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學歷學位>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7年招生簡章

學問君 人氣:3.04W

河南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爲主,醫、理、管、工、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公辦普通高等全日制綜合性本科院校。辦學層次以本科、研究生教育爲主,兼招專科生。辦學形式以全日制在校生爲主。爲幫助大家瞭解河南中醫藥大學招生,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河南中醫藥大學2017年招生章程全文如下: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7年招生簡章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7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爲保證河南中醫藥大學招生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和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廳關於2017年招生工作的有關規定,結合學校自身發展情況,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本章程適用於河南中醫藥大學普通全日制本科及專科層次招生工作。

第三條 河南中醫藥大學招生錄取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透明、擇優錄取”的原則。

第四條 辦學地點:河南省鄭州市。

第二章 學校概況

第五條 學校全稱:河南中醫藥大學,國標代碼10471。

河南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8年,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並有留學生、華僑、港澳臺學生招生資格的普通本科公辦高等學校,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其前身是開辦於1955年的河南省中醫進修學校。學校位於省會鄭州,是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規劃學校、“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教育部政府獎學金生培養高校、省級文明單位,是河南省中醫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醫療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龍頭和中心。

河南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爲主,醫、理、管、工、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公辦普通高等全日制綜合性本科院校。辦學層次以本科、研究生教育爲主,兼招專科生。辦學形式以全日制在校生爲主。

河南中醫藥大學設有第一臨牀醫學院、第二臨牀醫學院、骨傷學院、第三臨牀醫學院、鍼灸推拿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康復醫學院、人文學院、外語學院、資訊技術學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體育教研部、職業技能培訓鑑定中心等18個院(部、中心)。有4個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個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0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7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8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等。有56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第六條河南中醫藥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醫學教育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高等教育就業質量最佳示範院校”、“中原最具魅力大學”等榮譽稱號。

河南中醫藥大學注重內涵建設,秉承“厚德博學、承古拓新”校訓,凸顯“立德鑄魂,德術兼備”育人理念,爲社會培養各類中醫藥人才8萬餘人。畢業生中有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名醫大家、企業家和管理專家,也有“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 和“全國三好學生標兵”、“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等感動中原、唱響全國的優秀大學生先進羣體,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

第三章 招生組織機構和人員

第七條 河南中醫藥大學成立了招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和招生委員會,負責對學校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第八條 河南中醫藥大學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爲河南中醫藥大學招生就業處,負責學校招生工作的組織實施。

第九條 河南中醫藥大學不委託任何社會性中介機構或個人從事招生工作。

第四章 招生計劃

第十條 河南中醫藥大學根據社會需求、發展規劃、辦學條件、生源狀況、學科發展等因素,結合近年來本校招生計劃編制情況,綜合分析,制定本校招生計劃,經校長辦公會和學校黨委會審定後,報河南省教育廳和教育部審批。

第十一條 河南中醫藥大學招生就業處根據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廳下達的招生計劃制定招生方案,並報河南省教育廳和教育部審覈備案。學校招生就業處同時將生源來源計劃按要求及時報送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考試院(招生考試辦公室)備案,並透過相關渠道向社會公佈。

第十二條 2017年,學校本科面向河南、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蘇、浙江、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廣東、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安徽、重慶、海南、廣西、雲南、四川、貴州、陝西、山西、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新疆等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並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的招生錄取。在河南省內參加提前批、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批、本科二批和高職高專批等批次招生。

第十三條 河南中醫藥大學牢固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第一臨牀醫學院開設有中西醫臨牀醫學、醫學檢驗技術等本科專業;第二臨牀醫學院開設有中醫學、醫學影像技術等本科專業;第三臨牀醫學院、鍼灸推拿學院開設有鍼灸推拿學等本科專業和鍼灸推拿專科專業;基礎醫學院開設有預防醫學等本科專業;藥學院開設有中藥學、藥學、中藥製藥、藥物製劑、製藥工程、生物工程、中藥資源與開發等本科專業;護理學院開設有護理學、護理學(民族傳統體育與保健英語方向)等本科專業;康復醫學院開設有康復治療學等本科專業;人文學院開設有應用心理學、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公共事業管理(健康保險方向)、文化產業管理等本科專業;外語學院開設有英語、漢語國際教育等本科專業;資訊技術學院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軟件工程等本科專業;軟件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有計算機資訊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等專科專業。

第十四條 2017年,河南中醫藥大學與馬來西亞林登大學學院合作舉辦海外辦學項目,本科專業爲中醫學、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學制五年(前三年在馬來西亞林登大學學院就讀,後兩年在河南中醫藥大學就讀)。

第五章 錄取規則

第十五條 錄取體制:學校招生工作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委員會統一組織下進行,執行“學校負責、省招辦監督”的規定。

第十六條 提檔比例:學校按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門投檔規則調閱學生電子檔案,調閱比例不超過公佈招生計劃的120%;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省市原則上在計劃數的110%以內調檔;或根據生源情況,學校與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門商定具體調檔比例。

第十七條 錄取原則:對於進檔考生,我校採取“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錄取原則。即先按分數高低排序,再按其專業志願檢索分檔,分配專業。在投檔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相關科目分數高者。相關科目分數比較順序:語文、數學、英語。

第十八條 退檔原則:以下情況學校可予以退檔:思想政治品德考覈不合格者;所報考專業已滿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者;體檢不符合錄取要求者;分數低所有專業均無法滿足者;往年被普通高校錄取不報到者。

第十九條 體檢要求:學校執行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的有關規定。錄取期間,根據高考體檢表無法確定身體狀況的考生,學校組織進行復檢,複檢結果不適合所報考專業學習的考生,學校予以退檔。新生入校後,學校將進行體檢覆查,對在高考體檢過程存在弄虛作假行爲者,將做出相應處理,直至取消其入學資格。

第二十條 我校錄取各專業學生無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二十一條 對經各省招生考試主管部門認可、公示並已計入高考成績,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我校原則上予以認可,並根據該省有關規定提檔錄取。

第二十二條 錄取結束後,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要求,我校在河南中醫藥大學招生網上及時向社會公佈錄取結果。

第六章 收費標準及其他

第二十三條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學生入學時必須按學校規定的繳費方式和時間繳納學費、住宿費。經河南省物價局、財政廳和教育廳批准,2017年學費收費標準爲:

