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設計>

研究生論文答辯開場白

學問君 人氣:2.55W

研究生論文答辯怎麼開場?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研究生論文答辯開場白,希望能夠幫到您!

研究生論文答辯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審,同學們:大家好!

感謝大家參加我的論文答辯會!我是20xx級博士劉學兵,我的博士論文題目是《王希天生平與思想研究》。

現在我就論文的選題依據、資料來源、主要內容和創新之處四個問題,作以下陳述。

第一個問題:論文的選題依據

王希天作爲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史上的優秀人物之一,經歷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兩個時期,即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可以說,他在年輕短暫的一生中,那閃爍着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光焰的言行,始於接受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影響,終於嚮往以蘇俄社會主義爲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帶有着鮮明的反帝反封建色彩(《見王希天言論》)。其主要革命實踐皆早於“五四”新文化運動,如“一中風潮”、“求學日本”、“拒約運動”等。顯然,一些學者對王希天作出“五四時期的愛國先驅者”的歷史界定,無論是從歷史事實或時代特徵,還是從人物的思想軌跡或生平業績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侷限性,尤顯得不夠清晰和貼切,尚待進一步研究和確認。如果根據目前掌握的歷史資料(包括文字、實物、圖片),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王希天進行客觀公允的分析和評價,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王希天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時期涌現的愛國先驅;“拒約運動"的卓越倡導者;留日中華學子的傑出代表;僑日華工擁戴的著名領袖。

今天,開展對王希天生平業績的研究,就是要從近代中國和近代日本的歷史背景入手,以王希天這個歷史人物爲主線,汲取王希天研究的最新成果,從歷史的多維視角,重新探討和研究對“一中風潮”、“拒約運動”、“五四運動”,“僑日華工”等問題。特別是對王希天的思想言論進行較爲深入、系統的剖析,以還原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和完整形象,顯得尤爲必要和重要。透過對王希天生平和思想研究,教育國人學習王希天的愛國精神,爲實現先烈的未竟事業,爲中國的現代化而奮鬥;教育國人牢記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苦難歷史,勿忘國恥,加強國力,保衛和平,爲中日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而努力奮鬥。廣泛結交日本友好人士,共同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和右翼**勢力歪曲和篡改日本侵華歷史,妄圖破壞中日友好,把日本拖回軍國主義老路的行徑,爲中日兩國世代友好而奮鬥。

第二個問題:論文的資料來源

20世紀20年代以來,對王希天生平研究比較多的文獻有:

1.原始文獻:有《王希天檔案史料選編》和謝介眉編撰的《王希天小史》。

2.著述及論文:有長春王希天研究會組織編寫的《王希天紀念文集》、《王希天研究文集》;王旗、鄭則民、劉輝等組織編寫的《王希天研究論文集》;劉曉暉等編寫的《愛國先驅王希天圖集》。導師程舒偉老師和曲曉範、陳鐵建、王會軍等學者的論文,還有日籍學者仁木富美子等撰寫的《王希天與華工》等系列文章。

3.原始報刊:

北京《京報》、《大東日報》、上海《申報》、《民國日報》、《滿洲報》、日本《時事新聞》、《盛京時報》、《中華新報》、《濱江時報》、《吉林省政府》全宗9—1目、《吉林省政府教育廳》全宗2目等。

以上這些研究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王希天烈士光輝而又悲壯的一生。尤在王希天的家世、思想、言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對人物的歷史評價也有了新的認識和昇華。這些材料對我撰寫《王希天生平和思想研究》這篇綜合性的研究論文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第三個問題:論文的主要內容

王希天作爲中國近代的愛國先驅,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並沒有留下傳世的著作。對於他的生平和思想研究,主要來源於他的社會實踐和遺留的代表性言論。

論文以王希天思想的發展過程爲主線,以當時的國內外形勢和王希天的生平爲背景,評述了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時期,王希天思想發展演變的心路歷程,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學以報國階段,實業救國選擇。二是,革命警世階段,政治救國選擇;三是,宗教救世階段,理性救國選擇。如果就其思想與行爲特徵來分析,是一種多維思想構成的精神體系。而支撐這種精神體系的思想內核,或者說貫穿其人生體驗和品行的主要精神原點,仍舊是發自於內心深處的與生俱來的愛國主義情懷。確切地說,王希天學以報國的執着,命運自主的孤獨,革命警世的悲壯,宗教救世的虔誠,構成了作爲愛國先驅者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使他在現世的歷練和體驗中獲得生命的覺醒與昇華。特別是王希天面對勞苦衆生所表現出的愛患與共的胸懷,他與旅日華工之間,沒有生與死、榮與辱的界限,只有真心實意的投入、犧牲、奉獻。如果從人本位的意義上講,這種高尚的品行正是他生命力的凸現與釋放,而每一次凸現與釋放又是一種生命的沉醉、昇華和完美,是一種作爲常人難以企及的思想超越和崇高境界。可以說,王希天思想體系的萌生、形成和轉換,不僅是他自我生命價值的終極體現,而且是他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探索與積澱的結果。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論述了王希天學以報國思想。王希天作爲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的愛國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社會實踐和代表性言論中。他最初萌生的“學以報國”思想,有其深刻的社會和歷史根源,並經歷了“學以報國”思想的萌生、形成和自覺三個階段。這種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是一名具有憂患意識的'愛國青年心路歷程的必然歸宿:其萌生,來源於內心深處潛在的良知與感悟;其形成,發端於社會變革實踐的鍛造與洗禮;其自覺,昇華於對救國救民真理的認知與求索。

