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錦集8篇

學問君 人氣:2.75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錦集8篇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1

近幾年中國正在全方位積極推行“素質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新教育實驗的課程對教師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下進行,在這樣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轉變以往以講授爲主的教學方式、轉變某些僅僅在形式上表現爲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創設實質性的促進學生髮展的各種學習環境的能力。實施素質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怎樣打造高素質的教師?新教育實驗逐漸摸索出一條“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專”模式。我深有體會的是前兩點,因爲這兩點我們能夠從自我做起。

專業寫作

《新教育》書中講到的,“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日常的工作中,自認爲整天和孩子們一起盡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樂,共同體驗着成長路途上的挫折與失落。可是很多時候,自己只是激動一下,興奮一刻,難過一陣,後悔一回……也沒有付諸筆端,便不了了之。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這些‘火花’不久就煙消雲散了”。現在想來,真爲曾經流逝的歲月而感慨,真爲逐漸模糊的記憶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師應該成爲新教育實踐中的“有心人”,要及時地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等。因爲,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這成功的背後靠的不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千百年來社會、學校和家庭達成的共識,也是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不斷學習。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這個世代和前一世時代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以前工作的開始是學習的結束,當下的社會則是工作的開始就是學習的開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如果離開學校後不再持續學習,這個人一定會被淘汰!因爲未來的東西他全都不會。”因此,今天多讀幾本書,就是爲自己的未來投資。不斷追求終身的知識成長,未來纔有立足的空間。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同的是,今天的我會更加珍惜時間讀書學習的機會。給一點時間給閱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閱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閱讀,開啓我們因機械學習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讀書,用書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爭做一個永遠富有魅力的老師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2

3月22日下午,我們慶寧小學20名教師參加了嘉定區教育局德研室陸春曄老師關於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學習雖然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但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受益匪淺。

開始展現了圖片:虎媽蔡美兒、狼爸蕭百佑、鷹爸何烈勝、貓爸常志韜、大李和小李以及復旦大學投毒案等。引起老師們的深思。由於形式新、效果好,贏得了在座老師們陣陣掌聲。真的是既緊張、充實,而又充滿了快樂。

學習培訓的內容非常豐富,陸老師做的精彩報告,透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現場答疑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給我們每位學員——未來的家庭教育指導師上了生動難忘的一節課,對我們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教學方法等方面都給予了有益的培訓和精心的指導,使我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師這個工作更充滿了信心。學習過程中要求大家要做好自我反思,把學習中的感悟和體會及時記錄下來,檢驗學習效果,對學習過程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學習培訓真的成爲我們人生長河中一段美好難忘的永恆記憶,學習感悟頗多。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係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爲清晰。家庭教育是基礎性的教育,是對孩子的初加工,學校教育是主體性的教育,對孩子是具有一定延續性的深加工,社會教育其實就是人文性教育,具有拓展性、檢驗性、環境性的特徵。家庭教育決定着學校教育的起點和水平,決定着社會教育的基礎和發展趨勢。 因此一個學校想把教育教學質量搞上去,首要應該是家庭教育,對學校來說,這纔是真正的起跑線。沒有問題的孩子,更沒有問題的家長,出現問題孩子主要是看孩子的高度、角度出了問題。改變家長看孩子的高度和角度,更需要學校重視家庭教育,並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想方設法去引導和幫助每一位家長。

反思自己,過去在事業上付出的更多,忽視或看輕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做法現在看來是很不妥的。教師更應該既種好事業的田,又育好自家的園。作爲教師家長,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更應該學習、學習、再學習,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並付諸於行動。

透過培訓學習,使我更加認識到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工作的重要,漸漸感受到了自己肩頭責任的重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重視並切實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承擔起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應有的職責和義務,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從而推動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再上臺階.

嘉定江橋鎮民辦慶寧小學教師

20XX年3月23日

孫明月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學習,關於個性化理論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主要分享一下關於個性化的定義,種類,實施,測評等等自己的心得體會。

什麼是個性化教育?

