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精華】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集合10篇

學問君 人氣:1.17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集合10篇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3月11日,我們學校就舉行感恩教育活動。這天下午,天氣很陰,老師們有秩序的組織同學們進入會場,每個班坐成一排,各班老師在自己班的旁邊,從三樓往下一看,黑鴉鴉的一片,人太多了,很多家長都來觀看。

開始,是彭老師先上場,一開始,講了一些笑話,都把我們逗笑了。後來,他介紹了俞老師,他說:“俞老師的感恩教育曾經震撼了很多同學的心靈。”接着,他說了一句有請俞老師上臺,俞老師一上臺就說:同學們,感恩,要每個人都會的接着過來一會兒,他又講了自己的經歷,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他說母親是因爲勞累過度而去世的。

他說,他還沒有來得及報答母親,母親就去世了,他說了一句話讓我永遠記在心裏,他說:“報答母親不一定要有錢,有房子,有車子才能報答,平時一句關心的話語,爸爸媽媽勞累時送上一杯茶”。關心父母,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俞老師的演講很精彩,也很感人,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哭了。

他鼓勵學生上臺去,用最大的聲音向父母說一句心理最想說的話,六(1)班有個學生上臺去,淚流滿面大聲對着說話筒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們聽了,一個感動得情不自禁地流下淚。那一刻,好我們學校所有學生一下子長大了,一下子懂事了好多!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確實,感恩都可以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生活中的親人、老師。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5月11日,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和家長一起在學校聽了一場讓人感動的演講。這次演講是白雪老師主講的,她的演講深深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長,老師和學生。白老師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兩個方面演講的。這是一場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講座。一邊聽講座,我們一邊哭,白老師的演講如同給我們的心靈進行了一次洗禮,喚醒了我們沉睡已久的感恩之心。

首先是感恩父母,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切實行動去報恩。“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從一個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爲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爲我們付出,學會感恩,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父母!

再次我們要感恩老師,尊重老師。我們每學一點知識,每得到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導,都凝聚着老師的心血。老師不僅賜予我們知識,還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尊重老師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應體現在具體行動中。白老師在講演中有好幾個互動過程,其中一個讓是讓班主任老師站到演講臺上,問學生愛不愛他們的老師,同學們一口同聲說愛,白老師說,愛你的老師就去擁抱你的老師,我們大家一起衝上去擁抱班主任,嘴裏還說着,“謝謝老師,老師您辛苦了”,此時我的心中既是幸福又是快樂,與老師擁抱的那一刻,是心靈的碰撞,是心靈的交流,每個學生都淚流滿面,表達着對老師的感激和尊重之情。

最後我們要感謝學校給了這次機會,有這麼好的演講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次洗禮。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能讓我們的生命變得無比珍貴,更能讓我們的精神變得無比崇高!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粒美好的種子,因爲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讓我們懷着感恩的心快樂的生活。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3

近日我中心學校校積極響應上級部門的號召,開展了師德“感恩教育”活動。透過認真學習和討論,我內心始終充盈着一種責任,一種感動,一種甜蜜的幸福。

xx年帶着夢想的我跨入師範學校的大門,透過三年的刻苦學習,終於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欣喜之時,感覺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我深知教師不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更擔負着培養和塑造人的光榮使命。要成功地培育學生,教師首先要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要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以自身的形象爲學生樹立做人的典範。其次要具備育人的藝術,沒有育人的藝術是不容易觸動和改變人的靈魂的。古語說:“敬人者人恆敬之,敬業者人也必敬之”,多年來,我深刻的體會到:只有從內心到言行真正把學生放在首位,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能保持教師的風範。

