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精華】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合集9篇

學問君 人氣:1.37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合集9篇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

衆所周知,小草感恩大地,因爲大地讓它茁壯成長;鮮花感恩雨露,因爲雨露讓他更加芬芳;雄鷹感恩藍天,因爲藍天讓它自由翱翔。而我們更需要感恩,感恩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因爲是父母爲我們的生命譜寫了愛的篇章。

透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感受到了父母、老師、同學們對我的深切的愛和不言回報的付出,才明白我的身邊一直充滿了愛。

當同學演講感恩父母時,我便回憶着父母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當演講感恩老師時,我腦海中又浮現出老師誨人不倦的畫面;當演講感恩同學時,我彷彿又看到了他們如山泉般清澈的笑臉。每一個瞬間都是那麼難忘,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靈。

我要感恩生我養我的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太多。據統計,父母把一個孩子撫養成人,至少需要三十萬元!爲了它,父母終日操勞,付出了多少努力,又有多少艱辛。那無言的愛,化作一個更忙碌而又瘦削的背影,漸漸遠去。爲了它,我更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拿到好成績,與其說是爲自己,不如說是爲父母。因爲,只有看到優異的成績,他們疲憊的臉上纔會盪漾起笑容——因爲他們知道,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其實這就是感恩父母最好的方式。

當我聽到母親爲等待兒子而中暑時,我不禁想起,我的母親何嘗不是一樣:多少個雨天,爲了給我送傘,母親冒雨等我,看到我,就急忙跑過去,眼裏流露出慈祥的目光,卻不顧自己的臉上在不停的滴下水,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看到此情此景,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緊緊擁抱着母親,輕聲說:“謝謝您!”

這就是感恩,最樸實無華,真摯動人的感恩,我們應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對待他人,對待社會。讓感恩在心間長存。

又響起了那熟悉的旋律:“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帶着萬千的感慨,一個個感動和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結束了這次活動,但感恩永不結束。

這種教育和實踐,對於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透過感恩教育,使學生明白了愛從來就是雙向的,誰都沒有隻奉獻無回報的義務,也沒有隻索取而不付出的權利。人人每時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他人、社會、祖國、大自然恩惠,要用感恩心來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養與人爲善、與人爲樂、樂於助人的品德。同時也使學生深知感恩不僅是物質上的,還包括情感上的回報,而且情感的回報是雙向的。

人處於感恩的心態時,其精神需要從中能得到一種欣慰的滿足,能真切地從感恩中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這種愉悅是物質和金錢所不能替代的。

真正的“知恩”是發自內心的,是流淌在人的血液中的,是一種自然和本性的流露。只有用心去感受、品味生活中、學習中的美好,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才能得到幸福感。從而精神更自由,精神生活更拓展、豐盈。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3月11日,我們學校就舉行感恩教育活動。這天下午,天氣很陰,老師們有秩序的組織同學們進入會場,每個班坐成一排,各班老師在自己班的旁邊,從三樓往下一看,黑鴉鴉的一片,人太多了,很多家長都來觀看。

開始,是彭老師先上場,一開始,講了一些笑話,都把我們逗笑了。後來,他介紹了俞老師,他說:"俞老師的感恩教育曾經震撼了很多同學的心靈。"接着,他說了一句有請俞老師上臺,俞老師一上臺就說:同學們,感恩,要每個人都會的接着過來一會兒,他又講了自己的經歷,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他說母親是因爲勞累過度而去世的。

他說,他還沒有來得及報答母親,母親就去世了,他說了一句話讓我永遠記在心裏,他說:"報答母親不一定要有錢,有房子,有車子才能報答,平時一句關心的話語,爸爸媽媽勞累時送上一杯茶".關心父母,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俞老師的演講很精彩,也很感人,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哭了。