有人說個性化教育就是“因材施教”,有人說個性化教育就是“個性的教育”,有人說個性化教育就是“一對一的教育”。隨着“個性化教育”這一概念被廣泛引用,個性化教育已經深入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所謂個性化教育(personalized Education),就是指透過對被教育對象進行綜合調查、研究、分析、測試、考覈和診斷,根據社會環境變化或未來社會發展趨勢、被教育對象的潛質特徵和自我價值傾向以及被教育對象的利益人的目標與要求,量身定製教育目標、教育計劃、輔導方案和執行管理系統,對被教育對象的心態、觀念、信念、思維力、學習力、創新力、知識、技能、經驗等展開諮詢、策劃、教育和培訓,從而幫助被教育對象形成完整獨立人格和優化自身獨特個性,釋放生命潛能,突破生存限制。被教育對象是個性化教育系統的中心和主體。老師爲教育教學主體,而學生成爲教育客體;在家庭教育中,有些是家長爲主體,有些是孩子成爲主體;在社會教育中,通常是環境爲主體,被教育對象通常被置於一定的教育環境中,成爲環境的組成部分。班主任教師承擔着班級的學習管理任務,但是,班主任通常是某學科老師擔任,班主任老師一方面需要擔任一定的學科教學任務外,另一方面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班主任老師不可能針對性的爲每個學生提供系統性學習管理服務,因此,學校教育中,也容易造成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管理工作的缺失。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目的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目的是量身定製的、是個性化的,個性化教育的教育目的不是單一的、固定的、模式化的、被限定的,而是因人而異的、尊重個人選擇的、符合個性傾向的,是結構化的、多元化的、階段性的、適應教育對象的需要而不斷髮展變化的。個性化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校教育中單一的灌輸學科知識、追求考試成績、考取名牌學校和獲取學歷學位等作爲學生和學校的目標;個性化教育的目的也不僅僅是幫助被教育對象或學生形成完整獨立人格和優化自身獨特個性,也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口號。個性化教育是幫助被教育對象或學生形成完整獨立人格和優化自身獨特個性;幫助他成爲一個他個人和家庭所希望、適應社會所要求的那種個性的人;個性化教育是幫助被教育對象或學生釋放生命潛能,突破生存限制;幫助他做好或做成他想做的和應該做的事情或給予他做好或做成他想做的和應該做的事情的能力。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內容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內容是個性化的。是完全針對某一特定的教育對象的需要或要求,爲其量身定製的,是根據其成長要求進行柔性組織和管理的,而不是固定的,硬性規定的,或者被強加。個性化教育系統中,針對每個學生的教育內容是不同的,被教育對象的學習內容是根據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標來進行計劃、安排、組織和管理的,由於個性化教育的目的個性化,因此教育內容也是個性化的,是因被教育對象的學習目標的調整、學習效果情況、學習進度變化和學生的學習要求不斷變化而進行調整的。而學校教育中的教育內容是相對比較固定的,只能是根據既定的教育計劃針對多數學生的學習需要或普遍性的教育需要而進行安排的,而且,目前學校教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側重學科知識或專業技能的教育。

但是,個性化教育的學習內容並不是根據教育對象的需求隨意拼湊的,而是基於教育對象的個性特徵和人格結構的完善與優化,以及爲適應社會發展、豐富人生經歷、實現教育對象的自我價值主張、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等終身學習需要被系統組織的。

個性化教育過程

傳統學校教育的基本過程主要包括學生學習過程、教師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三種基本活動過程。學生學習過程是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透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資訊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爲每個學生的學習意願、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的不同而差異非常大,由此導致的學習效果差異也非常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教學情境,組織教學活動,與學生進行資訊交流,從而引導學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發現過程,使其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此外,教師還要進行教學管理,調節教學的進程,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評價和反思過程包括在教學之前對教學設計效果的預測和評判、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監視和分析以及在教學之後的檢驗、反思。

傳統學校教育的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模式包括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環境五要素和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評價/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在這一模式中,五種因素共同影響了三種過程,而且三種過程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主要體現爲: (1)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識和學習發展水平爲基礎的,是在教學過程的背景下進行的,學習的進展因教學的質量而變化。 (2)教學過程要以學習過程爲基礎而進行,教學過程還要根據教師自身特點、教學內容的難易以及教學媒體和環境情況而加以調節。(3)評價/反思過程隨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的進行而側重於不同方面,反過來又促進學習和教學過程。 個性化教育實施

