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2021年幼兒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700字

學問君 人氣:4.55K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年幼兒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7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幼兒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700字

幼兒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

這次培訓活動,有效地增強了我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我認爲要把幼兒園安全管理作爲當前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科學、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斷提高認識,更新觀念,用知識理論指導實踐,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有效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全力抓好幼兒園安全工作,確保全園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在理論培訓中,專家們的精彩演講讓我記憶猶新,不單單在理論上有依據、在實踐中有實例,而且又能從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指導實踐,進行操作。在演講中,專家們利用在幼兒園中經常會發生的案例透過課件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去思考,去探索,並進行小組討論的形式,讓每位學員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教師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勇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與我們進行了分享。如:朱麗麗的演講《談談對幼兒區域活動的認識》中,她提到如果在區角活動中,幼兒的又搶玩具又打人怎麼辦?有的說我們可以讓打人的那個孩子先思考一下,並向被打的那個小朋友道歉,也有的老師說我們可以先了解情況,孩子因爲太想玩了而去打人的話我們就讓打人的那個孩子進行反思,讓他自己去意識到錯誤。總之老師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給我們年輕的'教師很多新的啓發。透過相互探討而得出結論這樣我們的收穫纔會多,成長才會快。

一個月下來我們不僅聽了專家的精彩講座,而且還參加了技能的培訓,讓我們在技能上有了更好的提高。在最後一星期中,金職院的老師們帶領我們這批農村幼兒教師去各機關幼兒園進行參觀,並與相應的班級老師進行交流,相互探討,共同成長。

這次的培訓很快就要結束了,但在培訓中留給我們的思考是持續不斷的。在幼兒教學領域中,我們要去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去創新,那樣纔有進步。

幼兒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2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十五天快樂而又有意義的培訓學習即將結束。聆聽了優秀專家教授的精彩講評,欣賞了優秀教師的專業技能,真是收穫多多。不僅僅只是對於學前教育知識的掌握嗎,更重要的是,透過培訓我對於自己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瞭解。知道了自己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懂得了幼兒教師需要專業化,是不可替代的,就需要提高我們教師自己的專業化水平,做過研究型的幼兒教師,不斷提高文化素養,終身學習。張宇老師說,“有實力纔有魅力”。這樣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

培訓最大的感悟就是“愛”。喜歡孩子,尊重孩子,愛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喜歡你。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優點,多鼓勵、多表揚,讓幼兒有自信,感受快樂,那麼幼兒教師也會同樣感到幸福。蓋笑鬆教授在講解《指南》中提到,以幼兒爲主體,遊戲的方式去教育幼兒,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動手操作中學習;在生活經驗中學習。在沒有接受培訓之前,幼兒教育對我們小學的轉崗教師猶如“霧裏看花”,透過培訓,才發現在我們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時,作爲幼兒教師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讓幼兒度過快樂而又有意義的童年。

轉崗培訓更加堅定了我的幼教信念。我要做幸福的幼兒教師,要讓我的寶貝們享受幸福溫暖的教育,讓我們在幼兒豁然開朗的眼神裏,在爽朗清脆的笑聲裏,在異想天開的腦袋裏,感受幼兒受教育的幸福。我要用最燦爛的笑容,給孩子一個有愛有夢的童年!

如果有人問:“你幸福嗎?”我會驕傲地告訴她:“我很幸福,因爲我擁有童心的世界,那裏是一片溫暖、神祕、純潔而又靈動的沃土,值得我用心去耕耘。”

幼兒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3

今年的暑期師德培訓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個“讀書會”。這個讀書會上每位教師推薦了一本書,並對書做了一個介紹,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個小時,卻讓我彷彿讀了28本精彩的書,對於這個“讀書會”我真是收益非淺:有哲學的,有教育學的,有心理學的,有漫畫;有教人明白事理的,有教人學做老師的,有教人笑對生活的,有教人學會做一個賢妻良母的……一羣女人,從24歲到44歲,從爲人女到孩子他媽,不管年齡的大小,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看到最好的書介紹給大家,讓我們這個讀書會顯得是這樣的豐富多彩!

從這個“讀書會”中我感到自己的知識是如此的貧瘠,學過的東西有很多已經老化了。古語云:“吾生有涯而學無涯”,活到老,學到老。在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迅猛發展的今天,終身學習顯得更是尤爲重要。據粗略統計,人類的科技知識,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中葉是每10年增加一倍,現在則是3年至5年增加一倍。新的科技知識的不斷涌現勢必導致原有知識技術的陳舊及更新週期加快。知識老化是當今社會不爭的事實,我們必須不斷地接受教育、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和工作的需要,這一切向傳統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教師的學習決不能停止在前半生,學習將成爲一個人終身的需要和過程。

進入師範的第一天,我們在大學語文中便學習了韓愈的《師說》一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高”和“身正”是教師執業的資本,是之所以爲“師”的根本所繫。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千百年來社會、學校和家庭達成的共識,也是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以現在發展的眼光看,每當面對孩子的提問時,教師多希望擁有“一桶水”,不,應該說一桶水已遠遠不夠,而應擁有“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才能滿足那雙充滿疑惑好奇的眼睛,做一個值得孩子信賴與尊敬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