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公共資訊網絡系統的安全維護

學問君 人氣:2.07W

公共資訊網絡系統維護的目的是要保證管理資訊系統正常而可靠地執行,並能使系統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下面是小編蒐集的一篇相關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

淺析公共資訊網絡系統的安全維護

 1、公共資訊網絡系統的功能

1.1 事務管理事務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待辦事宜、日程安排、系統短信、在線會議、電子郵件、個人檔案、個性設定(桌面風格、代辦、提醒鈴聲、個人資訊及系統密碼)等應用模組,使工作人員可以及時瞭解需要辦理的各項事務、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管理個人檔案、收發電子郵件、修改個人登入口令等,從而提高工作人員日常工作效率。

1.2 公文管理實現公文“收、發、辦、管”一體化管理,爲領導閱示批示、簽發檔案、部門閱辦檔案、會籤檔案提供快速、方便的電子辦公手段。基於已定製的工作流,公文在系統中自動流轉,完成從起草、審覈、簽發、分發到歸檔等流轉環節,並完整記錄相關檔案內容、擬稿人、審稿人、批准人以及審批意見、審批時間等資訊。主要應用涵蓋發文管理、收文管理、簽報管理、簡報管理、公文查詢、歸檔檔案等。

1.3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部門檔案、領導日程、事務督辦、人事資訊、考勤管理、會議管理、績效考覈、車輛管理、圖書管理等模組,以建設集約型組織爲原則,實現了行政事務審批的網絡化、流程化管理。

1.4 資訊管理以知識管理爲核心,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知識資源集中收集和整理,最大化知識價值。資訊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最新公告、在線調查、知識中心、通訊名錄、電子論壇、資訊網站等模組。可視化用戶定製功能,使用戶可以結合自身需要,自訂資訊管理模組,並進行分級管理。

1.5 協同工作系統爲用戶構築一個安全、高效、實用的協作式工作平臺,提供多種方便、安全、可靠的數據接口,實現與電子郵件系統、RTX 及時通訊系統、手機短信平臺、移動 OA 平臺等無縫集成,拓展資訊交流渠道,提高資訊傳輸速度。

 2、公共資訊網絡系統維護的主要任務

爲了清除系統執行中發生的故障和錯誤,軟、硬件維護人員要對系統進行必要的修改與完善;爲了使系統適應用戶環境的變化,滿足新提出的需要,也要對原系統做些局部的更新,這些工作稱爲系統維護。系統維護的任務是改正軟件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隱含錯誤,擴充在使用過程中用戶提出的新的功能及性能要求,其目的是維護軟件系統的“正常運作”.這階段的文檔是軟件問題報告和軟件修改報告,它記錄發現軟件錯誤的情況以及修改軟件的過程。系統維護的目的是要保證管理資訊系統正常而可靠地執行,並能使系統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發揮作用。因此,系統維護的任務就是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系統進行必要的改動,以保證系統中的各個要素隨着環境的變化始終處於最新的、正確的工作狀態。

公共資訊網絡系統維護要充分顯現公開平臺資訊公開的統一性、權威性,全面發揮平臺公共資訊“一站式”服務的.便捷性作用,進一步提高平臺整體執行效率,對平臺展示方式、技術實現方式、數據存儲方式、請求響應時間等進行總體規劃、設計和部署,系統完成客戶端軟件開發、地方結果資訊查詢導航、前臺檢索、後臺管理等功能升級和優化及資訊更新等業務維護,不斷提升平臺易用性、友好性,全面保障平臺安全、穩定執行。

 3、公共資訊網絡系統數據的安全維護

3.1 服務器集羣

服務器集羣就是指將很多服務器集中起來一起進行同一種服務,在客戶端看來就像是隻有一個服務器。集羣可以利用多個計算機進行並行計算、從而獲得很高的計算速度,也可以用多個計算機做備份,從而實現任何一個機器出了故障整個系統還能正常執行。

3.2 數據安全管理

數據中心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包括侵入攻擊、拒絕服務攻擊和分佈式拒絕服務攻擊、蠕蟲病毒等。在數據中心網絡安全建設和管理中,從網絡架構、安全設備、安全管理多方面保障互聯網數據中心安全;採取網絡多層多區域設計原則,建立安全邊界,實施不同等級的安全措施和防護辦法,以形成多層次的網絡架構;部署多方面的網絡安全設備,形成全方位一體化安全防護體系;制訂健全的安全管理和運維制度,建設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

3.3 數據容災備份

數據中心的容災規劃主要包含兩個層面:數據容災、應用系統容災。數據容災是指建立一個或多個異地的數據備份系統;應用系統容災是指在做好數據容災的基礎上,在異地建立與本地運營系統類似的備份應用系統,其可以根據使用單位的風險評估做備份使用甚至可以實時切換。

 4、公共資訊網絡系統維護的方法

4.1 有害資訊過濾透過黑名單過濾技術,可有效過濾包括色情、暴力、毒x、賭博等有害資訊,禁止用戶對有害資訊的訪問。公共資訊網絡系統的名單是自主知識產權的,分爲 9 大類 32 小別。系統已經收集了五百多萬條的有害資訊,對有害資訊的過濾有效性高達96% 以上,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資訊偵聽收集系統採用旁路偵聽的方式對偵聽端口的所有數據進行收集,根據管理需要,將特定的數據及時上傳管理中心。

4.2 上網訪問策略控制可以非常靈活地定義不同用戶、不同用戶組、不同時段對不同資訊類別、不同檔案類型、不同通信協議、不同 IP 位址的訪問策略。

4.3 用戶分組管理對上網用戶按不同的組別進行管理,滿足不同的管理需要;以透過捆綁 IP、MAC、IP+MAC、用戶名等四種方式對用戶進行認證上網,以實現準確定位。

4.4 分時間段控制對不同的用戶或用戶組可以設定每週、每天、每時段是否允許訪問互聯網、訪問的內容等。可合理解決用戶學習、工作與上網時間的衝突,避免員工整日沉湎於互聯網。

4.5 用戶自訂類別和名單對於分類數據庫中不包含的名單或與用戶分類不同的名單,用戶可以自行定義,自行增加允許或禁止訪問的分類名單。系統對用戶自訂的名單進行優先處理。

 參考文獻:

[1] 劉濤.計算機資訊系統維護效率提升的策略 [J]. 資訊技術與與資訊化 ,2014(9):90-91.

[2] 藍海威.基於局域網網絡維護及管理策略的分析 [J]. 通訊世界 ,201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