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2.65W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1

我們這次研究的內容是《垃圾資源化》,以下是我們研究題目的具體內容。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1、垃圾處理的方法

2、垃圾如何分類、回收

3、個別垃圾個別處理。

研究一個課題,首先應該確定研究方向。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從生活入手,配合現在國際環保的要求,我們選擇了這次的主題。與此同時,雖然是第二次研究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在制定實驗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身爲組長要有掌控能力,由於我不很得心應手研究便因爲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拖再拖。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事先制定出一份詳盡的時間表,然後應該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行。只有在這樣詳細的規劃下,我們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雖然我們的報告成功完成,但由於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一些詳細的工作沒有完成的很好。

透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也得到了許多收穫與財富。

首先便是知道了“規劃”的重要性。世間萬物皆有規律,而計劃就是一個能時刻跟隨規律,調整規律的時間表。只有在嚴格的規劃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課題和項目。

第二就是明白了“責任”。身爲研學的組長,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費在個人享樂上,這就是責任的意義。同時還要確立責任意識,只有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處於領導地位,這樣他所帶領的小組才能在紛繁混亂的環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便是“效率”。沒有效率,就如同浪費時間。有的人能在學校便把作業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揹着未完成的作業一起趕到學校,這就是差距。而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當於有了三頭六臂,一個人可以處理好多事情。而專心就是效率的保證,只有當自己處於一個專心的狀態,會感覺時間像是停滯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請自來”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愛好,但各位同學中極少當成愛好的。當然,我也並不把研究性學習當成一個愛好,因爲研學,也是學!但是,如果我們轉變自己的看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和自己一切不喜歡乾的事,就一定會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了興趣,什麼都好說。

第五,將壓力變爲動力。整整一個學期,研學給我帶來最大的感覺,便是那巨大的壓力。當看着周圍的同學們相繼完成了實驗,寫完了報告,我們組的試驗還只停留在紙上,我充滿了壓力與危機感。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感,爲我加速,促使我按時完成了任務。而有些人,遇到壓力瞬間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亂陣腳。我們應該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總有完成的時候。當有了這種壓力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和潛能纔會被真正地激發出來。

第六,團隊精神,每一個團隊都應該要有團隊精神。“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很結實”——這便是小學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團隊精神”時所舉的例子。沒錯,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級爲單位,是爲了增加我們的團隊精神和能力。在被劃分成研學小組的同時,這種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鍛鍊。如果是以班級爲單位,僧多粥少,不是每個同學都有鍛鍊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被班級中少數幾個“積極分子”所掌握,鍛鍊的機會總是在他們身上。而因爲有了研學小組,每個人得到鍛鍊的機會近似均等,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鍊團隊精神的平臺。有了團隊精神,當我們在社會上加入某些團體後,我們要有在團隊中協調等能力,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創造性,同時將能力最大化,也就是說,“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在團隊中,每個人不但能力能發揮出來,同時還有可能超常發揮。

第七,聽指揮。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羣龍無首的精銳部隊那也只是一羣烏合之衆!如果一個團隊中大部分人不聽從指揮,那麼這個團隊也就無異於“羣龍無首”。大吵大鬧地反對,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幫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對自己,對大家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所以,聽從指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我還想說的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也還有很多。這次研究性學習不但給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並且收穫中我還學會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2

透過這次社會調查,我覺得我收穫很大,我在這次任務中擔任記錄員,雖然任務算是最輕的,重要是對各個來訪對象作簡要的文字記錄。這次調查,使我們更早地接觸了社會,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經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經過對望牛墩的一番調查,今天我才真正的覺得自己是一個望牛墩人,經過對望牛墩文物古蹟的調查,我覺得自己更深刻的瞭解瞭望牛墩,瞭解瞭望牛墩的人情風俗,瞭解瞭望牛墩的過去與將來的去向和趨勢。

這次的調查活動還使我學會了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上,學會了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使我初步瞭解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爲我以後更好的適應社會提前打下了基礎。這次活動使我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提高,特在些感謝學校給予了我們這次機會,增強了我們的能力。也感謝在調查中給予支援的每一上人和小組的其它成員。

