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賞識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2.25W

賞識教育學習心得體會1

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自覺性不夠、生活習性差,是我校生源的現實狀況,它導致上課課堂紀律差、學生普遍易產生厭學情緒等不良現象,所以,規範課堂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果就成爲每位教師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

賞識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爲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對學生個性特點予以充分了解、剖析,進而區別對待地引導、教育,更要充分運用賞識教育,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自豪感,以逐步規範學生課堂教學常規、促進學生不斷進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首先,幫助學生消除陋習,循循善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坐不住、愛講話、做小動作等不良習慣是長期累積下來的頑疾,每位學生的問題又各有不同,個性也有較大差異,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應有所區別,不可千篇一律。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家庭背景等要有較充分的瞭解,然後制定不同方案,予以逐個突破、“消滅”他們的不良習慣。比如,我所教初二(4)班的學生A,聰明、伶俐、自尊心強,但上課不認真,好動、愛講話,成績波動大,是位需要老師採用“盯人戰術”纔會安靜的孩子。在教學中,面對這樣的孩子,我的處理方式是:當他做小動作時,我儘量不去強化他“動”的感覺,而是輕輕地摸摸他的頭,或者拍拍肩,微笑地注視着他,而且每次進入教室,我都先溫和地注視着他,投以欣賞的眼光,這種暗示讓他心存感激,漸漸地我的提醒目的達到了,它比以往語言呵斥的效果要好得多——現在A生已成爲該班物理學科的傑出代表了。

衆所周知,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掌握每一個時機培養孩子們對學科學習的興趣。我們一旦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起來後,其他問題就可事半功倍、迎刃而解了。教學中我採用以下幾種方法,感覺挺不錯:

其一、利用課前3分鐘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學知識的演講。

這種方法特別有利於那些擅長演講的學生,這類學生能說會道,性格開朗,充滿自信,但他們往往又是老師的死對頭——上課老愛講話,愛逗別人,更有甚者會瞎起鬨,比如我所教的xx級初三(6)班學生B,就是一位曾經讓我頭疼的傢伙。我以“懷柔”政策和“拼刺刀”等方式均未見效。終於,在得知他語文方面有一定的天賦之後,就以賞識的口吻請他在課前表演一番。剛開始,這傢伙還不賣帳。我心裏想,小子,你是不是“拼刺刀”拼上癮了?敢不幹?口裏卻說:“怎麼?沒信心?怕出醜?還是根本就不知道從何說起呢?”嘿,這回,激將法還奏效了,他昂起頭,拍起胸脯大聲應道:“有啥難的?來就來唄!”上鉤了!可我不會輕易“放過”你的。於是,我連續安排五節的課前3分鐘由他演講。這傢伙還真是演說家的料,一些物理故事,在他有聲有色的描繪下,變得生動有趣多了,這一來,他不僅自個兒成了“物理專家”,也帶動了一批他的哥們加入了查找資料的行列,進入了我階段性頒佈的“進步獎”一列。——“刺頭”安靜了,教學得以流暢進行,效果自然在不斷提升。

其二、採用分組討論學習形式,合理搭配好生差生,以好帶差。

這是分組討論學習之必須。但是,分組時,除依學習成績的優劣搭配外,還需綜合考慮以下幾種因素、情況,以使各組教學討論的良好效應最合理、最大化:一是注意男女生搭配。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小組中在異性的關注下學習討論,其表現欲會更強些,爲了不甘在異性同學面前出醜,爲了博取異性同學的讚賞、羨慕,大部分學生會暗地裏自我加班,鞏固、提煉知識以圖好好表現,贏得喝彩;二是要考慮學生的情趣、性格等特點。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興趣愛好不同,性格迥異者分在同一組,很難引起共鳴,易冷場,各自爲陣,大家難以啓口不便溝通,更別說熱烈討論了。所以,分組前老師還得細細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不要怕浪費時間,更不要以爲這是多此一舉,其實,這一步若能周全考慮,當有“磨刀不誤砍柴功”之功效。初期可將討論、學習的要點、主題告知各組組長,並指導他們如何開展,怎樣激發組員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並鼓勵他們大膽組織、安排小組活動內容,以使分組討論學習的形式落到實處,取得應有效果。這是授之以漁的招式。久而久之,學生幹部、學習骨幹的能力得到鍛鍊提高,威信也得到樹立並不斷鞏固,逐漸地部分同學就可能成爲老師的好幫手。

