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3.24W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1

透過學習,我對新形勢下的教學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之前,我原以爲我對新課改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透過專家對新課程的分析講解以及和同示們的研討交流,使我感覺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因此更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下面就此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透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實踐和學習,使我充分認識到語文的基本理念:

1、在新形勢下,要有大語文教學觀的理念。

2、改革課程的內容和教育方式,努力體現課程的時代性。

3、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幫助學生的學習。

4、注重學生的閱讀,奠定學生終身閱讀的理念。

第一、深入領會《語文新課標》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真正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關注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主動發展。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第二、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啓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的課程理念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2

我校在7月12日至7月15日組織我們參加了四川省新課改教師遠程培訓,透過四天的學習,收穫頗多。

首先,在陳琳教授的解讀下,我更深的瞭解新課程標準的意義、目標、理念。透過學習,我意識到如今英語課堂應該以學生爲主體,老師更多的應該是導向性作用. 在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和學會學習的能力,爲今後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不斷開闊學生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並培養髮展終生學習的能力。英語作爲語言工具應該具備人文性目的和工具性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用中學,學中用,學爲用”的原則。

其次,張連仲教授也反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透過學習思考,我深刻認識到高中英語是大衆英語教育,應該讓絕大部分學生會說、敢說英語。在教學課程中,應該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優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高中英語發展的重點是用英語思維和表達,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運用英語,培養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此外,對外研社編制的新教材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明確了教材基本結構:比如必修分爲1-5冊,順序選修爲6-8冊,這有利於我們教師今後指導學生進行選課。我們作爲教師應該提前縱觀全套教材,形成對全套教材的整體認識,瞭解在什麼地方講什麼。

第三,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教師應該改變教學觀念, 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提倡自主學習, 注重學習策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四,在教學過程中及教學告一段落時均要學會對教學進行評價。評價方式主要以考試爲常見可實施方式。陳文存教授在此方面給了我巨大的啓發。作爲教師,應該明白考試是服務於教學的,用於反思教學過程,從而逐步提高教學能力,找出學生的問題所在。當然,反思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因此更應該注重形成性評價,及時反饋教學資訊。在這裏,我還學會了如何進行選題、編題和一些命題技巧,從而更加有效的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準確的反饋。

另外,在教學設計上和效果上,李俊和老師也爲我們提出了要求和要領。在我看來,首先要轉變我們教師的教師觀,在教學中走出演講者的角色,而成爲一名組織者、監督者、參與者與學生共同發展。這非常重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在平時上課期間積極主動觀察研究總結學生心理特徵,更有利於教師自己研究一套有着自我特色的教法、學法。不偏愛某一類學生,應一視同仁,因材施教,看到學生的發光點。在閱讀教學中,我也有一些淺顯的心得:一抓課外閱讀;二抓背誦。當然,教師也應該是一位學者型教師,每天都要保證一定的學習量。比如,每天堅持十來分鐘的讀書,對當天課堂進行兩三句總結反思,隨時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提高自己。

最後,作爲一名教師,我懂得應該學會聽課與評課,儘可能多的去發現、學習其他老師的優點,注意結合本班學情實實在在地做到每一步。

以上就是我這幾天學習的感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詞彙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結合課文,做好英美國家的地理、風俗習慣、民族、宗教、制度、飲食習慣、歷史等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

(2)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創造異國文化氛圍。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同時提醒他們注意吸收相關國家的文化資訊。

(3)堅持教學相長,促進學生、教師共同進步。注重培養學生獲取、處理資訊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師生交往中發展自己,不斷反思教學實踐,在總結經驗中提升自己,堅持學習教育理論,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己,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規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行教師,在借鑑他人中完善自己。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3

執行力,一個現代企業管理者最關注的問題。如何提高執行力,也是領導者經常思索的問題。執行,並非是基層人員的特定行爲,領導者也必須考慮自己的行爲以便爲員工創造良好的執行氛圍。現結合毛澤東思想淺淡領導者提高執行力的六大步驟。