普通本科:醫藥類專業4500元/生·學年,醫藥相關類專業3400-3700元/生·學年;第二批本科護理學(民族傳統體育與保健英語方向)(與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聯辦)專業:12000元/生·學年。專科:4400元/生·學年;軟件職業技術學院:8000元/生·學年(高職高專)。

海外合作辦學本科收費:前三年境外學費爲馬幣24000令吉/生·學年(以馬來西亞林登大學學院收費標準爲準);後兩年境內學費爲人民幣18000元/生·學年(以河南省物價部門最終覈定標準爲準)。

住宿費收費標準:

龍子湖校區爲六人間人民幣800元/生·學年、四人間人民幣1000元/生·學年;

登封校區爲六人間人民幣800元/生·學年;

林登大學學院校區爲兩人間馬幣400-450令吉/生·月。

第二十四條 新生入學報到後,學校將在三個月內進行全面新生資格審查。資格審查不合格者,學校將依據有關規定,視不同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凡冒名頂替、弄虛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學資格並按上級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五條 學校建立了較爲完善的學生獎勵資助體系,開闢有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學校的獎勵資助項目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新生入學獎學金、學校綜合獎學金、學生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社會資助等,可充分激勵優秀學生、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第二十六條 新生入學註冊後,學校依據培養計劃對學生進行培養,合格後頒發河南中醫藥大學本、專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本科畢業生頒發學士學位證書。符合條件、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申請修讀雙學位專業,成績合格者頒發雙學位專業學位證書。

第二十七條 新生入學一年後,可依照《河南中醫藥大學本專科學生轉專業實施辦法》(試行)申請轉專業,考覈透過者辦理相應手續。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本章程由河南中醫藥大學招生就業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章程自河南省教育廳批准備案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條 聯繫方式及地址:

學校簡介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黃帝的故里,是醫聖張仲景的故鄉。自古以來,中原醫林興盛,名醫大家輩出,中藥資源豐富,羣衆基礎深厚,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河南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8年,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開封創辦的河南省中醫進修學校。學校位於省會鄭州,現有4個校區,分別爲龍子湖校區、東明路校區、人民路校區、東風路校區,佔地面積1594.94畝。是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教育部政府獎學金生培養高校、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是河南省中醫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醫療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龍頭和中心。2016年3月1日,教育部正式發文,將我校更名爲河南中醫藥大學。

50多年來,學校已由單一的中醫藥學科發展爲醫、理、管、工、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涵蓋本科、研究生(博士、碩士)、留學生、繼續教育等多個培養類別的綜合性中醫藥大學。現設有基礎醫學院、藥學院、第一臨牀醫學院、第二臨牀醫學院、骨傷學院、第三臨牀醫學院、鍼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康復醫學院、人文學院、外語學院、資訊技術學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體育教研部、職業技能培訓鑑定中心等18個院(部、中心)。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海外招生,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7000餘人,其中研究生1500餘人,留學生50人。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興校”戰略,打造了一支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424人,專任教師989人。碩士生導師44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6人。有國醫大師4人,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3人,省特聘教授6人,“雙聘院士”1人,聘請了44位國內外著名學者爲我校終身教授、首席教授、兼職教授及客座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中原學者2人,省優秀專家33人,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20人,省名中醫31人,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8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教師57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和河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7人、廳級學術技術帶頭人70人、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養對象15人、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對象8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等項目獲得者104人。先後有20多人次獲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等殊榮;140餘人次被評爲省“優秀教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勞動模範”和“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

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現設有中醫學、鍼灸推拿學、中西醫臨牀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應用心理學、中藥學、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藥物製劑、中藥製藥、製藥工程、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文化產業管理、英語、漢語國際教育、軟件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4個;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1個,河南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8個、二級學科2個。有4個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個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0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7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8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等。

高度重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校現有中醫學、中藥學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4個二級學科;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57個二級學科(含4個自主設定目錄外二級學科);有中醫、中藥學、護理、翻譯、工程(製藥工程)等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爲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爲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醫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權;2014年9月,首屆博士研究生順利招生。

學校下設3所集教學、醫療、科研爲一體的直屬附屬醫院,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隊伍實力雄厚,具有完善的教學輔助體系。已爲全省乃至全國培訓各類人員1.66餘萬人次,促進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升;有國家級重點專科(專病)35個、省級重點專科23個。學校有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洛陽正骨醫院、鄭州市中醫院、安陽市中醫院、開封市中醫院、濮陽市中醫院、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洛陽市第一中醫院、鄭州人民醫院)和127個臨牀教學基地。圖書館各類圖書148萬冊,中外文期刊1704種,館藏的中醫線裝古籍文獻尤爲豐富,收藏量居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

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學校現有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河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大型研究平臺,擁有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3個河南省工程技術中心,1個河南省工程實驗室,1個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1個河南省衆創空間,3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河南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3個鄭州市重點實驗室。學校建設有6大公共科研平臺,75個校級研究所(中心)和13個校級研究室。學校有分析測試中心、藥效毒理實驗中心、中醫藥分子生物實驗中心、病理實驗中心、動物實驗中心、醫學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等6大公共科研平臺及中醫內科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加強了對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中醫方藥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以及河南地道藥材標準化、現代化研究,透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1942項,其中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等國家級項目109項,省部級項目311項,廳局級項目1522項,累計承擔科研項目計劃經費15341.06萬元。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研獎勵93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47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03項;發表學術論文10602篇,被SCI、EI、ISTP等收錄1216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主編)共528部。

學校主辦有《中醫學報》和《河南中醫》兩種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均爲科技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教育部中國高校優秀期刊、中國高校特色期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收錄期刊。《中醫學報》還躋身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行列,連續四屆被評爲河南省自然科學類一級期刊、河南省高等學校優秀學報、教育部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並且成爲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波蘭《哥白尼索引》來源期刊。

學校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逾30年。目前與世界近50所大學、科研與醫療機構、企業等廣泛開展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療服務、產品研發等多方面的合作與交流。透過項目帶動促進中醫藥文化與技術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並重,形成了顯著的特色和優勢。

