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書法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2.97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書法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書法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書法培訓心得體會1

作爲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我有幸被派遣參加了由西寧市教育局在市少年宮舉辦的首屆西寧市中小學教師書法培訓學習班。此次培訓班旨在促進“書法進課堂”,來自全市五十多所中小學的老師,聆聽了來自於中國書法協會、青海省書法協會、青海書畫院的諸位名師講座,他們就書法與寫字、教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了精闢的講解與指導。

八天的培訓時光,對於書法學習者來說猶如白駒過隙般短暫,但我卻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此次培訓不僅使我對書法專業知識有了較系統瞭解和新的認識,而且也認識到教育工作者對書法傳承的重要性所在。

在培訓中,指導老師的耐心講解,讓我對書法藝術有了嶄新的認識。過去一直認爲,書法就是寫字,字寫得好,就是書法學得好。我對於書法的愛好,平時也就是憑興趣寫寫畫畫,照貓畫虎。而現在才知道那是狹隘的認識,是單一、片面的認識,是非常好錯誤的認識。

魯訊曾說:“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書法是門藝術,書法藝術的形式美是透過有規律的組合線條作用於紙上而形成的。不是簡簡單單地能寫好字就是學好了書法,是需要用“心”去學,花時間去學的藝術。要想在書法上有些成績,首先得會觀察,觀察將直接影響到寫字的準確度,只有全身心的“進入”字帖才能進行細緻的觀察。

觀察做到了,要會讀貼,讀貼要讀到字的筆法、字法、墨法、章法,要讀出每一筆畫的特點,讀出筆畫的律動和節奏。讀貼讀準了,就可以臨帖了,當然,這裏的臨帖不是“依葫蘆畫瓢”,而是儘量準確地還原古人的用筆,臨帖的時候要入貼、入骨,這樣寫出來的字才“筋”“骨”“肉”俱在,纔不會和古人的字看似兩張皮。觀察、讀貼、臨帖之後進行仿作,仿到一定程度之後,便可進行加進自己的風格進行創作。

書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不懈,需要花費大量的心思和精力。這是參加此次培訓的老師普遍所達成的共識。所以,作爲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平時要堅持練字,掌握這一專業技能,不僅僅是一次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傳遞着一種責任,那就是傳承祖國書法傳統文化的責任。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而書法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又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裏,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

而目前隨着電腦、手機的日益普及,傳統的書寫方式面臨着電子商品的空前挑戰,漢字書寫水平的羣體化下降已經成爲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新技術的衝擊並非導致人們書寫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崇尚快節奏和新鮮感的現代文化中,人們開始越來越忽略古老漢字所蘊藏的豐富藝術價值,也逐漸鈍化了對漢字獨特美感的審視能力,對傳統漢字文化缺少一種心底的珍視和敬畏。

對中小學生而言,書法課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養,對於國家而言,書法課不僅提升國民素質的要求,更有着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滋養子孫的現實意義。所以,大家一致認爲書法教育從娃娃抓起。學生的書法教育是和老師分不開的,要想“書法進課堂”順利開展,在學校裏開設書法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師資不足,市教育局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聯合青海省書法協會開辦了西寧市首屆書法教師培訓班。我想這也許就是開辦此次教師書法培訓班的根源所在。

同時,此次培訓班得到了西寧市中小學的大力支援,也得到了參加培訓的老師的充分肯定。在培訓的最後兩天,一位和我同年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聽說我在培訓書法,放棄自己休息的時間到培訓班旁聽,表示明年果還有培訓一定報名參加。最近幾年,我所在的西區教育局每年對新聘教師進行基本功過關測試,在測試中毛筆字過關率是比較低的。所以非常希望,市教育局能爲我們年輕的、愛好書法的教師多舉辦幾次這樣的書法培訓。總之,此次書法培訓學習不僅提高了我們年輕教師的書法水平,也對傳承民族的文化藝術,修練人的涵養素質,對今後在學校進一步開展書法教育活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書法作爲一門藝術,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後一段時間中,要儘量擠出時間,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積極行動,儘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訓的知識,儘快達到培訓的目標和要求。努力爲書法的傳承做出應有的貢獻。

