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熱門】學習培訓心得體會集錦7篇

學問君 人氣:2.62W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1

班組長是企業最基層的管理人員,是企業生產計劃和工作制度的落實和執行,班組長肩負着重要的督導和管理責任。他們每天與員工進行最直接的接觸,能磨練出紮實的待人處事能力,是企業中高層管理的強大後備力量。在激烈的市場及行業競爭中,打造一支生產技術過硬、心理素質穩定、應變能力較強的基層生產班組,對於企業成本的控制、效益的提升、員工的穩定及人才的培養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熱門】學習培訓心得體會集錦7篇

透過參加公司舉辦爲期四天的《克拉瑪依石化公司HSE十六項管理規範》班組長培訓班的學習,使我深刻的知道了此次培訓的目的:它主要是提高班組長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明確班組長在班組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以及嚴格遵守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是關係到每個員工切身利益和有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發現在班組建設和日常管理中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

班組長是生產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指揮者,也是直接生產者,他綜合素質的高低將影響班組管理的成敗。所以,班組長不僅要具備善於溝通,執行力要強、具有影響力、關注細節、帶領團隊等管理能力,還要掌握足夠的技術技能,是控制各類事故的最前沿陣地,是企業能否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安全技術與管理是班組長等基層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具備最基本知識。

這次培訓,讓我充分認識到了自己崗位的重要性和肩上的責任,看到自己技能上長處和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爲提高業務素質打好基礎。希望以後多舉辦這樣的培訓活動,班組長多參加學習的培訓機會,同時建議公司是否能夠舉辦一些三線班組長(主要以服務性單位)舉辦一些交流與培訓活動,適當開辦一些專業性的管理實務培訓、溝通技巧及心理教育等,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時,也可以促使班組長正確調整心態,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只有企業班組長們放開胸懷,認清使命,樹立正確的工作價值觀,用健康明朗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不斷地自我學習,提升自我,纔有利於班組的建設,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2

XX的十一月是溫暖的,充實而厚重。就在這美好的季節裏,時隔多年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在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度過了我最美好的四年大學時光。山東省20xx年度第五期申請律師執業人員集中培訓依然是在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進行,我懷着興奮之情參加了本年度最後一期集中培訓。

透過此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有職業道德方面的,有執業素養方面的,有社交禮儀方面的,還有風險把控方面的。這在我們即將踏入律師行業的實習人員心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我們以後的執業活動,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在第一天開班儀式上,山東省司法廳律師管理處副處長、律師行業黨委專職副書記張國龍講話中提到了“山東省律師行業發展現狀”。就全省律師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和我們的努力方向,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講解。他感慨的告訴我們,我們趕上了好時機,近幾年律師行業整體向好的方向發展,隨着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的加快、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隨着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加大,律師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社會大衆對律師的需求和依賴也逐步加強。律師成爲了一個熱門的、越來越受人尊敬的行業。但是在講到山東律師行業執業人數居全國前列,但是整體收費排名很低的時候,臺下一片譁然。我省律師主要是以低端業務爲主,例如人均業務收費,北京是67萬元,廣東是46萬元,我省只有20萬元 ;每一案收費,北京是4.8萬元,我省是1.2萬元。但是面對目前的現狀,我們不會懼怕、更無從畏懼,我們會堅持學習、克服困難、緊隨社會主流、穩步成長,爭取讓山東律師行業能穩步跨越、迎頭趕上發達省份。

每個律師都要有過硬的政治素養。前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孟建柱在全國律師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要求“律師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爲從業的基本要求,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因此,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一系列依法治國的路線、方針、政策,明確了這一根本,律師在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才能有所作爲。同時,堅持黨的領導,是確保律師工作正確發展的政治方向,是律師事業長足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因此,我們更應該不斷加強自己的政治素養,忠於憲法和法律,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堅持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嚴格依法執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證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偉大進程。