大力開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盧氏、濟源、西峽等地建有14箇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承擔全省30多個、70餘萬畝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的技術指導任務,帶動了近30萬藥農致富。與宛西製藥、羚銳製藥、輔仁藥業、太龍藥業、濟人藥業柘城縣人民醫院等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了合作,增強了辦學活力;與濟源市、新鄉市、信陽市新縣、焦作市、靈寶市、南陽市、禹州市政府等簽訂了校地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醫院建設與醫療服務、中醫藥資源開發、中醫藥產業等方面開展合作,成效顯著。

學校秉承“厚德博學,承古拓新”校訓,凸顯“立德鑄魂,德術兼備”育人理念,爲社會培養各類中醫藥人才8萬餘名。畢業生中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名醫大家、企業家、管理專家等。涌現出了以首屆“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王一碩和“全國三好學生標兵”、“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白雲蘋等爲代表的感動中原、唱響全國的優秀大學生先進羣體,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在河南省高校德育評估中獲“優秀”等次。

學校積極發揮文化傳承創新職能,以傳承中醫藥知識、弘揚中醫藥文化爲己任,以打造中原中醫藥文化品牌爲目標,加大特色校園文化景觀建設,擁有河南中醫藥博物館、河南中藥植物園、人體科學館、中醫源文化展廳、醫德館以及中原文化、中醫藥文化、藥企文化展廳,在滿足學校教學科研的同時,面向社會開放,積極向各界宣傳、展示中醫藥文化。近年來接待省內外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中小學生等中醫藥愛好者4萬餘人。2015年6月,學校被命名爲第一批“河南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同年9月獲批爲“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成爲全國第一家以高校名義獲此殊榮的單位。

全面提升綜合辦學實力,教育質量不斷提高。近年來,中央、省、市等新聞媒體對我校整體發展、教學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成效和師生先進事蹟等進行了廣泛報道。學校先後獲“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醫學教育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中原最具魅力大學”等諸多殊榮,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高校德育評估中均獲優秀。

目前,在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全體師生員工同心協力,不斷進取,正以飽滿的激情和昂揚的鬥志,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紮實推進學校發展規劃,爲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鬥!

第一臨牀醫學院

第一臨牀醫學院與第一附屬醫院實行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第一附屬醫院成立於1953年,是河南省建院最早、規模最大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爲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是全國百佳醫院、也是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交流基地、國家藥品臨牀研究基地。現有教職工2673人,其中國醫大師1人、中原學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家級特殊津貼專家14人、國家級名老中醫24人、河南省名中醫14人、博士生導師23人、碩士生導師165人,進階職稱486人、二級教授10人,形成了一支技術力量雄厚、梯隊層次合理的醫、教、研隊伍。在教學上師資力量雄厚,目前有省級一級重點學科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臨牀醫學等,省級覆蓋二級重點學科7個。在教學上設立有中醫內科學與內科學、中醫外科學、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中醫骨傷科學、診斷學、急診學、醫學檢驗技術等10個教學學科,擁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 臨牀醫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擁有中醫學1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目前在校碩士研究生563人、本科生2481人。

醫院人民路院區佔地15.85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09萬平方米;鄭州新區院區佔地面積268.52畝。醫院現設有內科、外科、急危重症、兒科四個醫學部,涵蓋業務科室55個、病區47個,開設醫技科室13個、診室190個,編制牀位2600張,實際開放牀位2334張;2016年完成門急診量223.3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18萬人次。

諮詢電話:0371-56680626

專業介紹

中西醫臨牀醫學

第一批本科,學制五年,國家級特色專業,文理兼收,計劃招生460人。

核心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基礎、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內科學、外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科學、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和職業素養,較爲系統的中、西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中西醫結合臨牀診療的能力,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工作的中西醫臨牀醫學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各級綜合性醫院、中醫院、醫學院校、社區醫院、醫療衛生管理機構以及中、西醫科研機構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

醫學檢驗技術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理科招生,計劃招生70人。

核心課程:組織學與胚胎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醫學統計學、醫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分析化學、檢驗儀器學、臨牀基礎檢驗、臨牀病原生物學檢驗、臨牀免疫學檢驗、臨牀血液學檢驗、臨牀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臨牀醫學概要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現代化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基礎醫學、臨牀醫學、檢驗醫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現代儀器設備及先進醫學檢驗技術,能夠從事醫療衛生機構及相關科研機構的臨牀醫學檢驗、衛生檢驗工作,具備初步現代醫學檢驗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適應性強、綜合素質高,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礎紮實、技能熟練、素質全面,具有一定科研發展潛能的應用型醫學檢驗專門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各級綜合性醫院、中醫醫院、醫學院校、疾控中心、血站及相關科研機構的臨牀醫學檢驗、衛生檢驗工作。

第二臨牀醫學院 骨傷學院

第二臨牀醫學院與河南省中醫院實行“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醫院始建於1985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爲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醫院爲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全科醫師培訓中心基地、博士後研發基地。醫院文化底蘊豐厚,院區環境優雅、整潔、舒適。醫院診療設備精良,擁有3.0T核磁共振、寶石能譜CT(動態500排)、四維彩超等高、精、尖診療設備,能滿足現代檢查治療的需要。設有急診、ICU、內、外、婦、兒、骨傷、五官、鍼灸科、推拿科、面板科、名醫堂、傳統醫學診療中心等50餘個臨牀醫技科室,開放牀位2000張。

醫院現有職工200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850人,擁有進階職稱技術人員近300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近10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9人,全國名中醫1人,河南省名中醫10人,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河南省優秀教師1人。

我院重視教學改革研究工作,五年來我院教師共獲教育部卓越醫師(中醫)培養計劃2項,河南省教學研究課題2項,河南省“十二五規劃課題”10項;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廳局級教學成果36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68篇。獲得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中醫心病科、中醫男科、中醫婦科、中醫全科醫學、中醫養生學爲國家局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科、中醫骨傷學科、中醫外科學科、中醫婦科學學科、中醫兒科學學科、中醫五官學科爲河南省重點學科。心病科、腦病科、腫瘤科、骨傷科、急診科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心病科、骨傷科、外科(生殖醫學科、乳腺病科、周圍血管科)、肝病科、婦科爲國家臨牀重點專科項目建設單位;肝病科、中醫婦科、中醫外科、治未病科、中醫護理學爲國家局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心病科、肝膽脾胃病科、骨傷科爲河南省中醫名科;肛腸科爲河南省重點中醫專科建設單位。