他鼓勵學生上臺去,用最大的聲音向父母說一句心理最想說的話,六(1)班有個學生上臺去,淚流滿面大聲對着說話筒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們聽了,一個感動得情不自禁地流下淚。那一刻,好我們學校所有學生一下子長大了,一下子懂事了好多!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確實,感恩都可以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生活中的親人、老師。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有“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關於“感恩”的傳說故事。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包含着感恩情結。這些優秀的道德文化,曾經薰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也絕對不會成爲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爲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爲了將無以爲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譬如感恩於爲我們的成長付出畢生心血的父母雙親和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感恩不僅僅是爲了報恩,因爲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惟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刻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這次“感恩媽媽”主題班隊會教育活動,讓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了太多問題,也回顧了許多往事,它深深觸動了我的心絃。我在心裏自問,感恩是什麼?是啊,有多少人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感恩”不就是人對恩惠心存感激的一種表現嗎?是一個人所應該具有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一個人健康性格的表現,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啊。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人就會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就會懂得尊重的含義,懂得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同時,也才能體會到自己的職責,自身的價值。

當我們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我們是極易夭折的;當我們青春年少不諳世事時,我們也極易誤入歧途。今天,我們能強健而正直的生活着,我

們應該對那些在我們生命歷程中用關愛扶持我們的人,用智慧啓迪我們的人,用美德陶冶我們的人,用真情沐浴我們的人,心存感激。心存感激,是一種朗朗的心境,一種人性的光輝,天空因此而變得湛藍,空氣因此而變得溼潤,美好的事物因此而變得離我們很近很近。感恩就是對自己擁有的一切要心懷感念,並應該從內心自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感恩是道德養成的過程,最終生成一種道德自覺。?我們在父母的厚愛中成長,我們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同事,你有沒有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現象?我們都曾在父母的溺愛中生長,有許多人,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平時同事之間的相處,學會與人合作、互相支援、互相諒解,需要付出、或者可能要做出某種犧牲。我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在社會大家庭中,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係,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愛學生愛集體。大愛無邊!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僅是感謝愛過我們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時,以同樣的愛意和熱情去回報周圍的人,回報生活和社會。

透過此次學習,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增強感恩意識,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是人的一種道德心態,常懷感恩之心,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內心和諧,心靈寧靜。只有每個人充滿感恩,社會才和諧融洽,家庭才充滿溫馨幸福,世界才和平。感恩祖國,是祖國讓我平安穩定;感恩父母,是他們用愛撫養我成長;感恩師長,是他們讓我走出愚昧無知;感恩朋友,是他們幫助我走出困境;感恩配偶,是她讓我一個溫暖甜蜜的港灣;感恩社會,是社會不斷讓我去磨練自己,變得成熟理性。古人說:“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報”。只有懂得去感恩的人,心靈纔會得淨化,生活纔會充實,才懂得用愛去回報。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對社會、家庭、事業纔會責任感,纔會去盡職盡責幹好事業,紮實工作;纔會去盡心盡力承擔照顧 好家庭的責任,纔會去回報社會給予的關愛。作爲一名老師,要常懷感恩之心,紮實工作,全心全意教書育人。

二、心懷感恩,紮實工作

我們生活在經濟社會全球化、社會生活錯綜複雜、競爭壓力日益增大、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裏,在工作中,每一天都要與社會、與他人直接或間接的發生接觸和聯繫,必然會得到社會、他人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和支援。個人的成長進步都離不開社會這個廣闊的舞臺,離不開組織的呵護、教育、栽培,離不開領導們、同事們、朋友們的關心、幫助、技持。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提升道德素質,昇華感恩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自己的祖國,忠誠於自己的組織,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自己與組織、與同事、與社會的關係,始終保持一份新奇、一份愉悅、一份平常的'心情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加深與親人朋友之間的溝通,增強對社會、組織、同事的責任感,把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事、感恩組織、感恩生活、感恩工作、感恩自然、感恩社會融入到腦海裏,讓感恩之情滲透在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平凡的工作當成事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來幹,把本職崗位作爲陣地來堅守,對工作生活始終充滿信心和希望,把動力變成能力,既要珍愛生命,珍視友情,珍惜團結,勤奮好學,勤勤懇懇, 兢兢業業,誠信做人,用心做事,忠於職守,盡職盡責,開拓創新,做好工作,完成任務,作出貢獻,又要擁有感恩心態,感悟感恩心態,受益感恩心態,考慮、愛護、尊重、關心、協助他人的發展,把自己才和能、光和熱奉獻給他人、國家、社會,讓對他人的愛、對組織的愛、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充盈、流動在工作中的各個角落,在回報他人、回報組織、回報社會中感受快樂,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書寫人生壯麗篇章 。

