創新能力與學風建設五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總結。

 關鍵詞:電工技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如何結合非電類專業的特點和電工技術現狀,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結合起來,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這是我校於2012年升入了本科院校行列後我們電工課程組在承擔《電工技術》課程教學任務過程中要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我校升本後幾年來的教學摸索,就教學內容、教學檔案、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學風建設幾個方面與同仁進行探討,以利於課程教學適應科技的飛速進步和發展,實現“秉承航天精神,依託航天辦學、依託工業興學”的辦學宗旨。

一、教學內容及教學檔案的建設

1.1《電工技術》課程是高等院校工科非電類專業重要的技術基礎課,該課程具有資訊量大,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課程教學的任務是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論基礎和工程實踐基礎。教學內容包括電路元件、電路基本定律、電路分析方法、電路的暫態分析、正弦交流電路、三相電路、磁路與鐵芯變壓器、三相交流電動機及控制電路、工業企業供電及安全用電等幾個模組。根據專業的不同,我們將該課程劃分爲電工技術(A)、電工技術(B)兩塊,飛行器製造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專業開設《電工技術(A)》,汽車服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開設《電工技術(B)》。

1.2這兩大塊教學內容交叉的部分是必要的基礎內容,涵蓋教學內容的主要模組,另一部分是針對課時相對多一些的《電工技術(A)》設定有暫態分析、工業企業供電及安全用電這些模組,以及交叉模組中有些內容的深入要求。實驗內容的設定有基礎能力和理論驗證內容,有綜合性應用內容,有任務性設計性內容,其中學生也可根據自身能力從一個實驗大項中選擇不同層次要求的內容進行實驗,實驗項目方面的設定也有交叉和不同的要求。學生透過這些實驗訓練掌握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具備基本實驗數據的正確處理方法,具備實驗方法、實驗步驟的設計能力,以及合格實驗報告的書寫這些基本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相應的教學檔案有:教學大綱、教案、講義、課件等。教材方面的建設,選用國家規劃教材和參考書,自編符合本校教學實驗設施和實驗目的的實驗指導書。

二、教學方法的探討

2.1教學方法的實施是保證達到教學效果的手段。在《電工技術》課程教學中,透過講授、習題課、課堂討論這些常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綜合運用,實施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中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在課程教學前,提出問題讓學生透過預習、聽課、查閱資料、作業演算,以及實驗,透過完成這些學習環節消除依賴心理,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譬如在直流電路的學習中,參考方向的概念很重要,如何啓發學生體會到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在計算中的實際運用呢?各種定理、分析方法在計算中是以公式體現出來的,參考方向是否相關聯公式中的正負號不一樣;而求解出來的電量也是一個代數量;只有結合參考方向才能確定電量的實際方向;這些結論可以透過一個實用電路的演算讓學生去體會出參考方向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應用,最終使學生摒棄中學在解題過程中先判斷電量實際方向再進行求解的習慣。

2.2在講授各知識模組時,推陳出新,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比如講授正弦交流電路時,引入複數表示正弦電量後再定義一個阻抗,對比直流電路元件的伏安關係,得出歐姆定律的相量式,再由此舉一反三,得出電路定律、解題方法在正弦交流電路與直流電路應用的異同,本質區別在哪兒,學生學習起來事半功倍,學習效率高,也易於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科的應用性,理論聯繫實際,多舉一些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講授概念性的理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授一些特殊電路現象,電路的短路狀態,這種現象又有哪些危害和可利用的時候,比如電焊機就是利用短路來工作的。

2.3正反實例,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結合實例既掌握了原理還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學會善於思考,解決實際問題。很多習題源於實踐和生活,透過習題課我們只要選擇和引導得當,體會到學科在生活生產實踐中的實際應用,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兼顧後續相關課程的銜接,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本基礎課程的必要性。由於本課程資訊量大,課時少,透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一些資訊和知識可以藉助多媒體和網絡的`優勢讓學生自主地獲得,要及時關注本學科新技術的發展並及時將這些資訊提供給學生,使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以後能及時掌握最新的工程技術,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師資隊伍建設與後備人才的培養