我院設定中醫學、中醫學全科醫學方向、中醫專升本、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等4個專業、方向。中醫專業爲河南省高校名牌專業、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每年承擔近3000名本科生、研究生的臨牀教學任務,擁有3個博士學位授予點,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

醫院堅持“建設特色鮮明、人民滿意的現代化中醫院”的發展戰略,注重學科建設及科技興院。近五年來獲各級科研成果獎160項,發表學術論文2000餘篇,承擔各類科研立項420項,國家級科研立項25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5項。

我院非常重視對外交流工作,透過加強院際合作,以對口支援、建立醫療聯合體、成立協作醫院等形式與相關醫院開展深度合作,擴大醫院的區域輻射和影響力,打造醫院的形象和品牌。醫院透過中華(澳門)發展與合作促進會等民間組織建立起長期合作伙伴關係,透過定期開展學術交流、中醫藥產業合作、中藥和保健品推廣貿易等項目,交流與合作格局逐漸形成。

諮詢電話:0371-60908821

專業介紹

中醫學

第一批本科,學制五年,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文理兼收,計劃招生420人。

核心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經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鍼灸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和職業素養,較爲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系統的中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對常見病症進行中醫臨牀診療的能力,較強的傳承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工作的中醫學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各級中醫院、綜合醫院及中醫科研教育機構等部門從事臨牀醫療、科研研究及衛生教育、管理等工作。

醫學影像技術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理工類,計劃招生60人。

核心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和胚胎學、模擬電子技術、放射治療技術、醫學影像防護學、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設備管理、醫學影像成像原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放射治療技術、介入放射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醫學影像技術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熟練掌握從事影像技術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領域利用醫學影像設備從事醫學影像學檢查工作的醫學影像技術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各級綜合性醫院、中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學影像技術工作。

第三臨牀醫學院 鍼灸推拿學院

第三臨牀醫學院、鍼灸推拿學院始建於1984年,1999年與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合併,實行“院系合一”,是一所集醫療是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我院師資力量雄厚,隊伍結構合理。現有職工1065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73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80人,中級職稱300餘人,博士32人、碩士研究生230人。其中,國醫大師2人,國家重點學科、專科學術帶頭人6人,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7人,河南省名中醫7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國家級專家、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人等一批享有盛名的學者。逐漸形成了全國、省、市知名專家和院內老、中、青中醫藥人才梯隊。

我院現設立鍼灸學、推拿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骨傷學和影像醫學與核醫學7個學科,擁有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20多個臨牀研究所。鍼灸推拿學科是我國1979年首批中醫院校招收碩士研究生的學科之一,201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具有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專升本、專科多個層次的教育體系。2009年鍼灸推拿學專業被評爲國家級特色專業;2012年鍼灸學科和推拿學科爲國家局重點學科;近年來,鍼灸推拿學科連續3屆被評爲河南省重點學科; 所承擔課程均爲精品課程,其中《鍼灸學》爲省級精品課程;2011年鍼灸學教學團隊被評爲省級教學團隊;《鍼灸學》雙語示範課程爲省級雙語示範課程;《鍼灸學》爲省級研究生優質課程。

近年來承擔各類科研課題85項。獲批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4項,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0項,省級科研項目49項,廳局級科研項目53項,獲省部級、廳局級獎勵24項。在國際、國家級、省級各類期刊發表有價值的學術論文962篇,其中SCI收錄10篇,中文核心122篇,科技核心446篇;主編專著126部,副主編48部,參編63部,權威刊物16篇,並主編了多部全國規劃和參編全國各類教材的編寫工作。

醫院名老中醫優勢突出、鍼灸推拿特色顯著。目前編制牀位1000張,開放牀位700張。開設臨牀科室27個,病區24個,醫技科室9個,其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鍼灸科、推拿科)、重點專科1個(鍼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肝病科、腫瘤科、心血管科)、河南省重點中醫專科2個(椎間盤病科、骨傷科)、河南省重點中醫專科建設單位3個(肺病科、肛腸科、腦病科)、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9個、河南“邵氏鍼灸流派傳承工作室”1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鍼灸針刺手法傳承工作室”1個。同時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省級基地、河南省博士後研發基地、河南中醫藥大學病理學臨牀教學科研基地。科研、醫療設備先進,擁有美國原裝進口彩色超聲診斷儀、德國原裝進口CT、德國原裝進口數字化X射線機(DR)、意大利原裝進口全自動生化分析儀、3.0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等一批先進大型教學、診療設備,實現了影像工作站PACS建設和CT、X線及超聲的影像結果網絡共享在線會診。

河南是中醫文化發源地,鍼灸推拿是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先鋒隊,是對外交流的重要視窗之一。目前,國家在大力推行“一帶一路”建設,尤其在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鍼灸推拿起到先導作用。近年來,學院的老師先後被派往美國、澳大利亞、韓國、英國、瑞士、意大利、波蘭、贊比亞、沙特阿拉伯、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及地區開展教學、醫療等學術交流取得圓滿成功,並接納了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名留學生來我院學習鍼灸推拿。

鍼灸推拿專業就業前景廣闊,近十年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平均43%,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分佈在十幾個國家及地區,涌現出了衆多名醫專家、研究員、科學家等。

諮詢電話:0371-55696909

專業介紹

鍼灸推拿學

第一批本科,學制五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360人。

核心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鍼灸治療學、推拿手法學、推拿治療學、中醫內科學、中醫骨傷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紮實中醫藥理論基礎、鍼灸推拿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綜合性醫院鍼灸等部門從事鍼灸、推拿醫療及科學研究工作的應用人才。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各級綜合性醫院、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院校等部門從事臨牀醫療、科學研究及衛生教育等工作。

鍼灸推拿

高職高專,學制三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120 人。

核心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鍼灸治療學、推拿手法學、推拿治療學、中醫內科學、中醫骨傷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

培養目標:培養比較系統掌握鍼灸、推拿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備運用鍼灸、推拿技術治療疾病的能力,能從事鍼灸推拿醫療、養生和保健康復等方面工作的實用人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各級綜合性醫院、中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養生保健機構等部門從事臨牀醫療、衛生教育、康復、保健等工作。

基礎醫學院

基礎醫學院前身爲中醫系(1958年建校之初唯一教學單位),2002年更名爲基礎醫學院,承擔全校中、西醫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等110餘門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任務;2004年以來陸續開辦預防醫學、中西醫臨牀醫學、中醫學(仲景學術傳承班)三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千餘人。

