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勇於擔當演講稿範文彙編5篇

學問君 人氣:3.01W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勇於擔當演講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勇於擔當演講稿範文彙編5篇

勇於擔當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

我這天演講的題目是:職責在於擔當。

我是一名社區工作者,在社區工作兩年多了,在這兩年的磨礪中,我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逐漸成長爲一名工作精煉、處事得當的社區老兵,這讓我懂得珍惜生活、珍惜工作、更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職責。在那裏,我也簡單的談談如何做一名有擔當的社區工作者。

一、敢擔當,端正態度,勇於應對職責

初入社區,經常會遇到各種瑣碎雜事,或鄰里發生矛盾需要調解,剛開始時,我有點畏懼,總想着敷衍逃避,覺得能躲過一時算一時。隨着工作的累積,我逐漸明白,作爲一名社區工作者,工作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認真執行,不找藉口,不能因爲工作中小事繁雜而採取敷衍應付的態度,不能因居民百姓的糾纏怕煩怕累,一味推諉拖沓只是掩耳盜鈴,看不到問題不代表沒有問題,職責只會越推越多,只有正確應對,敢於擔當纔有迎接任何挑戰的氣魄。今年年初,社區上訪頑固戶趙林舉聯繫各地戰友去北京集訪,我收到消息立刻買了最快的火車票趕到北京進行勸訪,趙林舉作爲集訪的聯絡員,十分難纏,以集訪爲要挾,百般刁難,態度極其惡劣,我一邊緩着趙林舉

跟他做工作,一邊向領導彙報勸訪進度,雖然隻身一人第一次離家數千裏,但全心投入勸訪的思想謀劃和針鋒相對中,心裏毫無畏懼,經過三天勸訪,最後趕在“兩會”之前將趙林舉帶回岳陽,沒有造成不良影響。

二、能擔當,不斷學習,提升個人素質

我覺得職責就像扁擔,不光需要肩負的勇氣,還需要有肩負的潛力。首先要勤學習,提高業務基礎知識。我在社區負責綜治工作兩年多,也做了兩年多的人民調解員,調解大大小小的矛盾糾紛有20多例,但剛剛開始時,因爲業務基礎知識不牢,對於社區矛盾常見的法律知識不瞭解,處理一些矛盾糾紛的時候總會力不從心,有心爲居民排憂解難、化解矛盾,卻總說不出讓他們信服的道理來,每次都弄得羞愧不堪。於是我向老資歷的同事請教社區當前宣傳的政策和辦理的事項,去網絡上、書本上學習民事法律基礎知識,業務知識水平提高了,辦事效率也上去了,調解居民糾紛時也能得心應手了。其次要會學習,不斷提高工作潛力。有了紮實的業務基礎知識,還需要將所學知識和工作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勤學苦練不斷提高潛力、提升實力,不斷完善工作的思路、措施和辦法,纔能有所作爲、有所擔當。最後要愛學習,強化服務大局意識。作爲社區綜治專幹,我深知基層工作事關百姓平安,事關一方穩定,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我們在處理工作的時候,要正確看待得失,把逆境和挫

折看作人生閱歷的財富,把服務百姓擺在首位,把要學習轉成愛學習,主動學、廣泛學,明確了目標,端正了態度才能做到迎接挑戰時無懼無畏,沉着冷靜。

三、善擔當,無私奉獻,昇華職業道德

作爲社區工作者,社區就是我的家,同事是我的兄弟姐妹,居民百姓是我的朋友長輩,在這個家中,我對同事團結友愛,完成自己的工作之餘,主動包攬社區的髒活重活,用心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各條線上的中心工作來了,我總是全力以赴,加班時候隨傳隨到;在這個家中,我爲居民排憂解難,居民糾紛來了,我衝在最前,夏季暴雨,我往來重點汛區把握汛情處理善後工作,大走訪期間,我完成婚禮後未休息一天就上班整理資料。我們是岳陽樓人,不曾忘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我們要把這份“憂”付諸行動,把這份“樂”奉獻他人,只有在這樣的應對問題、包攬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煉自己,讓自己的工作由專業化走向職業化,憂天下,心繫百姓不再是工作時間八小時內,而是貫穿自己的衣食住行,擔當無小事,擔當從瑣碎小事開始,無私奉獻,昇華自己的職業道德。