個性化教育實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個性化的學習輔導和專業化的學習過程管理。 個性化的學習輔導主要是專業的私人教師藉助於個性化學習輔導專家系統和相關教育資源的支援,依據學習能力測評師提供的《個性化學習方案》,對被教育對象的心態、觀念、信念、思維力、學習力、創新力、知識、技能、經驗等展開個別化的教育培訓和學習輔導,確保被教育對象正確的態度、觀念和信念的形成,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針對性的具體科目知識、專項技能和個人經驗的傳承和轉移。

專業化的學習過程管理是學習管理工程師藉助於學習過程管理專家系統和相關教育資源的支援,根據被教育對象及其相關利益人的要求,組織學習能力測評師、教育策劃師、私人教師和知識管理工程師,對被教育對象的個性化教育測評、個性化教育策劃、個別化輔導和個性化教育評價進行分析、計劃、執行、控制、考覈與反饋。

個性化教育評價

個性化教育評價主要是知識管理工程師藉助於知識管理專家系統和相關教育資源的支援,對個性化教育實施之前、實施之中和實施之後的分析、評價、回饋與反思。

個性化教育評價既是對個性化教育實施效果的評估,也是對個性化教育的實施過程進行的監督和控制。

另外,個性化教育的實施進程是從學習動機激發(心態、觀念、信念)、提升學習能力(思維力、學習力、創新力)再到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以及經驗的獲得進行開展的,因此,個性化教育首先重視的個性人格教育,其次纔是能力的教育,最後纔是知識技能的教育,個性化教育是真正以人爲本的人性化的教育。同時,個性化教育是知識技能的教育、綜合能力的教育和個性人格的教育均衡發展的教育。

總之,只有在教學中將學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人,給他們提供廣闊自由的發揮空間,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將順利得到實現,學生的個性將得到充分發展。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未發書時,我們從課程表中就已得知本學期我們將學習多項專業課程,其中就包含——《幼兒教育學》。大凡帶有“XX學”的科目,一般都是理論性很強的專業書籍,給我們的感覺無非索然無味,昏昏欲睡。但將近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效果還不錯。

不得不承認地說,教學老師是男老師首先就給了我們興趣。縱觀我們這個專業,男老師屈指可數。不管是大一的計算機老師海躍華,聲樂老師胡浩,還是思想品德與道德修養老師柳向魁,以及曇花一現的心理健康老師李斌,他們給我們的感覺都是有代溝,有距離的。而路奇老師就不同,看到課程表寫着他給我們上課是,大家一下子就沸騰了。以至選他的課代表也是戰況激烈。他時尚,他隨和,他時常讓我不經意就聯想到了《十八歲天空》裏的古越濤老師。他和我們交流起來沒有老師的架子。在教學方面,他時刻告訴我們要做到“三不唯”,即:不唯上,不唯師,不唯書”。他的上課規程很有特點。每堂課結束後他都會布臵一個課後延伸要同學查閱資料在下一堂課用PPT展示出來。作爲一個教育者,他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給每個同學機會的教育原則。講解枯燥的理論知識時,他總能結合很多實例讓我們輕鬆接受。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時常能從這個知識點講到那個知識點,擴展性的發散思維讓無數同學驚歎。也不知道班上有多少個他的忠實粉絲。因爲他,所以班上同學都熱愛這門學科,即使常補課也沒關係。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幼兒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原則,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兒園教學活動,幼兒園遊戲等六個章節。透過學習,我對《幼兒教育學》有了更深的瞭解:首先,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研究3~6歲幼兒教育規律和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規律的科學,它是人們從教育幼兒的實踐經驗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教育理論。然後,它是我們現在所學語言教育、美術教育、科學教育的總指揮。最後,學好這門學科對我們今後工作具有實際意義。

就功能而言,我覺得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和幼兒園教學活動最具實際價值。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涵蓋體、智、德、美四個方面。幼兒的全面發展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興旺發達。重視幼兒體育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重視幼兒智育能爲 提高社會的文化水平奠定基礎。德育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不斷髮展的保證。美育能給人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動力和按照“美的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的審美修養。加之現代家長,他們因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新型教育理念,對如何培養孩子有了更科學的打算,因此,掌握全面發展教育也是迎合家長和社會的需要。當然,幼兒園教學活動對我們來說更具可操作性。幼兒園教學活動這一章節它主要介紹了幼兒園教學原則、幼兒園常見教學手段及教學法、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與指導。作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正確書寫教案和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必需。