現有教師159人,其中正高職稱15人、副高職稱47人、博士學位64人、碩士學位7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優秀專家1人,省、廳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6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河南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1人;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河南省教學名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河南省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中醫類院校優秀輔導員2人等。

擁有省級教學團隊3支、校級教學團隊15支;省級精品課程6門、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視頻公開課3門、雙語示範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15門、精品資源共享課12門、視頻公開課8門、雙語示範教學課程2門等。近三年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實現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零突破)、省級教學成果獎4項、廳級教學成果獎75項;省級以上教學競賽獎9項、省級教研立項5項、廳級教研立項10項等。

現有學科、教研室16個;國家局級重點學科5個,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9個,校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示範教學中心1個(包括預防醫學、顯微形態、機能、解剖等四大實驗室和人體生命科學館),科研實驗中心1個(包括動物行爲、細胞、基礎醫學、認知科學、方劑研究、文獻資訊6個實驗平臺)。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0個。

2004年開辦預防醫學專業,2012年被確定爲河南省省級特色專業,2014年獲批河南省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5年獲批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實力、增才幹、全面發展”的總體思路,堅持以大學生“品德、知識、心理、能力、身體”五項素質提升爲目標,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7%以上,其中45%以上畢業生考取985、211院校研究生繼續深造,畢業生廣泛受到用人單位與社會各界的好評。

擁有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市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5個、校級科技創新培育團隊2個;近三年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25項、廳局級課題立項43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6項、廳局級成果獎32項,發表SCI、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0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百餘部。

近三年來,承辦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方劑學科等國家級學術年會8次,省級學術年會10餘次;積極選派優秀教師赴美國哈佛醫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日本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進行訪學、進修;組織學科帶頭人赴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佛朗西斯醫療中心和醫療之星國家聯合醫院研修;安排資深教師定期赴香港浸會大學講學、授課、學術交流,逐步提升本院教學質量、科研能力和人才培養水平;每年選派多名優秀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赴臺灣靜宜大學進行專業學習及短期交流。

諮詢電話:0371-65680086 0371-69318890

專業介紹

預防醫學

第一批本科,學制五年,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中最早開設該專業,省級特色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理科招生,計劃招生130人。

核心課程: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毒理學基礎、兒童少年衛生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預防醫學及中西醫學基本知識與技能,能夠從事預防醫學、臨牀營養、食療藥膳、食品衛生監督等專業技術工作的高等醫學專門人才。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各級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社區醫療保健中心、醫療資訊諮詢中心、學校、藥品食品及保健品企業等單位工作。

藥學院

河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前身爲河南中醫學院中藥系,始建於1959年,是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興辦最早的兩個中藥系之一。2001年易名爲藥學系,2002年更名爲藥學院。五十多年來,藥學院以“立德鑄魂,德術兼備”爲育人理念,積極探索藥學人才培養規律,本着“厚基礎、精專業、寬口徑、重個性”的原則,建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集教學與科研爲一體的完整教育體系。嚴謹的教學態度,優秀的教師隊伍,先進的教學設備,優雅的學習環境,爲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藥學類人才。

藥學院擁有一批在國內外中醫藥界頗有影響的專家、學者。147名教職工中,教授、副教授74人,二級教授5人;博士81人,碩士生導師71人,博士生導師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管優秀專家3人。先後有16人次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輔導員”、“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文明教師”、“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科技創新傑出人才”、“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鄭州市三八紅旗手”、“鄭州市巾幗科技帶頭人”等榮譽稱號。名師薈萃的人才隊伍爲藥學院教學、科研和學生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研究工作的開展,歷來是藥學院非常重視的工作。十二五期間,藥學院立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1項,省級教改項目3項,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11項。獲得各類教學成果獎獎項45項,其中由藥學教指委和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和中國藥科大學主辦的“第一屆醫藥院校藥學/中藥學大學生創新創業暨實驗教學改革大賽”,教師與學生組分別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15項,河南省資訊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24項,河南省第十五屆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一等獎1項。獲批1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項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個省級教學團隊。

中藥化學、臨牀中藥學、中藥鑑定學、中醫實驗動物學4個學科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藥學、藥學、無機化學爲省級重點學科(其中中藥學、藥學爲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覆蓋二級學科8個,另有校級重點學科5個。

爲不斷改善教學條件,藥學院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實驗室建設和購入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擁有現代化的炮製實驗室、製藥實驗室、理化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生藥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根據專業科學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要,設有豐富的實習內容和大量的實習就業單位。量身打造一些特色實習如“上山採藥”、“藥廠鍛鍊”、“醫院培養”、“科技研發”等項目,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社會擇業、就業抗風險能力。爲了更好的傳承中藥文化,藥學院在現有的本科專業培養模式上,嘗試進行“精英教育”,開設了中藥傳承實驗班。

藥學院以穩定的研究方向顯示出強勁的科研實力,建立有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4個省市創新型科技團隊、2個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教師科研實驗室面積達10000多平米,本科生教學實驗室面積達20000多平米。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十五”國家科技攻關、“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省傑出青年基金等有影響項目近40餘項。現承擔有973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重大公益項目、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撐計劃項目、省重大科技攻關計劃、省傑出青年基金、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基金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近年來先後有10餘項新藥、新產品進入產業化生產,產生較好效益;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壹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貳等獎10餘項,授權發明專利120餘項。

近年來,藥學院不斷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長效執行機制,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仲景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太龍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科技項目合作協議;與華潤三九藥業、鄭州瑞龍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合作開發配方顆粒項目、飲片開發及學生獎學金、助學金資助協議。同時還與日本金澤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軍事醫科院、中國中醫科學院、醫科院藥物研究所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合作交流。

諮詢電話:0371-56725598

專業介紹

中藥學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理工類,計劃招生120人。

核心課程:中藥學、中藥鑑定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中藥製劑分析、藥理學、藥用植物學、中醫學基礎、方劑學、藥事管理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中醫藥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藥學、中醫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中藥生產、檢驗、流通、使用、研究與開發等領域從事標準化中藥材生產與鑑定、中藥炮製與製劑、中藥質量與分析、中藥藥理與安全性評價、藥事管理與法規及臨牀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各級醫藥企業、醫療衛生機構、科研機構、中醫院校等部門從事中藥研究、生產、檢驗、經營管理及藥學服務等方面工作。