一、建立執行力組織的總剛

經常聽業界朋友說:唉,現在的做銷售很累,公司目標不明確,我們在市場上經常沒方向感。接觸許多企業銷售負責人,他們也會說:現在的市場競爭太殘酷了,目標沒法定了,市場策略也隨着市場不斷的變,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去運作這個市場了,感覺在走一步算一步似的。總結起來就是兩點:從員工上看,公司目標不明確性,使員工在執行過程中,資源的爭取和利用完全跟着市場走。“能”者就能多爭取點,“不能”者就爭取不到資源,在市場一線執行時失去方向感。從企業層面上看,企業越來越被零散的市場資訊所迷惑,在決策過程中經常會迷失方向和目標。該集權的時候沒有集權,該分權時又沒有分權,不能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市場的“權力”因素。

我們按照毛澤東思想來闡述執行性組織的總剛是:一是一般和個別相結合,二是領導和羣衆相結合。

任何的行爲與活動都必須有一個“一般的號召”,這就是所謂的目標。如果沒有一般的普遍的號召,就不能動員廣大員工行動起來。就營銷這一塊來說,我認爲目標的制定應包括:品牌目標、市場目標、銷售目標等,它是由領導者來制定的,在這一點是必須要集權的。集權制定目標的過程它就是個“一般和個別相結合,領導和羣衆相結合”的過程。這一過程它不僅是目標制定時必須運用的,而且是強執行力組織必須貫穿始末的總剛。

二、目標的制定要與實踐相結合

如果只限於一般的號召,基本的目標,而領導人員沒有具體地直接地從若干組織將所號召的工作深入實施。就無法考驗自己提出的一般號召是否正確。

品牌目標的制定首先要了解自己品牌的足跡,現在品牌所處的位置,及預期達到的目標。從品牌的知曉度、知名度到品牌的忠誠度目標制定,我們所需的產品網絡支撐點是否已具備條件。

市場目標的要根據市場本身的特性加以制定。戰略市場就要注重其影響力,不要過多考慮其投入與產出比;而利潤市場就必需要考慮我們的投入與產出了。不同的市場目標將決定我們採用不同的市場計劃,有計劃才能合理地分配資源,具體執行部門纔可以就計劃與資源形成有效的執行策略。

有了品牌目標和市場目標,我們自然有一個合理的銷量目標,就不會脫離實際情況的盲目制定銷量目標。

三、選擇與組建執行力團隊,達到目標的實現

人,執行力團隊的關鍵要素。在選擇與組建執行力團隊時,領導者必須善於團結少數積極分子作爲領導的骨幹,並憑藉這批骨幹去提高中間分子,爭取落後分子。

積極分子並非是簡單的腿勤、手勤或口勤等,他必須是一個集企業忠誠度高、深入瞭解市場、有獨立工作能力、遵守紀律爲一體的人才。有很多企業在委派團隊領導人時十分不注重這一點,如果團隊領導人不能做到“積極分子”,那整個團隊毫無執行力可言。如果只停留在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而不能積極地與員工溝通,併爲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不去深入瞭解市場,那結果留下只能的是一般散沙。

只有這種“積極分子”纔會針對公司制定的目標,深入到市場,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完成目標的營銷策略。沒有有效的策略作爲支撐的目標只是空中樓閣,絕對不可能實現的。所以說領導人在選擇這種“積極分子”時一定要考查其達成目標的營銷策略是否有效。

四、區域化的策略向全體化推廣

筆者是安徽做酒的,記得有位朋友問我,你對近年來在全國市場推廣成功的口子窖是如何看待的?我當時回答的就是:口子窖的執行力好,特別是區域化的策略能迅速形成普遍化策略向全體市場推廣。這也就是拿一般意見到個別單位去實驗,然後集中新的經驗做成新的策略去普遍運用到市場。

當然區域化的策略並不是都可以作爲全部去推廣的,它必須經過總結與篩選才可以得到進一步推廣。比如說白酒行業近年來流行的買斷終端,這種策略就可以普遍推廣;還有針對終端酒店的內部溝通順序也是可以形成統一化的。而針對酒店的供貨權,不同區域就有不同的市場規律,有些地方以當地各小分銷商供貨爲主,他們大都形成自己的供貨網絡,你如果強行直接供貨終端,勢必造成矛盾的產生,得不償失。