綜合上述幾種因素進行的分組學習方式其學習效果絕對比隨意、隨機、臨場搭配的方式來得高,在這樣的學習氛圍、環境、羣體下,部分學生原有的懶散、搞鬧等陋習就可能逐步地沒有了市場。於是,老師的教學自然也就輕鬆許多,心情也會更加舒暢喜悅,那麼賞識、鼓勵、表揚學生的言行也就會成爲習慣之舉了——良性循環,多好啊!

賞識教育學習心得體會2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讚賞,這是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其它動物的地方。”美國教育家卡耐基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賞和鼓勵。對於後進生來說,讚賞和鼓勵不亞於雪中送炭,可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並從他們的內心激發出無窮無盡的積極動力。”

賞識,其本質是愛。學會賞識,就是學會愛。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賞識教育的特點就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而抱怨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弱點和短處,小題大作,無限誇大,使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賞識教育的奧祕在於讓孩子覺醒,每一個生命覺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

剛開始接觸賞識教育,多着急於方法。而實際上,賞識更重要的是態度問題,視線問題。要學會從內心真正賞識,所有的語言和行動都要圍着兩個字“真”“信”,真心,真誠,真情和信任。把基本的問題解決了,隨手拈來都是方法。

賞識教育不是單純的表揚。在民主氣氛下長大的孩子自信心強、性格獨立。然而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民主,只有相對的自由。對於孩子身上的缺點,絕對不能姑息遷就。既要賞識也要批評。既要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發孩子的成長潛能,也要指出和糾正孩子的問題,讓孩子的成長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兩者結合,孩子纔會有真正健康的心理。

賞識教育要和責任教育相結合,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承擔的基本責任是什麼。

賞識教育要和挫折教育相結合,要讓孩子嚐到失敗的滋味,培養對抗逆境的勇氣。要讓孩子知道,目標越高,越是好強上進,越是容易遇到或感受到挫折,而拒絕挫折,就等於拒絕成功。

賞識教育要同道德教育相結合。要讓孩子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尤其要讓孩子懂得行爲的底線在哪裏。

沒有賞識的批評叫催殘,沒有批評的賞識是溺愛。

賞識教育學習心得體會3

賞識教育源於一位偉大的父親——周弘,他以無限的愛心把女兒周婷婷由一個令人同情的聾啞孩子培養爲我國第一位聾人大學生,不僅使女兒走出了無聲的世界,而且成爲一個能言善辯、思想健康的姑娘。20年來,這兩個普通的生命,創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蹟。如今,這位父親創立的賞識教育法被公認爲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賞識教育在促進學校教育中也發揮着一定的作用。

透過一系列的對賞識教育內容的學習,使我對賞識教育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寬容學生——允許失誤。現在的孩子的確很調皮,嚐嚐做出一些令人想也想不到的事,再加上年齡小,家庭教育跟不上,自制力差,所以很多孩子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對的方法”,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要過分去追究學生的責任,要從教師教學着手,查找原因,並努力去改變這種現狀,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轉變。不能發現學生有了差錯,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馬上讓學生改得一乾二淨,成爲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應引以爲鑑。提醒學生——大膽批評。賞識教育不是一味地、簡單地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容忍學生的過錯,針對學生身上出現的缺點和錯誤,也要大膽地批評。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必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

賞識教育學習心得體會4

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看着很簡單,“豎豎大拇指”、“說說太好啦”但是內涵豐富而深刻,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學一學。

家庭中的賞識教育

我們都知道周老師有一個優秀的女兒,能說會道、心靈舒展,是“留美博士生”、還獲得了“全國自強模範”、“海內外十大時代女性”、“全球熱愛生命獎”等,可是誰又能想到這竟是一個自幼雙耳全聾,三歲半還一個字不會說的孩子,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重要的原因是因爲有一個懂教育,會教育的父親,而她的生命之花也是沐浴着“賞識教育”的雨露盛開的。

