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初中物理教學中網絡式課堂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04W

教學不是趕時髦,教學方法的選擇標準爲:能否提高教學效率。最近網絡式課堂教學正大爲風靡,大有席捲全國之勢。近階段,本人聽了幾節教研課,無一例外地採用了此教學方法,大多數老師能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但教學過程中的硬傷也較明顯,教研課一定要採用網絡式課堂教學嗎?

初中物理教學中網絡式課堂教學反思

一、網絡式教學的優點

1、課堂容量大

網絡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和以前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相比,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它以其特有的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功能,使課堂教學更顯直觀生動,更加容易突出重點,化解難點,能夠取得以前傳統教學輔助手段所達不到的效果,使教學內容更加緊湊、形象、直觀,擴展了每堂課的知識容量,增加課堂教學的資訊量,放大課堂的“空間”,延長課堂的“時間”。在網絡教學中我們可以向學生呈現更多更豐富的資訊,學生接收到的資訊已不僅僅是單調的文字,而是各種立體化資訊的綜合。網絡教學可以減少板書的書寫時間,可以在短時間內呈現更多的知識要點。

《能源的發展與利用》網絡課上教師精心設計了以能源的發展、利用、現狀、危機、前景等爲分支的教學框架,透過超連結使學生可以進入任何一個介面學習相關內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段“太陽內部熱核聚變”的模擬動畫,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刺激學生興味盎然地主動學習。這堂課不但覆蓋面廣,且結合社會現象,在“能源危機”一欄,還聯繫美伊戰爭,有利於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培養責任感,提高綜合素質。這麼大的課堂容量採用傳統的線狀結構的授課方式是不可能實現的。而本堂課運用網絡技術,對學生的視覺、聽覺,多方位、全面性地刺激,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視頻直觀、生動

利用計算機所具備的文字,圖象,動畫,音頻和視頻功能,發揮計算機所特有的交互功能將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演示一些變化過程抽象、複雜,以至於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教學內容,以解決教學中用其它手段難以解決的重點和難點。例如,物態變化中的汽、液化,昇華和凝華;光學中的反、折射規律,各種光學鏡,尤其是透鏡成像的虛實及原因;分子的熱運動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電荷的移動及電流的形成;磁場及其磁感線;發電機、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其它如聲、光、電等各種波的傳播等等。這些概念或者運動過程,透過計算機來顯示動態圖形和過程,從而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形象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

《液體壓強》課上教師透過播放一段電影《深淵》裏一艘船沉入海里,隨着深度增加,最後海水將船艙玻璃壓碎的片段,讓學生震撼於水的巨大壓力,從視覺的刺激來引發強烈的探究欲。取得良好效果。

《磁體周圍的磁場》課上,教師把較爲抽象的“磁體周圍的磁場”用三維立體視頻來展現,輕而易舉就突破了傳統實驗平面展示,容易令學生產生困惑的“瓶頸”。

3、互動及時、反饋面廣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資訊的自由傳輸,使多媒體課件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及教師與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從而使每一個學生或教師能夠同時擁有無限的資訊來源,以便實現教學資訊交流,資源的高度共享。讓學生將自己的實驗結論用留言方式寫在留言板上,這種方式給了每個同學完全自由的思考、組織語言發表意見的機會優於傳統的提問方式發言面窄,且後發言、未發言的'同學易受其他先發言者影響。而且,每個同學的留言所有的同學都可看到,可以對別人的觀點進行即時的評價,彼此交流。學生的學習是在和計算機的交流對話中完成的,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計算機按照學生的要求提供資訊,同時對學生的反應做出判斷、調整或修改學習內容,提供新的教學資訊。

二、網絡教學的不足

1、容量過大,學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消化所學知識。

應用網絡教學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資訊量,呈現更多的知識要點,但也很容易造成學習的“囫圇吞棗”現象,太大的課堂容量給學生課堂消化增大了壓力,有時會手忙腳亂,要聽要記要做題,一節課下來猶如走馬觀花,以至於對所學知識停留在蜻蜓點水式的膚淺的認識上。

2、視頻代替實驗,讓學生產生“假”的感覺,失去了“質”的體驗

在《液體壓強》這堂網絡教學課上教師將“往容器中注水,觀察容器底部和側壁橡皮膜形狀”及“壓強計的使用”和“用壓強計探究影響壓強的因素”這些用分組實驗可以取得很明顯結果的實驗均採用視頻演示的方式來展示,使學生失去了寶貴的親身嘗試,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的機會。學生可能對所學的知識很“懂”,但無從體會親手操作中實驗過程的質感和快感,並且容易對視頻演示結果的真實性存疑。