書法培訓心得體會2

8月13日與本鎮同行張獻老師、杜典志老師等赴銅仁寶鑫酒店爲期一天的書法培訓學習,在培訓中,透過陳懷斌書法老師的言傳身教,使我對書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此次培訓,時間雖短,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它不僅僅是一次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傳遞着一種責任,那就是傳承祖國書法傳統文化的責任。作爲參加培訓的教師,深知培訓意義和此次書法學習的重要性。

在培訓中,聽了陳懷斌書法名師講座指導。以及書法與寫字教學方面專業知識精闢的講解,使我對書法專業知識有了較系統瞭解和新的認識。這使我不僅學到了書法專業知識,而且從中也悟出了很多道理。透過培訓,認識到作爲教育工作者對書法傳承的重要性。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而書法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又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裏,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

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毛筆基本退出了日常書寫工具的行列,書法也基本與實用書寫脫離而成爲一門必須專門學習的藝術。長期以來,由於書法教育一直未能適應時代的要求,缺乏應有的重視和開展,乃至一般人不僅對書法藝術知之甚少,而且書寫也存在許多問題。軟筆書法在一般小學名存實亡,對於硬筆書法相對比較重視。但一般只是臨帖,老師專門指導還是有限的。

作爲一名教師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培訓班上幾位老師的發言講解和示範深入淺出,循循善誘。陳懷斌老師的軟筆書寫,從筆的粗細,到筆畫的角度,細緻入微;從學生作品展示,到老師課堂實錄,全面夯實。陳懷斌老師的軟筆規範字的教學盡顯個人風採,他的“永”字八法娓娓道來。總之,透過學習不僅使自己對軟筆書法有了新的瞭解,而且對筆、墨、紙、硯的知識豐富了、特別是對每一個漢字結構的認識加深了。

魯訊先生曾說:“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書法藝術的形式美是透過有規律的組合線條作用於紙上而形成的,這次學習,學員臨摹結合,自覺地感受流動線條的美,也感受到寫好字並非高不可攀,只要持之以恆地堅持練習,就會有驚喜的收穫。

陳懷斌教授講了我國的漢字起源悠久,書畫同源。他的造型,原於自然,是對自然形象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空間的視覺形象。漢字結構的藝術性是對立統一的。他不但具有主觀的形式美,還具有客觀的形象美。所以,學習書法,要有良好的想象能力,要與自然造物之美結合起來,書寫主觀與客觀、具象與抽象相結合的藝術漢字來。練習書法對於培養人的道德素質、身心素質、智能素質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個性塑造及審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美的書法能透過形象而又抽象的線條使欣賞者獲得美的享受,並能夠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練習書法實際上是習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練習探求美,用心領悟美,用手創造美的過程。蘇東坡雲:“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爲成書也”。唐朝書法家歐陽修雲:“古之人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逐遠愛其書者善取其人也。”如民族英雄岳飛的書法代代相傳,而賣國賊、殘害忠良的秦檜的書法卻無人知曉。所以,學習書法不僅能修身養性,還是修心養性的好活動。透過學習和訓練來提高審美鑑賞能力。鑑賞水平是人綜合知識水平的體現,也是學習書法知識積累程度的體現。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鑑賞水平越高,書寫進步的程度就越快。另一方面,鑑賞水平的高度,是隨着人書寫程度的進步和知識的積累而提高的。因此鑑賞水平和書寫水平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所以今後應在書法知識積累、基本功訓練來提高書寫技能和文化素養,從而達到提高自己鑑賞水平和書法修養。練字的人,雖然不可能人人成爲書法家,但人人都可成爲一個書法藝術愛好者。我們在學習書法的同時,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一曝十寒,它是一個長期的細水長流的過程。既要注意人品的修養,要不務虛名,不好高騖遠,還要富有刻苦踏實的學習作風。這正是我們民族氣節和精神文明的表現。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才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攀登書法藝術的高峯。

