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課程與教學論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1.71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課程與教學論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程與教學論心得體會

課程與教學論心得體會1

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要是透過創新學習這種活動來實現的,而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心理學認爲: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爲基礎的構建新知識的過程,透過學生積極努力的探索而產生“新的結果”。就是說,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在學生對新知識的主動探索中產生,並在學生主動探索中不斷加以完善的。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但是,學生主體地位的確主是透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實現的,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啓迪作用、組織作用和薰陶作用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

這裏,既不能忽視“導”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師的“導”來取代學生的“學”。

那麼,如何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就成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要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係,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問題。首先教師在更新教育觀念時,要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學生,把學生視爲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潛力的人,相信每個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動發展;其次要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用探討、商量式的口吻組織教學,使學生敢於參與也樂於參與探討與學習;尤爲重要的是要重視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啓迪作用和組織作用,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激發作用是採用各種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作用可以採用外在的激勵措施,如讚許、表揚和獎勵來達到其目的;但是更多的是運用知識內在的激勵因素,運用學習要求與學生髮展現狀之間的矛盾,並把這種矛盾轉化爲學生的自身需要來實現的。我們還重視學生主動學習過程中教師的組織作用,重視學生的感知、討論、分析、抽象、概括、歸納過程,透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學習的主體作用。

應該注意的是,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必須有個“度”,這個“度”就定在“激趣、啓思、導向”上,至於新知識“新”在什麼地方,它與原有知識有什麼聯繫與區分,怎樣運用原有知識來學習新知識,什麼是新知識,新知識學來有什麼用等等具體問題,就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去主動探索,透過自身的努力自己解答這些問題,老師決不能代替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教程中是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

課程與教學論心得體會2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內容最全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涉及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調整、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教師教學行爲變化、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等多方面的全面改革,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作爲一名一線教師,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我一方面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所以,利用這段時間我看了有關書籍。

《課程與教學論》由馬雲鵬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結合當今世界各國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現狀與趨勢,將課程與教學聯合起來作爲一個有機整體加以論述,旨在讓所有中小學教師都瞭解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基本思想,在教學實踐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提高自己的教育專業修養,充分發揮創造性。

思想、觀念是無形的,我們看不見它,也摸不着它,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制約着我們的行動。爲什麼課程改革後,我們的教師普遍反映備課難了,上課更難了?我想教師難於真正全面領會教材的深層含義是癥結所在,而解決方法是要從思想上與課改零距離。在閱讀《課程與教學論》時我的最深體會是:對於一線教師課程改革意味着思想上的.改革:要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

許多事實都表明,“觀念一變天地寬”!一位西方學者說:“觀念本身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或快或慢地改變社會現實。”思想、觀念之於教育,就是靈魂,沒有思想觀念的教育,就是沒有靈魂的教育。很多一線教師對此尚無清醒、緊迫的認識,認爲理論、觀念的東西太“虛”了,我們是做實際工作的,要來“實”的,要上課、補課,要升學率,什麼理論、觀念,那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的事。其實非也!可以說,教師有什麼樣的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效益觀、發展觀、評價觀,將直接決定着他們的教育行爲、課堂行爲,從而也就決定了培養質量。課程改革在思想上的變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的人本化——由“目中無人”走向“以人爲本”

中國人傳統教學的視野很狹窄,60年代有句口號甚爲流行,即“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充分表明中國教育的“知識本位”,根本看不到以人的發展爲宗旨的跡象,“目中無人”,顯然更談不上去理解、尊重、信任、關愛學生了。愛因斯坦認爲:要透過激發學生學習“樂趣”,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社會價值”的認識,來促進他們自身的成長。他多次講過:“科學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嚮往理解事物的人來創造。”所以我們的教育必須做到“以人爲本”。

《英語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條說:“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英語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英語;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英語;不同的人在英語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英語課程標準》中的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表述是貫穿於新課程標準的一條紅線。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爲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

二、教育的人性化——尊重人格,嚴慈相濟

誇美紐斯說過:“要像尊重上帝一樣尊重孩子。”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纔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爲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纔是愛,做到嚴慈相濟。贊可夫說過:“不能把教師對兒童的愛僅僅理解爲用慈祥的、關注的態度對待他們。這種態度當然是需要的。但是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表現在教師毫無保留的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對兒童的愛應當同合理的要求相結合。”

三、教育的博愛化——涵養師愛,以情促教

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爲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爲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

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當只限於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應當始終帶着對學生的愛來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爲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