藥學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理工類,計劃招生120人。

核心課程:有機化學、生藥學、藥物分析、藥物化學、藥理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西醫理論基礎、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臨牀醫學概論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一定實驗技能,能夠在藥學領域從事藥物研究與開發、藥物生產、藥物質量控制、藥物臨牀應用和監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藥學專業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藥學研究、藥品生產、經營、檢驗、臨牀藥學、監督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藥物製劑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理工類,計劃招生120人。

核心課程:藥物分析、有機化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藥物化學、藥劑學、分析化學、化工原理、西醫理論基礎、物理化學、藥理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藥用高分子材料、藥物製劑工程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藥物製劑和藥物製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藥學領域從事藥物劑型與製劑的研究開發,藥物製劑的生產、製備、質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藥物製劑和製藥技術相關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工藝設計、生產技術、質量控制及執業藥師、GMP管理等方面工作。

製藥工程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理工類,計劃招生90人。

核心課程:機械製圖、化工原理、藥物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物理化學、製藥工藝學、製藥設備與工程設計、製藥過程自動化與儀表、藥物合成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製藥工程專業知識和從事藥品、藥用輔料、醫藥中間體以及其他相關產品的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和產品生產質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強的產品質量意識和一定的國際化視野和社會交流能力,能在製藥及相關領域的生產企業、科研院所、設計院和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生產技術與質量管理和科技服務等工作或進入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繼續深造。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製藥企業及相關部門的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生產技術與質量管理和科技服務等方面工作。

中藥製藥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理工類,計劃招生90人。

核心課程:機械製圖、中藥製藥工程原理、中藥炮製工程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製劑分析、中藥學、中藥化學、製藥設備與工程設計、中藥藥理學、中藥鑑定學、中成藥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的,具有比較全面的中醫藥知識結構和中藥製藥的基本原理、生產工藝及基本知識,能夠從事中藥成藥研製、生產和工藝設計及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等工作,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富有創新意識的中藥製藥專門人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中藥製藥生產企業、科研機構、各級中醫藥學校、中藥經營管理部門、醫院、藥品檢驗與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中醫藥品生產、設計、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中藥資源與開發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理工類,計劃招生80人。

核心課程:中藥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鑑定學、藥用植物栽培學、植物生理生態學、中藥資源學、中藥分析學、中藥資源化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理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加工與養護學、中藥資源綜合利用與產品開發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中藥資源與開發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中藥資源調查研究、生產、保護、綜合評價、開發利用等能力,能在中藥及相關領域從事中藥資源的調查、鑑定、生產、保護、管理、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中藥材的種植基地、生產企業、科研機構、銷售經營以及行政管理部門從事中藥資源的調查、鑑定、生產、保護、管理、開發等工作。

生物工程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理工類,計劃招生理科60人。

核心課程: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化工原理、發酵工程、生物藥物分離純化技術、基因工程、酶與蛋白質工程、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及其產業化科學原理、工藝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能在生物製藥等相關領域從事產品生產、工藝設計、質量檢測、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等的學科交叉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生物醫藥、農藥、環保等部門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和科學研究,也可從事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生物製品的分析檢測等工作。

護理學院

河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成立於2003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59年和1993年開辦的中醫護理中專班和進階護理大專班。2003年成立護理學院,同年開設護理學本科教育;2009年以來,以外語學院爲支撐,培養了一批外向型人才;2012年開始招收護理學碩士研究生。2003年至2015年,以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與第一臨牀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統一管理。2015年7月護理學院獨立,成立護理學院黨總支。透過護理學院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目前護理學院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護理院校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學術地位,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改革、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對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師資隊伍方面,護理學院擁有一支知識、學歷、年齡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 專業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42人,專兼職研究生導師10人。護理學院教師分別畢業於河南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河南大學、鄭州大學、青島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武漢大學等,學緣結構良好。

教學改革方面,護理學院立足培養全面發展的護理人才,將理論教學與科研實踐、臨牀實訓相結合,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臨牀操作能力,全面培養中西結合護理人才。此外,開辦有“南丁格爾”實驗班,有效開展護理專業特色教育探索。

學科建設方面,2012年我校中醫護理學成功申報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藥重點學科,學科下設五個研究方向;同年,我校護理學申報爲河南省教育廳重點學科,護理學實訓中心被批准爲河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目前,我校護理學院是河南省培養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的唯一基地。

人才培養方面,護理學院以護理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爲主要目標,重點培養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評判性思維、終身學習能力,突出中醫辨證施護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從事護理工作,並具有一定職業發展潛能。目前,護理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100%,95%以上在省市三級、二級甲等醫院工作,分佈廣泛,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科學研究方面,近四年來,專業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05篇,教研論文34篇,主編、參編教材77部。教師獲得科研獎勵42項,主持省級及以上教學改革與研究課題6項,主持省級及以上本科教學工程10項,獲得省級及以上本科教學成果獎4項。

對外交流方面,2011年起,與嵩山少林職業學院聯合辦學,招收護理學(民族傳統與保健英語方向)本科生;護理學院師生多次參加國內外中醫藥、護理、心理教育等方面的論壇和年會,提升護理學院自身的競爭力,促進護理學院的長遠發展。

諮詢電話:0371-53622158 0371-53622159

專業介紹

護理學

第二批本科,學制四年,省級特色專業,文理兼收,計劃招生340人。

核心課程:人體解剖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精神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及護理倫理學、中醫理論基礎、中醫方藥學、中醫護理學基礎等。

培養目標:培養較系統地掌握護理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及相關的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熟悉中醫護理理論,掌握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具有一定的辨證施護能力,具有基本的臨牀護理、社區護理能力,初步的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護理科研能力,能在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各級綜合性醫院、中醫院、醫學院校、社區醫院、醫療衛生管理機構以及中、西醫科研機構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

護理學(民族傳統體育與保健英語方向)

