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

學問君 人氣:5.92K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1

法國的哲學家伏爾泰說:“一個人每天做的最勇敢的決定是下決心擁有一個好心情。”孩子們不喜歡整天都沉浸在惡劣情緒中的老師。他們需要模仿積極的態度,聽你對其他人說些什麼,聽你說話的語氣。所以你應該表現你的喜愛、關心和尊敬,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的行爲,他們就不想呆在你身邊,更不願完成學習任務。令人愉快、充滿快樂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教師不能創造一個魔幻王國來促進學習,但一個令學生感到舒服的愉快的氛圍對於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是必需的。

從上課的第一天就應該建立並且堅持執行你的班級管理體系。爲了讓學生能夠專心學習,並且擁有一個有秩序的班級環境,紀律和合理的組織是絕對必要的。並且要保持一貫性、公平性。不要制定那些你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的規則,否則你的學生會覺得你說的話是無足輕重的。

提問是一個有力的教學手段。在提問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思想火花的出現。當對個別的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在叫學生的名字之前,先問問題;在學生思考他的答案的時候,耐心等待。不要急着叫學生的名字,因爲當某個學生被叫到,其他人就都放鬆了,並且不再投入。但是教師可以說出問題後停頓3~5秒,這個等待的時間,會讓每個人都投入進來,並且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機會。雖然看上去等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這個模式被很多成功的教師有效地運用。

對一個學生來說,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習是一連串的困難,他可能會因此變得充滿失敗感,這將導致一些行爲問題的產生,並且不再努力。研究指出,80%的成功率是最理想的。如果學生沒有取得成功,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指導,或者使任務簡單化,直到他們能夠完成爲止。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2

教師的言談舉止,喜怒哀樂以及做事的果斷性、自覺性對學生的品德有定向作用。品德高尚的教師滲透着一種引人奮進的力量。教育的巨大作用在於教師榜樣的力量。一名成功的'教師對於學生思想上是導師:是學生品格階段性發展的引航員,終身發展的奠基人。

教師的舉止是教師道德修養的外觀,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教師道德”。從古代人們就十分重視教師“行”的作用。董仲舒曾說過“善爲師者,既美其道,有甚其行”。學生的眼睛像“錄像機”,學生的耳朵像“錄音機”,學生的大腦像“計算機”,教師的行動時時處處影響着學生的品行。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獨特的地位又決定了教師容易被模仿。

教師的行爲常常成爲學生衡量自己的標準。切身一例,足見一斑。我曾經有個習慣,不管大事小事總是安排班裏的同學去幹,忽然有一天,我安排班裏的一個班幹部去拿把笤帚掃地,我剛一轉身,還沒來得及離開,就聽見他又安排另一個學生去拿,我沒在意,回到辦公室不久,有一個小同學哭着來到我跟前說,某某同學安排他拿笤帚送給老師,他沒拿,就被打哭了。我找到那位班幹部問原因。他說,平時老師安排的活,他自己從來不幹,都是讓別人代勞的。由此可見,學生對老師的模仿之形象。學生的道德水平,反觀出教師的道德風貌。

師德育人是從“草色遙看近卻無”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用教師這朵雲去推動學生那朵朵白雲。並在育人的同時達到自我教育。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3

寒假,有幸拜讀了《中華德育故事》。裏面講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陸績懷橘”、“蔡順拾椹”令我印象很深刻。

“陸績懷橘”講述的是三國時吳人陸績,從小便很孝順,事事都爲父母着想,六歲時跟隨父親去淮南拜訪父親的朋友袁術,袁術以橘招待,因爲那裏的柑橘很甜,陸績知道母親最愛吃橘子,便悄悄爲母親帶了三個,不料臨走前拜謝袁術時,袖中的柑橘掉了出來,遭到了袁術的譏笑,陸績誠懇地說明了原因,袁術非常感動,陸績小小年紀就如此善良孝順,長大成爲了德才出衆的一代清官。

“蔡順拾椹”講述的是西漢末年兵禍戰亂,百姓民不聊生,蔡順爲了逃避戰亂,帶着母親來到椹澗,他爲了讓母親吃飽穿暖,自己受凍捱餓,每天辛苦幹活,只爲換一個饅頭帶回家給母親吃。不料赤眉軍打到了椹澗,大家都外出逃難,蔡順爲了給母親找吃的,跑到深山找桑葚,他把找到的桑葚按顏色分開放在了籃子裏,黑紫色的桑葚味道甜留給母親吃,青紫色的桑葚味道酸留給自己吃。蔡順在回去的路途中碰到了赤眉軍,赤眉軍被蔡順的孝順行爲感動,紛紛丟下手中的兵器,洗去赤眉,回家孝順父母了。就這樣蔡順憑着對母親的孝心阻止了一場戰爭,爲紀念蔡順德行,人們將赤眉軍洗眉的那條河改名爲“洗眉河”。