律師職業道德是指導律師執業行爲的準則,是評判律師執業行爲是否符合律師職業要求的標準,是對違規律師追究職業責任的重要依據。法律不外乎人情,道德是最低層次的法律、法律是高標準的道德。律師是一個特殊職業,承擔着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定職責,律師的職業特點決定着其在社會中某種程度上擔當着“法律代言人”的角色。社會公衆也把律師作爲“用事實講話,以證據服人”的理性代言人。律師的言行,對社會有着較大的影響力。因此,作爲法律人的我們,更應該予以遵守,並且要透過自己的努力,促使更多的人去遵守和擁護,並使它更趨完善。

山東大地人律師事務所主任崔冠軍講了“律師執業風險防控”。我感覺在我們即將正式執業的這個時候,聽一堂這樣的課真是非常的必要。即將步入律師行業的我們,大多是年輕人,血氣方剛、一腔熱情,對未來有一番美好的憧憬。但是任何行業都有風險,尤其是律師行業,整日行走在法律和客觀事實以及虛假表象之間,稍有不慎就會馬失前蹄。其中也不乏在利益誘惑面前有人失去了自我、突破了底線,甚至成爲了階下囚,悔恨終生。透過崔主任的這堂課,讓我們認清自我,時刻保持警醒,時刻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線,有所爲、有所不爲。在自己的執業歷程中,積極、穩步、健康的發展。

執業素養和執業技能是本次培訓篇幅最大、涉及最多的內容。泰和泰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慧講解了“民事訴訟實務與技巧”,國浩(XX)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孫守遐講解了“律師非訴業務基本技能”,山東國傑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維嘉講解了“法律文書寫作”,山東文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志國講解了“律師法律顧問業務”,山東衆成清泰(XX)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孟凡湖講授“刑事訴訟業務基本技能”。

老師們從律師執業的各個方面,包括訴訟與非訴訟、民事與刑事、法律文書寫作規範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他們從理論到實踐,從法律法規到具體案例、從學習心得到親身體會,都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講解,其中有他們的經驗也有她們的教訓。這使我們這些剛剛準備入門的準律師們,對業務知識的掌握和具體操作使用以及分析應變能力都進行了一場盛大的洗禮,使我們從更高的高度、更深的深度、更寬的廣度,對我們的行業、對自己的執業、對業務的把控等方面又重新調整規劃、重新謀篇佈局。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真心感謝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和高屋建瓴,也真心感謝省律協提供的這次學習機會。

最後一堂課,國家進階禮儀培訓師薛巍女士講授“律師執業禮儀與形象塑造”。可謂正中時機,因爲全國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標準化和職業化建設,律師行業是一個更加嚴謹和審慎的行業,在某種程度上代表着法律的威嚴和法律人的尊嚴,因此律師更應該在日常的法律事務和工作生活當中,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和形象塑造。得體的儀容儀表和良好的形象外觀,以及恰到好處的待人接物的方式,更有利於提高社會公衆對對律師和律師行業的評價和認可,更有利於人們對法律和法治的敬畏和踐行。

在培訓學習期間,律協還組織了一場戶外團隊拓展訓練活動,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參加了活動,也實實在在的得到了拓展、真真切切的收穫了心得和經驗。活動都是按小隊進行的,都是集體項目。透過一下午的拓展訓練,使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就像律師行業一樣,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簡單的業務越來越少,複雜的、多元化的、跨行業跨部門的大案要案越來越多,就算是簡單的案件有時也涉及好多方面和不同的知識層面。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和加強團隊合作、行業交流、分工負責、強強聯合。這樣才能把日趨複雜多元的案件做好、做精、做細。真正的做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進程。

總之,透過這次的培訓,我是受益匪淺。不管是業務知識方面還是政治素養方面,不管是風險把控方面還是形象禮儀方面,對律師執業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和嶄新的認識。這些知識、經驗、警醒和囑託必將陪伴我整個的執業生涯,我對未來的道路將更加的自信、堅定和從容。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很感謝在這個暑假教育局給我們安排這樣的美術培訓,也很感謝韓思民老師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我們一起探討美術教學。這幾天培訓收穫真的很大。三天我們培訓了以下內容:

1、學習了怎樣觀課與議課?什麼是觀課與議課?怎樣進行觀課與議課?