經過這次活動使我更加的瞭解到研究性學習的真正意義,使我更深入的瞭解到研究性學習的內涵:研究性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教育部新課程計劃的一門必修課。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應該對應不同的教學方式。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要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學生學的方式,形成一種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教學方式。研究性學習正是適應這種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授受式教學相比較,它着力於學生的學,強調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教師只是指導者和幫助者。研究性學習應該體現出探究性、主體性、交互性、過程性、開放性等特徵。

在老師精心的指導之下,我們的研究性學習終於拉開了序幕。這次研究的是東莞的歷史文化遺蹟,並要求我們對這些文物古蹟有一番的瞭解,我和我的朋友組成了一個組並開始了我們的調查。

在調查之前,我們可算是做足了準備,我們首先制定了一個計劃,要求我們在什麼時間內要完成什麼事情。於是一系列的調查就在寒假的時候激烈的展開了。在整整的一個寒假裏,我們“出動”了很多次,這個寒假是我目前爲止最有意義的一個寒假。實踐階段中的一次採訪中,我們本來是帶着一顆忐忑的心,甚至擔心,採訪過程中自己無話可說,但當我們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發現:原來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困難,相反,我們做得很好,只是先前缺少挑戰的勇氣罷了,而人貴在能夠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不要輕易對自己說不行,即便是失敗,我們仍然需要不斷挑戰自我,在挑戰中,我們定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路始終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

很快在第八週,我們的成果就要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了,那時我們很緊張,不知道我們的成果是否會得到同學們和老師的認同。可是我們沒有時間猶豫了,展示會終於開始了。坐在教室裏,看到周圍一個個熟識的身影,我的心跳加快了,雖然這之前也曾經過幾次排練,然而,我始終克服不了膽怯的毛病,直到聽到講臺上的老師說下面請第七組的同學來展示他們組的調查成品我才機械地走上講臺,可也正是由於緊張,說話的語速似乎也呈加快趨勢,而我自己卻有種不知身在何方的感覺了。

下面我來談談我你們這次的研究性學習的收穫吧!

1。培養了我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總目標。它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書本,不迷信權威,不墨守陳規。它要求指導老師儘量減少對學生的限制,並適時適度地給學生以幫助,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積極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

2。培養了我們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即一種懷疑精神,一種探索意識,它是創造的起點,沒有問題意識就沒有創造性。高一年着重培養學生學會從社會生活現實中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裏的問題並不是傳統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的記憶性問題,而是實際問題。研究性學習從一開始就把目標指向我們問題意識的培養上。

3。培養了我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當今社會,競爭與合作並存,具備積極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際交往技能是現代人高素質的一個重要標誌。小組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有效組織方式,這不僅有益於課題研究的開展和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更是爲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使他們在與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問題、制訂方案、收集資訊、尋找答案、完成研究課題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與別人達成一致,如何分享共同的成果等等。

4。培養了我們關注現實、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和責任感

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加以研究,可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實際、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增強責任感。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爲基本目標,以我們自創的聯繫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某些課題或專題的研究爲主要內容,以我們的自主學習爲基本方式,從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到實施,以及結論的得出,完全由我們自己來做,是重過程不重結論的開放性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是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主動探索、發現和創新,對發揮、發展學生的興趣、想象力、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促進我們自主學習,主動發展,轉變學習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果我們能夠圍繞自己喜歡的現代技術、生產、生活等某領域的某一前沿課題進行研究,拓展知識面和學習視野,初步形成較強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生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和較強的選擇能力,初步確定我們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並打下一定的科研基礎。

因此,作爲老師的應該按照我們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規律去確定高一年級研究性學習的重點。再透過我們自主探究,使之由感性認識逐漸上升到理性認識。即由瞭解研究性學習到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到學會研究性學習,再到具備一定的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3