賞識教育會讓孩子充滿自信。我也有個三歲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有一天,我去接他,老師對我說,他們正在學“蒙氏閱讀”,學了好多詞語,大多數小朋友都會了,可是我兒子學得不太好,只學會了幾個,沒達到要求,讓我回家輔導一下。我心裏暗想:我兒子記憶力一向很好的,一歲半時就會認一百多個車標了。怎麼會學不好呢?我細問了一下,老師說:“可能由於年齡比較小的原因,他不太聽講,經常在老師講課時下座位溜達。”聽了老師的話,我認爲兒子是對老師講得課不感興趣了,太貪玩了。我並沒有回家輔導他,而是對他說:“兒子,老師今天表揚你了,說你的詞語學得好極了,媽媽太高興了,她說你非常聽話,總是認真地聽老師講課,你要繼續努力啊!”兒子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

接下來幾天,回到家,我都會問兒子,今天學得什麼,可不可以當小老師把學到的詞語教給媽媽,於是兒子就會拿着詞語卡片認真地讀着,還時不時地說一首學到的兒歌給我們聽呢。每次我都會對他大加讚賞,他的進步也很大。

再和老師交流時,老師說:“你兒子進步挺大的,看來你輔導得很用心啊!”我在心裏得意地想:相信孩子是最棒的,他就是最棒的!

學校中的賞識教育

做爲一名老師,學會用賞識教育,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我班有個叫勝利的孩子,學習不怎麼樣,就愛打架,每天一小架,幾天一大架,我和他談過心,找過家長,都不怎麼有效果,真是令人頭疼,有一次,我看到他桌上有一張“於氏武道”的宣傳書,和他聊天中我發現他現在正在學習“跆拳道”,一個改化他的計劃便在腦海中形成,一次上課,我對全班同學說:“大家知道嗎,我們班的勝利同學正在學習跆拳道呢!我們請他下來爲我們表演一段怎麼樣?”熱烈的掌聲響起來,勝利不好意思的走下座位,有模有樣地表演了一段,同學們都叫起好來。我趁機表揚他說:“勝利練的真不錯,要學好跆拳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吃很多的苦,看來你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真是太棒啦!”

課後,我找他談心:“勝利,你能把跆拳道練得這麼好,說明你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學武是用來強身健體,同時能讓你變得意志堅強,可不是用來打架的呀!”他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從那以後,他打架的毛病改了很多,我以此契機,鼓勵他好好學習,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的勝利不能說是個好學生,但是起碼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

對孩子要有愛,要賞識,這樣我們才能迎來教育的春天,必然是花開萬朵,錦秀無邊。

賞識教育學習心得體會5

我們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質和邏輯來說,就是不斷地關心學生的成長。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應將教學工作理解爲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應將更多的心力放在如何維持和保證師生之間不可或缺的心靈溝通上面。只有善解人意的教師,纔是真正的教師。

在教育學生中,應多多采用賞識教育法,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發展進步。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面對的多數是性格迥異、基礎參差、期望不同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顧及到學生自身存在的特點,及時激發他們學習的內部動力,並多給學生一些建立自信心的機會。教師的評價,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往往能對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我們對於學生獲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功和進步,都應給予真誠的肯定和讚揚。喜歡鼓勵學生的教師,猶若清晨的一縷曙光,足以照亮學生心底黯淡的殿堂。往往老師一句體諒的言語,就能使學生的情緒穩定下來,重新恢復信心;一番指引暗示的勸導,就能幫助學生走出迷霧,遠離誤區。

在一次的跳繩比賽中,我對此有了深刻的體會。訓練跳長繩時,女生兩分鐘勉強跳一百三十個,我很着急,就大聲地訓斥她們這樣跳不行,那樣跑不好,訓得越兇,她們失誤就越多,後來她們都找藉口不跳了,一瞭解才知道原來那些不會跳的,或沒有參加比賽的學生站在旁邊看,悠哉悠哉,反而挨不到教師的批評,而她們就是因爲參加比賽才被老師批評的,所以覺得還不如不跳。