回顧幾年來的工作歷程,深刻體會到了黨和政府給予我們的關愛,尊師重教早已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就拿工資來說吧,剛參加工作時每月只能拿到一千元左右的工資,到現在已經能拿到兩千元出頭。即使我縣的經濟處於低谷時期,縣委市政府還是想盡辦法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難忘每個教師節領導們都會放下繁忙的工作來到我們教師中間,與我們歡聚一堂,此情此景,身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誰能不收穫一種溫暖,一種力量,一份感動呢?我們應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黨給予我們一份神聖的事業,是黨和人民讓我們這些被人們看不起的孩子王成爲倍受全社會尊重的人民教師,感謝人民的政府來關心牽掛我們的生活,使我們安居樂業。雖然我縣與全國的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更能理解這種現狀,我們不能盲目地去攀比,我們應從大局出發,培養大局意識,樹立發展意識,增強責任意識,與時俱進,爲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人民教師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小臉與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因我們的引領而欣喜,這就是給我們教師最高的嘉獎,我們的人生是充實的,富有價值的。每當看到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家人對我們工作的支援,我們沒有理由不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他們成就了我們的事業。

偉大的詩人泰戈爾有這樣一段名言:“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而我們教師做的是葉的事業,每個教師都象是一片綠葉,在黨的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孕育着花,孕育着果,孕育着神州大地的萬千桃李。讓我們懷揣着一顆感恩的心,讓家長們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吧!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4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一橫老師感恩教育報告會,報告會十分扣人心絃,催人淚下。

老師在臺上先說了我們在學校不光是學語文,學漢字;學數學,學計算的。我們學習的更多是德、智、體、美、勞。德放在第一位。一個人如果有德無才,可以慢慢學習,但如果無德有才,對社會危害是很大的。然後他又說因爲一橫老師很忙,沒時間來學校。所以就給我們放了一橫老師的電腦視頻演講。

看了這個報告後,我心裏非常難過,非常慚愧。因爲我明白了我在家以前的所作所爲,往往以自我爲中心不考慮父母的感受,我深感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家庭。

母親帶我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並且用她的身心養育着我,爸爸辛辛苦的工作供我上學。可是在以前我不知感恩父母,還時常埋怨他們。讓他們生氣。經常爲爸爸媽媽的嚴厲要求而提出抗議。譬如,媽媽有時讓我寫完作業,並檢查沒錯誤後才讓我出去玩;考試出現了錯誤,媽媽總是嘮嘮叨叨的說了一遍有一遍。對這些我總是表現出反感的態度。可是聽了一橫老師的演講,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愛。他們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我們健康茁壯的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一輩子也報答不了的。父母對我們的愛是非常偉大的。作爲我我們每一位小學生,我們一定要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這個報告會非常感人,他讓我明白了什麼叫感恩。以後我會時時刻刻懷着感恩的心對待父母,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5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3月11日,我們學校就舉行感恩教育活動。這天下午,天氣很陰,老師們有秩序的組織同學們進入會場,每個班坐成一排,各班老師在自己班的旁邊,從三樓往下一看,黑鴉鴉的一片,人太多了,很多家長都來觀看。

開始,是彭老師先上場,一開始,講了一些笑話,都把我們逗笑了。後來,他介紹了俞老師,他說:“俞老師的感恩教育曾經震撼了很多同學的心靈。”接着,他說了一句有請俞老師上臺,俞老師一上臺就說:同學們,感恩,要每個人都會的接着過來一會兒,他又講了自己的經歷,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他說母親是因爲勞累過度而去世的。

他說,他還沒有來得及報答母親,母親就去世了,他說了一句話讓我永遠記在心裏,他說:“報答母親不一定要有錢,有房子,有車子才能報答,平時一句關心的話語,爸爸媽媽勞累時送上一杯茶”。關心父母,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俞老師的演講很精彩,也很感人,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哭了。

他鼓勵學生上臺去,用最大的聲音向父母說一句心理最想說的話,六(1)班有個學生上臺去,淚流滿面大聲對着說話筒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們聽了,一個感動得情不自禁地流下淚。那一刻,好我們學校所有學生一下子長大了,一下子懂事了好多!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確實,感恩都可以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生活中的親人、老師。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星期四的時候,我們全校師生在操場上舉行了一次大型活動——感恩教育。

學校還邀請了劉志老師爲我們講課。老師先對我們講“教”這個字,說:“什麼是教育?先學會孝順,再學知識,順序不能顛倒。”這時的同學們,好像對劉志老師講的內容所着迷,都在津津有味地聽着,不會發出一點聲音。

劉志老師又給我們講了一位聾啞小姑娘成爲世界名模的小故事。大家聽後,熱淚盈眶,有的還會發出哭泣的聲音來,我也一樣。這時的我,想:與我年齡一般大小的小女孩都沒有了父母,而我的爸爸媽媽每天都關心我,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慚愧啊!