而就目前來看,顯然幼兒園遊戲這一章節更親近我們。即將到來的兩週遊戲實習,同學們既緊張又興奮。衆所周知,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遊戲對於幼兒來說就是他們的生活,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鑽透這一章節對我們此次實習和以後教學具有實際意義。首先,我們得知道遊戲的含義,進而瞭解遊戲的特徵及價值,再掌握遊戲的種類和如何遊戲。

透過本學期地學習,我瞭解了以前從未聽說過的《幼兒園教育規劃指導綱要》,細緻的幼兒園目標、任務及原則,基本的教學法和一批偉大的教育學者,

如:皮亞傑——建構主義,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等。

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幼兒教師,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是必備條件。而《幼兒教育學》這一本書實在是我們鑽研、進修、教學的好教材。因此,即使奔赴教育一線後,我還會時常閱讀它。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5

快樂的寒假裏,帶着一份新奇,一份崇拜,一份興奮,我細細品味着朱永信教授的新書《新教育》。看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千,思緒萬千。畢業時又回到了對教育的執着,重拾了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心與力量。內心不斷涌動着戰勝自己,超越自己的力量。我認爲這可能是新教育的力量。新的教育給了我新的教育理念。爲我在專業上感到有點累的那一刻,指明瞭迷茫的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種教育理想,一種教育激情,一首教育詩,一種教育行動。新教育的四大變革、六大行動,以及教育感知、教育規律的理論和理念,都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對學前教育的未來方向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

俗話說:“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新課改倡導的一個理念。也是新教育發揚的一種精神。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其閱讀水平。一個沒有讀書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滿是書的城市,纔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在教學上,可以把“小教材”變成“大教材”。所謂“小教科書”就是教科書。所謂“大教材”,是指根據課本對課外教材進行拓展和延伸,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其次,借鑑新教育創建書香校園,創建書香課堂,讓孩子與晨曦共舞,早上背詩,中午讀書,下午黃昏醒來,最後以活動推動閱讀。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相關活動,如:小書推介會、經驗交流會、有益讀書等。透過這三種方式,讓孩子享受讀書,讓孩子的書打敗電視,讓孩子的書打敗電腦,讓孩子的書打敗電子遊戲。

我仔細研究了新教育提出的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參與、親和、自由、整合、聯繫、延伸),使理想課堂達到三個境界,即(第一個境界:實施有效的教學框架。第二個境界:探索知識的內在魅力。第三個境界是體驗師生之間的深刻共鳴。同時新教育也研究了《有效課堂的教學框架表》,給了深刻的啓發。讓我明白了語文教學不僅是以前新課改送倡導的三個維度整合,也深刻領悟了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優質教學”,即,師生共同圍繞在“問題——知識”的周圍,進行一次艱苦的探索。爭取像新教育所講的鈉鹽創造自己的理想課堂。讓師生把學習視爲一個同時展開的三重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人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課堂,倡導的是一種行動科研。一種行動的研究。其關鍵有兩條,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情,二是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態。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能夠放下心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每錄教育隨筆、教育隨思、隨想的教師。朱永新教授稱這些教師都是一本大的鉅作,每一部鉅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論。書中告訴我們成爲一名名師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起,堅持每天寫教育隨筆、教育故事、教育反思。幾年後,你抱着自己積累的教學日記時,你就成爲了一位名師。這讓我深深感受到“認真教學”的深刻含義。

總之,讀完朱永新教授的這部著作,我更加堅定的認爲:“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實現夢想。誰不懈追求夢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夢想。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6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20xx年8月14日至8月21日,我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繼續教育的學習,觀看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小學問題生的教育》、《如何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等講座,閱讀了《自主學習與創新學習》理論教材,透過學習,使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的體會,現把這七天來學習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二、透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使我更新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向同行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展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教學中除注意知識的準確性、全面性外,重點從培養學生的學生興趣入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入手,優化了教學過程,把握“三個環節”,即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訓練爲主線,實現了“三個轉變”,即:

由教師的以講爲主轉變爲學生的訓練爲主、由教師的成就感轉變爲學生的成就感、由教師的知識傳播爲主轉變爲學生的成果展示。在教學中我力求使課堂在和諧、民主、愉悅的氣氛中完成,使師生交互活動中達到“教師從教到導,學生從學到展示”的`有機統一。