該課程共有四位老師承擔教學任務另外還有一位後備教師。其中副高職稱3人,講師2人,年齡構成老中青成梯隊分佈,課程組教師年齡和職稱構成較合理。對於新教師新上課和老教師上新課,學校有制度規定,採取“聽課—試講—講課”的考覈模式來保證教學質量。在授課過程中,課程組教師、系部領導以及學校教學督導組專家隨機聽課並隨時與授課教師交流,對於教學內容的把握,教學進度的制定,教案、講義以及實驗內容的編寫和制定新老教師作爲一個團體共同討論制定,這樣有利於新教師儘早融入正常的教學當中,同時也發揮年輕人觀念新、知識新的特點,使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有保證有活力有未來。

四、實驗室與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4.1《電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本課程的大部分內容與工程問題聯繫較廣,因此實驗教學是本課程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對實驗教學學時的設定應不少於總學時的25%。目前我校已建有兩個電工實驗室,該實驗室安全係數較高,易於維護和管理,能滿足驗證性實驗和部分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內容的要求。對於實驗內容的設定,我們目前採取的是針對實驗設備設定基礎性、設計性和綜合性三大類實驗項目,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每個實驗項目對學生要求也不完全相同。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課時少,實驗設備還不夠完善,引入資金購置不同類型適合不同專業的有關自動控制的典型設備,讓學生在低年級就能接觸到本專業相關的現代先進技術、先進設備,更有利於學生走出學校後更好地適應工作要求。

4.2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還應該設立開放性創新實驗室,開發開放實驗教學平臺,從時間、空間、內容上全方位進行開放,但是這也給實驗教師和實驗管理人員增加工作時間和工作壓力,還需要協調實驗場地、實驗設備和實驗器材,對於這些困難我們可採取階段性逐步推進克服和實施,首先協調場地和設備,先進行階段性的開放,時機成熟再實行全方位全時間對學生開放。透過開放實驗課可使學生開動腦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增強理論聯繫實際和獨立工作、合作工作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開闊眼界,增強創造能力,學會自己走路。辦好教育也是一個社會的責任,我們還應該發揮企業的設備資源和培養作用,與企業合作簽訂教學實踐協議,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增強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畢業後參加工作的社會適應能力。

五、學生創新能力與學風建設

5.1教學當中學生是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樹立良好學風,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現階段學生具有如下的特點:由於高校擴招,各專業學生人數較多,學生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以輔導員爲主,學生的自主空間較大;由於網絡的發達,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較多也較易,學生易於沉溺網絡資訊而難以專心於課程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難度較大;學生個性較強,做事考慮問題自主性強而不易於接受家長和教師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要圍繞學生爲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要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

5.2培養學習興趣,首先重視第一堂課的導引,要引入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介紹課程內容,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課程的學習是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課程的學習是學有所用的,自然而然地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習的興趣,在以後的課程學習中,也要注意選用實用的例題講授理論,聯繫實際,使理論與實際不脫離。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比如輔導、答疑、習題課、討論課,甚至可以開辦講座、開放實驗室、成立課外興趣製作小組等等形式,教師利用課堂時間介紹課程的關鍵點和系統性知識,課後透過各種形式的作業、上機及實驗使學生進行實際深入的學習,使學生養成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風。

六、結束語

課程建設涉及教育教學觀念、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辦學條件,涉及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技術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學管理制度。課程建設規劃必須合理、可行,課程負責人應該能夠帶領課程組成員開展課程建設工作,有效組織任課教師分工合作,確保《電工技術》課程建設各項工作達到本科合格課程要求。教書育人,重在育人,只要我們致力於以人爲本,善於吸取國內外好的教學經驗,科學設定課程內容體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實驗教學模式,就能不斷提高教學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培養應用創新能力,使我們的《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強.電工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26(3):110-113.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3]陸晶晶.電工電子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外教育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