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職責的人。與有些工作相比,社區基層工作可能更辛苦一些,但既然天降大任於我輩,我們就務必視職責爲約束、爲義務,嚴守職責,勇於擔當,,把履職的過程當做自我善自我提高的過程,在敢擔當、會擔當、善擔當的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享受人生的快樂。

勇於擔當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很榮幸有機會作爲學生代表在這裏發言。在此,我謹代表全體優秀團員感謝各位老師和同學對我們給予肯定,我們將再接再厲,和大家一起繼續努力!

此刻,我看着那隨風飛舞的五星紅旗,看着我們胸前的團徽,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綿延不絕的激昂力量;此刻,我站在這裏,看到大家眼裏閃爍着的.屬於青春的光芒,那是對迎接未來,勇於挑戰的必勝信念,那是中華民族積澱至今帶給我們的鐵血榮光!而這份屬於我們的榮耀,需要年輕的我們,用青春的臂膀來擔當、傳承和守護!

什麼是青春?我想,我們可以從中華民族一步一步的腳印中找到答案:我們對未來的憧憬,我們對苦難的悲痛,我們對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屬於我們的青春!時代將責任推到我們年輕人的面前,我們要用這最美好的青春來擔當!

細數改革開放的開放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取得的成功,又有哪次沒有年輕人的助力?如今,國家發展向好,我們接受着高質量的教育,享有優渥的生活條件。年輕的身體,青春的臂膀給了我們在這大好山河中砥礪前行的信心和勇氣,我們要用青春的臂膀去解決路上的難題,去撐起我們的祖國,去承載民族的希望!這便是青年人應有的底色。

談及青春,五四精神給了專屬於在我們民族的青年人中能激起共鳴的民族情懷。五四精神在民族苦難中誕生,也在苦難中發揚和傳承。我們民族在一次又一次與苦難的鬥爭中用青春的力量鋪就歷史的坦途,五四精神在艱苦奮鬥之中一再疊唱。那麼作爲祖國的接班人,我們必將讓這民族精神大放光華,讓青春的底色保持這無畏困難的光芒。

夢想的終點不是喊一句口號,懷一時熱血便能到達。我們會身處困頓,我們會遭受質疑,甚至有可能會想要放棄。我們擁有年輕的身體,活躍的思想,擁有這個時代最能追尋夢想的底氣,但或許我們也將遇到更大的困難。看那耶魯村官秦玥飛幾載的辛苦才找尋鄉村發展更好的道路;敦煌文化的守護者樊詩錦自青蔥年華堅守幾十載光陰,終成一處更美的文明宮殿;四川木裏縣的消防隊員更是付出生命爲國捐軀……這就是我們青年的榜樣,一次哭泣,摔跤無法阻擋我們一往無前的信心和責任擔當!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那麼,同學們,就用我們青春的臂膀去擔當起這份家國理想,去書寫更美的青春華章!

謝謝大家!

勇於擔當演講稿 篇3

俗話說“好水釀好酒,好土塑好壺,好的環境造就好的人才”。

卡耐基說過:“有兩種人絕對不會成功:一種是除非別人要他做,否則絕不會主動負責的人;另一種則是別人即使讓他做,他也做不好的人。而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負責做事的人,如果不半途而廢,他們將會成功。”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扮演着不同的主角,每一種主角又都承擔着不同的職責。生活總是會給每個人回報的,無論是榮譽還是財富,條件是你務必轉變自己的思想和認識,努力培養自己勇於負責的工作精神。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勇於負責的精神之後,纔會產生改變一切的力量。人能夠不偉大,人也能夠清貧,但我們不能夠沒有職責。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職責,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命的信念。職責讓人堅強,職責讓人勇敢,職責也讓人明白關懷和理解。因爲當我們對別人負有職責的同時,別人也在爲我們承擔職責。