劉志老師不但教我們感恩父母,而且教我們感恩老師。

老師說:“當你們在操場上嬉戲的時候,老師在辦公室裏備課;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老師在批改作業。老師不停地位你們付出,而你們呢?”這時候,大家都低下了頭。

聽完這節生動的感恩教育課,我覺得不懂得感恩的人,就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就對不起這個“人”字稱號。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感恩教育觀後感,要寫感恩教育觀後感的同學們可以參照下文,下文是600字的中學生感恩教育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同學們。

在人生的成功征途上,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當我們自己取得了成功後,除了要感謝自己的努力付出之外,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都不要忘了感恩曾經給我們機會和扶我們走向成功第一步的人,因爲,是他改變了你的一生。

他們從五千年的歷史煙塵中走來,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中國元素注入時代風尚;他們向新的文明高地走去,胸懷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對祖國人民的摯愛,英雄般肩負起民族大義的旗幟和社會和諧的重任;他們是崛起於阡陌的標杆,是凸立於泥土的羣雕,是社會風潮裏從不搖擺的定向儀。他們一遍一遍地重新載入歷史的經典和道德教科書,一遍一遍地提煉着社會的核心價值和“論語新編”關鍵詞,讓不同的風景集結在同樣的主題下,使當代中國的史記變得厚重而溫暖。他們是光、是燈、是暖,是冬日裏的陽光,是長河上的航標,是寒夜裏的火爐,璀璨的人性光輝燭照每一孔心靈的窯洞,提升着這個社會的整體溫度。

是生命在交換生命,是博愛取代了私人情感,他們將淚強下嚥,將撕心裂肺的疼痛留給自己??你看,那一片藍色天空在閃光,那是人性耀眼的光芒。

昨日淚流滿面,模糊了的視線看不見,那些美麗動人的臉,心靈卻久久氾濫着感動的波瀾,不能停息。

太陽自有太陽的光芒,小草當有小草的春天。人間有情,精神無價,沒有尊卑貴賤之分,沒有長幼貧富之別。他們是高貴的人,崇高的追求、崇高的境界、崇高的事業構成他們人生價值和精神空間的全部;他們是樸素的人,像泥土一樣真切、小草一樣生動、路邊的石子一樣平凡,像真理一樣樸素。但他們讓我們怦然心動,淚眼婆娑。這就是樸素的力量,一種純粹得不能自已的感動,一次次叩問着我們的良心。

感動是內心真實情感的渲泄,是心靈分明的震顫,感動是一種善良的情感。

一個有感動的社會是不會麻木的,一個有感動的國家是不會消亡的,一個有感動的民族一定是有力量的。閱讀感動、銘記感動,傳遞感動,把感動變成行動,把行動載入英雄的史詩

靜心品味,當清冷的月光覆蓋感動的幽香,我早已將感動留下,潛心咀嚼,仍暖徹胞懷,溋於心,溢於表??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8

十月份,我們班開展了“學會感恩,感知責任”的主題活動,透過活動我們有許多感觸和收穫。

當我們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我們是極易夭折的;當我們青春年少不諳世事時,我們也極易誤入歧途。今天,我們能強健而正直的生活着,我們應該對那些在我們生命歷程中用關愛扶持我們的人,用智慧啓迪我們的人,用美德陶冶我們的人,用真情沐浴我們的人,心存感激。心存感激,是一種朗朗的心境,一種人性的光輝,天空因此而變得湛藍,空氣因此而變得溼潤,美好的事物因此而變得離我們很近很近。感恩就是對自己擁有的一切要心懷感念,並應該從內心自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感恩是道德養成的過程,最終生成一種道德自覺。

同學們,我們在父母的厚愛中成長,我們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同學,你有沒有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現象?希望我們能從活動中找到答案!