三、甘於奉獻,廉潔自律

要堅定不移地同黨、學校在思想、政治和行動上保持一致,勇於創新、拼搏進取,全心全意的工作。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努力做到說實話、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不斷完善和改進工作方法,認真履行責任,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同時,在工作中要嚴於律己、克盡職守、樂於奉獻,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要珍惜

工作崗位和責任使命,堅持勤政廉政,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全力塑造清正廉潔的幹部形象。

四、團結同事,和諧共事

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同事的幫助和支援,因此,我們要感恩同事,加強團結,和諧共事。團結同事,就是同事之間齊心協力幹工作,共同把所承擔的事業搞上去。不幹事就是誤事,還容易產生是非,同事也就不可能和諧,所以必須立足於團結幹事,統一思想,增強合力,加深感情,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搞好工作。和諧共事。就是同事之間坦誠相依,相互支援,齊心協力,形成清新、和諧的工作環境,這是和諧共事的關鍵。只有和諧共事,才能形成合力去幹事,才能真正幹成事。因此,要樹立和諧共事的觀念,增強全局意識,和衷共濟,共同把工作一道做好。

記得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其中有幾句印象深刻。“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如果說,愛是人類最崇高的情感,那麼,因愛而生的感恩之心則是愛的昇華;當愛成爲一種鞭策,當感恩成爲一種自覺,當我們真誠地鳴謝他人,我們的生活將因此而更加美好。總之,透過“感恩媽媽”教育活動的開展,使我對知恩、感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對幹好本職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幫助,在下步工作和生活中,我將進一步把此項活動引向深入,使之成爲自覺習慣。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4

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

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我們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父母,生育我,養育我。如果沒有父母,那現在也就沒有我。我的生命,我的身體,我身上流淌着的血液,都是父母賜於我的。我生活的種種條件,包括吃住行都離不開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是無私的,世界上最平凡的愛就是父母的愛,最偉大最特殊的愛也是父母的愛。有人說,感恩是鞋,穿上它,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飛。而我覺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謝的花。因爲感恩,所以我們的生命變得五彩斑斕。

感恩是牡丹。人人都知道牡丹的驚豔,可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沉下新來領略其中的美。就象,人人都知道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在芸芸衆生中,我們可以沒有朋友、沒有同學,甚至沒有兄弟姐妹,但是,我們不能沒有父母。是父母賦予我們血肉之軀,養育我們長大,又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她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學會珍惜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那個老衝着自己發火的爸爸和那個老愛嘮叨的媽媽,在他們的僞裝下藏着深沉的愛。感恩是牡丹,他告訴我們要學會感恩,就要先學會感恩我們親人。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早上,我看了于丹老師關於感恩教育的電視節目,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于丹老師說了捐腎救母的故事。有一個名叫田世國的人,他的母親得了尿毒症必須換腎,田世國決定把自己的腎換給母親,以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多麼令人感動啊!

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要孝敬父母。小羊有跪母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父母是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人,他們爲我們的學習操勞,爲我們的生活奔波,爲我們的一切而辛苦了一輩子。我們應該要感恩偉大無私的愛。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吧!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6

