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數學教學能手大賽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8.52K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能手大賽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學能手大賽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教學能手大賽心得體會1

博文邵東校區英語教師唐金葉

博文教育20xx年度教學能手賽課活動已經圓滿落下帷幕。這次賽課活動在領導的大力支援下,在全體教師的努力配合下,在參賽教師積極參與、認真準備下,取得圓滿成功。參加本次比賽的教師都是青年教師,激烈角逐,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他們精心的教學設計、精煉的教學語言、精緻的教學板書、精彩的教學藝術……無不彰顯出教師的聰明智慧與個人魅力,顯示了他們巨大的可塑性。

透過賽課,評出一等獎兩名,分別是歐陽英鷹 、顧凱。下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這次比賽帶給我的收穫及啓示:

一、備課充分、設計用心。

老師們在備課過程中,能深入鑽研教材,做了大量充分的準備。注重把知識和能力入淺出又紮紮實實的傳授給學生。善用多媒體課件,追求既生動形象又快捷高效的教學效果。語文張海燕老師在講授《香甜可口的水果》一課時,巧用實物教學將觀察物體的過程演繹的淋漓盡致,喚起了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使學生印象深刻。

二、教學理念創新獨特。

課堂上打破了一問一答強制、封閉式的傳統教學,基本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的規律,創設問題情境,特別是設計有探索性和開放性問題,進行開放式教學。如顧凱老師、汪瑾林老師的數學課中,老師努力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的教學原則,透過教師有序的引導、生動活潑的啓發教學,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合作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學生活動參與度高。

沒有活動的課堂,是死氣沉沉的課堂,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效果評價標準之一,就是要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中,透過巧妙的活動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發現、實踐、探究。歐陽英鷹老師在英語課上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的活動,組織並開展活動教學,在一個個充滿趣味挑戰的活動中鍛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四、注重情感激勵教育。

參賽教師注重情感激勵教育,誘發創新情感,很好的體現和落實了人文的精神,成爲這次賽課的又一亮點。王珊,凌瑾,劉琳等老師在教學中,做到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教師的鼓勵具有個性化,激勵性的語言常掛嘴邊,成爲學生不斷學習、創新不可缺乏的精神動力。

五、教師素養良好。

透過這次比賽,我們欣喜地看到我校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師基本素質。他們教態大方得體,語言清晰,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和應變能力。鄧超,田璇等老師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比賽課,但他們在課堂上文雅得體的教態,豐富的肢體語言以及親切和藹的微笑,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學生的喜愛。

我作爲博文的一名新教師,始終存在許多不足,需要向優秀老師學習的地方有很多。這次收穫頗多。首先,應學習鄧超老師的課堂活潑氣氛的營造;其次,學習懂得在教授不同的課程應用不同甚至多樣的教學方法或教學形式;最後也是同樣重要的是學會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高效掌握本節課知識。

小學數學教學能手大賽心得體會2

最近,我參加了區語文教學能手的評選活動,這也是我從教以來最大的一次比賽經歷。在忙碌和緊張過後,透過反思,我也得到了許多感悟。

一、感謝

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與幫助,在學校開展的各項紮實有效的語文活動中,爲我搭建了良好的成長平臺。讓我在接觸到各類先進理念的同時,不忘豐富自身,在“悅納”中不斷地反思,進而得到提升。還要感謝我身後的教研團隊,這是一個團結務實的集體,也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他們爲我的課堂教學出謀劃策,爲我的進步而欣喜,是他們幫我樹立了自信心,加快了我成長的腳步。他們給予我的無私幫助,令我感動。我只有把這些感動化作動力,投身到工作中用我的實際行動來回報大家對我的關愛。

二、成長

透過這一次教學能手評選活動,我深刻認識到,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專家的思想引領,也離不開團隊的行動支援,更離不開與教育主體——學生的心靈碰撞。正是透過這一次次的'磨課研討讓我提高了鑽研教材,挖掘文字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踐行“導、學、議、練”的教學模式,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關注全體學生、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組織教學活動,進行對話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透過這次能手課堂教學比賽,我的個人素質和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和鍛鍊,同時透過聽其他參賽老師的課自己也受益匪淺,收穫還是蠻大的。