同學們,如今的我們是家庭的寶貝,我們在父母的溺愛中生長,有許多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平時同學之間的相處,學會與人合作、互相支援、互相諒解,需要付出、或者可能要做出某種犧牲。我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在班集體中,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愛同學愛集體。大愛無邊!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僅是感謝愛過我們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時,以同樣的愛意和熱情去回報周圍的人,回報生活和社會。

在學習中,在生活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困難,一定都需要別人幫助。“人心齊,泰山移”。我們爲何不能伸出友愛之手,幫助別人一把呢!生活需要我們幫助別人,需要我們感激幫助我們的人!你在感激別人的時候,把這種力量用到其他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我們身邊的人,多好啊!我們回報幫助我們的人,我想還可以把這種感恩的心用在別的地方不使我們的光陰虛度,來回報關心我們的人。

一個經常懷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爲樂。而那些不會感恩的人,血是涼的,心是冷的,帶給社會的只能是冷漠和殘酷,這樣的人如果多了,社會就會變成冷酷而毫無希望的沙漠。我們鄙視他們,不屑與他們爲伍。

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有“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關於“感恩”的傳說故事。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包含着感恩情結。這些優秀的道德文化,曾經薰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們生活在先輩們用智慧和汗水改變了的世界中,我們遠離了矇昧和野蠻,遠離了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的時代。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先輩,心存感激。

我們不必去捕魚狩獵,卻能品嚐到美味佳餚;我們不必去採桑織布,卻能享受到錦衣華服。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同輩,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對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9

感恩是爲人處世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的教育要先教育學生們有感恩之情,然後纔是教孩子們如何學習。感恩教育中,我們必須使家庭、社會、學校三者聯動起來,讓教育形成合力,要讓學生懂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老師的授業解惑之情,回報國家的培養之愛。

國家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學生們在各方面的才華得到充分的施展,發展個性,張揚個性是體現學生們的才能重要手段。但如今一些小學生們越來越暴露出他們身上的'不足:在家中,他們是“小皇帝”、“小公主,”以自我爲中心,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全然不知父母長輩的艱辛。在學校霸道,欺負同學,不知道尊敬老師,關心他人。在社會上變得自私、冷漠,這一切表明,小學生們缺乏感恩意識,不會感恩、不懂得感恩。因此,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知恩不報非君子”。感恩是爲人處世的基本道德準則。在學校教育中,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基本上還是唯分數至上,這就使得家長和學校也圍繞着分數的指揮棒轉,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在漢語中是“孝”加“文”,理解爲:做人必先有“孝道”,然後纔是學習文化知識,孝道亦是感恩之意,我們的教育要先教育學生們有感恩之情,然後纔是教孩子們如何學習,如今孩子們的感恩教育缺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放在手裏怕飛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對孩子們百依百順。父母對孩子的嬌慣滋長了孩子們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記得有年高考的看圖作文是:每次吃飯時,媽媽總是把一條魚的魚肉夾給孩子吃,自己總是吃魚尾巴。後來,媽媽老了,孩子長大了,可孩子吃飯時,自己依然是吃魚肉,而把魚尾巴夾給媽媽吃,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小時侯就知道,媽媽喜歡吃魚尾巴。”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認爲自己的任何行爲都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從小缺乏感恩教育的體現。

二、 學校教育缺乏正確的引導

雖然國家推行素質教育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但是應試教育對學校和社會的影響依然是根深蒂固的。學校依然十分重視學生的智力教育,忽視了學生的品德教育,缺乏對孩子們人格的正確引導。在孩子們的心裏,分數依然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對自己的父母、師長卻不懂得感恩。一位教育家說:“孩子變得冷漠與自私,是家庭、學校、社會感恩文化長久缺失造成的,我們現在所缺失的正是感恩文化,如今我們要找回它們,不僅要從學前教育開始,透過情感心理的發展和培養逐步潛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多方的努力,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社會環境對感恩教育的影響