一、從抓語言問題開始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從某種意義講,人類的“好奇心”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動人類成長和前進的根本動力所在。問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和思考,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途徑,對大量資料的蒐集和佔有,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處延相等的理念,正說明語文研究性學習有着廣闊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上句,按常規,教師說一說“不寧靜”的原因就可以,但我們多問一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頗不寧靜的呢”,多查閱一下資料,多問幾個爲什麼,與學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麼單一那麼簡單,有政治原因,有經濟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許還有信仰問題。這種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問,而是一個研究小課題。發現了問題,不應由教師來解決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查閱資料,設計方案,提出對策,形成課題,寫成小論文。

2、強化自我意識

在傳統教學中對學習態度的培養,往往採用教師和家長督促、檢查、獎罰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外力脅迫而產生勉強學習的態度,從而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語文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自我意識、主動探索的基礎上的,學生認識活動的強度和力度要比單純接受知識大得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會逐漸形成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具體要求:課題研究前自找資料、自我準備、自我設計方案;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發揮;活動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

3、創設一種情境

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是資訊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對資訊的處理能力。因此,語文研究性學習,意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透過主動的探求、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資訊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語文研究性學習更關心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語文研究性學習也講求方法,但它較少強調學習知識的技能和方法,而更關注培養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創設情境應該是重點思考的一個內容。

二、教師角色:從傳授到指導語文研究性學習學生是活動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呢?

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並不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事實上,學生自行組織的各種研究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支援。教師的指導作用表現在把握研究活動的目的,啓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總結研究的成敗得失。這種指導作用貫穿於學生研究活動的始終。教師導在活動前,引在活動中,評在活動後,指導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間接暗示。當學生在某一環節出現困難疑問時,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是舉足輕重的,這將提高學生研究的質量,有利於學生在教師高質量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活動任務。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以學生的獨立探索活動爲基礎,但實質上這種探索活動是在教師“導演”和指導下的活動,是教師主導作用更藝術的表現。因爲研究性學習是從實際問題切入的,需要運用語文學科中的大量基礎知識,這不僅要求教師對語文知識有精深瞭解,而且要熟悉多種研究方法,還需要對當前語文學科的前沿知識有比較深透的瞭解,這樣教師才能幫助學生設計出適宜的問題情境的活動方案,進而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紮實的研究活動。可以說,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發揮“導而弗牽……開而弗達”的主導作用,而不是傳授、灌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呢?

1、引導學生選擇課題

語文研究性學習最難的可能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開展研究的課題。教師要導,就應導在關鍵問題上。選擇課題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實際需要的原則。研究性學習不一定要像專家那樣,一定要解決什麼具體的實際問題,我們學習的關鍵是透過某一問題的研究探尋,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研究問題的意識,因此高中生的“課題”與專家的“課題”的實際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課題研究重在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可能出發去選擇“課題”。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則。並不是所有的被發現的問題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實力研究的,這就需要對問題的價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從課題本身的價值看,衡量課題有沒有研究價值,主要依據是這一課題學生能不能佔有詳細的資料,切不切合學生自身實際,符不符合學生思維能力。作爲學生一般不宜選擇一個規模大、涉及因素多、週期性長的複雜課題,而適宜選擇開口小、週期短、便於佔有材料的小課題,比如選《語文教材編寫改革及其發展研究》爲研究性學習課題,就超出學生實際水平和能力。

2、引導學生設計方案

課題一旦確定下來,就要設計具體的研究方案,確保研究性學習有序、有效地推進。一份好的設計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a、課題的提出。包括課題提出的原因,課題內涵的界定,研究預期的目的。b、開展研究採用的主要方法。c、開展課題研究的活動安排,具體到第一節課具體做什麼。d、研究成果的結題形式。設計方案重點要考慮的是選擇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總是服務於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師要告訴學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學事實,且對象又活動形態,就應該選擇觀察、調查、實驗等方法;如果研究對象是文獻形態的,就應該選擇文獻法和內容分析法;如果說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學理論,就應該選擇歸納演繹等理論研究方法。從我們語文研究課題看,絕大多數是文獻研究對象,文獻研究法和內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導在學生研究疑難處在學生活動難以深入進行時,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活動開導,這種開導主要是思維方法上的,而不是內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導疑、導難、導法。