三、行動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儘管我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個環節,有些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便呈現出來:對學生實際估計不足、無法牢牢抓住學生、教學機智仍然欠缺等等,這使我深刻意識到自身的教學基本功還有待提高。我應該感謝這次比賽,它讓我給自己又提出了新的奮鬥目標。今後我會沿着這個目標繼續努力,在教改之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雖然教學能手賽課已經過去了一些日子,但我時時還在琢磨着,反思着,但願自己能在反思中吸取一些好的東西,以便能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也希望自己能在反思中進步,在反思中成長。

小學數學教學能手大賽心得體會3

20xx年9月12日和16日,鄒平縣小學數學教學能手評選課在我校舉行。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觀摩了來自不同學校的10節數學優質課,每位參賽老師在課堂上各具特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特點。總結以下幾點

一、積極創設符合小學生行爲特點的學習情境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角的認識》一課的老師,讓學生找一找教室裏的角,教師創設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學生們紛紛行動起來,滿懷熱情地投入到了學習當中。教師趁機讓學生指一指教室裏的角,學生則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在找出角之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麼是角”,學生自然而然的得出:尖尖的、有兩條直直的線,從而順利的匯入新課。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位教師清晰的思路,精美的課件,簡要的講解,無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小的張慧娟老師執教的是《方向與位置》,課前交流後,老師立即拋給學生一個問題:老師第一次來開元小學,迷路了,分不清方向,哪位同學能幫幫老師?此設問不僅自然的引出了課題,而且調動了小學生樂於助人、好動好奇的心理,孩子們的 “幫”意很濃,卻掉進了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圈套”裏,讓孩子們一步一步走向本課的的學習目標。此種情景的設定,讓學生在“助人爲樂”中學到知識,不可謂不巧。由此我也認識到,教師的設問,應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學生們會非常樂意參與教學,這種設問不但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課上, 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學具,透過讓學生擺、畫、算,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崔曉雲老師執教《周長》時,教師引導四名學生在教室走一走,鼓勵學生摸一摸數學課本、課桌面的周長、畫一畫練習本的周長等活動,使學生直觀感知、主動參與,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輕鬆地學會了知識。耿靜老師執教的《奇妙的變化》更體現了這一點,在學生初步瞭解了分數概念之後,讓學生拿一張紙折一折,表示幾分之幾,學生興趣盎然,在動手操作中,再一次鞏固了分數的概念。不但活躍課堂氣氛也加深記憶。

三、善於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印象最深刻的是張統武老師執教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一課,教師出示課件展示畫面,老師設問,從圖上你發現了什麼?此設問較簡單,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來,教師接着問,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立即板書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教師繼續追問,你能用什麼方法解決這些問題?這下可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慾望,更多的方法呈現了出來,此時的教師真正體現了做到了“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學生展示驗算結果後,教師進一步提出,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你喜歡啊一種?誰還有不同的想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獨立思考,學生很快總結出了規律,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學生運用自己總結的規律,每位學生都感到了成功的激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給學生指出了方向,學生的思維是自由的,可以自主思考,也可以同桌互助;學生的思維是主動的,他在自己深入思考探究的同時更渴望和同學交流碰撞。

當然參賽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是自己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教師設定問題太寬泛,學生根本不知道教師的意圖,導致學生回答無從下手,耽誤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個別教師教學設計零碎,一節課下來,讓人感覺不知所云。上課的時候會拘泥於成案,生成不促。把自己的思維固定於已經事前準備好的教案,沒有跳出這個思維的禁錮;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上有所欠缺,點撥不到位等等。都爲自己以後的教學敲響了警鐘。

總之在這次優質課評比中,老師們符合兒童心理的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巧妙的板書,精彩的教學設計,處處體現教師的匠心獨具,值得我深入的學習反思。 透過這次聽課,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今後我將透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