2、如何授課?每位教師準備了一堂精品課。我們觀課、議課。

3、交流了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透過這樣的培訓,我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對我有很大的進步和更好的提高。雖然培訓的時間不是很長,但讓我受益匪淺。

從去年9月份上崗,到今年6月份工作了一學年的我,接觸到了新的領導,接觸到了新的同事。一年的工作下來,有快樂也有煩惱。在這一年當中,我接觸到的孩子是四年級的四個班和六年級的一個班的學生,中高段的學生們相對於低段來說長大了許多,和他們的課堂對話也總有意想不到的話語,和他們在一起有很多的快樂,有時會和他們開點小玩笑,課堂也活躍了起來。關於課堂,作爲美術教師,我覺得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想象力纔會被激發。但是有時候,小孩子管不住自己就會製造課堂混亂。有的班級孩子自控能力太差,我在這個班的課堂管理上也沒了方法。想了很多的辦法,確實讓我很苦惱。有時會想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所以,我在帶動課堂學習氛圍方面還有待加強。

在一年的工作時間裏,在教學管理方面和教學方面,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暑假的三天培訓,在美術教學上給予了我很多的幫助。從近五年新招聘的美術教師的授課當中,都讓我感覺了一個共同點---實在。每個人的教學都或多或少的不一樣,正如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相同的一樣。每個人的講課都有自己鮮明的講課特色。培訓中唯一的男教師的講課教學風格比較嚴謹,比較穩重。而女教師的課堂氣氛相對活潑和輕鬆一些。每位教師都將自己的性格特色融於課堂教學之中,將自己的教學風格貫穿於美術課之中。

每位老師都是提前精心準備了自己的講課。教學步驟清晰明瞭

從匯入部分、民主導學、學生思考、學生動手畫到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的點評都很認真。課程設定都非常的流暢。我覺得每位老師的課都能讓人感覺到你的認真的態度,認真對待課堂,我覺得作爲一名老師這點很重要。

這三天的培訓,我體會到了很多:

1、一節美術課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思路清晰,把知識點講給大家,剩下的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實踐。這樣才能做到以學生爲主。比如四年級下冊的《靜物一家》,我在講這課的時候講的很複雜,效果也不佳。但聽了張慧君老師講的這節課,我覺得她用了彩色實物圖案,磁紙,透過讓學生拼擺的方式把這節課的重點拼擺景物的問題給解決了,既簡單明瞭學生們又喜歡。很值得我學習。不需要你去想多少的教學花樣,只要直接明瞭,吸引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們自己動手完成情況良好,這節課你就算成功了。

2、有時教師的課堂提問時間過多,例如:長時間地糾結在讓學生站起身回答“你打算怎麼做你的作品”、“你認爲某個圖案代表什麼意思”之類的問題上,而不是給他們更多的時間來思考、發揮想象力和真正動手做作品。我覺得應該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真正動手,而不是隻是嘴巴上的回答。光說這樣的做法對開發學生想象力和培養創造力沒有任何好處。

3、培訓的老師很多,但最後下來我發現美術老師做板畫的老師幾乎沒有。我講課結束後,韓老師指出我的不足之處,接下來的優質課講課我做了板畫,但是發現自己的簡筆畫基本功不是很好,黑板上的板畫構圖上不合理,畫的不好。我想老師畫得不好,學生一定不會信服於這位美術教師,所以這個暑假剩下的時間裏我覺得我該在畫工上再次練習、強化。

3.教師示範太完整

教師板畫固然重要,但是教師過多的的示範,造成了先入爲主的印象,也減少了給學生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比如:我們美術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黑板上完整地畫了一個狗的形狀,而後的學生作業居然清一色都選擇跟着老師黑板上的“樣子”畫“狗”。這樣的示範是適得其反,教師雖然很認真,但是結果卻禁錮住了他們的思維。我自己在授課過程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暑假這個培訓,和這麼多的美術老師課餘時間探討了這個問題,大家都有同感。我們以後得在板畫方面得注意了,板畫只是引導孩子們,而不是侷限於板畫這幅畫。我們更多的是透過這幅板畫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想象力。

4、美術課堂雖然是畫畫,但是不管在漢字上,還是言語上都非常的重要。普通話必須標準,文字的.筆順必須正確。很感謝老師們爲我指出錯誤的地方。讓我今後更加註意細節的地方。