在區域化策略向全體化推廣時,一定要對市場要有深度瞭解,要有市場的前瞻性。既不可錯過失機,又不可不針對本區域市場實際情況,盲目地套用其他市場的策略。

五、策略傳達要做到“一元化”

經常遇到許多公司在開營銷工作會議時,常常將業務部和市場部或其他部門分開。其結果就如衆多業務部門說的那樣,市場部門拿出來的東西根本不適合業務部門適用,策劃的一些案例毫無執行力,宣傳與市場實際脫軌,浪費企業資源,而領導人一時卻有分辨不出孰對孰錯。這也就是沒有注意策略傳達的“一元化”原因所造成的。

所謂策略的傳達的“一元化”不是指上級部門領導向下級部門領導單方向傳達,而是應讓策略執行總負責人和分負責人都知道、都負責。

單方向的傳達不僅不能充分發揮員工的工作創造性,而且還影響員工的工作的積極性。現在的執行力組織是建立是相互溝通的基礎上的,並非是一種絕對服從的執行力組織。有效的相互溝通,能讓員工根據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做成他應該做成的事。不會形成無勞的返工現象,有效地利用了資源。

“一元化”它還包括總負責的一箇中心的一體化。部門領導者不是將工作分攤下去,就沒事了,要形成以總負責人爲中心的工作模式,考慮環境,將各項工作擺在適當位置,而不是自己全無計劃,只按上級指示來一件做一件,形成很多的“中心工作”和凌亂無秩序的狀態。從這一點可以引發到執行力組織的總剛:一般和個別相結合,要給予“個別”充分的放權。

一些領導人喜歡聽市場部門調查一些的小報告,往往以這些小報告來決定此策略是否執行到位,而這些市場調查的人又不瞭解整體的市場情況,僅僅從一些個別情況去武斷地推論全部情況,因爲他們根本不瞭解策略實施的真正內涵,沒有從效果上去衡量策略的實施,而是從過程中去推論策略的執行。究其原因,還是他們不瞭解策略的全部。其結果必然導致策略不能有效的完整的實施,影響執行力。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4

透過本次學習影響校本課程實施的主要因素,我更進一步瞭解了校本教研的實施。

影響校本課程實施的因素是衆多的,這些因素,既有促進方面的,也有阻礙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校本課程本身的因素;學校內部因素;學校外部因素。

從影響校本課程實施的因素來分析,影響校本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學校因素。當然學校因素是教學活動所必需的諸多客觀條件的綜合。只有教師與領導,師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密切合作纔會使校本課程真正體現個性化的特點,以實現學生的內在價值,即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以此爲基礎才能考慮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即實現教育的工具價值爲社會服務。

作爲一個基層的教師,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文化底蘊同樣重要。因爲教師是校本課程的實施者,而且也是校本課程的評價者。教師素養的提高,不但是對課程的進一步開發,而且是學生視野的開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校本課程的合作者、參與者、研究者、推動者、引導者,而不是傳統國家課程的轉述者。所以教師正確的課程價值觀,教師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合的角色觀,鑽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行動研究的自覺性和行動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必備的素質。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5

此次非常榮幸能夠第二次聽尹老師講案例分析寫作課程。由於每次課程上課人數的不同,尹老師的授課方式也有很大調整。此次小課上尹老師採用理論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尹老師以對mba論文的認識開篇,從選題到論文結構的安排,從寫作方法到寫作中應注意的細節問題,包括對寫作時間的把控等,老師均給做出了詳細的講解。在詳實的理論指導外,尹老師還給我們展示了很多真實的mba論文,透過參與對每篇論文優缺點的評析,立即使我們對mba論文有了更立體的認知。對於我來講,實踐後再次聽此課,對mba論文寫作認識與體會更加深刻。

首先,更加明確了撰寫mba畢業論文的必要性和意義。

mba學位是一種注重複合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學位,是能力培養重於知識傳授的學位,其教育的本質就是幫助學員培育和提升企業家意識和企業家才能。mba教育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注重技巧和思維的培養。我們在課堂上接受了知識的洗禮,是我們學的過程;在實踐中去運用課堂所學,是我們習的過程。撰寫mba學位論文是整個mba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是我們將課堂所學與實踐相結合撰寫相關文章的一種手段,也是學習和工作兩個階段承上啓下的重要環節,更是培養和檢驗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培育和開發學員科學研究精神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幫助學員爭取學習過程中質的飛躍的有效方式。