工作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在崗一日,盡責一天,認真執行,不找藉口。想要成爲一名優秀的員工,要有職責感,不能因爲工作中小事繁雜而採取敷衍應付的態度。而要以高度的職責感對待自己的工作,追求完美,儘量把每個細節做好,儘可能的瞭解施工現場多樣化需求。用自己的特長和學到的理論指導工作,以高度的職責感去應對工作中的種種挑戰。

所以我們說職責是職場的潛力,與此相對應,感恩則是職場。

人學會了承擔職責。就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單位,感恩同事,感恩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一個平臺和空間。學會感恩是擔當職責的基礎,成功不是一種機會,而是一種選取,學會感恩,選取職責。

就應學會自我負責的職責,不要爲失敗或者自我的任性找藉口,只有爲失敗找方法才行;學會調整心態,怎樣過也是一天,所以必須心懷感恩肩負職責的做好每一天才行。

人與人之間就應相處的之道是:人都有長處,相互學習:人都有短處,相互寬容;人都有難處,相互幫忙,人都有苦處,相互體諒;人要懂得感恩!

用心做事,用情做人。出門走好路,開口講好話。要想得到愛就先學會愛別人。承擔職責沒有該不該只有要不要。千萬不要欺騙自己,你最終將被欺騙的更慘。人的敵人是自己。讚美人也是在積德行善。

承擔職責沒有對錯只有選取,當一個人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要學會改變自己。我們要活於當下此刻,當不能改變過去的痛苦,就要找到快樂,沒有快樂的地方,只有快樂的人。讓我們用全身心的愛迎接每一天,做快樂的自己。

職責來自於對羣衆的珍惜和熱愛,來自於對羣衆每個成員的負責,來自於自我的一種認定,來自於生命對自身不斷超越的渴求——職責是人性的昇華。

學會感恩,感恩身邊的每一人,感恩社會,感恩單位,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學會職責勝於一切!職責是一種精神,職責就是榮譽。

勇於擔當演講稿 篇4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在教師這個職業中我首先應該具有的就是責任心,它比什麼都重要,有了責任心就會有愛心。

師愛是一種奉獻,師愛是一顆愛心,師愛一份責任。人民教師使命崇高,責任重大;人民教師鐵骨錚錚,擲地有聲;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愛崗敬業,愛心育人,以德育有,服務育有,是我們永恆的主題,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

教育事業是良心事業,教育事業是愛心事業,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需要我們每位教師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名教師只有堅持愛崗敬業,愛心育有,以科學和理論武裝自己,以正確的輿論引導羣體,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學生,以的成績鼓舞家長,方可稱得上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也只有始終堅持以人爲本,以德育人,充分尊重學生要格,按照學生個體差異,盡心盡力,用自己的拳拳愛心滴滴真情,像教自己的親骨肉一樣,手把手,一橫一豎,一行路,一絲不苟,循循善誘,辛勤耕耘過的教師,纔會懂得什麼是真心付出,什麼是含辛茹苦;纔會明白幾滴汗水,幾分收穫,幾顆星光,幾分笑容的真諦所在;也才能真正品位到教育工作的辛苦和收穫時的幸福。

我們可能要面對新的問題,適應新的變化,創造新的生活,而這全新的一切,沒有腳踏實地,沒有盡職盡責,沒有默默奉獻又如何能完成?愛崗敬業說得具體就是要盡崗位職責,把具體事物一點一滴地做好,把工作時間一分一秒地抓牢。準備好每一篇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批改,把握好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這就是敬業,這就是愛崗!這就是盡職!

我們以什麼樣的精神對待工作,決定着工作的成敗;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學生,決定着學生的成長。我們的態度決定着學生的成長,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聖的原因,也應該是師德水平的重要體現。學生就好像花草樹木趨向於陽光一樣,趨向於教師。學生的這種向師性表明,教師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應該是學生生活中、心靈上最重要與震撼的人物。他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同我們在一起或是在我們的影響下度過的。他們是不是能生活得有意義,是不是能學得有效果,是不是能健康成長,是不是幸福快樂,都和我們有太大的關係。他們每天都希望從我們這裏得到美好的東西。