三、學習空間:從封閉到開放

以班級授課製爲主要形式的學科課程,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具有明顯的封閉性。語文研究性學習呈開放學習態勢。由於研究性學習形式的改變,學生必然會突破原有的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學生定會在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這種開放性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習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非組織的社會化語文活動將成爲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如環境語文、街頭標語、廣告、影視傳播以及人際間語言交流等。學生可以到社會中搜集民間故事,可以到街頭去搜集廣告牌的錯別字,可以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可以到網上去發表自己的學術觀點、研究自己喜歡探討的問題。總之,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法將會有重大的變化。

四、學習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研究性學習形式多種多樣且具有深度。

1、查閱資料

語文研究性學習,收集、整理、研究與課程相關的文獻,意在透過對文獻的查閱鑑別、整理、分析,從而找出研究的問題,明確:我到底要研究什麼——術語的內涵、外延;我要解決什麼問題——課題研究是否有價值;我從哪裏開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鑑;透過研究文獻對課題的內涵、外延、研究起點作出準確判斷,就能判斷課題的實用價值,選擇較恰當的研究方法。

要想在浩如煙海的各類文獻資料中找到對特定研究課題有價值的文獻,首先必須明確界定自己研究課題的範圍和性質,確定搜尋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國內外主要期刊的分佈及各類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獻資料索引和目錄分類的方法,掌握檢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語文課文《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就重點介紹了這一方面的知識。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迅速準確地找尋自己所需的文獻。一般說來,學生起步階段,還不知道怎樣詳細的查閱書目,以便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找到開展研究的感覺,如我們常聽到播音員報道我國又與哪國建交,實現了“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個問題,“邦交”爲何不說“國交”呢?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就只能研究文獻,查閱資料,找出例證,說明觀點。

2、合作學習

現代社會的創新成果多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疑難問題的解決常常需要多個個體的協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學習形式,其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自我表現的機會,爲學生共同尋求答案、解決疑難問題提供舞臺,研究學習中,既可以是兩個互助組,也可以是四個合作組,各研究小組之間,可以進行互查、互評、互幫、互學等活動,調動學生合作解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4

據統計,我國13億人口有25%的人竟是。青少年的近視率更是高達56%!隨着青少年近視情況越來越嚴重,究竟是何種原因引起近視,也越來越受到社會更方面的關注。近視應以預防爲主,要了解近視產生的原因及其他影響因素,從根本上起到預防作用。爲此,我們這次調查的就是近視與課桌椅高度的問題。

我們小組研究的課題是“近視與課桌椅高度的關係問題”。近年來,由於學習負擔重和不注意用眼等原因,中小學生患近視眼的人越來越多。據我們小組的調查顯示,我們覺得課桌椅的高度會影響視力,但不是主要原因。而且這一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是日積月累而後影響到了我們的視力。

首先,由於課桌椅的高旭與我們自身的需要不符合,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坐姿,而坐姿不良時導致我們的近視率高的重要原因。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大學都需要坐在椅子上學習,或者是坐在不是和我們的要求的椅子上看電視、吃飯、做作業等等。這些不良的壞習慣日積月累就影響到了我們的視力狀況。

其次,由於課桌椅的高度不適合我們,不僅僅會影響到近視,還會造成駝背、脊椎病、關節病等等。

所以,我認爲有一個適合的課桌椅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且這需要我們從小就開始養成這種好習慣。使用可調節高度的課桌椅,可以方便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們應該重視課桌椅的高度與我們的近視的關係,因爲它對我們的影響很大。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5

我們開始做這個課題研究時,說實話,我心裏沒有底,不知行不行,自己平時在班上又總是那麼默默無聞,此刻突然做什麼“研究”,是不是有點出瘋頭或譁衆取寵呢?但是,好在同學們都比較有熱情,整個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學都精誠團結,並沒有表現絲毫的排它性。

我逐漸融合和沉浸在小組這種團結協作、友愛互助、勤奮工作、熱情求知的氛圍中,我開始自信,我開始堅強……

在老師的指導和組長的帶領下,我們儘量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合理分工協作,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我們儘量廣泛地收集與中西方文化有關的任何資訊,然後共同精選與課題相關的素材。

