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2.76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1

在實習當中還是要做好相關的準備,作爲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習,作爲一名大學畢業生在實習當中還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現在實習的已經結束了,這也是要做好相關的準備,來到xx這裏實習讓我非常非常的看到了自己的變化,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堅定的認爲有些事情還是要做好時間工作的,過去在學校的時候總是出現各種意外,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在這一點上面是不可忽視的,我在學校所積累的知識這還是不夠多,這段時間以來的實習我也有了一些心得。

雖然是短短的幾個月,可是我也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現在我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準備,我堅定的認爲這絕對是需要保持下去的,現在我也意識到了這其中的重要性,現在雖然已經到了畢業的時候,可是我也在一點點的透過自己的能力,作爲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我想有些事情還是應該落實到位,在這方面我也時刻的在提醒自己,對於專業知識,我從來都不會放鬆警惕,我需要讓自己保持一個好的狀態,過去在學校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實習當中都接觸了不少,我現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夠讓自己處在一個沒有進步空間的環境下面,我來到xx這裏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對的要求也是非常的高,實習當中和周圍的同事打成一片,加快了我對公司的瞭解。

在實習的過程當中我所遇到的問題也有很多現在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作爲計算機專業的畢業學生,我清楚的意識到了在實習過程當中我需要做到什麼樣的階段,在畢業之際我也做出了很多決定,這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個考驗,我想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做到這麼細心,現在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神的缺點,透過實習進一步的加強了自身的能力,只有用這樣的狀態纔可以積累到知識,雖然現在已經到了畢業的關鍵時期,但是還是不能忽視了自身的缺點,我對自己還是非常有信心的,現在實習已經結束了,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面,自己在工作當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這是我的成長,保持這麼一個心態非常的有必要,我很感激在實習當中的進步,特別是熱情的同事,還有領導的關心,帶着這份美好回憶,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意志,希望今後可以做的更好。

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2

透過這次學習,我懂得了實踐的操作,有些東西不能只是看,要學會動手操作,那樣纔算掌握。計算機培訓,我們收穫的不僅是電腦技術的提高,甚至也不僅僅是發現了自己的差距,更多的,是透過教師之間的交流,發現了怎樣使用電腦。某些老師應用電腦技術進行教學的經驗,對我們有很大幫助:或許他用的技術我們都會,但經常是我們並沒有想到能這樣做。所以說,交流中的學習關鍵不是技術的進步,而是經驗的積累。希望將來,更多的類似的培訓,使我們每一位教師真正能挖掘電腦的潛能,更好的應用於教學。

隨着資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並迅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計算機日益成爲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這次培訓爲我提供了很好地學習的平臺。

此次培訓是透過網上學習的方式,我覺得網上學習有很多優點。例如,在網上學習我們可隨意在比較難的地方,聽不清的地方,隨時地暫停,這樣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透過網上學習我們也可以邊學習聽課邊操作,這樣記憶、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會讓知識更紮實。現在教育脫離了市場需求,教學的內容偏理論,教的目的好像就是爲了考試。我主張以實踐爲主,讓實踐引導理論學習,遇到程教授就像遇到知音一樣。關於課程教學改革,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加大實踐教學力度,重視技能訓練,突出能力培養

1、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將技能訓練、能力培養貫穿於教學過程始終,對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有條件的、都、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能訓練,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計算機應用及網絡技術的進步,剖析職業能力並制定相關標準,確定實訓方案和內容,編寫出適應現代計算機網絡發展要求的實習實訓資料,構建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逐步建立計算機網絡主幹課程直觀教學平臺。

3、實行技能訓練與資格考覈相結合。在強化校內技能訓練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力爭取得多個等級資格證書,增強學生的就業優勢,保持較強的競爭能力。

二、注重創新教育和個性發展

21世紀的競爭是創造性人才的創造速度和創造效率的競爭。爲了適應這種競爭對人才的需要,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單純強調知識傳授的教育思想觀念,着力於對學生自我獲取知識能力和獨立創造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品格。同時創造性能力的培養也離不開個性化的教育過程,因此必須突破傳統的同化教育觀念,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和因材施教,培養個性充分發展的複合型計算機應用及網絡人才。

三、積極探索產學結合、校企結合的人才培養途徑,逐步形成科學的產學研合作的教育機制

這段時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就是透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處。我感到了以前我對計算機的瞭解學習過少。透過這次學習,讓我學會了,如何彌補自己的不足,學會了在以後的生活中要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進步,才能向自己理想慢慢靠近,以至於最後實現理想。

總的來說,這次的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不只是計算機知識,對我的生活也有很多影響。