第二,論文選題目的明確、注重策略與原則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爲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我們作爲mba學員,不僅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具備提出問題的能力。mba學位論文是我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踐的一種方式,因此,好的選題是論文成功的一半。

選題是確定研究的方向、範圍和對象,這是一個由大到小不斷聚焦的過程,是一個使寬泛主題具體明確化的過程,而並非隨便立個題目便開始寫作,在選題時我們應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詳細考慮:

(一)選題目的要明確

mba論文不同於學術論文,在讀mba時,我們都有各自的理想,我們懷着不同的理想踏入了共同的校門,此刻的畢業論文設計讓我們向理想邁進了一步,畢業論文設計也是體現我們理想的時刻,因此,我們必須弄清我們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初衷及經過一段時間mba教學專業訓練情況來給自己一個重定位,是隻想容易透過答辯將來順利獲得一個學位證書,還是與自己未來職業規劃相結合爲將來找工作或跳槽作鋪墊,又或者因自己在某一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興趣而選擇研究寫作方向,或者爲將來報考博士同時做準備,或是對自己工作總結和提升,等等。經過認真思考,選擇合適的方向。但無論哪種情況,我們最終要的結果是不變的就是一定要透過論文答辯,因此,無論最初目的是什麼,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充分考慮論文的難度及完成的可行性,以最終透過答辯爲首要原則。

(二)選題要有策略

剛入學不久,學校便組織師生進行雙選,讓我們儘早確立導師,目的不僅是讓我們在讀期間有導師的指引,也是讓我們多與老師進行溝通,提前對論文有所準備。說到選題,導師的作用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了。最簡單的一種就是我們可以根據導師的研究方向,請導師爲我們指定題目。但爲了體現我們所學,讓所學有用武之地,我們最好還是自己選定題目,或是在導師的指導下自己選定題目。無論是怎樣的一種方式,在策略上,我們都必須考慮如下問題:

1、選擇理論問題還是實際問題。作爲mba學生,一般應以實際問題爲主,但我們作任何研究又都離不開理論的支撐。

2、選擇大題目還是小題目。總體來講,選題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我們很可能說不透,很多問題只是蜻蜓點水,使文章看起來很空。太小了,最大的可能是篇幅無法滿足mba學位論文的要求,這就失去了我們讀mba的價值。策略上講,選題宜小不宜大,可以小題大做。

3、選擇熟悉的題目還是陌生的題目。作爲在職攻讀的學生,我們一般沒有太充裕的時間去搜集資料,若選陌生的題目,很可能會因爲時間問題導致獲取資料不充分,最終導致論文失敗甚至延期。而選擇熟悉的題目,我們根據已有資訊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且相對來講更容易獲得資料。因此,應以熟悉的題目爲主。從實踐的經驗來看,自己熟悉的領域也一定要是大家相對熟悉認可的,不能產生歧義。

4、選前沿課題還是非前沿課題。mba的學生富有激情,而現正處於鼓勵創新的時代,難免有些人會去發掘嘗試前沿課題,這要依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處理。一般前沿課題容易創新但難度較大,但我們可以循着學科的前沿去發現問題,使我們的選題儘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選題要有原則

我們作爲mba的學生,注重的是能力的提高,要具備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在選題時,要充分體現出我們所做工作的價值,即我們畢業論文的價值:要麼具有學術價值,要麼具有實用價值。沒有價值的論文即喪失了學以致用的意義。另外,我們在選題時要具有一定的原創性。現在,抄襲在我國很普遍,我們作爲mba學生,要形成我們獨立的思想,獨到的見解,才能不枉費我們讀mba的意義,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好將所學應用於未來的工作,提高我們的工作質量。道理,我們都懂,但做起來真的很難。但經老師提示,我們才恍然大悟,其實,我們的選擇也很多:前人未曾研究但現實需要解決的問題;前人雖有研究但出現新情況有必要重新研究的問題;前人雖有研究但研究角度不同仍有研究空間的問題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去探索發現。