其中對電腦比較熟悉的,我們就讓他上網查找資料,做網絡資料收集員;長於博覽羣書、一目十行的,我們就讓他擔任圖書資料收集員;而長於文章辭句的,我們就讓他作記錄員和報告撰寫執筆員。然後再利用羣衆的智慧,將資料彙總、分析,討論報告初案。每一位成員在羣衆的熔爐中都充滿了自信,充滿了力量,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培養了自己的潛質。

在採訪過程中,儘管我們參加人員比較多,但都有各自的分工,有的扮演記者,有的攝像,有的記錄,有的錄音,有的爲採訪過程做其它服務。我們每一個人的發奮使我們最終構成了這份理論性結題的報告,使我們的報告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理論性。

課題研究的順利結題,使我們每一位都很高興,但我更高興的是:透過實踐鍛鍊,使我更自信,更堅強。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6

一、實踐回顧

透過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樣的研究活動,不但可以發揮學生創造性,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綜合素質。

l.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研究思路及任務。

各班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明確職責,具體分工,並明確了研究思路,即把研究性學習與科研課題有機結合。有實施計劃,確定研究方案,制訂工作計劃。聘請相關教師爲指導教師,小組組長負責全面的指導和協調工作。

2.確定研究方式,指導學生選題。

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要求,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有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其組織形式也有小組合作、個人獨立和個人與集體相結合之分。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選擇課題研究,以小組合作爲主要形式。

3、培養學生科研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課題確定後,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方法的培訓,給他們講如何設計調查問卷和活動方案,如何開展社會調查,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在研究中注重親身參與,體驗過程,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之後,組織學生進行了開題論證會,交流選題的經驗。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還印發了“活動記錄表”,學生記錄每次活動的情況,便於課題分析和總結評價。

二、經驗和體會

(一)經過一年的實踐與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有了初步的瞭解,探索出了“以課題研究爲主要類型。以小組合作爲主要形式,研究主題下選擇小課題的組織方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方式。

2.教師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摒棄了陳舊落後的教育觀念,改變了課堂教學“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爲主體,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漸成爲了教師主動的教學行爲。

3.提高了教師科研意識和水平,促進了自身教育科研工作。透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和鍛鍊了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4.開展研究性學習,既提高了學生思想素質,鍛鍊了學生意志,又增添了他們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培養了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透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也深深地體會到:

1.開展研究性學習,要站在課程的高度來認識。

實施素質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21世紀的高素質人才。開展研究性學習,便是我們實現培養人才目標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研究性學習,不僅只是開展一些學習活動、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課程的高度來認識,只有這樣,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才能落到實處。

2.開展研究性學習,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我們的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勢和教學方式,但又蘊藏着迫切改革教學現狀的積極性。研究性學習給了我們一個教改的機遇和挑戰,但是我們的教師仍然存在着認識不足或有後顧之憂。我們只有轉變教師陳舊的觀念,引導教師參與教改實踐,正確對待教師的勞動,才能把研究性學習搞好。

3.開展研究性學習,要處理好師生的關係。

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等特點,學生只有積極參與、親身體驗,主動求索,才能達到課程的目標。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在剛開始此項活動研究的時候,學生了解甚少,一片茫然,對如何選題,如何收集資料,如何設計和開展活動及怎樣總結都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爲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處理好與學生平等、和諧關係的同時,也要發揮指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實施。

4.開展研究性學習,要引導學生正確選題。

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都比較樂意和興奮,但學生在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卻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學生定的題目過大,難以操作,有的選題又太偏,自身力量難以完成,有的選題又太俗,缺乏一定的意義和價值,還有的選題比較離奇,沒有研究實際意義。爲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選題,因地制宜,聯繫生活經驗,發揮優勢,選擇自已熟悉和喜歡的,有研究意義的課題。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7

剛進入高中,一門新課――研究性學習――使我感到有些新鮮。所有新的事物剛接觸起來一般都不會那麼得心應手,因此對於這門嶄新的課程,學習了一年之後的我就有一番自己的心得體會。