美術課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使學生在美術課中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透過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表現生活,傳遞資訊。老師們在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下學習,不是把知識強加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在順向遷移學習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既調動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又體現了教師的主體作用。話好,但教學中我們往往做的不好。作爲一名美術教師我們應該懂得如何挖掘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內在美,並將之融入到課堂教學裏,使充滿美感的視覺形象與洋溢着美感的課堂教學藝術渾然一體。我們需要學習的知識還很多很多。用知識來充實自己,充實學生們。

作爲一名新教師,我的教育教學道路還很長很長,需要學習改進的地方還很多很多,我相信,只要有動力,就會前進。未來的道路上,我將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前進。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我有幸搭上課改頭班車,參加了暑期數學新課程培訓。幾天下來,對於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涌動着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

我個人感覺新課程有這它突出優點:

主要體現在:

第一,內容結構上,打破了學科的本位主義框框,刪除了“繁、難、偏、舊”的內容和改變了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狀況。使學生體會到,不是爲了數學而學數學。從教材所選例題及所編習題可以看到,數學中有物理,數學中有化學,數學中有政治、經濟、地理、環境及科技等;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目的在於應用,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自然與社會的各個領域。增強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來的自覺性。

第二,培養目標的要求上,確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摒棄了以往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傾向。誠然,無論是哪一門學科,要學好它,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強調知識更新與技能,而忽視了其它的需求,學生變成了讀書的機器,沒有創新的能力,社會就難以發展。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印象中的恩師之所以成爲恩師,不是他教給了我們多少的知識與技能,而是教會了我們如何去學習、如何做人。這就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新課程中,無論是哪一個概念的形成、哪一個性質、定理的獲取,都設定了情景,將概念的形成過程及知識的獲取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創造性思維的學習機會,使學生更能理解數學的形成過程,學會思考,學會提問,做到“看過問題三百個,不會解體也會問”

第三,學生學習方式上,改變了過去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在其中只起到了幫助、引導的作用。在概念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教師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師告之結論,而是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地去觀察、發現、蒐集資訊、並用已有知識對所獲資訊進行歸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不可否認,課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維下產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因“義教”時期所用課程多以傳統課程爲主,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以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爲主。進入高中後,突然地轉變了學習方式,學生難以適從,而教師又礙於教學任務的完成,都在趕進度,未給學生留以緩衝期,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其次,在知識的銜接上,“義教”教材的知識結構可能與新課程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斷層,新課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在舊的初中教材中沒有,或未能真正地講透。學生在運用到相關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感到吃力,從而出現了編書者認爲學生能完成而學生卻無法完成的練習、習題,給學生留下了什麼都沒有學到、什麼題都不會做的感覺,欠人性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產生了一定影響。最後,建議在高一數學①的編寫過程中,先介紹簡單絕對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數在閉區間內的最大(小)值的求法等知識的學習。作爲初、高中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生適應高中的學習的過渡。同時也對集合知識的學習賦予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對函數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們聽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師的辛苦講解,使得自己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己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怎樣作到這一點呢?我認爲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於興趣,我認爲,在新課改條件下,要上好高中數學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於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纔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纔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爲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裏一起學習。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的氛圍中學習。因爲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爲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爲別人的老師

經過一個階段的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總的說來透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爲以下幾點:

1.經過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大致內容。透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爲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於新增部分大學內容應在最短的時間裏把它們拾起來,不僅要弄清,更要弄透。對於一個高中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爲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對於未曾變動的舊的知識點,考綱上有所變化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新增內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於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透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組組成的,各模組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改革是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爲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爲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2.透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的主要脈絡,而且可以使我們站在更高層次上以一覽衆山小的姿態來面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數學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所謂的主線即貫穿於某一階段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是某種運算,或者是某種思想方法等等。這條主線也許只貫穿於我們的初高中階段,也許會貫穿於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階段。因此較好的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數學的主線,對於一個高中數學教師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是把握數學中的主要脈絡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與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3.透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透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使我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我們已經認識到新的高考越來越傾向於“重視基礎,能力立意”。“重視基礎”,意思就是從最基本的知識出發。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試題,追根求源,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謂“能力立意”,意思是說試題不是基礎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組裝,透過這種組裝,題目就給人一種新穎、陌生感。“重視基礎,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學府選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學子將來從事各種工作,研究和解決生活、社會問題的需要。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透過把握課堂教學來達到以下兩個目標:一方面,透過我們的日常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另一方面,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爲將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教材的安排與設計充分體現了編者的良苦用心。作爲教師,應該透過自己與集體的創造,更好地爲我們的學生和社會服務。