我意識到我太性急了,她們能參加比賽就已經是很積極了,我真不應該這麼兇的批評她們。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我先在班上大大表揚了參賽隊員的勇氣和集體榮譽感;在訓練時,我一個勁兒地誇她們跳得靈活,跑得很快,哪怕失誤,我也說比以前好十倍,女生越跳越自信,越跳越積極。在比賽時竟然一個失誤都沒有。太出乎人意外了。

當訓斥批評沒有效果時,不妨換個心態,用賞識對待學生,我們應當格外注重正面教育。或者說,注重對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及時肯定和倡導,從而促成其進一步的發揚和推廣。認可學生的付出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要讓學生始終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避免使其產生任何消極逃避的思想。因爲學習成效是樹立學生持之以恆信心的陽光、空氣和水。賞識教育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爲前提,透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教師鼓舞、激勵的語言,像魔棒一樣,能使疑慮變得堅定、恐懼變得平靜、猶豫變得主見、自私變得互助、怯懦變得勇敢、自卑變得自信等,綜合起來就是“我能行”的力量與信心。這就是教師語言對學生心理引導的結果。這種引導將使學生的心理不斷健康成長,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主流。

賞識教育是對學生個性尊重的教育,對學生進行讚揚和鼓勵的教育。少責備和懲罰學生,尤其是那些所謂落後的學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給他們關心、鼓勵和常識,及時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點,並公開地予以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當一個人被認可、被信任、被尊重時,他的愛心、善心就會不斷被強化,他的自尊、自信也就會逐漸提升。當一個人具備這些積極因素的時候,就會逐漸邁向真、善、美的境界。因此,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點也不誇張。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追求賞識是人的天性。對於一個不斷成長的學生,我們最好的禮物,是多給他們一些欣賞和期待,多給他們一些讚美和鼓勵。

賞識教育,可說是素質教育的延伸,集中體現在教師對學生取得未來成就的可能性暗含期待的一種深沉的情感體驗。在這種情感體驗中,包藏着熱愛、信賴、堅信、鼓勵、嚴格要求、期望等在內的複雜情緒。它們透過教師的各種暗示的方式,或有意或無意的流露出來,向學生展示出賞識教育的感召力和推動力,從而觸動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對教師作出積極的迴應。這個過程不僅有利於誘發和鼓舞學生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激情,並且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然而,學會賞識並不容易,它不但要求我們的心靈裏充滿愛心,還要求我們具備足夠的智慧來時時實施和貫徹它。但要記住以下幾點:

1、賞識教育並不是簡單的鼓勵加表揚,而是從內心對孩子尊重、欣賞、從中激發出孩子對學習的自信心和和自覺性。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其它孩子作盲目的比較,尤其不要拿孩子的短處與其它孩子的長處進行比較,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讓他或她活出自己的精彩。

2、善於發現孩子的努力和成績。家長之所以會對孩子橫加干涉,其根本原因就是希望孩子出人頭地,成爲人上人。在這樣一種心理下面,就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績單,由成績單分數的高低來決定自己的心情和教育的方法,於是雙眼被分數吸引了,看不到孩子的光明瞭。但如果換一種角度,看到孩子這次比上次努力的地方,孩子會受到激勵,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會加倍努力。

3、要及時讚揚孩子的成就。事實證明,及時賞識和讚揚孩子,比事後再給予讚揚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當孩子達到了某個既定目標,作爲父母一定要把握機會,及時由衷地讚揚孩子;同時表現出你的喜悅心情,讓孩子感受到是他或她的良好行爲表現使父母感到高興。這是簡單而又能產生顯著效果的一招,只要堅持去做,必有喜人的收穫。

有時候,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父母一句讚揚的話,他們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視和關心。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的成績表示出及時的`關注,會讓孩子感到失望,而這種失望很可能會讓他們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

當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取得哪怕一點微小的成績時,都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等事後再讚揚孩子,而應該及時讚揚孩子所取得的進步。你可以說:“這次幹得真不錯,我真爲你高興,下次繼續努力!”