上課之前,我十分激動,剛聽這門課的名字就很容易讓人想到這是一門讓我們學生做自主調查研究的課程,我們得自己動手、動腦,做調查時還得和陌生人說話詢問……而後,我還想到了十分十分多的關於學這門課會發生的一切,以及今後和老師同學之間和合作問題,自己心裏也是陰晴不定的。

最後要上第一節課了。我所在的研究性學習小組一共有七名成員:五個女同學和我們兩個男同學。我們的指導老師是我們班數學老師,而我們最終確定下來的研究課題是:研究紙張浪費狀況。老師還給組長解釋了我們這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好處以及方法,組長也給我們小組的成員們各自安排了工作。自此,我們爲期一年的研究性學習正式拉開帷幕了。

接下來的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我們七個小組成員各司其職,但我們的研究進展卻不是很理想。我們雖然不是什麼都沒幹,但是效率卻極低,我想主要是正因我們幹起活來自顧自的,就連小組內部也是隻有分工沒有合作。很快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們的研究成果還遠遠沒有到達我們理想的那樣完善,就連上半學年的報告也是大家臨時想出來的。我們小組的人數在年級段就應算是最多的了,人多效率低,這個問題很快就被老師注意到了。

於是,高一的第二個學期又開始了,我們的輔導老師對我們小組進行適當的改革,之後我們的研究又緊鑼密鼓地開始了。這學期,我們加強了組織內部的合作,美其名曰:“六幫一”,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從原來的一個人做一件事,到此刻的七個人做七件事,同學們的友誼也有了大大的提高。大家都忙的不亦樂乎,上學期沒完成的任務,這學期都很快的補了回來,到了期末,我還有超多的時刻來對我們的研究成果來進行“深加工”,以使我們的報告做到了盡善盡美。經過這一年的發奮,我敢說,我們沒一個人都沒有留下一絲的遺憾。

透過我們這次的研究成果,足見社會和個人對節約環保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透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我所學到的東西也遠不止我一年前所想到的,這對於我是一段經歷,一段必須要經過自己身體力行之後纔會得到的經歷,我想這會使我終身受益的。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8

時刻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這一次研究性學習也即將結束。回想這一個多月來的日子,雖然是辛苦了點,但是收穫還是挺大的。在此次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我學會了團結合作。在學習的過程中,組員們幫了我很多忙,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真的很感謝他們!

同時,經過了這次的研究調查,我瞭解到廢電池的危害性及其處理方法。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能爲環保工作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了!我期望我們的同學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注重對廢電池的處理!也期望我們的沒一個同學都能多做做宣傳工作,大家一齊爲了地球的美麗而發奮!

時刻過得真快,這次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就這麼快就結束了。心理還真有絲不捨啊!在這次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我的收穫挺大的!不僅僅瞭解到了廢電池的危害性以及處理方法。也讓我收穫了與組員之間的友誼。不知不覺中也培養了我的職責心以及不怕辛苦的精神。

從調查結果來看,市民對廢電池的瞭解程度並不是很來自深,在生活中對廢電池的處理方法也不正確。當然,在我的學習生活中也有同學不注重對廢電池的處理,他們大多數是丟棄在垃圾堆裏。這就需要我們多做宣傳工作了。

經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我的膽子也變大了很多。在與人的交際方面又有了新的認識。這將成爲我以後成功不可缺少的一步。

老實說,作爲一名文科生,我對研究廢電池方面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作爲地球母親的一個孩子,我想我有義務去了解廢電池的危害以及處理方法。雖然對化學方面我幾乎是一竅不通,但也略知道廢電池對環境是有危害的。但具體到底有哪些危害就不大明白了。因此我加入了這一小組。

經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讓我有了許多收穫。雖然研究化學這方應對我的考試成績沒多大的幫忙,但對我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幫忙的。在生活上,我瞭解到了廢電池的危害性以及處理方法。我想這也許並不是最大的收穫吧!最大的收穫是我們組員之間的友誼!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9

研究性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透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