透過此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而且使自己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上星期的週四,週五,我們備課組參加了在嘉善舉行的嘉興市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兩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簡單的開幕式之後,嘉興一中等6位老師給我們作了簡短的報告。接下來就是吳林華和吳明華兩位教研員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高中數學必修2和必修5的具體內容。透過這次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讓我對高中新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特別是本學期要上的必修5和必修2。不僅瞭解了新教材的設計思路,還了解了新教材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首先,內容編排呈現新的特點。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作爲引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透過日常的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實現《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應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

其次,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們在教學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讓他們透過對學習資料,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教”與“學”。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電腦的普及,爲現代教學提供了方便。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在課堂上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爲學生演示數學幾何中的圖形變換,如對稱、平移、摺疊、旋轉等,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畫函數的圖象,以及函數的擬合等等。從而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印象,加深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爲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走出傳統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透過培訓讓我更加了解了新課程,在今後將以實際行動來實踐新課程。

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一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我普車組在學部主任的領導下和馮領隊、閔總教練的指導下展開訓練。本學期我擔任普車的主教練,主要的工作是制定和技能指導。本組老師有:馮正木、蘇立鬆、朱才彥,我們團隊協作,按做事,基本完成了普車各項技能訓練任務。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老師的任務:

在開學初我制定了高一,高二,高三的技能訓練。再經過小組討論定稿,明確各個老師的分工。對於高一主要工作是透過技能節選拔興趣小組,目的是組織梯隊建設。對於高二主要工作是分項目教學,是他們達到初級工水平,爲下學期強化訓練打基礎。對於高三主要工作是定期定量訓練往年的省賽圖紙,以及本組計劃的圖紙,定期進行考覈。

本人主要任務:做好參訓學生思想工作,加強學生管理,搞好安全教育,保持參訓學生隊伍穩定,確保安全良好的訓練秩序;精心設計訓練項目,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和內容、考覈標準和考覈辦法;講清技能訓練相應的理論、工藝知識,講解操作步驟和要領,做好操作示範,耐心指導,認真搞好技能考覈,不斷提高參訓學生的技能水平。

組裏的老師的任務:組織好學生訓練外,參加相應年級考覈圖紙設計及其它相關活動。

二、對學生的要求:

服從管理;集中訓練課時間,學生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曠課、每次集中訓練結束後學生要對自己考覈過程進行總結。高一的每週五次理論學習。高二每週一次理論學習,四次實踐操作訓練。高三的每週六天實踐訓練和教輔工作。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6

高效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武器,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爲當前的首要任務。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高效課堂”主要研討兩大方面,即教師與學生,也就是教與學,是研究主導和主體及二者的關係。即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出高效。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呢?

一、教師方面:

1充分的課前準備。要認真研讀《標準》,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爲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此外還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體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之處,重點加以突破;合理地講練,每節課都要有比較深入的資訊反饋與調整,確保每節課中目標的達成度。

2、 活躍的課堂狀態。

教師要善於根據具體教育情景,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爲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纔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要體現在學生身上。只有透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纔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教師要由“演講者”轉變爲“編劇”和“導演”,要像導演給演員說戲那樣,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做中學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①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

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 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

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 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③ 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

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問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善於變通引導,而是仍舊反覆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爲止。這種鍥而不捨一再追問的做法,也是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在作怪。

④設問要儘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

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透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二、學生方面

1.課前預習習慣

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是什麼?爲什麼?這樣行嗎?跟以前的知識有什麼聯繫?等等。這樣,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有效了。

2、課堂學習習慣:

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時要站直;聽課時目視老師,重點內容課本上有的要勾畫,沒有的要記在課本的空白處或筆記本上;老師板書時要目視黑板;老師提出問題時積極思考,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回答課本上的問題時將書捧在胸前,聲音要宏亮;書寫時執筆要正確,要認真,書寫解答過程要規範,寫在規定的位置,不寫錯字、別字,要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要集中精力緊緊圍繞老師的講課思路用心學習。3、課後鞏固習慣:

堅持先複習後做題。複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真複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後再做作業。假如每次作業都能夠做到先複習,然後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的話,那就等於一天幾次考試,就不會出現平時作業100分,正式考試不及格的情況了。

總之,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出高效。

一個班級的師生就像一支運動隊,教師就是那教練。“每一節課就象一次訓練,沒有科學的方法就不能產生劉翔、王軍霞這樣的世界冠軍;同時,沒有足夠的訓練強度,也不會出現中國女排。光教師”一頭熱“是很難產生高效課堂的。

如果每個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配以我校這批優秀的教師隊伍,我們的課堂教學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這樣最終會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建設和諧校園,建設快樂校園。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7

五月十八日在部隊禮堂聆聽了金校長講的《八德與幸福人生》,深深的被她的言談舉止所吸引,更爲她所講的實例所震撼。如:她說,她曾經做過一個尋根的調查,讓學生寫出自己家的祖父、曾祖父等,結果好多學生都寫不出來,這時我也在想,可是卻發現腦中一片空白,不禁苦澀一笑,這些問題真的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淡化了,可是我們還意識不到,想想真是後怕。她不僅爲我解答了現在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知道了爲什麼教師會這樣說:教師像把鹽,吃着有點鹹,人人都需要,就是不值錢。我們登封的崇高路小學的學生會這樣他媽媽:你知道誰罵我們、打我們,我們還得說他好嗎?他媽說不知道,孩子告訴她,這就是——老師。可見我們在學生心中地位是多高。同時也明白現,金校長說現在社會兩種該殺:醫生和老師。看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不好案例,仇富、殺同學、親人、失民心、校長帶小學生開房、透過毒食物學習化學知識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教育出現了偏差,沒有文化傳承,讓人無所忌諱,隨心所欲。並且還冠上了具有諷刺意味的中國現象,爲這現象我感到恥辱。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歷史,創造了光輝的人是我們。傳統文化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很多精華,閃耀着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可這好的傳統我們還在繼承多少?《弟子規》彙集了中國至聖先賢的大智慧,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寶典:是對“育人爲本,德育爲先”的教育方針的具體解讀。《弟子規》首先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繼而教育我們把對父兄的孝敬擴大到社會,“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我們泛愛衆,“凡是人,皆須愛”,通篇講的是愛心。許多學生雖然書讀得不錯,但與人相處的能力非常差,難以面對挫折,膽小懦弱,心胸狹隘,因此,做爲老師的我們,應當主動引導學生,從八德做起,八德是指:忠、孝、誠、信、禮、義、廉、恥,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這樣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實施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弟子規》。例如:對長輩禮敬的應對、與同學友愛的相處、公共場合的行儀,個人優秀品格的培養,這些在課堂上都要詳細地教育。必要時,可以將《弟子規》編爲劇本,讓孩子表演、互相觀摩學習,從中理解做人的道理。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普遍都願意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做起這些事情來,他們會做得得心應手,而且能夠做到很好,如果我們不去有意地中斷,他們也能堅持做下去;相反,如果是他們不願意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即使是當前最重要的,最應該做的事情,他們也會從心裏牴觸這些事情,也會能拖就拖,能晚做就不早做,能不做就不做。如果我們不去加以控制的話,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們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做事習慣,到那時,就很難改正了。做作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決學生的各項問題,就不得不更深入地體悟經典的內容。若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除了要主動帶動學習之外,更要不斷汲取聖賢智慧與現代知識,融會貫通化爲自己的學識才能。那麼在教學的領域中,才能源源不斷推陳出新,引領出學生積極向學的精神

透過培訓,我還知道了“八德”雖然是以傳統文化爲起點,但卻以現代文化爲落腳點的教育,這也符合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這一理論要求。 “先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