現在的小孩子由於都是獨身子女,家裏人都看得重,讓孩子們養成以自我爲中心,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學會感恩,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是很多家長都感到頭痛的事情,父母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含辛茹苦,無怨無悔,但我們的無私付出能否得到孩子的理解呢?我認爲孩子們不能理解。因爲有一次,兒子對我說:“媽媽,我一點也不幸福”,聽了這句話,我的心都涼了半截,你說不幸福?我就問他,什麼是幸福?在他眼裏的幸福是天天有好吃的,好玩的,沒有人約束他們的行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作爲家長,我們把焦點全部都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的前途上,都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們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及時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要不然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就算文化知識水平再高,也會成爲一個自私冷漠,沒有人情味的人。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課題,因爲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纔會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如何要孩子們有一顆感恩的心呢?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學會感恩,現在的孩子攀比心較爲嚴重,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索取,要這樣要那樣,總之,別人有了他必定要有,卻不知道父母掙錢艱辛,作爲家長讓孩子在體會父母關愛的同時,讓孩子瞭解父母養育他們的艱辛,更要給孩子感恩的機會,如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爲家裏,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整個過程中,使孩子懂得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其次,要孩子懂得,如何感恩,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受到別人的幫助,家長要利用各種時機,在孩子的心底播種善良種子,讓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孩子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與人爲善。

再其次就是培養感恩的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爲就是一種無聲語言,言教不如身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說服力,孩子的感受是最深刻的,因此,我們做父母平時無論工作多忙,在假期都要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雙方的老人,過年、過節,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爲老人購禮物,朋友送來稀有的食物首先給老人留一份,在家庭中,父母、孩子間要相互尊重,關愛,體貼,要共同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相互間,多用:“行”“謝謝!”“對不起”等語言。

最後教孩子會感恩。過年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的禮物,並表示感謝,回到家裏都要求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教師節,讓孩子親手製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願;父親和母親節,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現在孩子喜歡過生日,我們可以多利用生日時候教育孩子家長告訴孩子:孩子的生日是媽媽的受難日,講媽媽懷孕的辛苦。

一個經常懷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纔會自覺自願地給人幫助,主動融入家庭,親近社會,教會孩子懂得深深的感恩吧!讓我們的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和諧,讓世界變得璀璨耀眼!讓世界充滿關愛、真情!讓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7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人的樂章,那是落葉對滋養它的大樹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着一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有人說,感恩是鞋,穿上它,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飛。而我覺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謝的花。因爲感恩,所以我們的生命變得五彩斑斕。

感恩是牡丹。人人都明白牡丹的驚豔,可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沉下新來領略其中的美。就象,人人都明白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在芸芸衆生中,我們能夠沒有朋友、沒有同學,甚至沒有兄弟姐妹,但是,我們不能沒有父母。是父母賦予我們血肉之軀,養育我們長大,又教會我們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那個老衝着自我發火的爸爸和那個老愛嘮叨的媽媽,在他們的僞裝下藏着深沉的愛。感恩是牡丹,他告訴我們要學會感恩,就要先學會感恩我們親人。

一個經常懷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忙,助人爲樂。而那些不會感恩的人,血是涼的,心是冷的,帶給社會的只能是冷漠和殘酷,這樣的人如果多了,社會就會變成冷酷而毫無期望的沙漠。我們鄙視他們,不屑與他們爲伍。

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有“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關於“感恩”的傳說故事。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包含着感恩情結。這些優秀的道德文化,以前薰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們生活在先輩們用智慧和汗水改變了的世界中,我們遠離了矇昧和野蠻,遠離了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的時代。我們就應對我們的先輩,心存感激。

我們不必去捕魚狩獵,卻能品嚐到美味佳餚;我們不必去採桑織布,卻能享受到錦衣華服。我們就應對我們的同輩,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對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就應心存感激,同時,我們還就應明白自我所肩負的職責。

感恩是中華民族,也是整個人類的一種精神美德。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時時都理解着社會的“恩賜”: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我們的生命、成長、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一天享受着的空氣陽光水源,莫不應在我們的感恩之列。“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動物尚且感恩,何況作爲萬物之靈的人類?感恩又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態度,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能夠說,常懷感恩之心,不僅僅是健康人格的基礎,也是人生幸福的基礎,更是和諧社會的需要。

我們感恩於給予了自我生命、哺育自我健康成長的父母,感恩於給了自我教誨、讓自我增長知識的老師,感恩於給了自我友愛與情誼,使自我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不再孤單的朋友,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爲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爲了將無以爲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

許多的時候,常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虔誠地給所有認識和不認識我的人。只爲他們曾給予過我的一句叮嚀、一次微笑、一份關愛,讓我們在生活安然時深深地回味而動情。

