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推薦

學問君 人氣:1.89W

其實研究性學習作爲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一門獨具特色的新課程,不僅以相對獨立的實體形態存在着,而且以非實體形態存在於學校教育的一切活動過程中,尤其是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之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推薦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一

研究性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透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

研究性學習的根本在於“學習”而不在於“研究”,有獨特價值大大增強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得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有充分的自由,自己去獲取知識,真正地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但我認爲,這也存在着相應不足:有利於培養學生求知的慾望,但不利於系統知識的掌握;強調探究的過程對學生髮展的教育價值,但操作困難、與之配套的社會環境尚待完善;滿足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但往往使學習流於粗淺和表面化,容易與知識的學習相割裂。如網絡文學,人的個性張揚有了比較寬鬆的釋放空間,發表的機率也大大增加,但當中的一部分人也有很多機會帖些不文雅的東西,粗俗的東西,使文學的崇高、神聖也貶值,無論是從語言還是內涵,無不使學術界中的某些專家學者所擔心。平臺的構建是否健康、正確,這也是研究性學習至關重要的一個棋子!

首先,轉變學習觀念,改變學習方式。說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以我們的小組而言吧,我們選擇的課題是:《快樂中秋節》,看起來其沒有什麼難的,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

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現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的學習環境。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機會。

其次,促進同學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這個我們在學習研究中都有切身的體會,像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能力如何,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這段時間,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閱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一會有很大的幫助

再次,團隊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有人說重點高中的學生都很自私,不愛幫助人。然而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分明的看到了熱情幫助人的同學,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例如團結互助組,一開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這樣,效率提高了很多,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透過研究性學習,還加強了我們的綜合素質,增長了知識。在研究性學習中,有找資料的,有畫畫的,有整理稿子的,有采訪的……大家在這些方面都得到了鍛鍊,提高了能力,學到了一技之長。還有,我們孩子對中秋節略知皮毛。透過查閱採訪後,大家加深這方面的瞭解,說不上精通,也說得上熟悉了。這也算得上是我們人生的一次飛躍!

在我們研究過程中,有的學生利用因特網來查找資料,而且也要求我們要學會與他人交換經驗、意見,以便自己獲得更多的資源,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不斷進步。正所謂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俗話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爲學習應該是“樂”的。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這纔是一種積極的學習。如果我們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學會了方法,我們將會知道學習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快樂。研究性學習也要求我們要有主動性,並具有一定的恆心,主動性和恆心是堅持學習的前提,也是我們培養某些能力的條件。自己可以利用別人的資源的同時,也應該把自己的資源提供給他人共享,形成一個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的平臺。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感想:

一、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

研究性學習作爲一種學習方式和途徑,作爲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活動,更需要學生應該具備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爲這不僅僅是獲得直接經驗和知識的方式,更是爲學生將來開展個性化的工作打

下了良好的思維基礎。自從確定課題以後,研究小組同學就開始利用休息時間去圖書館借書、上網查找資料;利用雙休日還去不同的地方進行調查研究,並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彙總。透過這樣的尋尋覓覓,查查找找,不斷修正,研究小組同學對這一課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的治學精神,使他們具備踏實嚴謹的作風,體會做學問的艱難曲折;同時進—步明白做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這種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的培養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之一。

二、研究性學習充分發揮了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研究性學習面前,人人平等,學生作爲學習的主體,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盡情地發揮。在指導小組成員研究的過程中,我瞭解到部分學生基礎課成績並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和獨到的見解,卻是令人大爲讚賞的。當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之後,他參與到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會空前地高漲,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幅度地提高。

總之,透過研究性學習,我和孩子們受益良多,在不少方面都受到了鍛鍊,得到了提高,在研究性學習中,沒有好學生與差學生的差別,大家都置身於求知的領域,對誰都是一片空白,我們涉足於課堂之外的廣闊天地,拾得了累累的碩果。所以,我想說:“真的很感謝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二

我所指導的兩個研究性課題分別爲:《公路交通的發展與現狀》和《計算機病毒防範及黑客入侵防範》。兩個的研究成果都是課件形式,我覺得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角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更應是學習共同體中的參與者與幫促者。在研究性學習的不同階段,教師的角色表現和輔導策略也相應不同。對於《公路交通的發展與現狀》這一課題,我主要是在課件製作上進行指導,而《計算機病毒防範及黑客入侵防範》這一課題,在知識上和課件製作上給予學生指導。

雖然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要花去學生大量的時間,又要耗費教師一定的精力,但是透過研究性學習,是領導和教師的思想意識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堅定了實施素質教育的信心和決心;透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拓展了視野,學會了自我教育、主動學習,更增強了自信心;透過研究性學習,是全體教師都積極參與教改,探索新的教法和學法,學校的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因爲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它真正激發了我們內心的求知慾;而且它最大的魅力就是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學習模式不同,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主動出擊;不再被成天禁錮在教室裏,而是親身走入社會,走入現實生活;不是以封閉的考試卷來論學生的成敗,而是以全新的學習、探索和研究過程來綜合評價。在這裏理論與實踐的親合度大大增加,還滿足了學生渴望走入社會生活的願望。