我們的敬業愛崗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負責,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也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生命價值;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心學生的品德和習慣。我們要成爲”學生成長的促進者“,在我們學校培養學生的品德、習慣和學習能力尤爲重要,使其和諧、健康的發展。樹立起堅定的人生方向。我們還要成爲學生成長的夥伴,既能理解學生成長的苦惱與抗爭,具有同理心,又能帶動、幫助學生,具有影響力;樂於做學生的夥伴,在平等中感受昇華,在成長中享受收穫。唯其如此,我們的責任心才能成爲學生進步和發展的真正動力。

做人必須像人,不求驚天動地,但求問心無愧。忠誠於我們教育事業,就要有胸懷大局,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的責任心;就要有尊重生命,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在學生的眼裏,我們是神聖的,是美麗與智慧的象徵,是正義與道德的代表,是讓他們崇拜、信任、愛戴,並渴望接近和刻意模仿的人。我們除了無私奉獻外,更重要的是用真心、誠心、信心去對待學生。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大難面前。這種大愛已化做一種本能,我不希望我們也有這樣的機會。但是教書育人已經不僅僅是我們賴以謀生的職業,更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一項實現了自己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事業。

能夠把個人的愛好作爲自己謀生職業的人是很幸運的,能夠把賴以謀生的職業變成一生爲之追求奉獻的事業的人更是了不起。看看我周圍的同事們,誰也不例外。旗幟在前,催人奮進。我經常問自己,我離的距離還有多遠?我將朝着所確立的新教育目標繼續去努力、去奮鬥。

勇於擔當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總會有一朵路邊小花,即使單薄,也會送來淡淡清香;人生路上,我們要像這小花一樣擔當的很多,即使僅僅是淡淡香淺淺色,也會給人不盡的驚喜與寬慰。

那個曾經鮮活的外婆現在每一天都活在沉睡的記憶裏——眼神茫然,目光呆滯。愛撫弄花草的她不見了,公園裏不見了那個活潑的身影;愛烹調美食的她不見了,廚房裏的竈臺寂寞地落滿了灰塵,媽媽無論怎樣都無法讓她高興。只因爲她一生的摯友撒手別了人世。

我心裏猛地被撞了一下,往昔外婆陪我哭陪我笑,風雨同舟,現在是我擔當起讓她重拾溫暖熱愛生活的時候了。

天氣漸漸轉暖,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照到屋裏,暖暖的。週末,我將外婆扶到陽臺的靠椅上,手中拿着一把木梳,攏着外婆在陽光下躍動的銀髮。驀然回首,七八年前,也是祖孫兩個站在陽臺上攏着頭髮,只是外婆幫我梳着各種髮式,從雙辮到單一的馬尾辮,從麻花辮到蠍子辮,從長長的披肩到清爽的盤卷……絲絲縷縷,透着櫛中祖孫親。

一下下我將外婆頭髮攏開,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味,銀絲在我手上纏繞,小心撥開,生怕驚動了外婆,只聽得啁啁聲伴着暖暖的一格子陽光。外婆笑了,“你要把我打扮成大姑娘啊?”口氣中略帶玩笑。“是啊,我看看你有多美!”我笑着,隨手攏起銀髮,攏成高高的馬尾辮,套上緊緊的皮筋。外婆眉頭舒展開,目光中躍動着喜悅。我知道,我的擔當雖然微小,卻已讓外婆重新敞開心扉面對生活的快樂。

於是,我拋開繁複的中考複習,取出早已落滿灰塵的二胡,來到外婆牀邊,拉上一曲她最愛的《賽馬》,她目光中閃爍着激動的神情,彷彿她又回到了年輕時馳騁馬背的日子……

漸漸地,外婆的目光不再迷離,陽臺上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公園裏又多了一個活躍舞動着的身影,放學後迎接我的還是那張開朗明亮澄澈的似菊花般燦然的笑臉……

回顧,我所擔當的,不僅僅是照顧好自己,成長好,考上好的學校,也不僅僅是作爲一名學生在社會上循規蹈矩,更多的,我承擔了使家人快樂幸福的重擔。人生路慢慢,對親人的擔當是用愛來疊起的,它純粹質樸卻散發着燦爛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