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7篇)

學問君 人氣:1.6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7篇)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20XX年10月18日,我有幸觀摩了山東省小學數學優質課評選,主要聽了七節優質課。透過本次學習,我明白了一節優質課該怎麼上,特別對於我來說,剛剛轉入小學系列有機會聽一聽這樣的課,更是受益非淺,下面談一下我的收穫:

一、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 一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就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探求慾望,使其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如:在《可能性與必然性》一節中就透過遊戲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很好。

二、注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數學來源於生活,在這幾節課中,教師都特別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運用學生熟知的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如:在講《面積與面積單位》一課時,教師就用了比較房間大小引入課題,然後出示了各個房間的平面示意圖,從而很自然地指出房間的大小就是房間的面積。

三、要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多一份創造的信心。

四、課堂的設計至關重要。本次學習,我聽了兩節《面積與面積單位》,兩位老師的教學設計不相同教學效果截然不同。第一位老師把問題設計得比較大,結果學生接受起來很吃力,到最後,學生也不十分明白什麼是面積。而後面的那位老師用“我們說的房間的大小就是房間的面積”,簡捷易懂。又如:在講單位面積時也大不相同,第一位老師直接讓學生說出常見面積單位,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吃力,而後一位老師則用了一句“面積的大小用單位面積來表示”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面積單位,便於學生掌握。

五、教師要有較強的駕駛課堂的能力。我們觀摩的這七節優質課中,教師的基本功都非常的紮實,教師的教態自然大方,語氣有很強的親和力,教師應變課堂中的突發事件都特別的強。

總之,要上一節好課十分不易,這就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適應現今的課改要求。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一下午的培訓學習使我對小學數學教學規範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結合本次學習談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習慣。

一年級知識講授內容不太多,關鍵是養成習慣的培養。課堂上應重點抓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磨刀不誤砍柴工,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課堂教學就會得心應手。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新課程實驗教材注重了兒童心理學,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於分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如杜曉夏老師的《垂直和平衡》就創設一個學生非常直觀的情境引入教學內容,這一直觀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活動,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動地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託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三、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小數除以整數》時,老師以自己逛商店買蛋糕入手,引導學生去找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對學習不陌生,又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如杜老師的《垂直和平衡》中安排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在折一折、畫一畫、擺一擺中認識感知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小學生透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爲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

3、關心學生,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總之,透過這次學習,爲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我會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參加了小學數學新教材培訓,從中感覺到,新教材與我們一直用的教材有所不同,感覺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進。例如,更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更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強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有進步。但實際怎樣操作,怎樣把握新教材心裏卻沒底。可是,聽了領導和老師們的講座後,我頓時覺得,自己的認識清楚了許多。幾位老師不僅就《數學課程標準》給我們談自己的體會,還結合一年級的實際內容給我們分析,組織我們分組討論,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課標的精神。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1、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透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2、 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着緊密聯繫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採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例如有兒童喜歡的遊戲,活動和童話故事,教材中充滿着鮮豔的圖畫,使兒童興趣高漲,並能投入其中。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

新教材更注重多樣性。過去教學可以說也重多樣化,但這種多樣化目標單一,往往是殊途同歸,而且過分強調掌握多種方法。相反,新教材更重研究探討的過程,承認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生有一個較大的發揮的空間,學生可以想出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並且結果不是唯一的,學生更多的結合生活實際解題,使學習呈現一種多元化的形式。

4、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爲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我相信,透過這次的新教材培訓,我們將對新教材更加深入的把握,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課改工作。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新課程改革在我省已經開展了一年多,透過這段時間的培訓,對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有了一定的認識,這裏談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

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數學學科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二、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爲學而教,以學定教,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透過教學模式的優化,改變教師獨佔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資訊傳遞方式,促成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動和教學關係的形成。教師不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識的促進者、引導者;學生不是知識的接受者、複製者,而是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導”,就是透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善於對學生進行啓發誘導,點燃其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走的路,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四、教師必須注重加強教學的情感性設計,實現課堂教學民主化,建立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係

對教學而言,交往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張揚,創造性得到釋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與學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轉移,是自己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實現自我的過程。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賞識、期待和鼓勵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動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勇於標新立異,給學生展示自我、探索創新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充分發展。但要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以上是我參加新課改培訓以來的一點體會和心得,還不成太熟。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會迷惑、徬徨,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要求,上好每節課,掩卷沉思,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真正懂得了爲什麼要進行新課改。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本次培訓安排了多位教授、研究員給我們做精彩的講座。各位專家的講座,闡述了他們對學生以及初中數學教學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探討,並向我們介紹了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聽了他們的講解,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爲一個普通的中學數學教師,我思考的太少。如何來定位自己的職業,自己的教學學生喜歡嗎?自己的工作家長滿意嗎?我一定要這樣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努力前行。下面談談我學習的一些感受:

一、課堂上要讓學生學得“快”又要學得“樂”

做一個動腦的教師,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孩子們減負了,教師心情也好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促進學生一時的發展,不只是以學生暫時取得的好成績爲依據,更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自主。

二、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在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時,要選取現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爲課堂情境。生產和生活實際是數學的淵源和歸宿,其間大量的素材可以成爲數學課堂中學生應用的材料。教師要做有心人,不斷爲學生提供生活素材,讓生活走進課堂。真正讓文字的“靜態”數學變成生活的“動態”數學。要讓學生覺得數學不是白學的,學了即可用得上,是實實在在的。這樣的課堂教學纔是有效的。

三、注重課堂評價來促進有效教學

數學課程設定多以遊戲爲載體,以培養孩子們的`興趣爲目的。我們老師應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透過課堂把孩子們求知和求學的慾望激發出來,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良好興趣。對孩子們課堂上學習行爲過程作爲評價重點,孩子們在課堂上每一個好奇的行爲,“分神”的表現,老師都應正確對待,不能用批評的語氣、蔑視的眼神,過激的行爲扼殺孩子們對數學的好奇心。

四、注重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

記得有人說過“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爲我們的教師不是聖人,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

一場場精彩的講座,使我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同時也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6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塘荷盛一市香。在市教研室的組織下,我有幸參加了天長市首屆小學數學教師培訓。透過學習,使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在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在一個以學習爲主題的時代中,市教研室及時的給小學教師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爲期四天的培訓匆匆而過,聯繫本人的實際談談對這次學習的認識。

1、談談對備課的認識。

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可以說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都是由精心備課而來。隨着新課程實踐向縱深發展,”教書“這一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的“教”已不再是單純傳授,講析,而是引導、組織、參與、討論等的綜合;”書“也不再是單純的教科書,而是所有的書,包括電視、電影、網絡、報刊雜誌,特別是生活這部大書。那麼新課程背景下的備課也必然發生鉅變,誰來備、備什麼、怎樣備,這些都是教師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王永斌老師的報告《數學教師如何備課》給我們指明瞭方向,使我們認識到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是必須備好一節課。

2、談談對上課的認識。

在新的教學時代,在今天課改的大環境下,數學教師如何才能上好一節數學課?我認爲最重要的是:教師應進行角色轉換,應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角色向學生的導師、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合作者、資訊資源的設計和查詢者、學生的學術顧問、研究者和學習者等角色轉變。我們要向40分鐘要質量,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盧傑夫老師在他的報告中爲我們詳細的介紹瞭如何上好一節課,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困惑。以“解決問題”這一教學內容爲例,給我們展示了上好一節課的全部過程。當然到底如何上好課,還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我們每位教師去關注,去思考、去探索,畢竟教育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

3、談談如何處理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體,充分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動態生成。我們還應該“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時也“關注生成”、“駕馭生成”,讓學生的問題跟着我們的課堂一起飛翔。曹文香老師的講稿中以自己的公開課爲例爲我們講述了課堂預設的基本要點和思路,從而使我認識到預設性是課堂的必然屬性。爲了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完成計劃中的教與學的任務,在上一堂課之前,我們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瞭解學生,精心設計活動,完成教學預設。但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隨時調整課前的預設,即時創造、即興修改,創設有利於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情境。

另外,我個人認爲說課要注重科學性、創新性、實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確、透徹;學情分析客觀、準確,符合實際;教學目的符合大綱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教法設計緊扣教學目的、符合課型特點和學科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智能,可操作性強。同時,還要樹立創新的意識和勇氣,說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聽者有所啓示和收益。

這次培訓是一次對自己“教育潛意識結構"的深層改造,自己在學習中透過反思,結合教育實踐,明確了教育的方向、目的,找到了實現目的的方法技巧,這是一次成功的學習,勝利的學習,希望市教研室能夠給我們一線教師多提供一些這樣的學習機會。

數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7

在本次與林3小的連片教研活動的數學新課標培訓中,使我受益匪淺,我從王校長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數學20xx版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其中“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給我最深的感觸。因此,本人透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把學習作爲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課程標準》還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力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我教學時必須緊密聯繫實際,注重對數學事實的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中學習數學,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三、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透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