透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熱情,透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思維,以問引思,以理導思、以變發思,引導學生變“學會”爲“會學”。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養成學生的學習的獨立性。教育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真正實現了素質教育。而且,解決了學困生的問題,實現了課堂上全員動起來,各有所得的目的,實現了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目的,實現了素質教育的宗旨。我深深體驗到教育的魅力,體驗到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的神聖。

我從根本上轉變了對教育的理解,對待學生的錯誤,有了更多的耐心和愛心,有了更多的寬容,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注意講求方法和策略,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從而使教育發揮出神奇的力量。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8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關於生命與尊嚴、生命與價值、生命與發展等深層的問題迫切地擺在了中小學教育面前,必須儘快給孩子補上“生命教育”這一課,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從孩子七歲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家長把生命中最珍貴、最有意義的另外一個生命交給學校,交給教師。因此,小學階段作爲孩子成長的基礎階段,進行生命教育,更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一、心明眼亮察現狀

1、視生命爲草芥生命,不僅包括個人及他人的生命,還包括一切自然生命。但是,今天的孩子卻不理解“生命”二字的含義,一切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對生命的尊重、憐憫、關愛和幫助。看到花就去摘,看到草綠就去踩,看到蛙跳就去抓。殘疾人行走不便,不是上前攙扶,而是在背後邯鄲學步;街頭乞丐飢腸轆轆,不是送上一塊麪包,而是捂着鼻子躲得老遠;同學生病住院,不是着急探望,而是慶幸自己能獨佔一桌??

2、拿生命當遊戲

近年來,小學生死亡率明顯上升,意外死亡的事件常見之報端,讓人爲如花生命的逝去而深感痛惜和震驚。其中因游泳溺水身亡的例子屢見不鮮。《青年報》曾報道過這樣一個悲劇:四川成都某小學的四名六年級學生,相邀到一個“不花錢就可以游泳”的河裏去游泳,因河水冰冷,有三名孩子先後上了岸,卻遲遲不見李某的影子。找了幾遍一無所獲後,絕望的孩子們因爲害怕父母和老師的捱打,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要“保密”。於是,就在吞沒小夥伴的河岸邊,他們鄭重地訂下了永不泄密的“盟約”。在隱藏了李某的衣物、自行車後,三位小孩神色自若地回到了家。因爲父母沒有從孩子們稚氣的臉上看出任何異常,導致李某搶救無效。

3、用生命求解脫

常聽到身邊的小孩嘴裏唸叨着“活着真沒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之類的喪氣話,雖然這也許只是一時的牢騷,但從一個稚嫩的兒童嘴裏吐出來,卻是多麼令人揪心和擔心啊!可見,小學生漠視生命、不熱愛生活、不接納自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蘭州晨報》曾報道一個10歲學生因被懷疑盜竊粉筆笤帚,喝農藥自殺;前不久,《重慶時報》又報道了12歲的李某在放學回家途中玩火,不慎燒燬鄰居房屋,因害怕遭受懲罰而服毒自殺??

二、刨根究底探原因

1、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小學生由於年紀小,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社會的思想道德勢必會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他們爲人處世的態度。當今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交際面越來越窄,對寬容、互助、憐憫、關愛、自省等越來越漠視。影視、網絡等媒體中的畸形鴉片,又像沙塵暴一樣,侵蝕着學生的純潔心靈,而使學生對生命產生了令人費解的行爲。

2、學校教育體制的弊端

由於教育體制的弊端,應試教育依然暢通無阻。小學生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有些學校很少開展活動,缺乏對學生進行責任心、愛、生命等的教育;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科學或嚴重失當,以罰代教、侮辱人格、變相體罰等導致學生對生命產生悲觀情緒;有些學生因學習成績達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而遭到譴責打罵,於是憤而自殺。

3、家庭管理方法的不當

隨着社會的發展,家庭的規模越來越小,家族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冷漠,家人間的交往越來越來疏遠,兒童的情感世界缺少愛的滋養,缺乏對生活的熱情。再加上多數家長不自覺地重智輕德,不注意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同情心、責任感等美德,導致孩子逐漸形成以自己爲中心的意識,只懂索取,不懂付出。此外,父母關係不好、家長的暴力行爲等,也是孩子走上生命極端的一個因素。