我們並不缺少感恩的對象,缺少的只是發現它的雙眼。每一天早晨睜開雙眼,發現我們還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我們就應感謝大自然的無私;世界上每一天發生那麼多的災難和不幸,卻沒有一件落在我們的頭上,我們應感謝天地的包容;當我們在抱怨物價飛漲,生活捉襟見肘時,想想非洲那麼多的難民,其實吃得飽也是一種幸福。這也離不開農民伯伯們的辛勞,故而在我們酒足飯飽之際也當存感恩之心。

人的一生,無論成敗,都會得到太多人的幫忙。父母省吃儉用地養育,老師廢寢忘食的教侮、配偶無微不至的關愛、朋友不計報酬的幫忙、大自然無怨無悔的恩賜、時代與時俱進的賦予。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人指點;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幫忙。正因爲這些習以爲常呵護,我們才度過一個個難關,一步步走向成功,創造並享受着完美生活,而我們卻常常以爲是理所當然,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於我們每個人的。難道我們不就應心存感激麼!

感恩是一種方式,感恩是一種境界。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與愛戴。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8

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有“知恩圖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感恩故事。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包含着感恩的情結。這些優秀的道德文化,薰陶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爲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爲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感恩教育心得體會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爲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着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爲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爲如此纔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感恩,是結草銜環,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是發自內心的無言的永恆的回報;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境界;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珍視的一次愛的教育。

感恩,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充滿溫馨。學會感恩,應該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你我學會感恩,從今天開始。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9

10月20日,在學校操場上風輕輕地吹,拂過了我的心房。感恩中國,感恩學校,感恩老師,更要感恩父母!聽有聲音了,那便是“感恩我們在行動”開始了!是我們崔主任首先講了觀會的要求,並介紹了此次演講的人。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靜靜的傾聽。告訴我們,在她第一次上臺演講時,心裏想的不是別的,是大家都需要“我”。

伴隨着美妙的

音樂,吳迪老師深情講起了感恩。首先我們要感謝的是父母:懂得去孝敬父母,因爲他們不僅賜予我們生命,更把我們養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怎麼可能愛同學、愛社會。其次是感謝老師:懂得去尊敬師長,因爲老師不僅賜予了知識,更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師們春風化雨式的教育解開了學生成長路上的心結。教師職業需要付出太多的愛心,這份工作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選擇教師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誰的記憶裏會沒有老師呢?再次,感謝關心、幫助過我們的同學和他人,因爲他們不僅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更與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相互鼓勵、相互支援、相互安慰、在交流中獲得歡樂和充實。

俗話說:“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是有責任把“感恩”這個傳統美德傳遞下去。讓我們把“感恩之心”化爲行動吧。讓我們回報父母:多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聊聊天,主動做一些家務;讓我們回報社會: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爲文明社會盡一份力,讓我們知恩、感恩、報恩吧;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真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的擁有幸福。

人際和諧應從學會感恩開始,將感恩理念大膽引入學校德育,開展感恩教育和活動,讓學生常感父母養育之恩;感師長教導之恩,感同學幫助之恩;感黨和國家關懷之恩;常懷報效黨和國家之心,報效父母之心,報效師長和同學之心。有利於學生的思想轉化,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健康心理、人格的形成,有利於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利於和諧班級和諧校園的建設。試想,一個懷着感恩理念的學生,感受到父母節衣縮食,含辛茹苦供養自己讀書學技術,爲的是讓他成爲有用的人過上幸福生活時,他能不努力學習,以優越的成績報效父母嗎?一個懷有感恩理念的學生,一旦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教育他成長時,能不刻苦鑽研,力求以最好的成績回報老師嗎?所以我們懂得感恩,我們擁有幸福。

記得有一首小詩寫得很好:“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爲他磨練了你的心態;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爲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爲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爲他塑造了你的自尊;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爲他教會了你獨立,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是你成長的人。”

在這次活動中,讓我們明白了許多,知恩者,幸福!感恩者,快樂!報恩者,成功!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於心,報恩於行,讓感恩的種子在每一顆心中紮根,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的旋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