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關於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1.41W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衆,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現在社會,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喜歡“五四”這兩個字。在我心裏,它不是一個普通的日子,而是代表中國青年的節日。它總是很自然讓我回想起偉大的“五四”運動,回想起中國的青年爲了祖國和人民的命運而作的鬥爭;現在的人都愛用“情結”二字,聽起來好象一種迷戀,一種懷舊。其實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老的、永恆的,比如“五四”精神。我理解的五四精神是自由、民主、愛國,是銳意進取,這些在任何時代都是應該繼承和發揚的。雖然當代大學生身處的時代和八十年前大不相同,但這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是變不了的,也就無所謂“情結。時光飛逝,歲月如流,從上個世紀的1919年到現在,五四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

在這近一個世紀的里程中,五四,已經被人吟唱過無數遍了。那麼,她到底是什麼?

———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是的,她都是的。

但她卻不該只是這些。

時間已經過去91年了,彈指間灰飛煙滅,歷史的車輪在泥濘的土路上留下了長長的車轍。那個世界的悲慘與悲涼,那個時代的黑暗與殘酷,那個社會的風雨飄搖,似乎都已經隨着那車輪遠去了。"開端"也罷,“分水嶺"也罷,"革命"也好"鬥爭"也好,過去的值得紀念,但是更重要的該是留存下來的一種精神,一種五四所帶來的英勇與堅強、果敢與奮進、熱忱與理想、不屈與抗爭的精神。這精神不該隨風而逝,不該只凝固在那一個時代,不該只是用來紀念。我常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這樣去維護“五四”精神,是對“五四”的追憶延續了“五四”精神,還是我們真實的生活創造,發展了“五四”精神,爲它追加了新的定義。精神從不凝固,正如歷史永不再現。記得有人說過,"一種精神得以永恆,不僅在於它的精髓與內涵超越了時空,更在於它在時代的變更中能不斷的被賦予新的色彩,這纔是其生命力強大所在。"五四這種精神不該只留在歷史畫卷裏,僅供我們景仰。時間已經過去80多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用自己的青春詮釋這這一種精神。一代青年揮着大旗走在街頭,一代青年握着鋼槍走上戰場,一代青年扛起農具走向田間,一代青年背起書包走進課堂…

不想說苦難的過去,實在是美好的未來等着我們去開創。

這纔是五四的精髓所在。"五四是原來的五四,五四的精神永遠不會消失;五四又不是原來的五四,新的時代正賦予其新的意義。"

那飄動的旗幟、那緊握的拳頭、那衝鋒的身影、那激昂的呼喊,都已經留在歷史的車轍裏了。讓歷史成爲歷史,我們不需要啜飲悲歡的淚水;讓精神穿越時空,我們將籍以此繼續征程。五四留下的,是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精神!

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弘揚五四精神追求高尚人生》

幾十年前,無數先烈用他們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他們的犧牲,我們纔可以安靜的坐在教室裏學習。然而我們擁有與他們同樣絢爛的青春,也應樹立他們那種責任感,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高尚人生,傳承新時代的五四精神

看看我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裏徘徊,在虛假的小說囚籠中游蕩,抱着一年不學兩年追回的幻想虛度時光。下課,我們不曾真正安靜下來回顧;上課,我們沒有一直專心聽講;晚上,我們沒有安心休息,卻做了一些無價值的事。同學們,讓我們靜下心來想想,這一切都應該嗎?這不是新時代的五四精神!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先烈們的精神?怎樣追求高尚人生呢?

首先必須用知識來武裝頭腦。科學文化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社會進步的槓桿。沒有科學文化知識的社會必然是愚昧無知的,不可能要有明智的行爲選擇。我們應該樹立自己的理想併爲之不懈奮鬥,認真學習。這是新時代五四精神的傳承。

光有足夠的知識也是不夠的,更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爲習慣,在學校與同學們要互相關心,團結友愛,“獨坐靜思己過,閒談莫論他非”不要總想他人的錯,也想想自己的過錯,尊敬師長,不頂撞老師,與家人和睦相處,多於家長溝通交流,這也是新時代的五四精神的傳承。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發揚新時代的五四精神,捨棄曾經虛無的幻想,腳踏實地的追求高尚人生!

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3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裏,既是爲了歡慶五四青年節,又是爲了紀念五四運動。

在82年前,一代熱血青年爲了愛國的'目的走到了一起,發出了“救國家於危亡,拯人民於水火”的吶喊,並用自己的青春譜寫出一幅中國歷史上輝煌壯麗的篇章。也許歷史已遺忘了他們中大多數人的姓名,但五四先驅們所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以及他們作爲青年一代所堅守的“以社會爲己任,敢爲天下先”的優良傳統卻永遠將爲此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所傳頌、繼承、提升和發揚。82年來的歷史已經證明,“五四”已物化爲不滅的火種,穿越時空,從20世紀的那一頭傳到了21世紀的這一頭。而當這火種傳到我們的手中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問一聲“我們如何才能無愧於五四精神?如何才能無愧於新時代的要求?”