3、將人與人的直接交流變成透過網絡的間接交流

在《液體壓強》這堂課上,教師在學生觀看視頻後要求學生將猜想“水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用留言板的方式交流,使整個課堂本應非常活躍、熱烈的思想的碰撞變成了默然無聲的停頓,失去了本來非常簡單的用語言交流可以達到的熱烈討論的課堂氣氛。而人與人即時的交流、多種思想的撞擊本就是面對面的課堂教學所特有,網絡教學所欠缺的。猶如學外語之失去了“語境”。人與人的交流要藉助於機器,讓人產生慢半拍的感覺。

鑑於網絡教學模式既具有傳統教學無法企及的優越性又存在技術、實施中的一些不足,筆者覺得如何揚其長避其短,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思考的。下面談談筆者一些初淺的想法。

三、發揚網絡優勢發展網絡式教學應注意:

1、授課內容和形式的適應性

網絡教學雖然有着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

很多優越性,但也存在一些“硬傷”。所以,並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用網絡形進行。筆者認爲對於一些傳統手段無法展現、較爲抽象的新授課,例如“分子動理論”“宏觀天體”“能源與通訊”等章節比較適合用網絡課來形象、具體地展現不可能直接觀察的事物、過程,並且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知識面。

再如,在複習課中,如能精心設計,透過網絡把相關知識有機結合,放則纖毫畢現,收則脈絡分明,讓學生高效、全面地掌握所複習內容。還可以利用網絡優勢把相關練習遞進安排,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甚至能否將習題設計成類似網絡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採用闖關積分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各層次學生都動起來,避免坐“冷板凳”的情況出現。一改複習課炒冷飯的感覺,讓學生始終帶着興致、自信主動地複習。

還有,網絡課還比較適合於在開設第二課堂、校本課程時以講座、自學的形式進行。由於這樣的形式不受45分鐘限制,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課堂容量大,資訊多的優勢。而有些完全可以透過演示、學生實驗甚至生活經驗來學習、研究即能獲得良好效果的課則完全不必爲趕時髦而花費人力、物力非搞成網絡形式不可。授課形式應是爲內容服務的,切忌割足適履,本末倒置。

2、課程設定的開放性與可控性

最初的網絡教學,由於課件的流程設計相對固定,在應用時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有一定難度,不利於及時發現課堂中新生成的觀點和突發性事件。所以現在教師在設計課件時很重視樹狀、網狀式設計,透過多分支、多層次的連結來克服教學預設性太強的缺點。但同時又帶來了學生上課時容易開錯頁面,教師不易掌控,浪費時間,削弱探究的高效性。筆者曾經親眼看到一些學生在教師請同學對實驗進行猜想的時候不小心開錯頁面,進入了實驗結論的留言板中,於是一些學生還沒進行實驗就胡亂寫起結論來;還有些學生耽誤了好長時間才找到教師要求進入的介面,額外增加了由於技術原因造成的課堂無效時間支出,降低教學的高效性性。

3、以全面培養人的素質、能力爲根本的宗旨性

在物理教學中,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觀察物理現象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自動手,在操作中去觀察物理現象,去體驗物理規律的奧祕,所以必須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尤其探究實驗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精神,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勇於探索能力,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十分有必要。這些素質的培養靠網絡視頻演示的方式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透過各種手段重視物理現象,其目的是找到物理變化的內在規律,這就需要把物理變化中某一瞬間或某一位置的狀態加以觀察,認清它的特點,使學生對於物理現象的認識既有整體變化的過程,又有整體變化過程中每一階段的具體狀態,以利較確切地把握整個物理過程,而這可透過課件來實現,所以物理實驗教學和網絡的使用是相輔相成的。具體到底採用何種方式教學一定要本着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高學生能力的宗旨去選擇,去整合。

基於以上所談,筆者認爲,網絡課堂體現了時代的發展,給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優勢,提高課堂效率還有待於解決如下問題:

1、如何改進設施,提高網絡的課堂可控性

2、如何培訓人員,提高網絡的普及性

3、如何提高技術,降低網絡製作的複雜性

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網絡教學才能真正飛入尋常巷陌,更好地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