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3

XX教育基金會爲提高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爲專業發展提供了契機。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每個教育者應不斷地加強,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纔不至於被社會淘汰。經過十幾天的學習過程,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也嚐到了成長的快樂,這就是學習並快樂着吧!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高科技的發展,需要老師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利用網上的教育資源爲教學服務,促進學生的發展。雖然感覺時間有點緊張,但很充實,學到了很多知識,可以說我很好的完成這次學習任務。對於計算機我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雖說經常使用,但其中好多東西都還不懂,但我對計算機特別感興趣,經過老師的講解,使我對網絡世界,對各種辦公軟件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可以說讓我大飽眼福,大開眼界。這次培訓學校從教師的實際培訓出發,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淺入深。這次培訓教師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使我們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斷提高和成長。並能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熟練運用這些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爲孩子們的成長帶來福音。

透過這次短期培訓,我深深體會到:

1、資訊技術對教師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認識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現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僅能在學校裏學習知識,還能透過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意識。

2、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師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當今社會,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絡、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爲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3、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是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可以透過網絡學習新知識,可以與同行交流經驗,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透過這次培訓,不僅學到很多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和其他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互相討論,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老師來幫助解決,這樣使得相互之間都得到了學習,鞏固知識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也希望今後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培訓,因爲計算機知識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工作中,我要利用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設計課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成績。

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4

此次實訓的目的不言而欲,主要就是針對今年三月的計算機一級b考試。經過短短一星期的計算機實訓,我深深感到自己在計算機上還有許多不足,雖然平時也經常接觸電腦,但並不是爲了考試,主要還是娛樂吧。實訓期間時我們以做成套模擬題爲主,以不懂就問老師爲輔。時間僅有五天,雖然時間有點緊張,但生活很充實,學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識,比打遊戲、聽音樂強多了,雖然在這過程中我的幾次成績不理想,但就實訓的目的來說;我很好的完成這次學習任務。

在實訓期間,我們都作了充分準備,爲了多些時間練習,部分同學都提前來到機房,做題目,至於上課,每位同學都認真的操作、練習,學習的氛圍很好;更有甚者,將題目烤走,到學校的閱覽室繼續練習。和我們一同參與實訓的還有老師,在實訓中給予了我們耐心的指導,是他們的努力,給了我們衝刺的動力。

以前,總以爲自己學的還是不錯的,畢竟我也是高中生過來人,可現在一旦接觸到模擬題,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分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可以衡量你的能力,一開始的幾套模擬題的結果,讓人很無語,都在60分徘徊,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細節決定成敗的含義。在這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問題,令人欣慰的是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都解決了,但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完善,以後要再接再厲。但是總的來說,這次課程設計對我很有幫助,讓我獲益匪淺,使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有了不小的提高。只有靜下心來,認真學習,踏實做事,多用心,注重細節,才能獲得成功。這次實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很強,都是平時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雖然是應付考試的,但實用性很強,而且學的東西,在工作學習中用的很多。特別是excel的學習,因爲平時用得比較少,掌握的也不多,所以對excel的操作不熟悉。這一次正好幫我解決了這一問題。透過次培訓,使我的excel的操作有了新的認識,也掌握了幾種方法。

電腦培訓暫告一個段落,還有一週就要考試了,透過這次實訓,我們對電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做二十一世紀現代人不但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還要有超強的電腦操作能力,社會的競爭是激烈的,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住大學學習的時間,充實、完善自我,全面發展,爲社會奉獻我微薄的一份力量!

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5

在學校裏面我們不僅僅是要上理論課,學習我爲了我們掌握更多的工作經驗,還會給我們開一些實踐課程,讓我們透過具體的工作實踐課進一步的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讓我們對於我們的專業懂得理論有更加深入的瞭解。在上一週,我們專業就專門上了一週的實踐課,雖然這次的實踐課只有短短的一週的時候,卻讓我掌握到了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對於自己的程序語言知識瞭解的更多了。

我們學院就要實訓基地,所以我們這一次的實踐周就在學校裏面,並不用去外面的公司。這個實訓基地就是學校和合作的公司建立起來的,一方面是爲合作公司提供員工的,一方面也是爲了培養自己學校的學生的。

實踐周的意識就是這一週裏面我們都要按照正常上班的樣子來工作,所以我們無論是作息實踐還工作項目都必須要按照正常的工作者來,所以我們每天都是早上九點鐘“下班”,然後下午七點鐘“下班”,雖然我們按照工作的時間來上班比我們上課的時間是晚了很多,我們可以在牀上睡更多的時間,但是我們要呆在實訓基地的時間確實一整天,所以比我們上課要累多了,雖然我們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但是一天上課盯着電腦的時間遠遠沒有實踐週一天的時間多,所以說這麼一週下來是真的累,每天長時間的盯着電腦看,眼睛都要花了,每天回到寢室之後都是想睡覺想休息,而不是跟之前上課的時候回到寢室玩電腦玩手機,一天盯着職能設備都要看吐了,難怪晚上說要戒掉網癮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連續打一個月的遊戲……