第二批本科,學制四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120人。

核心課程: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民族傳統體育與保健、大學英語、護理專業英語、英語口語等。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基礎醫學、臨牀醫學、護理學基本理論、護理技能、民族傳統體育與保健知識、外語語言知識,具有良好英語交際能力和民族傳統體育與保健實際應用能力,畢業後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從事臨牀護理、護理管理、社區教育、護理技術輸出、涉外企業員工的健康保健以及滿足涉外護理需要的外向型進階護理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各級醫院、醫學院校及衛生行政部門,從事臨牀護理、護理管理、社區教育、護理技術輸出、涉外護理及相關工作。目前,畢業生分佈國內外。

康復醫學院

河南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成立於2015年7月,前身爲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康復科。2005年康復學科成立,並招收中西醫結合臨牀(康復治療方向)本科生,2006年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碩士點透過論證,2007年開始招收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碩士。2012年康復治療學專業(理學學士)被教育部批准開始招生,學制4年,2016年招收康復治療學專業專升本批次,學制兩年。康復醫學院上下凝心聚力,開拓進取,着力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進階康復人才,本着“重特色、強基礎、精技能、多渠道、重個性”的原則,積極探索教學與實踐相融合,研、學、產一體化的辦學模式。

康復醫學院擁有專兼職教師30人,其中具有進階職稱10人,博士學歷10人,碩士學歷19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4人,主要以中青年教師爲主。

康復醫學院的康復治療學專業教學以精品課程建設爲中心,切實推進教育創新和教學改革,注重現代資訊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現擁有《臨牀康復學》《運動療法技術學》兩門校級精品課程。

康復學科2006年7月成立;2012年學科所在臨牀基地被評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同年中醫康復學被評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建設單位,2013年被評爲河南省重點學科。

根據專業科學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以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爲依託,不斷開闢新的實習就業基地,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提高學生擇業就業質量。

康復醫學院2016年在研項目11項, 論文40篇其中SCI一篇,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18篇,科技核心期刊1篇,論著2部,專利3項,科技成果獎1項。

鼓勵師生多參加各類教育交流活動,加強學術合作與交流,與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上海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等國內外高校進行合作交流。

諮詢電話:0371-56657315

專業介紹

康復治療學

第二批本科,學制四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130人。

核心課程:中醫基礎理論、正常人體解剖學、鍼灸學、推拿學、運動學、康復醫學概論、康復評定學、康復工程學、臨牀康復學、臨牀作業療法學、言語治療學、運動療法技術學、理療學、康復技能綜合訓練等40餘門核心課程。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康復醫學基礎理論和較強的康復治療技術,具有中西醫結合特色優勢,有較強的人際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在各級醫療、康復機構或療養院開展康復評價和康復治療工作的康復治療師,以及能夠在康復醫學工程研究機構、公司從事研發工作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勢:適應於在各級中醫院、各級綜合性醫院康復科、中醫院校、康復研究機構、社區醫療保健等從事康復評價或康復治療工作,也可從事康復設備研究機構的研發工作。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成立於2003年4月,秉承“醫學與人文融通、教學與科研共榮、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辦學理念,以“強學科、上層次、重特色、拓空間”爲發展思路,以培養優秀的醫藥管理人才爲目標,團結奮進,開拓進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人文學院現設有六個學科,分別是公共管理學科、工商管理學科、經濟學科、心理學科、中醫文化學科和公共藝術學科。開辦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應用心理學專業,目前在校生1049人,截止到2016年7月,我院已畢業2215人。

師資隊伍不斷壯大,結構日趨合理。現有教職工61人,其中進階職稱16人,碩士生導師4人,博士11人。學院多名教師先後獲省“優秀黨員”“三八紅旗手”“三育人先進個人”“師德標兵”等殊榮,多人被評爲“校級教學名師”“我最喜愛的老師”“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

學科建設不斷加強,教學水平顯著提升。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二級重點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綜合專業改革試點1個、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等。

注重硬件建設,各類平臺有了長足發展。現有1個教學實驗中心,下設管理綜合實驗室、營銷綜合實驗室、沙盤模擬實驗室、心理專業實驗室、團體實訓室等5個教學實驗室;建有人文圖書分館,目前藏書1萬餘冊;成立有應用心理學科研實驗室、心理學研究所、衛生管理研究所和中醫文化傳播中心,爲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條件。

加強學術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學院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近年來,共舉辦國內學術會議4次,協辦國際學術會議1次,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作學術報告70餘場,選派學術骨幹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近200人次,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作特邀報告20場。

諮詢電話:0371-65926538

專業介紹

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60人。

核心課程:管理學、衛生事業管理學、公共管理學、組織行爲學、公共關係學、公共政策學、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具備一定醫學衛生知識,能在公共事業單位,特別是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企事業單位從事衛生管理、醫藥管理、衛生監督等相關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文、教、科、衛等公共事業單位,尤其是衛生事業、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管理工作。

公共事業管理(健康保險方向)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60人。

核心課程:管理學、公共管理學、保險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人壽與健康保險、保險覈保與理賠、保險營銷、精算學原理、會計學、保險醫學、保險法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具備系統的保險理論知識和技能,同時具備一定醫學衛生基礎理論知識,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強的保險管理、營銷、策劃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醫療衛生機構、商業保險機構、社會保障部門等從事社會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的核保、理賠、營銷、管理等工作。

市場營銷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90人。

核心課程:市場營銷學、管理學、市場調查與預測、消費者行爲學、醫藥商品學、衛生經濟學、商務談判、企業管理、會計學基礎、財務管理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瞭解醫藥學知識理論,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市場營銷專業技能,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尤其是醫藥工商企業、醫院從事市場營銷、營銷策劃、廣告策劃、營銷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用於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尤其是醫藥工商企業、醫院從事市場營銷、營銷策劃、廣告策劃、銷售管理等工作。

文化產業管理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60人。

核心課程: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文化產業概論、文化經濟學、傳播學、文化資源學、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媒介經營與管理、會展策劃、旅遊文化、影視文化、圖書編輯學、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與寫作、現代出版技術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需要,具備較深厚的文化理論功底和豐富的人文知識,具有人文素質、創新意識、廣闊視野、先進理念和社會責任,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業經營相關專業知識與政策,瞭解中醫藥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能夠在文化管理機關、文化企事業單位、新聞出版機構、藝術產業機構、文化媒體等部門從事文化產業管理、市場運作、項目策劃、經紀、貿易、諮詢、編輯出版等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文化管理機關、文化企事業單位、新聞出版機構、藝術產業機構、文化媒體等部門從事文化產業管理、市場運作、項目策劃、經紀、貿易、諮詢等工作。