總之,此次書法培訓學習不僅提高了受訓教師的書法水平,也對傳承民族的文化藝術,修練人的涵養素質。練習書法,首先必須喜歡和熱愛書法,以高度的學習激情投入到練習中去,要有一顆堅持的心,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堅持到底,纔會有收穫。如果在練習中,懂得創新,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就會更好。

書法培訓心得體會3

我此次參加湖南省小學書法骨幹教師培訓,自始自終嚴格遵守培訓紀律和規章,認真聽了每位專家學者的講課,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同時也認真仔細地觀摩了金海實驗小學教師的書法課,我收穫很豐富,不虛此行,達到了我的預期目的。我深感收穫的是:

首先,對書法課堂有了新的認識。我的工作地懷化漵浦,離省文化中遠,原來表現對文化認識也離得遠,認爲進不進課堂無所謂。培訓後,認識上有改變,認爲很有必要,書法學習是在拯救我們的民族文化,應該從小孩子抓起,直至中學大學。

其次,豐富了書法理論知識。我雖然懂點書法,但長期忙生計和工作,對理論上的東西只知道點皮毛。透過培訓,豁然開朗,書法理論多了。並知道何滿宗、李再湘、夏時、熊瑛、謝建明這些專家學者和老師們是怎樣刻苦學理論的,怎樣理論聯繫實際踐行書法藝術活動的。自己將來也要在一邊實踐書法,一邊下苦功夫學習書法,做到理論引路,不迷失方向,做一個合格的書法愛好者和地方小書家。

再者,此次培訓讓我更加學會了施教的方法。原想自己學書覺得枯燥,還去教小孩子學枯燥,豈不枉哉?由於思想認識的錯誤,導致教法陳舊過時還不當成一回事。以致教學質量沒有大幅度的提高。其實現在看來,我教書法是可以的,但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書法興趣方面還需下功夫。回去後,我將重新調整狀態,改良教法,讓孩子們的學習書法不覺得枯燥,更加輕鬆愉快。

另外,透過培訓讓我解放了思想,我覺得有必要把自己教學方面總結的教法經驗貢獻出來,供大家討論,讓大家在教學中少走彎路。首先是教學理念上,我認爲剛讀一、二、三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低,不必教名家的教材,只要用1—3年級語文課本便可。讓學生取得成就感有了自信心,認知能力提高後再學習名家法帖,效果會更好,否則,我們學生的寫作業的能力、水平得不到很快提高。培養寫字能手是必然的,培養書法家是偶然的。

再就是怎樣用最簡方法,最容易讓學生接受的方法教學生?我認爲應多用朗朗上口的口訣。我編了些供大家參考指正,互相提高。

書法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暑假最明智最正確的選擇是,參加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蕭XX老師的書法培訓。之前在陳XX老師博客中讀到過介紹蕭老師的書法教學,讓我非常向往,終於在今年暑假實現了這個願望。

經過了這幾天的學習,象我這樣沒有書法基礎的成人學習書法,感受到收穫非常大,超乎之前所預料。原來才知道沒有正確的書寫方法,是寫不好字的,或者說沒有好的寫字方法,不能把字寫得更漂亮。古人讀幾年書,XX棋書畫無不精通。而我們現代人雖然讀十幾年書,其實都沒有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和姿勢,書寫和書法的基本知識都不懂。深感自己對漢字的學習有很大缺失。對於毛筆基本知識,也不懂正確握筆,不懂怎麼起筆,行筆,頓筆,挫筆,什麼是方頭豎起筆,什麼是挫筆回鋒等。一個點,一個橫,一個豎,都有不同的寫法。怎麼注意間架結構,怎麼把字寫漂亮,有很多門道和規律。現在才知道原來的我只是會寫字,筆畫湊成字而已。作爲中國人,字寫得難看,很慚愧,也是無文化底蘊的表現。作爲中國人,不能缺少了這一堂書法普及課。

透過這些天的學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做零起點學生,從筆畫,偏旁,到搭配,到間架結構等,非常受益,讓我從書法門外漢到書法愛好者,從不會寫到懂得掌握方法,知道應如何把字寫好,掌握書寫的方法和道道,學會欣賞漢字和書法之美。體會到毛筆字是屬於中國人大氣的字,也增強了對漢字的極大信心。

