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甲骨文心得體會的範文

學問君 人氣:9.56K

“月”作爲最常見也是最開始出現的字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着相當豐富的發展。而關於甲骨文字“月”的考釋,許慎、羅振玉等大家都作了相關的研究,且各自抱有獨特的見解。針對各大家的不同觀點,筆者特查閱相關資料並進行探究。本文將從“月”字的形、音、義三方面出發,綜合各大家的考釋,來闡述個人的觀點。

關於甲骨文心得體會的範文

一、“月”字本義指“月亮”

及其字義經歷過發展 “月”甲骨文作,象半月形。因月亮缺的時候多,圓的時候少,所以取上闕也。太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魚厥切。”下弦時的月形。許慎:“

(《說文解字卷七》)用“闕”釋“月”義是音訓。因月、闕的收音都是阿攝入聲,二字疊韻,所以屬音訓。所謂“闕也”,即殘缺。這是就月亮的通像來說的,也就是說月亮圓時少,缺時多。“太陰之精”是它的補充說明。由此可見,“月”,象形,本義指“月亮”。

另外,“月”的字義也經歷過發展。下面試舉例說明:

1.月亮。名詞。王昌齡《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月亮還是秦時的月亮,...

邊關還是漢朝時的邊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許多離家萬里的軍人在塞外作戰,不得回家)。

2.後引申指“月光”。名詞。盧綸《塞下曲》詩:月黑雁飛高(沒有月光的...夜晚,大雁高飛),單于夜遁逃(匈奴首領趁黑夜遁逃)。

現指“月光”或“象月亮形狀的”。用作形容詞。如:月白風清、月餅等。

3.後來人們把月亮由圓到缺,由缺到圓所經歷的一個週期的時間稱爲月,一年有十二個月。名詞。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詩:人間四月芳菲盡(農曆四月,..大地的繁花已凋謝),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的桃花纔開始盛開)。

其中,在羅振玉的考釋中有提及“月”之“月份”含義,但他亦認同“月”的本義指“月亮”。他以“歲月”一詞爲例,認爲“歲月”之“月”爲月份之意,但此“月”乃借用“日月”之“月”,“月”的本義指月亮,實爲合理。見“。以歲字例之。當爲歲月之月本字。作月者。日月之本字。然卜辭中凡某月巳借用日月之月。而罕用本字之矣。”(《增訂殷墟書契考釋卷中》)

由上可見,“月”字本義指“月亮”,字義經歷過“月亮”、“月光”、“象月亮形狀的”以及“月亮由圓到缺,由缺到圓所經歷的一個週期的時間”的發展。

、“月”“夕”二字不同

除了本義及其字義的發展值得關注之外,我們也要注意到“月”字的字形在流傳中常與“夕”字互相混淆這一現象,而關於“月夕二字是通用抑或是相異”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各大家的考釋中也是不盡相同。卜辭“月”“夕”二字習見,然而字形卻一樣,都有兩種寫法是夕;和。換言之,孤立地看起來,是月,也是夕,也是月。因此不少人認爲卜辭月夕無別,可以通用。其中,孫詒讓和董作賓兩位大家對此觀點抱以認同。孫詒讓認爲:“月當讀爲夕。古夕月二字形近多通用。”(《古籀拾遺卷中》)董作賓則在作斷代研究時,提出“月與夕的互易”問題,並認爲:“契文前後期月夕二字互易其形。”(《轉引自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第七》)

但是,我個人認爲於省吾的.考釋更爲合理。因爲“月”“夕”二字雖容易混淆,但究其本質,實不相同。“夕”,從月半見。指傍晚。因爲月亮在夜晚是可以看見的,是有形體的東西,而“夕”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本身沒有形體可言,故借用“月”這樣一個與之密切相關的事物的字形來表示。見於省吾之考釋:“甲骨第一期到第四期,月字作或。雖然前後期的月與夕也偶然有時相混,但畢竟是個別現象。??西周金文月夕二字之所以顛倒,是由於沿襲了甲骨文的晚期作風,一直到小篆仍然如此。??月本有形可象,夕則無形可象,故夕字的造字本義,乃於月字的中間附加一個豎劃。作爲指事字的標誌,以別於月,而仍因月字以爲聲。”(《釋古文字中附劃因聲指事字的一例 甲骨文字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