當孩子主動向父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績時,父母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關注,停下手中的工作,真誠地給孩子一些讚美和鼓勵:“讓我來看看,嗯,確實有進步!”

賞識教育學習心得體會6

賞識教育強調的是善於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他們在情緒上得到滿足,使之學習心境保持“愉悅”,從而使學生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都處於良好的活動狀態,產生求知的慾望和情感,強化學習效果,並取得求知的成功。賞識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讓孩子“追蝴蝶”的那麼一種教育境界。認爲生命的終極目標是幸福,成長過程的最佳狀態是快樂。是生命的體驗、思想的繼承,是心態的迴歸,心靈的解放、舒展,是觀念的更新、語言的突破。自愛是快樂之源!那麼如何實施賞識教育呢?

1.瞭解學生,善待學生

要想搞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就厭學這一情況。原因是多樣的:或感到自己基礎差,或感到某學科沒意思,或因教師不妥善的批評而賭氣放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幾乎都是主觀原因所致,不願學、不想學,是他們的普遍心理。面對這種情況,若想實現教與學的雙贏,該怎麼辦?

讓學生“想學”、“樂學”就必須善待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美國一位作家這樣評價教育——“對孩子們來說,一句讚揚抵得上十句責罵。”我國清代教育家顏元也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雖然談得是家庭教育,但對於學生又何嘗不是要“獎”呢?因此,瞭解學生,善待學生,是實現教與學雙贏的重要途徑。

2.尊重學生——學會傾聽

青少年時期正處於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是成長髮展過程中矛盾最爲集中的時期。面對學生的訴說,教師一定要認真、專注地傾聽,這本身既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也是學生的心理需求。千萬不要以爲學生說話沒什麼意思而不耐煩,甚至打斷學生的話敷衍幾句甩手而去,這會極大地挫傷學生想接近你的願望,也可能從此他就會遠離你,遠離你所教的學科。

3.激勵學生——爲學生加油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心理激勵是一把挖潛啓智、培養學生奮發努力、快速成長的金鑰匙。因此,賞識教育更加註重激勵的作用,而且強調實行“正向激勵”。正向激勵,就是以表揚爲主。教師善於表揚,就意味着會贏得教育上的主動權。每個學生,總是想把自己最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這種願望會比社會上的其他人更強烈。而教師的每一次表揚不但鼓舞了學生,也鞏固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4.寬容學生——允許失誤

“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對的方法”,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要過分去追究學生的責任,要從教師教學着手,查找原因,並努力去改變這種現狀,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轉變。不能發現學生有了差錯,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馬上讓學生改得一乾二淨,成爲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應引以爲鑑。

5、提醒學生——大膽批評

賞識教育不是一味地、簡單地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針對學生身上出現的缺點和錯誤,也要大膽地批評。不過這種批評是中學生樂於接受的“提醒式”,總的原則是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正所謂“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命運。同樣,老師怎樣對待學生,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命運。學生就像黃山上的松樹,千姿百態,各有所長。他們的身上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老師是眼裏不容沙子,揪住學生的缺點不放,把他批評得“體無完膚”呢?還是以寬容的心態,盡力找出他的優點,給予正確的引導,讓賞識、讚揚、鼓勵化作一種力量,激勵他自省、自律、自強呢?明智的老師當然會選擇後者。

哲人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讚揚、鼓勵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對800名男性進行了30多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成就最大者與成就最小者在智力上沒有顯著的差異,而他們在自信心、進去心、堅持性、不屈不撓、不自卑等非智力因素上有較大的差異。推而廣之,學生成績不良,並非完全智力上的原因,若只從智力上着眼提高學生成績是徒勞的,只有從改善非智力因素入手,消除他們在非智力心理因素上的不良品質,才能使他們固有的智力優勢得以發展。智力因素相當於種子,非智力因素相當於土壤,只有土壤肥沃,種子才能茁壯成長。而肥沃的土壤的構成成分我認爲最基礎的就是“賞識”這一元素。賞識是一座橋樑,是師生精神相融,心靈交匯的橋樑。只有賞識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才能激發他無窮無盡的創新思維。在一次次的被賞識下,就會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向着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教育與被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