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郭明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2.63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郭明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郭明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郭明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1

一直以來,關於幸福感的含義,我們都較尊重於現實生活的零叮,可以說,人們感覺到的幸福感多自來於生活安穩帶來的感懷,閒瑕時,老有福少有樂,幸福藍圖的規劃似乎整罐滿溢,對於罐子裏能否再裝入已然不那麼重要。

在這個普通的時代,一位普通的公民,能夠奮進不懈參加希望工程資助特困學生,同時接連二十載累計獻血六萬多毫升……等爲人們解決困難的事蹟,想來是值得人們尊敬、學習的。而這名可敬的公民,他就是郭明義,一位擁有“活雷鋒”之稱的傳奇人物。雖然他的事蹟被人傳乎其神,不過,他的對話卻更發人深省,他說“在以前雷鋒熱的時代裏,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沒有過多的壓抑,因爲生命的價值更爲重要,幫助別人,收穫也是預想不到的。”聽到這些,我們不經心生疑惑,難道寬大幸福感能替代自身幸福涵養?又或者道德界尺能無限放大橫越自私?答案不是一個感嘆號,沒有深刻明瞭人生觀價值觀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也就無法體會到郭明義那種“傻”得可愛的情節。

當今的中國,我們講究人生觀與價值觀達成的共識,不管是社會貢獻亦是自身所得,都離不開這兩個方面層次,好比良性、積極、向上的態度,可能面對事物的看法也就不同。有時候我們還會覺得,郭明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出來的言行舉止,似乎都是爲了“外人”謀利居多,給這個社會所貢獻出來的價值,仍然將自身靠在了街邊,這樣的意義也是人民比較關注的話題,到底他的“幸福感”何在?在社會圈子“共性”形成的時候,像郭明義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好比勇士一般爲解決困難老百姓“浴血奮戰”二十載,捐贈工資、物品,並召愛心人士發展公益事業,能夠體會幸福的方面,我想,應該是擁有明確的人生價值觀帶來的吧。

誠然,在不同時期,伴隨着人們面對世界不同,態度看法也不同。魯迅先生曾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相比於郭明義用自身在這個時代劃下的“醒目燈”,我們更希望這名勇士不再“孤軍奮戰”下去,偌大中國,敢言敢爲的“勇士”還有很多,既然團結力量能夠帶來更多希望,爲何我們還讓勇士的“堅持”無依下去呢?要明白,沒有價值的人生並不完整,更何況健康和諧的社會離不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帶來的自醒。以大學生爲例,現行大學生最凸顯的一個特點是自私性難以整合,這裏可以從大學生出入教室自主關燈的情況上有所體現。

應該指出,這種“慣性自私”並非個人或個別單位問題,更多的是映射整個社會“染缸”所致,比較普遍的商業性質“我幫助了您,您能給我帶來什麼回報”?話裏透露出的利益味道,不同於交換性質對答,進而言之,現前我們所說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充滿彈性與剛性,當我們在追求某樣東西或者商品的時候,都會遇到一些常見的問題,這件事物有沒有價值?是否值得盡力付出和大量投入?這些準則無形中拉開人與人良性交流人生觀價值觀的距離,而這恰好是郭明義能夠帶給我們的——沒有“距離”的幸福感。

也許有人會覺得郭明義很“傻”,不爲自己只爲別人,不過在我看來,他卻是真正明白自醒的人,之所以這樣說,源於每個人都不可斷定自己一生都不會遇到困難,倘若沒有郭明義引領的“雷鋒精神”,若干年後,當某個幸福家庭遇到缺血小板、孩子上學路途太遠沒有交通工具……這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道德社會的全透性理應與知性共存,在郭明義孤已、堅持、捨身爲咱老百姓解決困難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大力宣傳發揚這種精神,否則,沒有關愛的國家充滿孤寂,沒有互助的社會充滿涼心,沒有同情的'人們越發冷漠,那麼,除了感覺到窗臺冷風,山角的刺骨之外,還能有什麼可以帶給我們絲絲暖意呢?

只有當正確認識人生觀價值觀定義落實普及,博識、明禮、互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進,和諧健康的社會邁向“橄欖型”的步伐,纔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郭明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2

郭明義,這個好人的名字撞擊着我們的心靈,帶給我們深深的震撼和感動。在他的事蹟中有兩點,讓我感動:

(一)被郭明義的堅持精神震撼和感動。

15年裏,,郭明義用步伐丈量家到單位的距離。從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桃山路5乙,到鞍鋼齊大山鐵礦,他每天早5時從家出發,提前兩小時步行到單位,15年間,郭明義走過的路=長征4次,他還經常加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於近2000個工作日,15年加過的班=多幹5年。直接和間接爲企業創效4000多萬元。

自 1994年以來,他爲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羣衆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20年間,郭明義無償獻血累計達6萬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自己15年義務獻工1.5萬多小時。;他三次將廠裏分房的機會讓給同事,三口人仍擠在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電視捐了三臺,2007年才用上手機……

(二)被郭明義的節儉質樸的精神震撼和感動。

郭明義的妻子孫秀英唯一的手飾只有一枚假鑽戒,是當年郭明義去井岡山出差時,在景區門外的小攤上買的,價值28元。即使這樣,孫秀英依然只是在媒體來訪時才捨得戴上它。“別看老郭不捨得給家裏人花錢,可他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卻大方得很。跟着他,我沒能像其他姐妹那樣穿金戴銀,但我感覺很充實,心裏很踏實、安定。”孫秀英說,“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嫁給他。”

在郭明義家,除了電視、一臺小冰箱、一個電磁爐和一部抽油煙機之外,再沒有其他家用電器。雖不能說是家徒四壁,但節簡已經成了這個家庭的代名詞。中午,郭明義與許多記者共進午餐時,與別人不同,郭明義的餐盤內沒有一個剩下的飯粒。記者還注意到,在郭明義家的二道門上,仍然有一個用抹布堵着的成人拳頭大小的破洞,“老郭說換門不值得,平時又沒有時間修,堵着就堵着吧,反正不露風就行。”孫秀英說。至今,郭明義家沒有一家三口人的合影,可是,他的身影卻始終出現在最需要他幫助的人的身邊。

人最可貴的,就是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堅持做自己認定了的事。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時好事容易,但是,最一輩子的好事難,難再堅持。但郭明義做到了。

我們時代呼喚這樣的好人,我們每個人也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爲,以郭明義爲榜樣,真心真意做好事,踏踏實實做好人,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昇華人生境界,爲建設和諧社會奉獻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