用老師的話來總結論文選題:選擇合適的領域即儘量結合工作實際;選擇要研究的問題要具體化;個人體會是若能把握住老師講的這兩點,論文寫作就已成功一大半。

第三,論文結構安排注重邏輯

課堂上老師強調論文結構一定要注重邏輯。有人可能說我們都已經工作了,還拿我們當小學生講邏輯是多此一舉,其實不然。在寫作中,論文整體的邏輯決定着論文的質量。論文邏輯是我們行文的基礎,將來也是我們論文答辯的基礎,邏輯結構清晰,文章才具有吸引力,可讀性強。

第四,學會蒐集使用資料

在mba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們需要閱讀大量資料,更需要對資料進行詳細的整理分析歸類。如何獲取資料成爲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學校爲我們提供的圖書館,我們可以去那裏查閱,同時,現代網絡資訊非常發達,我們也充分利用網絡資訊不斷豐富充實我們的資訊。但在資料使用時,我們要注意辨別,尤其是透過互聯網獲得的資料,我們尤其要考察其權威性和真實性。由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使得我們習慣了這種快餐文化,我們更應藉此次寫論文的時機多讀一些相關經典文獻,這些資料可能需要我們去購買些相關書籍,閱讀經典我覺得不僅是對mba學生快速提高理論水平的一種有效途徑,畢業論文中經典的加入也會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使得其顯得更加充實完美。

第五,在注重論文內容的基礎上,也要注重論文形式的完美

作爲mba學生,我們一般沒有很深的理論功底,可能無法將論文內容寫得很深入、完美,但是我們一般都至少本科學歷,我們至少應該將論文的形式處理的完美。如對論文的標題、腳註、圖表的處理,論文章節目的間距、字號、字型的安排,嚴格按照中心的要求進行編排。

第六,態度一定要認真

作畢業設計不只是完成一篇論文,作設計的過程也是我們做事風格的一種體現。既然選擇了讀mba就要對得起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也要對得起老師的付出,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兩年的學習效果的檢驗,因此,在做畢業論文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對待。態度決定一切,良好的態度會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開始,也會讓自己有一個美好的結果。

第七,寫論文的過程也是mba自我實踐的過程

以前,我覺得寫論文就是自已找資料,在校內外導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完善的過程。然而作爲mba學生,需要有廣闊的視野,站到一定高度,這樣才能寫出好論文。由於各種因素的束縛,三個人的思路在某些時候可能也出會出現相對較窄的情況,此時mba學生應充分發揮自身特長,除了向校內外導師請教外,也可以利用上其他課的機會向其他老師請教,與其進行交流,這種交流常會給我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會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給我們新的啓迪,使我們的.論文內容更豐滿、思路更清晰、結構更嚴謹。

畢業論文堪稱一場馬拉松,路上會遇到很多困惑、迷茫和煎熬,也會聽到導師、同學的不同意見和批評,我們要有推倒重來的勇氣,做好幾易其稿的準備,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到底。

非常感謝尹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案例分享及對個人論文的悉心指導。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6

隨着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千萬所中小學有計劃地推進,課改的幸福曾給我們帶來不少新鮮與激動。我作爲一名數學教師,很榮幸參加了幾次新教材的培訓,在06年的新學期,我又教上了新課改的數學教材,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對於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也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新舊教材的對比:從教材與以往教材對比來說,有以下幾點:

(1)新舊課本內容上,新教材較以往更廣泛,它涉及到了概率,視圖與投影,專門增設了圖形的平移與旋轉,數據的處理等內容.從內容體系上來看,編排順序與以往也有較大差別,比如在幾何證明中,把學生學會證明書寫格式及要求放在全等三角形,四邊形內容之後學習。

(2)新舊課本在知識深度上相比,新教材有一定程度下降,例如刪掉繁雜的分母有理化運算,立方差,立方和公式.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在進行因式分解時,直接用公式不超過兩次,在初二上學期前對幾何證明基本上不作要求,對數學用表的要求取消,刪掉三角形外角的性質等。