研究性學習的根本在於“學習”而不在於“研究”,有獨特價值大大增強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得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有充分的自由,自己去獲取知識,真正地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但我認爲,這也存在着相應不足:有利於培養學生求知的慾望,但不利於系統知識的掌握;強調探究的過程對學生髮展的教育價值,但操作困難、與之配套的社會環境尚待完善;滿足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但往往使學習流於粗淺和表面化,容易與知識的學習相割裂。如網絡文學,人的個性張揚有了比較寬鬆的釋放空間,發表的機率也大大增加,但當中的一部分人也有很多機會帖些不文雅的東西,粗俗的東西,使文學的崇高、神聖也貶值,無論是從語言還是內涵,無不使學術界中的某些專家學者所擔心。平臺的構建是否健康、正確,這也是研究性學習至關重要的一個棋子!

首先,轉變學習觀念,改變學習方式。說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以我們的小組而言吧,我們選擇的課題是:《快樂中秋節》,看起來其沒有什麼難的,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

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現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的學習環境。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機會。

其次,促進同學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這個我們在學習研究中都有切身的體會,像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能力如何,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這段時間,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閱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一會有很大的幫助

再次,團隊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有人說重點高中的學生都很自私,不愛幫助人。然而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分明的看到了熱情幫助人的同學,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例如團結互助組,一開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這樣,效率提高了很多,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透過研究性學習,還加強了我們的綜合素質,增長了知識。在研究性學習中,有找資料的,有畫畫的,有整理稿子的,有采訪的……大家在這些方面都得到了鍛鍊,提高了能力,學到了一技之長。還有,我們孩子對中秋節略知皮毛。透過查閱採訪後,大家加深這方面的瞭解,說不上精通,也說得上熟悉了。這也算得上是我們人生的一次飛躍!

在我們研究過程中,有的`學生利用因特網來查找資料,而且也要求我們要學會與他人交換經驗、意見,以便自己獲得更多的資源,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不斷進步。正所謂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俗話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爲學習應該是“樂”的。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這纔是一種積極的學習。如果我們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學會了方法,我們將會知道學習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快樂。研究性學習也要求我們要有主動性,並具有一定的恆心,主動性和恆心是堅持學習的前提,也是我們培養某些能力的條件。自己可以利用別人的資源的同時,也應該把自己的資源提供給他人共享,形成一個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的平臺。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感想:

一、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

研究性學習作爲一種學習方式和途徑,作爲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活動,更需要學生應該具備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爲這不僅僅是獲得直接經驗和知識的方式,更是爲學生將來開展個性化的工作打

下了良好的思維基礎。自從確定課題以後,研究小組同學就開始利用休息時間去圖書館借書、上網查找資料;利用雙休日還去不同的地方進行調查研究,並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彙總。透過這樣的尋尋覓覓,查查找找,不斷修正,研究小組同學對這一課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的治學精神,使他們具備踏實嚴謹的作風,體會做學問的艱難曲折;同時進—步明白做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這種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的培養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之一。

二、研究性學習充分發揮了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研究性學習面前,人人平等,學生作爲學習的主體,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盡情地發揮。在指導小組成員研究的過程中,我瞭解到部分學生基礎課成績並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和獨到的見解,卻是令人大爲讚賞的。當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之後,他參與到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會空前地高漲,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幅度地提高。

總之,透過研究性學習,我和孩子們受益良多,在不少方面都受到了鍛鍊,得到了提高,在研究性學習中,沒有好學生與差學生的差別,大家都置身於求知的領域,對誰都是一片空白,我們涉足於課堂之外的廣闊天地,拾得了累累的碩果。所以,我想說:“真的很感謝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10

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學習,提高能力,我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

這是我們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的真實體會。

在班主任崔賀老師的策劃組織下,我們高二(2)班全體同學參與調查研究了《線性規劃問題的實際應用》這一研究課題。由於研究性課題的主要內容“線性規劃”是我們在高中數學第二冊上(試驗必修)第七章的學習內容,在以前學習的過程中就有許多同學由於無法聯繫實際合理想象而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大家都積極參加,十分踊躍,加之此次研究性學習中親臨社會調查研究的機會十分豐富,我們也就更加的熱情投入,以求獲得更多的收穫。正是這種積極高昂的態度以及崔賀老師正確細心的指導,使我們最後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們就將聯繫實際情況,具體談一談在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準備充分目標明確