蕭老師的書法更是讓我們欣賞領略了漢字的美,看蕭老師寫字,行雲如水,瀟灑自如,書寫這美妙的漢字變成一種種享受。蕭老師的每件書法作品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達到一種靈動的藝術境界,讓我們體會到漢字的無限魅力。毛筆書法寫出的漢字也都變成了高雅的作品,美妙的經典字句透過毛筆書法傳達出來,變成了啓迪人生的正能量,變成了浩然正氣的智慧語,美麗的漢字賦予了漢字更大的價值與意義,富有靈魂和靈氣。

這次培訓感受蕭老師名家風采的同時,也體驗了寫字教學課竟也這麼精彩生動,形象風趣。蕭老師上課時,兼有故事、笑話或典故,簡筆畫,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偏旁都變成了親切生動的畫面。透過蕭老師書法培訓,讓我重新認識了漢字的形態氣質美,漢字的書寫可以這麼有意義!讓我重新升起對漢字書寫的信心,感到身爲中國人的自豪,同時感到傳承書法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如果不能好好寫好漢字,不能讀聖賢經典書,真是愧爲中國人。

蕭老師說過,“在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中,漢字具有獨特的美感,顯示強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寫好漢字是每一箇中國人最基本的素質之一。”

蕭老師講課教學時要求非常仔細嚴謹,生活中幽默風趣,與他的書法一樣,豐富有味。感恩蕭老師不顧七十多高齡,連續講課,不辭辛苦。感恩蕭老師肩負使命,傳承書法,將書法精髓之道毫無保留傳授給我們!感恩李老師辛苦付出,創造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感恩有緣認識這麼多一起學習書法的同道學友!書法之路,一起努力!

書法培訓心得體會5

首先非常感謝領導給我們四位老師提供了這次學習的機會,透過十五天的集中封閉培訓,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產生了對民族文化更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楊淑芬老師在教會我們書法的同時,更讓我們體會到了國學的深邃悠遠。

文化是民族之魂,藝術源於道德、展現仁愛,書法藝術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瑰寶。透過這次培訓,去除了內心的浮躁之氣,也明白了書法教學的意義所在,更多的是一種品德的培養與心靈的沉澱。此次培訓得到區領導、局領導和校領導的重視與支援,體現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書法教育進課堂、經典誦讀進教材”的初衷,加強學校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升書法書寫、經典誦讀的能力。“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能夠自主學習,找到學習興趣,這也是“三進”活動的指導思想。

痛惜學習時間短暫,不能通曉國學精髓,僅學得冰山一角。但此次培訓開啓了我深入學習國學的大門,在以後的時間裏更深刻的理解國學,學習國學,應用國學。半月以來,每天反覆的習練書法,不僅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增強了我們的耐性,還學會了虛己待人的處事態度,“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的做人原則,能讓我在個人成長道路上設定一個標杆。相信透過這次培訓,讓我明白自身的缺憾和不足,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彌補我之前的不足,能夠在進步的道路上逐步前行。

學校、領導給了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不能敝帚自珍,要將我們學到的知識化爲工作的羽翼,作爲一名教師更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同時教會更多的學生。一個人的進步,改變不了什麼,但一羣人的進步將改變一個時代,作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盡我所能的用我們的知識改變更多的人。

在我們整個培訓期間,深受領導重視。區領導,局領導親臨培訓現場。我們的餘校長更是親自拿起毛筆和我們共同感受書法帶來的辛苦與愉悅,讓我們深受感動與啓發。

這次培訓不同於以往,培訓時間相對較長且全封閉式教學,每天早六晚九高強度的訓練讓有些老師的身體透支、有的老師孩子尚小因爲思念只能暗自流淚、有的老師缺席家中重要事情的決策。但這些困難最終都化作了學習的動力,學校啓動大量資金給我們提供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們感動更加感恩。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並且作爲教師的我們身兼重任,只有充實了自己才能讓學生的百花園開出燦爛的花朵。書法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國學經典的學習纔剛剛開始,我們會繼續豐富自己的知識並竭盡所能的讓國學書法在校園裏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