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9.1K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20XX年10月18日,我有幸觀摩了山東省小學數學優質課評選,主要聽了七節優質課。透過本次學習,我明白了一節優質課該怎麼上,特別對於我來說,剛剛轉入小學系列有機會聽一聽這樣的課,更是受益非淺,下面談一下我的收穫:

一、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 一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就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探求慾望,使其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如:在《可能性與必然性》一節中就透過遊戲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很好。

二、注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數學來源於生活,在這幾節課中,教師都特別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運用學生熟知的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如:在講《面積與面積單位》一課時,教師就用了比較房間大小引入課題,然後出示了各個房間的平面示意圖,從而很自然地指出房間的大小就是房間的面積。

三、要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多一份創造的信心。

四、課堂的設計至關重要。本次學習,我聽了兩節《面積與面積單位》,兩位老師的教學設計不相同教學效果截然不同。第一位老師把問題設計得比較大,結果學生接受起來很吃力,到最後,學生也不十分明白什麼是面積。而後面的那位老師用“我們說的房間的大小就是房間的面積”,簡捷易懂。又如:在講單位面積時也大不相同,第一位老師直接讓學生說出常見面積單位,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吃力,而後一位老師則用了一句“面積的大小用單位面積來表示”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面積單位,便於學生掌握。

五、教師要有較強的駕駛課堂的能力。我們觀摩的這七節優質課中,教師的基本功都非常的紮實,教師的教態自然大方,語氣有很強的親和力,教師應變課堂中的突發事件都特別的強。

總之,要上一節好課十分不易,這就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適應現今的課改要求。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一下午的培訓學習使我對小學數學教學規範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結合本次學習談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習慣。

一年級知識講授內容不太多,關鍵是養成習慣的培養。課堂上應重點抓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磨刀不誤砍柴工,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課堂教學就會得心應手。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新課程實驗教材注重了兒童心理學,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於分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如杜曉夏老師的《垂直和平衡》就創設一個學生非常直觀的情境引入教學內容,這一直觀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活動,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動地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託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三、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小數除以整數》時,老師以自己逛商店買蛋糕入手,引導學生去找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對學習不陌生,又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如杜老師的《垂直和平衡》中安排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在折一折、畫一畫、擺一擺中認識感知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小學生透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爲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

3、關心學生,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總之,透過這次學習,爲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我會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參加了小學數學新教材培訓,從中感覺到,新教材與我們一直用的教材有所不同,感覺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進。例如,更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更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強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有進步。但實際怎樣操作,怎樣把握新教材心裏卻沒底。可是,聽了領導和老師們的講座後,我頓時覺得,自己的認識清楚了許多。幾位老師不僅就《數學課程標準》給我們談自己的體會,還結合一年級的實際內容給我們分析,組織我們分組討論,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課標的精神。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1、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透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2、 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着緊密聯繫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採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例如有兒童喜歡的遊戲,活動和童話故事,教材中充滿着鮮豔的圖畫,使兒童興趣高漲,並能投入其中。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

新教材更注重多樣性。過去教學可以說也重多樣化,但這種多樣化目標單一,往往是殊途同歸,而且過分強調掌握多種方法。相反,新教材更重研究探討的過程,承認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生有一個較大的發揮的空間,學生可以想出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並且結果不是唯一的,學生更多的結合生活實際解題,使學習呈現一種多元化的形式。

4、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爲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我相信,透過這次的新教材培訓,我們將對新教材更加深入的把握,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課改工作。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我有幸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暑期小學數學教師培訓,聆聽了教育專家xxx老師的現場授課和講座,時間雖然短暫,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啓發,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

xxx老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得到進一步更新,受益匪淺。

一、啓動思考不做無腦之事。

xxx老師在教學還原三角形玻璃的活動時,在第一個環節中,學生猜想可能是幾號玻璃時,老師發現舉手回答的學生很少。於是,xxx老師請舉手的孩子看一下自己周圍的同學,看到班上一小半同學還在思考。張老師問舉手的同學:“你是直接站起來交流,還是和同桌交換一下意見,聽聽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多數孩子選擇商量一下,於是他開始追問:“爲什麼選擇商量一下?”任何決定都不是盲目的,不是隨意而定的,引導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需要這樣的機制,即便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學生也會在這種追問下開始反思,啓動思考不做無腦之事正是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指導學生彙報方法。

xxx老師在學生討論後彙報時,引導學生用句式“我原來選幾,我是這麼想的,聽了同學怎麼怎麼說,我又改變了想法,所以現在我選幾。”緊接着,讓學生到講臺前指着圖形講。第一位學生彙報完看着老師,xxx老師問:“你有什麼想法呢?”學生說:“有點緊張,害怕說錯。”xxx老師又說:“彙報應該看誰?”有人說:“同學。”老師說:“再來一遍。”在張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一次比一次彙報得好。

三、不要輕易鼓掌。

學生彙報完了,xxx老師看到下面坐的學生沒反應,問:“他說得好不好?”“好了應該怎麼辦?”這時大家開始鼓掌,xxx老師快速走到一位學生身邊,問道:“你爲什麼鼓掌?”“他說得好。”又問“好在哪裏?”學生回答不出!xxx老師接着又說:“鼓掌的,我會問你好在哪裏;不鼓掌的,我會問你爲什麼不鼓掌!”這樣,不管你是哪種都要認真傾聽,否則回答不出問題。

總之,xxx老師的課處處是亮點,都是我要學習的。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感受最深刻的是xxx老師整節課沒有回答一個問題,都是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自主學習。我們不僅要關注教材、關注課堂,更要關注課堂上的每個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學會傾聽、勇於表達,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20xx年xx月xx日,我們一行x人到xx高中的高中數學培訓會。上午聽了兩節課,一是xx高中的xx老師的試卷講評,最大特點是變式題的運用。這種方法非常實用,它能對學生所出現的錯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做此種類型題的思路也開闊了,有助於挖掘學生的潛力。二是xx高中的xx老師的閱讀理解專題,例題典型,講解透徹,講練有機結合,充分利用類比和轉化,並且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簡記。這次數學培訓會,令我豁然開朗。從精彩的講課中,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學習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透過學習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爲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學習,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透過新課匯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

總之,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爲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爲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6

新課程改革在我省已經開展了一年多,透過這段時間的培訓,對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有了一定的認識,這裏談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

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數學學科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二、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爲學而教,以學定教,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透過教學模式的優化,改變教師獨佔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資訊傳遞方式,促成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動和教學關係的形成。教師不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識的促進者、引導者;學生不是知識的接受者、複製者,而是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導”,就是透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善於對學生進行啓發誘導,點燃其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走的路,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四、教師必須注重加強教學的情感性設計,實現課堂教學民主化,建立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係

對教學而言,交往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張揚,創造性得到釋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與學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轉移,是自己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實現自我的過程。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賞識、期待和鼓勵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動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勇於標新立異,給學生展示自我、探索創新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充分發展。但要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以上是我參加新課改培訓以來的一點體會和心得,還不成太熟。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會迷惑、徬徨,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要求,上好每節課,掩卷沉思,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真正懂得了爲什麼要進行新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