三、多管齊下找對策

(一)深挖教材,滲透生命意識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伴隨着課改,小學教材裏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內容,這些思想內容正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素。加強尊重生命的教育,世間萬物都有生命,但生命的歷程都很短暫。要讓學生知道個體生命充滿特色,而正是這些鮮明的特色,才造就了世界的紛繁複雜、多姿多彩。如,自然學科中的《花的構造》、《螞蟻》、《蝸牛》等,圍繞生命的產生、成長、消亡的過程,給學生介紹了動植物的生活習性。教師在講授這些科學知識的同時,可以趁熱打鐵地對學生進行尊重生命的教育,讓學生懂得動植物也是生命個體,我們應該尊重、保護它們。品德與社會學科中的《讀懂爸爸媽媽的心》、《來自社會的愛》,讓學生在感受幸福的同時,學會對生命的欣賞、熱愛,從而感激生命、感激父母,感激社會。這樣,孩子們才能進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和魅力。只有讓這些深刻的文字內涵流進學生的心田,才能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理想,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社會與自我實現,進一步懂得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張揚生命。

(二)培養正確的挫折觀

喜怒哀樂本爲人之常情,酸甜苦辣原是生命本色。但是,小學生由於年紀小,情感脆弱,在遭遇挫折、壓力、矛盾時常常不能獨立面對,或是逃避,或因生理失衡而尋求不當的手段來解決。因而,教師應該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範例,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正視壓力,正視挫折,知難而進。如語文教材裏的《向命運挑戰》一課,作者講述了21歲就患上絕症的霍金,在生活中、學習中,勇敢地與病魔做鬥爭,成爲偉大的天體物理學家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是可以向命運挑戰的,讚頌了霍金敢於向命運挑戰、不怕失敗、不怕困難的精神。培養笑傲困難笑傲人生的樂觀態度和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意志力。這樣,就會減少學生動輒輕生的可能了。

(三)啓發智慧,營造生命課堂

教育的真義是培養人,促進人的發展,領悟生命的真諦,追求生命的意義。打造生命課堂,激發生命活力是學校教育的根本要求。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歧視裏有瓦特,你的譏諷裏有愛因斯坦。”可見,教師角色之一即教師是學生個性的塑造者,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及人格的完善。因此,我認爲實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須對教師進行生命教育,讓其在教學實踐中實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從已經產生的小學生的生命問題來看,不少是由教師反生命的教育方式所導致,如教師的體罰和變相體罰;從罰站到罰蹲;從打手板到扇耳光,教師的病理性語言的諷刺挖苦,如老師一句“你真笨,怎麼教都不會”、“這個同學的智商有問題”等,都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精神壓力和精神虐待;而這些虐待僅僅是因爲學生學習不好而造成的,這種不尊重生命、不尊重人權的反生命的教育,輕則造成學生沉重的心理問題,重則導致學生的輕生。所以,進行生命教育,首先應從尊重生命開始。因爲學生是生命,所以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懷學生、賞識學生,創造一個師生之間民主平等、溫磬和諧和充滿生命活力的成長環境就是生命教育,如果教師能做到這一切,那麼就是不教而教了。

(四)生命教育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認知過程,不是靠一時的感情衝動和言語說教能完成的。兒童的情感容易被激發起來,但也容易回落。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全力配合,形成一個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氛圍,共同擔負起對學生生命教育的責任。生命教育同社會現象相結合。隨着物質發展,社會中的許多現象都在迫使我們對生命進行思考,如讓我們看到異端分子對生命的無情蔑視和踐踏;非典、礦難、海嘯讓我們看到生命的脆弱和活着的幸福。諸如此類的社會現象,是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最生動、最真實的材料。家長和教師可以透過對這些活生生的社會現象的講述和分析,增強孩子對生命的珍惜和熱愛之情。生命教育同實踐活動相結合。生命教育是一種身教重於言傳的特殊教育,以具體的行爲或舉動教育人,才能真正影響人,感化人,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因此,生命教育必須注重實踐活動的作用。

此外,實踐活動還是引導學生探索生命意義,提升生命價值的一方沃土。如運動會,可以激發學生拼搏奮進的精神;文藝晚會可以讓學生髮揮才能展現生命的活力;春遊可以讓學生感受萬物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氣息,感受世界的朝氣和希望??在活動中,學生磨鍊了意志、增強了信心、發現了自我、開發了自我,生命之花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