我們首先要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現階段,我們的共同理想是到新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信念是堅定不移地去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的共同事業,我們的一切學習、工作和創造都與這一宏偉目標密不可分。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不會有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就不會有勇於進取的持久動力,最終也就難以成就我們的偉大事業。

我們還要發憤學習,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現在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已成爲人生第一要義。在校園裏,我們要學習課本和課堂上老師教授給我們的知識,當我們走出校園踏入社會後,我們還要學會自我教育,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否則將被時代淘汰。所以我們現在要珍惜花樣年華,忘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爲今後的奉獻奠定堅實的基礎,積累充足的資源。

我們繼承五四傳統還必須發揚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既是中國青年的光榮傳統,又是新世紀對我們的要求。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前人所未經歷的事業。就像同志所說的“摸着石頭過河”。因爲沒有以往的經驗可供借鑑,所以一切都得靠我們大膽去探索;因爲這是一個嶄新的事業。所以就要求我們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而是應該發揚創新精神。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創新的希望和重任就落在我們的肩上,這也是我們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最後我們還要勇於實踐,在假日和課餘走出象牙塔,去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因爲人民羣衆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同樣是我們成長的沃土和成才的課堂。我們要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不經歷大自然的風雨,小樹不會成材;不接觸社會、不進行實踐,我們就不會長大。只有透過親身實踐,瞭解國情,經受鍛鍊,我們才能增長才幹,運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去開創新事業,爲社會造福,爲我們的宏偉事業加磚添瓦。

今天,我們在這裏既要重溫當年愛國先輩們的光輝歷程,又要自警自勵提醒自己不斷奮發進取,勇於開拓,努力做一名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因爲祖國的明天更是我們的明天!

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真的很榮幸,能夠站在講臺上給各位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五四精神,揮灑青春激情》。

有人說青春就像綠色的芳草地,讓我們懷着熱切的希望在這新化中學這塊土地上不斷學習、拼搏、奮鬥;有人說青春是很長的跑道,需要我們用心用力地地跑完每一步;有人說青春是一首首火火的歌謠,他需要我們年輕人的高聲歌唱。

我想問一下各位,你們對青春是如何理解的呢?也許有很多人給青春下過不同的定義,也許聽過太多的青春故事吧?正因爲這樣,我覺得青春就像熊熊燃燒的烈火,每個人的生命都因爲有了青春而精彩!

同學們,還記得1919年5月4日爆發的那場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嗎?這是我國偉大的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它又是一次中國歷史上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

是的,作爲中學生的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並非要爲發揚愛國主義而做出一場哄哄烈烈的愛國行動,我們應實事求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爲人民服務,爲國家的經濟做貢獻。在學校裏,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爭取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成爲社會的有用人才,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動

所以,就讓我們一起從小事做起,發揚五四精神,揮灑青春激情,一起爲祖國騰飛而奮鬥,用我們實際行動證明!讓五四精神一代一代傳遞下去!發揚光大!

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紀念五四運動,弘揚五四精神》。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包括中國在內的27個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共同討論戰後世界權力重新劃分的問題。當時的中國人對這次會議寄望非常高,因爲自1840年*片戰爭以來,半個多世紀了,中國每次對外戰爭都是以失敗、和戰勝國籤一份喪權辱國的和約而告終,而這次世界各國都公認我們是戰勝國啊,中國總算要迎來一次翻盤的機會了。可令國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眼巴巴企盼的巴黎和會並沒有帶來預想中的公理,西方列強不僅拒絕中國提出的一切正義要求,而且還背信棄義,將一戰前德國強佔山東的特權交給了日本,中國和其他戰敗國一樣都是他們案板上的肥肉。

當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時,中國人民再也無法沉默了,積壓在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而點燃這個火山的就是廣大的愛國青年。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大專院校的3000多名學生從北大紅樓出發,齊集天安門前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拒絕合約簽字”、“國亡了,同胞們起來”的口號聲,是此起彼伏。氣急敗壞的北洋政府急忙出動大批軍警進行鎮壓,逮捕學生30多人,不過學生們沒有被嚇倒,第二天,他們發動了更大規模的示*遊行,很多學生還帶上了行李、生活用具,表示隨時準備坐牢。他們高呼:“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學生們的愛國運動很快就席捲了全國,學生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中外反動勢力震驚了。最終北洋政府不得不妥協,答應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這是中國自1840年來第一次面對不平等條約時,大聲地說不!

雖然這已經是90年前的一件事了,但每每重溫這段歷史,中國青年仍然會爲之熱血沸騰。因爲它象徵了一股精神,一股中國青年強烈的愛國精神。在過去戰爭年代,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正是憑藉着這股精神而勇赴國難,慷慨赴死的。而今天和平年代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弘揚這股五四精神呢?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做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而在國家需要時能挺身而出,相信新時代下國家更需要我們以這樣的行動來實踐自己對祖國強烈的愛。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同學們,不要退縮,勇敢地去擔負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挑戰吧,那樣,我們也定能和五四青年一樣創造出自己的青春輝煌。

我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弘揚五四精神的演講稿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激情;青春也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讚美,它更是擁有使命併爲之奮鬥不息的源泉。因爲生命的光環,一個個被踐踏的軀體賦予了新的靈魂;因爲青春的絢麗,一個個飛舞的思緒會聚成一首悲壯的輓歌。

時光的老人又一次送來了五月,迎來了又一個“五四”青年節。在享受祥和、安寧的幸福生活之時,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經爲中華民族的民主、科學、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是他們,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於苦難。在鬥爭中,青年們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以燃燒的激情和鮮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這種青春是多麼的絢麗奪目呀,這種使命感是多麼的震撼人心啊!

青春是美好的,沒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貧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羣體。我們要怎樣才能實踐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放眼看吧,在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途中,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新時代青年的楷模:維護正義的邱娥國,黨的好戰士高建成,戰地英雄許杏虎、朱穎,海空衛士王偉以及無數的奔赴新聞熱點的記者和與病魔作鬥爭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就像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緊緊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恆的青春。我們要堅持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紀,資訊交流日益廣泛,知識更新大大加快。形勢逼人自強、催人奮進。我們要跟上時代步伐,更好地爲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功底。在學習中,還要善於創新,善於實踐,善於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活動中去,不斷成才。我們要注重錘鍊品德。優良的品德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則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堅信:流星雖然短暫,但在它劃過夜空的那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讓身體裏流淌的血液迸發出激情!讓我們都做夜空下那顆閃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