在實踐周裏面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正常的上班來的,所以裏面做的項目也會特別考驗我們寫代碼的能力,上課的時候會有書照着給我們敲,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書,但是現在實踐周必須要我們自己去完成,所以短短一週的時間就逼着我們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多餘計算機程序語言的掌握更近了一步,讓我們對於工作的各種要求也有了更多的瞭解,我們不能夠僅僅會寫代碼,還要會看懂客戶的方案,根據他們的要求大家相互討論,制定自己的程序設計……所以這樣的實踐真的特別鍛鍊我們的能力。

十分感謝學校和實訓基地給我們提供了這是實踐工作的機會,我們會好好將自己這次學習到的知識記在腦海裏用在學習上面的。

大學計算機心得體會6

20xx年4月26日至28日,我在華南師範大學網絡學院參加了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同濟大學龔沛曾教授團隊主持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全國精品課程網絡培訓,受益匪淺。龔沛曾教授講授的《大學計算機基礎》之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計算機與資訊社會、計算機系統、數據庫基礎、多媒體基礎、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和楊志強教授講授的《大學計算機基礎》之操作系統、網絡基礎、資訊安全等內容使我對本門課程的指導思想和授課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龔沛曾教授講授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和楊志強教授講授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操作系統及網絡基礎等內容貫穿着整個《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讓我對這門課程今後怎麼更好的教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以下是我這次培訓的感想,與對這門課程教學感興趣的老師共勉。

1.體系清晰,重點突出,學時分配合理

作爲《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授課教師在講授這門課程之前必須首先搞清楚這門課程的歷史沿革,這樣纔能有助於作爲教師的我們清晰的把握該課程的宗旨和終極目標。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搞清楚我們所教的是什麼樣的學生,也就是學生的來源(文科還是理科)、學生所學的專業及其專業方向、學生的層次(是否已經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知識,主要看生源地和就讀過的高中是否開設資訊類課程),結合不同層次的高校,課程針對的不同專業,不同專業方向確定不同的教學側重點,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學以致用。

2.明確課程的定位、確定適合自己學院的計算機教學體系

《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是我們學院非計算機專業的公共必修課程,也是各專業核心課程,對後續的專業課程影響重大。

由於我們學院定位是培養實用型人才,所以要求非計算機專業四年不間斷學習計算機的課程(ps:計算機專業只是在大學第一學期開設,其後就進入到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學習),也就是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進行《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一年級第二學期進行《大學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教學(在這個環節包含網頁的製作,涉及到dreamwaver等工具軟件的應用),隨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有學習此課程的需求,大學二年級針對經濟和管理類專業的學生開設程序設計語言類和數據庫技術類課程(包括vb、vfp、access等課程),大學三、四年級進行管理軟件的學習(包含管理資訊系統、各專業相關管理系統應用等課程,比如會計系的u8、經濟系的erp類課程和實驗)。

可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會和後續的一些課程內容上有部分的重疊,這就需要對其內容有所取捨。因爲定位面向的學生不同,我認爲對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側重基礎理論的同時加大實驗力度,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應側重於實踐操作和網絡應用。

3.驗證性實驗的取捨

現在很多課程都開始設定實驗,而且多是綜合設計型實驗,驗證性的實驗反而越來越少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自己獨立思維和動手的能力。由於我院即將進行該門課程的導學式教學,而本門課程裏面理論性的東西太多了,我認爲給學生開展驗證性的實驗比較合適一些。這樣更能叫學生透過驗證性實驗的學習,透過“透過性”考試(即”廣東省高等院校計算機等級考試)獲得相應學分。

4.課程中關於教學安排和實驗安排的問題

在本次培訓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和實驗的安排。此次培訓中,兩位教授都說到了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應該介紹“大學計算機網絡基礎”的基本應用,作爲後續課程的基礎,我院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會介紹到一些大學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應用,學生對這部分內容也比較感興趣,但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所涉及到的網絡應用的知識比較少,在後續《大學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興趣不高,在聽了這次培訓中各位教授的講座後,深有感觸,對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教學和實驗安排有了新的思路。首先,應從應用入手,在授課過程中增加和學生的互動,以應用爲主線,從基本的網絡應用入手,在講課過程中增加應用實例,理論教學貫穿於應用實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實驗內容,實驗內容也偏重於網絡應用,讓這類學生真正可以透過這門課程學以致用。

5.總結

精品課程的培訓雖然只有三天(實際上就是集中兩天培訓),但收穫是豐富的。在《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的培訓中,來自不同的學校教師透過討論學習,形成了一些新的授課理念,不管培訓的目的是在課程上還是在精品上,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透過大家不懈的努力把我們這門課程教好,讓學生們更容易、更有興趣的愛上這門課程、學好這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