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典禮>

2014河南科技學院畢業典禮校長致辭:踐行

學問君 人氣:3.01W

2014河南科技學院畢業典禮校長致辭:踐行

2014河南科技學院畢業典禮校長致辭:踐行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們歡聚在啓智廣場,隆重舉行2014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共同見證你們圓滿完成大學學業、揮手告別校園春秋,並將踏上新徵程的重要時刻。在此,我代表全體校領導、師生員工,爲你們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祝賀你們!

光陰荏苒。一個快樂而短暫的4年悄然從你們身邊溜走,你們將迎來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4年的快樂事、煩惱事、有趣事,數不勝數,每一件往事也許都會讓同學們刻骨銘心,也許你們對母校、對校長、對老師、對同學還沒有贊慕夠,還沒有抱怨夠、批評夠就要離開了,但即使你們有過措詞激烈的抱怨或批評,母校和老師們也依然想着你們、愛着你們。因爲,畢竟經過四載辛勤耕耘,母校成功地把你們培育成材了。同學們,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其師,成其才時感其母。在此,我建議你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多年來爲你們成長成才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師和父母親人,表示最誠摯的敬意和感謝!

同學們,四年前,你們滿懷憧憬,相遇、相聚在河南科技學院,四年來,你們勤奮苦讀、歷練才智,陶冶情操、錘鍊意志,母校每一片綠蔭都留下了你們青春的腳印,母校每一寸土地都鐫刻着你們奮鬥的足跡。你們用行動證明着自己,併爲學校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這些我和母校將永遠銘記。正是因爲有了你們的參與和付出,學校的發展才充滿活力,學校的未來才充滿生機。在此,我要代表學校道一聲:謝謝你們!

同學們,黃河文化源遠流長,百泉牧野英才輩出。河南科技學院創辦65年來,最感到榮耀的就是遍佈各地的10萬餘科院校友,今天到會的河南省農科院副院長張新友研究員,就是我校的傑出校友代表,他幾十年如一日,潛心花生遺傳育種研究,建立了花生遠緣雜交育種技術體系,取得重要突破,先後培育花生新品種33個,三次主持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被評爲中原學者、全國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成爲國際花生基因組計劃執行委員會委員。相信同學們的加入,使母校又多了一份榮光。65載艱苦磨礪,65載春華秋實,母校用“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校訓哺育着一代代學子,科院人用“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大希無聲地創造着一項項輝煌與成就。從平原農學院到百泉農專,再到河南科技學院,科院人太行山般挺拔於世的品格、黃河水般神祕傳遞的靈魂,構成了科院人生生不息的生命本色,也鑄就了科院人的稟賦與尊嚴,於是科院成爲神祕的地方,魅力無限;科院校友 “大事能幹、小事願幹”,成爲中原人乃至國人談論的文明羣體和貢獻羣體,令人讚歎。願這些生命本色、品格靈魂、稟賦尊嚴與文明積澱,沉潛在你們這一代校友的血脈中,化爲你們不斷髮展與完善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併成爲堅守的精神高地。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就要離開了,此時此刻,作爲校長,有許多話想對你們說,我就以“踐行”爲題,提幾點希望,爲大家餞行,願你們用所學知識回報社會、成就自我,在踐行中創造屬於你們自己的美好未來。

什麼是“踐行”?踐行,就是實踐,就是用實際行動去做事。我記得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曾經說過:“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意思是說,物體苦還是甜,嚐到的人知道;道路的艱險,走過的人知道。說明獲得真知,就要親自實踐。我還記得蘇東坡寫過一篇《日喻》,說的是,南方有一種“沒人”,能長時間潛在水裏,只因爲他“日與水居”,“得於水道”,所以七歲能涉,十歲能遊,十五就能“沒”了。假如北方有一名“從不識水”的勇士來找“沒人”學“沒”,“沒人”給他講的再好,他“沒”到水裏也只有死路一條。這說明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親身體會,概括起來就是“實踐出真知”。

爲什麼要踐行?

 第一,踐行,是校訓所求。我們的校訓是“崇德尚能,知行合一”,她寄託了學校對大家注重道德修養、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的希望,同時也要求同學們既要追求真理、善於學習,又要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這層意義上說,知行合一,也就是踐行。

 第二,踐行,是立業所求。人生只有踐行,纔能有所作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爲一名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要放得下自己,專注做好每一件事,專注做一個知行合一的人,切忌在剛剛進入社會、踏上新的工作崗位之時眼高手低,想得多,做得少。“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正確的做人做事方式,也應該從一開始就養成。你們剛剛走出校門,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都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善於發現、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好習慣,敢於踐行、善於踐行,做人生的踐行者。

 第三,踐行,也是實現中國夢所求。“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要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每一個腳踏實地的足印,大到傳承文化傳統、發揚時代精神,小到扶起“摔倒”的道德、做好本職工作的點滴小事,都必須腳踏實地,勇於實踐,勇於探索。別抱怨“中國夢”似乎離自己很遙遠,要用實際行動,從我做起,成爲一名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的忠實踐行者。

那麼,應該怎樣去踐行呢?

一是要做珍愛人生的踐行者

生命、生活、生存,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人生三步曲。同學們,你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離不開父母偉大、無私的愛與學校的辛勤培育。父母給予的生命之愛,值得用畢生的追求去回報。而大學期間,母校向你們敞開的通向社會的窗戶,讓你們逐漸學會了怎樣開啓人生的新旅程、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新生活。今天,面對即將走出校園的你們,作爲校長,我想問一句,“你準備好了嗎?”

走向社會,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真實地面對生活,坦然地接受人生。獨自地面對社會,恐怕再也沒有央求老師放寬考試成績、延緩論文期限的機會了,再也沒有掛了科重修的機會了,未來的你,必須面對老闆最犀利的話語,自己的失誤必須自己擔起。但是,無論前方的路途是平坦的,還是坎坷的,都應該以一種無所畏懼的心態,勇敢地面對。這是義務,是擔當,也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