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典禮>

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張宗益在2014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學問君 人氣:2.76W

  平衡的智慧

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張宗益在2014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在2014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西南財經大學校長 張宗益

  2014年6月24日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朋友們:

上午好!

柳湖水平,梔子花開,學位服裏青澀的笑容,樹蔭下豐盛的跳蚤市場,依依不捨的青春身影……這一切,年年如故,構成了這個季節西財校園永恆不變的風景。在2014屆同學即將離別的此時此刻,我要說,祝賀你們畢業了!希望大家在未來的道路上“且行且珍重”!多年來,在你們成長的路上,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師長,你們的親朋好友,始終默默地注視、關心、支援着你們,在你們畢業之際,他們甚或比你們更爲激動。因此,我提議,讓我們一起用最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同學們,三年、四年、或者更長,“青春都去哪兒啦”?(編者注:此處“青春都去哪兒啦”和後文中“當離開撞見未來”、“畢生有你”是我校三個學院2014屆畢業晚會的主題)你們中的文藝青年拍了部最近很火的微電影——《西財六記》,大家把最燦爛的青春歲月永遠珍藏在了美麗的西財。在第五記《成長記》中,有兩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一句是“我曾經答應你要做最好的自己”,另一句是“謝謝你讓我變成更好的我”。其實,是一屆又一屆的你們讓西財氣韻生動,生生不息,母校謝謝大家!在此臨別之際,“當離開撞見未來”的時候,我想起了《獅子王》中的一句話:Everything you see exists toge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跨出校門的人生如同大海航船,有牽引力,也有各種阻力,有時甚至有意想不到的風暴會試圖改變我們的航程。向既定的目標前進,要鼓足勇氣、不懼風暴,但更需要平衡人生航船的智慧。如何才能保持人生航船的平衡?這就是今天我想與大家探討的話題。

人生的平衡源自知識的不斷充盈

每年畢業生代表座談會上,大家都想忠告學弟學妹們少一些“功利化的色彩”。西財是一所特色鮮明的財經大學,優秀的專業教育賦予了大家在未來不確定的職業世界裏強大的生存能力,也帶給了大家經濟的獨立。專業教育傾向於以“做事”爲價值取向,注重實際,強調專業能力。但單純的'專業教育也可能帶來某些“功利化”的傾向,學校特別強調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並重。通識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它超越了功利性與實用性,培養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能力,從而喚醒不同個體的潛質與個性,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而不是“沒有靈魂的卓越的專門家”。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識,構建一個完整合理的知識結構極爲重要,精深的專門知識和廣博的通識知識是大家勝任職業崗位的前提。

知識的平衡是人生平衡的基礎。培根曾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我希望同學們以“精專”爲重點、以“通博”爲目標,建構一個平衡的知識結構,實現“做事”與“做人”的統一,更好地平衡專業團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爲此,我建議大家走出校門以後要多讀書、讀好書、讀好的“閒書”,在追求精深專業化的同時,在其他知識維度上不斷積累、拓展和修煉。李政道先生曾說:“我是學物理的,不過我不專看物理書,還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也許“閒書”並不會給你帶來直接顯性的“效益”,但誠如三毛所言,“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自己可能以爲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人生的平衡源自能力的持續生長

通常情況下,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知識越豐富,越精深,越完善,思維就會越敏捷,辦法就越多,能力就越強。而能力的發展又促進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識。正如歌德所言,“並不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青蛙叫的地方必定有水。”知識轉化爲能力纔會活化物化,得到昇華。一般來說知識的獲得相對較快,也比較容易,而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則相對較慢,也較困難,這是因爲對知識進行加工、融合和運用方能形成能力。大家畢業5年後,將有一半的知識過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大學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

走出校門,是非對錯的判定,向左向右的抉擇,生活的現實追問,利弊權衡的實戰分析,檢驗的是你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的能力。在西財的這幾年,同學們透過紮實的專業學習、通識教育和各類社團、競賽、文體等活動獲取了你們敢於告別西財、獨立生存的“一般能力”。但是,我們身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西財本自重擔當,西財人須有大夢想。在未來,我們要走得更遠、更高,既需要不斷提升做小事、做實事的“一般能力”,更需要鍛鍊做大事、堪大任的“創新能力”。 妨礙創新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大家要能從習以爲常中看到與衆不同,從簡單重複中悟出創新,從紛繁複雜中洞悉規律。因此,我希望大家形成自主意識、獨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具備終身學習、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崇尚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這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肥沃土壤。能力的平衡是人生平衡的動力。我們要努力爭取具備與“一般能力”相平衡的“創新能力”。

 人生的平衡源自角色的主動擔當

走出校園,告別 “學霸”、“學童” 、“學渣”等單一的學生身份,你將承擔更多的角色,社會的、家庭的,被動賦予的、主動選擇的……多重角色的組合與交錯才構成了我們人生的豐富性與深刻性。角色的平衡是人生平衡的依託。只有在多重角色之間保持恰當的平衡,我們才能承擔屬於自己、社會與時代賦予的責任。否則,單向度的追求只會讓我們淪落爲馬爾庫塞所謂的“單面人”。走出校園,成家、立業、生子等不可迴避,在體現社會價值的工作與實現個人價值的家庭之間,唯有保持好平衡才能使我們的人生始終處於良好的狀態,才能迸發出持久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