一、知識背景的.準備階段

由於我們教師和學生長期處在傳統課程的教與學方式之中,對研究性學習既無感性認識,又無理性認同,要啓動這一全新的課程,知識背景的準備和鋪墊非常必要。在研究性學習中我們教師和學生一樣,都需要提前學習、參考和借鑑其他資料和資訊,爲實施課程指導做了理論的準備和鋪墊,使教師在一個相對較高層次上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隨着資訊技術在教育中不斷深入運用,人們對教育資訊技術特點作用的認識逐步深入,“資訊技術不是外在於人思想活動的單純工具,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達”。學生在

二、優化教學情景,誘發研究動機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的,學生的學習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學情景中,一定要有推動個人去達到認識目的的動機,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識與技能的動機。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爲目的的教學方式只能夠讓學生死板的接受知識,無法使學生產生積極探索的求知慾望,並且還會使學生感到知識灌輸的乏味,產生厭學情緒,更不可能推動學生開展課題研究的動機。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若能緊密結合化學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學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與生產生活實際密切關聯的化學問題,積極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將會誘發學生的探索研究動機,從而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課題研究與探索。

三、尊重學生個性,鼓勵超越創新

在學生的研究性課題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能動性的創造與學習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對於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所選擇的方法和途徑,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不要認爲學生的方案設計與教師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錯誤的,不要把學生在嘗試中的失敗看得一無是處而全盤否定。相反,如果要求學生完全照搬教師,一味的模仿教師,結果只能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達不到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因此,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大膽的超越創新。教師要留給學生廣泛的思維空間,不要強求學生完全按照教材、資料或教師預定的方案進行研究和學習,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選題、自行設計、自主研究、自由創造。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去考慮問題。讓學生在獨立設計的研究探索中嘗試失敗,使他們感受科學道路的艱辛,並從失敗中總結教訓、調整方法,最終取得成功。在《計算機病毒防範及黑客入侵防範》這一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由於學生知識的侷限性,也出現了很多不合理的或錯誤的想法和設計,走了許多彎路。但是,正是透過一次次的嘗試、失敗,才使學生能夠及時的調整方法、改進方案,最終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重視探究過程,感悟創新苦樂

中學生在研究性課題中所要達到的目的,不是象科學研究工作者那樣去做出巨大的發明和發現。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在研究性課題中的活動僅僅屬於一種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問題、新知識的發現,一種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而科學家發現和解決的卻常常是人類從來沒有發現或未曾解決的新問題、新事物。中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實際上僅僅是要像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那樣來進行學習,其本質是對科學研究的模仿或模擬,是“像”而不是“就是”科學研究活動。真正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在自由活動中求發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創造。有利於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

研究性學習的目的,還不只是在於結果。能得出一個頗有價值的研究結論固然很好,但對於學生學習而言,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過程中開闊眼界、拓展思路、關注現實、發展個性、培養能力。重視“過程”的親歷和體會,讓學生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艱苦和成功的歡樂,本身就是一種收穫。無論課題研究的結果怎樣,過程本身就已經使學生受益頗豐!有這個參與的過程和沒有這個過程,絕對是不一樣的。

學生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爲了解決問題主動地、如飢似渴地閱讀參考書、查找資料、蒐集數據資訊,獲取新知識,甚至廢寢忘食地在實驗室度過節假日,對於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是一種很好的鍛鍊。透過活動還能夠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情感體驗,逐步形成一種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透過研究過程的表述與展示過程,獲得鍛鍊自我能力的機會,使學生更具有現代綜合型人才的特質。

五、滲透科學方法,全面提高素質

在研究性課題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很好地滲透科學方法,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研究的方法並不神祕,讓學生試着做些研究,在研究中體會科學探索的一般原則和基本手段。學生會明白:其實,好多事情只要自己動手做一做,都不是所想象的那麼困難,科學研究也是如此。

學生透過課題研究這種學習方式,學會了歸納總結、類比推理、數據蒐集與整理、最佳方法或最佳途徑的選擇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認識到科學研究既會成功,也會遭遇失敗,必須做到不驕不躁、沉着冷靜,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與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科學研究。

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學習觀。作爲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現代學習理論基礎上的科學學習觀,它反對被動地接受、繼承、記憶知識,主張學生主動地理解、應用、探索、創新知識,認爲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通常說的、在實踐中實施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是指作爲學習方式的研究性學習,它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其設定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

改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差的現狀,開展研究性學習是良方。近年來,基礎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效益不高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改變這一現象最根本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課程改革爲突破口,使學生學會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學習,這是目前國際課程改革的一種新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並不僅僅針對學生而言,它將在教育領域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涉及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也涉及校長辦學思想的轉變、學校管理模式的轉變。正如專家所言,這種學習對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教師將失去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權威和壟斷,教師第一次處於被學生選擇的地位,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

總之,課題研究這種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實踐與活動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學習和工作能力。在探索研究的鍛鍊中,逐步形成學生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理解的立足於接受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逐步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並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從而有利於學生終身學習,有利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 研究性學習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每一位教師都應當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具有一專多能、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具有指導學生進行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