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很多同學都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想早點走到社會上實際調查,這時崔賀老師及時的阻止了我們,並且耐心的告訴我們只有準備充分,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麼內容,調查的具體對象是誰,調查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想取得什麼樣的調查結果,採用什麼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收拾好心情,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我們按照崔賀老師事先計劃的五個調查任務不同的活動小組,自願報名參加自己想參加的小組。小組人員調整完畢後,我們就開始針對不同小組的調查對象自己準備相關內容。比如第一小組想要調查的內容是城市規劃、佈局與設計中的線性規劃問題。於是在參考了網上的相關資料,以及報紙新聞等多方面資訊後,組員們討論決定將調查對象設定爲天津街的設計改造規劃項目,調查地點設計爲天津街改造辦。確定好目標後,我們又積極準備自己想了解的內容,比如事先設想天津街改造工程中會有那些具體的線性規劃問題,不同問題中獲得最大效益的解決方法又是什麼,哪些規劃好的內容已付諸實踐並取得巨大的效益等等。我們的其它四個小組也都是如此,精心準備,不留一點漏洞。正是由於我們充分的準備,明確的目標,使我們在後來的實際調查中,有理有據,從容不迫,如魚得水,獲得了巨大的成效。

二、團隊精神合作至上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有人說重點高中的學生都很自私,不愛幫助人。然而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分明的看到了熱情幫助人的同學,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比如第二小組,他們的調查內容是汽車調度中有關線性規劃問題。一開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他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組員楊振業、黃超、李易負責調查地點的確定聯繫,組員李成龍、夏博、尹家琳負責對客運中線性規劃問題的利用的收集工作,組員於秀、張馨、王晨婧、向飛負責查找在數學問題中,有關汽車調度的線性規劃問題,以及調查後效果的設想,組長張磊負責調度協調。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他們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助別的組員。正是因爲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助,以集體的利益爲主,第二小組的任務才能在失誤在先的情況下完成的很好。在五個小組之間,合作的關係依然緊密,如果查找到與其它小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於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間。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爲了共同的目標。

三、理論聯繫實際與抽象思維的能力

作爲學生,我們所接觸到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應該說,我們很難體會到自己現在所學習的高深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什麼聯繫。然而在這次關於線性規劃的實際應用的研究中,我們驚奇的發現,原來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如此廣泛而緊密的和我們的生活聯繫着。正是如此,我們也越加希望能將自己的所學,應用到現實中來。然而事實並非如我們所料,比如說,車票的售價,這就是一個線性規劃的問題,可是它與季節,客流量,油價等等複雜的問題相關聯我們根本就無法解決。正當我們愁眉不展時,崔賀老師告訴我們,線性規劃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廣泛,然而很多問題是十分複雜的,是我們的能力無法解決的,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就不去解決它。我們在課本上,練習冊上不是也見到過許多線性規劃的問題嗎,它們是怎麼來的呢?是人們在大量實際觀察後抽象出來的理想模型。我們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用書本上的知識解釋實際中的線性規劃問題,和從實際中提取出理想的問題模型。在老師的指導後,我們又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產生了更深刻的認識,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也更加明確了。比如第三小組,他們的研究內容是機車廠在生產機車過程中的線性規劃問題。他們將理論聯繫實際,分析出機車的材料,機車的外形,機車的速度,機車的動力種種因素對機車最後的質量以及機車廠獲得的效益之間的線性規劃關係,並從中抽象出幾道與此有關的題目,如生產投料類題目(見附錄)。其它小組也同樣透過不同的角度抽象出許多理想的數學模型。很多從前對線性規劃不很明白的同學,現在不僅可以用它解釋生活中的問題,甚至可以自己出題考別人呢。一些數學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了自身的能力。這些會讓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以上就是我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它讓我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