應用心理學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理科招生,計劃招生60人。

核心課程:普通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心理統計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西方心理學史、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精神分析療法、認知行爲療法、中醫情志病學、精神醫學、解剖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心理學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強的心理學知識運用能力和相當的醫學中醫基礎知識,能熟練地用心理學及所學醫學知識,能夠在教育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臨牀身心健康輔導、心理諮詢與治療、人力資源開發、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測評與培訓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用於在教育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臨牀身心健康輔導、心理諮詢與治療、人力資源開發、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測評與培訓等相關工作。

外語學院

外語學院成立於2004年。始終堅持“面向市場,準確定位,辦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秉承“助我中醫,走向世界”的辦學宗旨,不斷匯聚隊伍,凝練方向,科學管理,發展創新。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0餘人,其中進階職稱15人,具有海外學習經歷的教師13人。現設四個學科,一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點,十三個語言實驗室、一個同聲傳譯室和一個筆譯訓練室。

外語學院招收英語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生及翻譯碩士專業(MTI)研究生。英語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和“重基礎,寬口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熟練的外語綜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並熟悉中醫藥相關知識的畢業生。

外語學院在完成外語專業教學工作的同時,承擔着全校本專科生、博士及碩士研究生的公共外語教學和ESP英語教學,以及學校對外交流的各種口譯、筆譯任務。

按照“引進、培養、調整、優化”的隊伍建設指導方針,不斷完善管理和激勵機制,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爲核心,逐步培養了一支結構合理、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掌握現代教育手段,敬業愛生,師德高尚,業務良好,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

堅持以教學爲中心,以提高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爲目的,以專業評估、大學教學改革爲重點,加強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以及教育技術的交流學習,探索最佳教學模式。

堅持以學科建設爲主線,以建設重點特色學科爲核心,透過學術創新、制度創新,不斷強化學科團隊建設,凝練學術研究方向,不斷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

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按照《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要求,爲中醫藥走向世界、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的海外發展,培養複合型、外向型、應用型和創新型語言類專業人才。學院積極開展“臺灣交換生”、“赴美帶薪實習”和“新夢想出國就業工程” 等項目,建院以來,已爲社會輸送出了八屆優秀畢業生,部分學生分赴歐、美、非、日等國留學就業。

重視科研工作,強化科研意識,加強科研管理,制定科研激勵政策;全院教師在科研立項、論文著作獲獎等方面均逐年遞增。

搭建交流平臺,營造良好學術氛圍。邀請多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我院開展學術講座,鼓勵中青年骨幹教師外出學習交流和參加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研討會。

諮詢電話:0371-65962477

專業介紹

英語

第二批本科,學制四年,校級特色專業,文理兼收,計劃招生120人。

核心課程:基礎英語、進階英語、英語口語、英語語音、英語聽力、英語語法、英漢筆譯、英語口譯、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英美社會與文化入門、第二外語、醫學英語閱讀、醫學英語翻譯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一定的中醫藥文化基礎知識,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和醫學知識在英語教育、國際交流、醫藥衛生等領域從事翻譯、教學、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在外事、教育、文化、衛生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漢語國際教育

第二批本科,學制四年,文理兼收,計劃招生80人。

核心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古代文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漢語寫作、語言學概論、漢語國際教育教學概論、漢語國際教育課堂教學法、跨文化交際、綜合英語、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紮實的漢語語言文學、文化知識,較高的人文素養,熟練的外語綜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熟悉中醫藥文化知識,在外貿、新聞出版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從事漢語國際教育教學,在外貿、新聞出版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

資訊技術學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資訊技術學院成立於2004年,承擔着全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及專業課的教學工作。2009年,依託資訊技術學院成立了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的辦學思路是:“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教學質量爲基礎,以能力素質爲核心,以學生就業爲目標”。把培養醫藥資訊化複合型、應用型人才作爲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院現有教職工39名,其中進階職稱10名、中級職稱21名、博士10名,學科師資梯隊合理,有一支軟件項目開發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資訊技術學院深入推進教學研究與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建立健全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加強專業課程建設,不斷強化教學中心地位,在教學中善於創新、敢於實踐、勤於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學院目前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三個學科,並以學科爲依託開設有三個四年制本科專業、四個兩年制專科專業。

注重校企聯合人才培養,與中國中部最大的醫療資訊化企業--河南新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醫療資訊化實驗實訓基地、聯合舉辦綜合素質提高班、共同指導畢業設計,使我院中醫藥資訊化辦學特色更加凸顯。建院以來資訊技術學院畢業本科生8屆,專科生6屆;本科生平均就業率爲96.6%,專科生平均就業率爲91.3%;爲社會培養本、專科人才共1905名。

有一個省級“計算機示範教學中心”、一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一個省級中醫藥資訊化培訓基地、一個遠程會診模擬實驗室,有計算機教學機房8個、專業實驗室及實訓室18個,有17家省內外實習、實訓基地。近五年,獲廳級以上各類獎項80項,承擔各級科研項目64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發表論文243篇,其中SCI檢索論文3篇,EI檢索論文50篇,核心期刊論文26篇,參編著作21部,參編教材48部。

諮詢電話:0371-60956306

專業介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理工類,計劃招生90人。

核心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Web應用程序設計、軟件工程、中醫理論基礎、中醫方藥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的醫藥學知識背景,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和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理論,具有較強的應用軟件及計算機網絡的設計、研發、建設和維護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在IT公司、科研院所、機關、學校、尤其是醫療行業,從事應用軟件研發、數據庫管理、計算機網絡設計與管理等相關工作。

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

第一批本科,學制四年,理工類,計劃招生90人。

核心課程:程序設計基礎、Web應用開發、數據庫原理、數據分析挖掘、Linux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網絡運維管理、虛擬化技術、管理學、管理資訊系統、應用統計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醫藥學知識背景,掌握資訊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實施和管理的知識體系,具有全面的互聯網應用開發和網絡運維管理能力,具備數據管理和大數據分析應用能力,能夠紮實地完成資訊管理系統和互聯網應用的開發、管理和維護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趨向:適應於互聯網行業、軟件行業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尤其是醫療衛生相關行業,從事資訊系統和互聯網應用的設計、開發、管理、運維,以及相關行業的數據分析挖掘、大數據分析應用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