看了這盤故事後我深受感動,也感到十分慚愧。陸績才六歲就能如此孝敬父母,蔡順竟然用自己的孝心感化了赤眉軍,而我已經九歲了,還經常惹爸媽生氣,讓爸媽爲我日夜操勞。我以後一定更加努力學習,學本領,做爸媽的孝順女兒,不辜負爸媽對我的愛和期待,長大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4

現在的孩子生活是越來越幸福,在家裏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着親人的各種關愛,都會有一種“以我爲中心”的潛意識。許多孩子忽視了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德育實踐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這類課堂的匯入時,要把曾經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意識的溫習、再新認識生活,這對與課堂的學習顯得尤爲重要。

例如德育實踐課《謝謝你們,我的父母》的重點是感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作課前調查,和學生交談中發現,許多學生認爲:“父母照顧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經地義的。”有的還埋怨:“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不夠,沒有其他的父母那麼好。”那麼,課堂匯入就需要老師精心選擇生活中一些溫馨的情景,能打動孩子心靈的生活細節展示給學生看。如“燈下,媽媽給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顧;晚上,媽媽給孩子摺疊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時,媽媽起牀爲孩子蓋棉被”等等。

在重溫這些每位學生都經歷過的生活小事後,可順勢提問:“看了以後,你有什麼感受?”學生內心深處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操勞。

設定德育實踐活動的`意圖主要是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鍛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教爲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爲中心”,特別是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更應該處理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之間的關係。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5

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的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爲學生樹立榜樣,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樹立爲人師表的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的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的表率。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不講粗話,要講文明、講禮貌,要求學生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等等,教師首先應要求自己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絕對不做。

“言傳不如身教”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給學生看有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這樣纔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這一點我就深有體會,在我任教的班級中,同學們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潔,經常在教室裏面亂扔紙屑、果皮,特別愛講粗話,雖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課,我走進教室看到教室裏扔了很多紙屑,就默默的把紙屑撿起來,同學們都感到很驚訝,紛紛撿起身邊的紙屑放到抽屜裏頭。撿完紙屑以後,說了一句話:“看,我們的教室多麼整潔,我們也覺得很舒服,沒有老師的批評,心情也好,如果我們每一個都自覺保持教室的整潔,每一天都有好的環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嗎?”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6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後,我對什麼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並不神祕,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麼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援,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爲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7

向書本學習,博覽羣書。一本好書像一艘船,能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教育名人薛瑞萍說:"教書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讀書,這可怎麼得了!"所以,我要求自己用有限的時間"讀"最多的書,用眼睛,用耳朵,用雙手,用心靈......我讀教育名著,讀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珂、杜威、陶行知、魏書生......大教育家偉大的理想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輕的心;我讀教育報刊,讀到了優秀教育理念和教學設計,它們是我工作的好幫手,形影不離的好夥伴;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道德素養,所以經典的文學名著更不應該束之高閣,而成爲我們平時經常享受的精神食糧。

向實踐學習,實踐出真知灼見,實踐長才幹。在學習借鑑中嚐到甜頭,在嚐到甜頭中不斷學習,我大量閱讀各種教育教學雜誌,由看教案發展到看論文,由此我成了學習的好手;然後在不斷學習中不斷實踐,在不斷實踐中不斷反思,思考教學成敗,思考創新教法;接着在不斷反思中不斷總結,在不斷總結中不斷提煉;最後在不斷總結中不斷交流,在不斷交流中不斷昇華。我的教學水平就是這樣慢慢得到進步的。

一本書上講到教師應當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閱歷。我不一定能行遍萬里路,讀遍萬卷書,但我會使自己成爲一個永不停止讀書、探索、思考、寫作的人,讓它們成爲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習慣。"講臺上循循善誘,身後留下的,惟有藏書萬卷。"這便是熱愛讀書,積極進取的我的真情告。

德育活動的心得體會8

最近幾年,我們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與社會實踐基地的結合。讓學生定期在村裏規定的德育基地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的良好時機。我們帶領學生向村裏的五保戶、老複員軍人敬獻禮物,與老人共賀節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快樂,體會到了老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很多同學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來禮物送給這些爺爺奶奶。孩子們說我們自己少吃點、少玩點,爲爺爺奶奶做點什麼是我們最大的快樂。爺爺奶奶們開心,我們就開心,爺爺奶奶幸福,我們就幸福。老人節那天六年級的劉傑同學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和同學們與村裏的五保戶、老軍人共賀節日。當我想爺爺奶奶們獻上禮物時,他們笑了,笑得那樣開心。望着他們那菊花般的臉,我不知說什麼好,淚水奪眶而出。我知道這是幸福的淚,因爲老人們幸福了,我也幸福了。”從孩子們的話中,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對學生們進行尊老、愛老教育是多麼重要。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傳統美德需要他們發揚光大。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尤爲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們還讓學生參加勞動,爲老人種一棵菜、澆一瓢水、燒一次火、端一次洗腳水,讓學生感受到敬老的快樂。

透過德育基地教育,使學生們轉變了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