第二章論述了王希天革命警世思想。王希天最初萌生的的學以報國思想,在經歷了對救國救民真理的認知與求索之後,尤其是經過近代社會變革實踐的鍛造與洗禮,他的良知和感悟有了新的昇華,並實現了由單純的學以報國思想向革命醒世思想的轉變。本章具體闡述了王希天的革命警世思想的要義、踐行和轉型三個方面的問題。從其思想深層次的變化來看,王希天的革命警世思想,深受人文主義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是其樸素的學以報國思想在社會實踐中的發展和延伸;革命警世思想在向政治救國路徑轉型的過程中,又表現出踐行愛國諾言的必然性和歸宿性,也可說是民族自主自救意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政治覺醒。簡言之,王希天思想的發展與變化無不刻上深深的時代烙印。

第三章論述了王希天宗教救世思想。王希天作爲中國近代史上的傑出人物,他的思想與成長經歷也具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特別是赴日留學初期所接受的基督教信仰,貫穿了他思想生成與轉化的全過程,成爲區別於同時期歷史人物的鮮明特徵。本章從“改造自身”的理性支點、“欲救衆生”的高尚品行、“愛患與共”的獻身精神三個角度論述了王希天的宗教救世思想。如果單純從宗教方面來理解和判斷王希天的愛國思想與品行,對其人生價值就很難得出恰如其分的結論。因爲,王希天的宗教信仰已超越基督教教義本身所能涵蓋的基本範疇,已進入一種以社會革命爲主題的人生價值體系,即使是這種價值體系的終極目標未能實現,但能爲後人提供改造社會的新起點也顯得尤爲珍貴。

第四章闡述了王希天研究的若干問題,包括關於王希天的宗教信仰、王希天與周恩來的情誼、王希天生平史實考補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有利於還原王希天這個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使王希天研究更能有血有肉,鮮活生動。

總之,王希天作爲從遙遠的過去走進今天的愛國鉅子,他年輕短暫的人生,經歷了生命覺醒、生命抗爭和生命奉獻的全過程。他在民族屈辱時代所做出的反帝反封的人生抉擇;他閃爍着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言行;他欲求塵世光明的基督情懷;他充滿悲壯色彩的人生經歷,皆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生命反思和啓示:王希天作爲一名愛國先驅者,他與時代的關係就象太陽與生命的關係,他的存在與消逝都是人們無法迴避的。既然時代給予了他生命的燃燒,也同樣會給予他生命的熄滅。然而,王希天對時代和生命的承諾,確有着超越常人的境界和體驗。他站在禦侮圖強的前沿,直面民族蒙受屈辱的現實,迎接時代給予他生命的燃燒和熄滅。對王希天而言,民族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他生命的燃燒是爲了“欲求塵世光明”,他生命的熄滅是爲了“欲救衆生解放”。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用年輕短暫的生命熔鑄了一座愛國主義的碑碣,這碑碣在現實中又成爲他英名永存精神不朽的祭壇——王希天獲得了生命的永恆。

第四個問題:論文的創新點

1.觀點創新:

(1)人物界定:五四先驅——民主革命先驅

(2)思想脈絡:學以報國思想——革命警世思想——宗教救世思想

2.方法創新:

第一,將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等基本原理運用於人物研究之中,採取以人敘史,以史敘人相結合的方法,將人物放入對歷史社會的考察之中,以突出人物的時代特性。

第二,對王希天生平及思想的研究,採用了比較方法。這種比較,主要是與同時代的人物進行比較,如,周恩來、鄧潔民、馬駿、王樸山等。這些人物都是民主革命時期爲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愛國先驅,在比較中可以找出王希天與他們在思想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突出人物的個性研究。

第三,論文主要採用主題論證的方法,以人物的思想研究爲重點展開,力求達到史論結合,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同時改變以往人物研究的史料敘述方法,增強人物的形象感。在史實的敘述上加強了情節性描述。

第四,論文力求用哲學的方法統領全篇,從人物的個性中發現時代的共性,從時代的共性中抽取人物的個性。共性代表着時代的特徵,時代的特徵又彰顯出人物的個性。王希天的一生有着與時代相同的悲壯感。因此,這種悲壯感又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近代中國的歷史面貌與特徵。

毋容諱言,在近代中國涌現的衆多歷史人物中,王希天是我最爲喜愛和崇敬的人物之一。我已經記不清研讀過多少後人對於他的著述,但每次重讀都會使我超越自身的狹隘,進入一個極其廣闊的思想領域。在這位愛國先驅面前,我總是感到在做人做事方面有些誠惶誠恐,如果說是人物的思想品行留給了我們什麼,不如說是他的革命精神與生命境界在喚醒着國人的心靈!

撰寫王希天生平與思想研究的論文,是一項嚴肅而認真的任務。爲了確保論文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學術質量,我曾先後赴吉林省檔案館、吉林省博物院、長春王希天研究會、中共吉林省黨史研究室等專業部門,查閱大量圖書、檔案、文獻、圖片等相關歷史資料,還特別求教了長春王希天研究會理事劉曉暉、劉輝等專家學者。開題組的曲曉範老師、高樂才老師、權赫秀老師、劉景嵐老師和吉林大學劉會軍老師對論文的開題做了重要的指導工作。學校的領導、同事和我的家人也給予了我多方面的支援和幫助。特別是導師程舒偉先生,對論文的指導思想、體例結構、基本內容以及疑難問題,給予了多次的審改修訂,並提出了中肯的指導性意見,從而保證了論文的順利完成。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王希天的文獻資料很少,且本人水平所限,論文無論在體例結構、史實敘述、觀點表達、材料運用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懇請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

最後,祝福在座的每位老師、同學和所有關心過我的朋友:身體健康!快樂幸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