(3)新課本較舊課本知識理解程度要求進一步加強.例如:課本中專門設計了100萬有多大,公園有多長、多寬(即估算面積有多大),多邊形外角和的理解等以往的學生來不及或幾乎從未思考過的深度.比如:學生體會百萬分之一有多大本教材就從各個角度進行了描述,學生就會對百萬分之一有較爲深刻的認識。教材也更貼近生活。例如課本設計了圖形的密鋪,以及各種各樣圖案設計,利用對稱,中心對稱,軸對稱,平移與旋轉等進行圖案設計的作業共有六套.學生對此能有許多創意進而激發出其學習熱情。

(4)新教材更注重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及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探索發現過程.例如課本在設計“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時,注重了從幾何圖形方面對公式的理解,利用面積相等的原理進行拼圖。學習勾股定理時,利用直角三角形三邊爲邊的正方形面積關係來引導學生髮現勾股定理,用拼圖來引導學生證明勾股定理,最後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證明勾股定理的多種方式,使認知更符合學生實際.又比如在無理數教材編排中,先透過學生認識邊長爲1的正方形對角線及非整數又非分數,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而後透過該對角線究竟有多長,利用無限逼近的數學思想來理解有多大,並最後引入無理數的概念。

(5)新教材的練習量較以往大幅減少。閱讀材料更豐富,涵蓋數學趣題,例如柳卡趣題.博奕問題,數學史,數學方法,計算機解方程組的原理,WORD中圖形的平移與旋轉等諸多方面。

(二)教師教法的轉變:在應試教育和舊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一般採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講課追求講深講透,一步到位。對精講多練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認爲精講多練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訴給學生,然後相對於公式、定理的應用,編擬出很多題目要求學生做,大搞題海戰術,從而使學生理解爲學數學就是做題,而做題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學生學到的不是數學,而只是解題技巧。數學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爲主線,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認爲新的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問題:(1)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成爲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教學過程中,要學生自己動手,從一個條件(即已知一角或一邊)能否確定一個三角形的形狀開始,逐漸增加條件,並由學生回答哪些肯定不可以,哪些暫時無法確定,在此應到學生適當的分類,再進行講解。在學生探索已知兩邊及其中一邊所對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時,學生很難舉出反例,此時應及時幫助學生出示反例。使學生很好的掌握這一知識。在探索《軸對稱》中角的對稱軸時注意糾正學生對稱軸是直線等都是教師在指導學生過程中應該去做的。在《鏡子改變了什麼》中,注意讓學生自己探索實踐,教師只需適時糾正就可以了!

(2)教師應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例如“絕對值”一節的教學,我按四人一組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透過合作學習,學生不難得出:①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②零的絕對值是零 ③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在此基礎上,我繼續提問:①絕對值等於本身的數有哪些?②任何一個數的絕對值都是正數嗎?③若a>0,則a =________; 若a=0, 則 a =________; 若a<0, 則 a =________ ④你還能得出其他結論嗎?透過學生思考探索,讓他們總結出絕對值的一些重要性質。

(3)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我提前兩天佈置學生收集有關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的一些圖片、實物,用硬紙片製作柱體、錐體等模型。教學中,讓每個學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圖片、實物和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立體模型,然後再按每兩人一組把這些實物或模型進行歸類並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最後選派一些代表作總結髮言,老師點評,對做得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透過這樣教學,學生在愉快中學到了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於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5)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益。例如對“圖案設計”的教學,我要求學生利用計算機完成以下問題:①我喜歡的數學圖形②收集一些公司或企業的標誌圖案③爲我們班設計班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網上找到了相當豐富的素材,上課前我先把每個學生蒐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學中再進行分類展示。這樣做可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益。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扮演着單一的角色——知識的傳授者,而新課標要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即組織學生髮現、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引導學生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經驗,引導學生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合作關係,讓學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指導和建議。

(三)學生學法的轉變:在教與學的關係中,學生的地位如何確定?傳統的提法是“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但在教學實施中不盡人意,教師主導,導得過多,導得過細,學生總是在教師鋪設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學生圍繞教師轉,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沒有真正得到體現。而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同時新課標強調,要把傳統的“以學科爲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爲中心”,“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不要過多地考慮課程知識結構體系,而是要考慮以學生髮展爲最終目的。傳統的學習方式單一,以接受性學習爲主,即:老師講,學生聽,靠單純的記憶、模仿和訓練,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當收音機全神貫注地聽,把教師講的記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當他們進入大學或參加工作時就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缺乏創新的激情與活力。因此新課標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總之,本次課程改革與以前的七次課程改革不同,不只是課程內容的加減調整和教科書的替換,而是牽涉到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的改革更新,牽涉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評價方式的轉變等諸多方面。

關於課程學習心得體會7

近日,受學校的委派,我們一行五人,前往蘇州參加第五期全國中小學微課程設計與反轉課堂教學實踐進階研修班。現將如下心得與大家共分享。"翻轉課堂"——這種能夠凸顯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呈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固有的教學觀念和既定的思維方勢。"翻轉課堂"是什麼,如何"翻轉",透過這次的學習,經過一番搜尋查閱,本人對"翻轉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什麼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定義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完成相關的測試並提出問題。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協作、完成作業及個性化指導,學生形成新知結構的一種教學形態。衆所周知,傳統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但"翻轉課堂"卻幾乎把傳統教學翻轉了過來,構建了學生晚上在家依據教師製作的10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自主學習,並完成幾個有針對性的測試;上課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內容,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顛覆或者叫反轉。既改變了學習的順序,又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實現學習的可複製性。老師不在是講臺上的"聖人",而是成爲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教練。

二、如何開始"翻轉課堂"

透過聆聽學習胡教授的講座,開始錄製微課之前得做好以下幾點:

1、繪製知識地圖。對即將進行翻轉課堂製作的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梳理。

2、列出知識清單。對本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概括,應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

3、制定設計方案。收集和創建視頻,應考慮發不同教師和班級的差異來制定教學步驟、安排教學內容,分配視頻時間等等。個人認爲微課中應只講重點、不講難點,將難點留到課堂上讓學生交流探討,更能加深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4、確定錄製形式。在製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5、組織課堂活動。課程內容在課外傳遞給學生後,那麼課堂內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創建內容,透過探究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環境中應用其所學內容。

三、"翻轉課堂"翻轉了什麼

翻轉課堂以"學習情況研究、學習資源前置、有針對性的學困生輔導以及總結性提升"作爲課堂推進的模式,爲我們重構了教學的基本流程,他對傳統課堂的顛覆性改變,既讓我們疑惑頓生,也讓我們眼界大開。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

翻轉課堂後,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麼,或因爲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懂的倒退反覆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透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透過精心安排教學環境和妥善安排教學環節,學生真正地成爲學習的主體,使教育在技術的支援下變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

"翻轉課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論,而是重在轉變新形勢下的教師觀、學生觀、課堂觀。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當教師更多的成爲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者時,教師就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並有針對的進行問題或學困生輔導。採用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性,有助於學習者的溝通、協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轉"讓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深入

翻轉課堂改變了我們與家長交流的內容。大家都記得,多年以來,在家長會上,父母問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比如:安靜的聽講,行爲恭敬,舉手回答問題,不打擾其它同學。這些看起來是學習好的特徵,我們回答起來卻很糾結。因爲在我們翻轉課堂後,在課堂上這些問題也不再是重要的問題。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孩子們是否在學習?如果他們不學習,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學習呢?這個更深刻的問題會帶領教師與家長商量:如何把學生帶到一個環境,幫助他們成爲更好的學習者。

4學習後,對自己的幾點反思

一是把導學案落實到位,每個學生必須做好課前預習工作,並完成導學案的練習題,培養整體班級學生自學的能力;二是讓優秀學生更加優秀。可以讓部分學生透過不斷的自學,一直往前趕超,然後透過課堂的講解不斷自我完善。三是帶動後進生。每週抓一兩個學科的最差生,透過課堂一些基礎題的不斷點名,並給以一定的獎懲措施,使這部分學生也能跟上班級的學習步伐。

透過此次講座的學習,我深刻體會到隨着資訊技術的發展,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一些傳統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漸地被一種以學生爲中心的、充滿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轉課堂就是實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實踐形式。當然,要把他很快轉化爲我們的教學理念和實踐行爲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翻轉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