如今的社會資訊高度發達,網絡資訊、影視作品、社會行爲良莠不齊,充斥孩子們的耳目。現在許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卻對他們所崇拜的影視明星的生日、血型、愛好等了如指掌。他們對父母的辛勞一無所知,吃、穿、用都要名牌,要貴的,一味地追求奢華,虛榮心很強。當父母無法滿足孩子們的虛榮心時,有的孩子就對父母發脾氣,甚至仇恨自己的父母。

孩子們不懂得感恩,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行。所以,感恩教育中,我們必須使家庭、社會、學校三者聯動起來,讓教育形成合力,要讓學生懂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老師的授業解惑之情,回報國家的培養之愛。

一、家庭中的感恩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舉止深深刻在孩子的腦中,孩子感恩意識的形成,常常受到父母的耳目渲染。父母要經常帶着孩子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實際行動對孩子感恩教育。在家中,父母應當指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適當地讓孩子爲父母“減負”。在“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爲父母送上祝福語、爲父母倒茶、捶背,體驗父母的辛勞。鼓勵和支援孩子爲災區和困難學生捐款捐物,學會關心幫助他人。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感恩題材的影視作品,例如:爲兒子捐肝的“暴走媽媽”、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故事等。家庭感恩教育並非一朝一夕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

三、 學校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學校教育中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是感恩教育的主要陣地。感恩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準則,教師應當利用學校的一切資源,透過各種形式來進行感恩教育。

(1) 用身邊的例子來教育學生感恩。

班上有幾名受資助的貧困生,我引導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資助人,努力學習,關愛他人,向資助人寫感謝信,讓他們明白,感恩並不遙遠。

(2) 觀看感恩題材的影視作品。

汶川大地震中“母救子”的震撼畫面,,老師救學生的感人場面,以及解放軍救出的小孩在擔架上行少先隊隊禮的情景,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就是一種感謝。

(3) 開展以感恩爲主題的班會,出版以感恩爲主題的手抄報, 唱以感恩爲主題的歌曲,講感恩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4) 在節假日,引導學生製作賀卡給各科任教師,感謝他們的 教育。例如,在教師節,我開展了“感謝師恩”的主題班會。讓學生體會教師的辛苦,爲老師們製作一張溫馨的賀卡,送上一句真摯的祝福。在重陽節,我帶領着學生到敬老院爲老人們打掃衛生、表演節目,讓學生學會關心、幫助他人,明白感恩是一種責任,一種回報。

四、 教育孩子對社會、國家感恩

一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孤獨、焦慮、厭學、打架鬥毆等現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隻知道受恩而不知道感恩。所以,對這一類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就要讓他們明白國家、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和培養。我組織學生計算一下我們每學期的書本要多少錢,學校的設施要多少錢,並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國家和社會給的,是爲了給我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建造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條件,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回報社會。

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拓寬學校感恩教育的範圍,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親近社會。透過郊遊、參觀植物園、動物園等,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惠和人類應該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原則,從而使學生珍愛生命,感恩大自然。

總之,我們應該透過感恩教育,讓學生們從小樹立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良好社會風範,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8月26日,我有幸傾聽了朱江琴園長的感恩講座,受益匪淺。一張張催人淚下的照片,一句句讓人感動的話語,讓我深深的感到,自己擁有一份喜愛的工作,每天有家人的陪伴,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那麼多不幸的人兒,都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態去生存,甚至還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而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擁有充實的工作,每天還有那麼多同事和小朋友的陪伴,還有什麼抱怨的呢?學會以感恩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情,那麼孩子也會很陽光,也利於孩子的成長。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我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小臉與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因我們的引領而欣喜,這就是給我們教師最高的嘉獎,我們的人生是充實的,富有價值的。每當看到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家人對我們工作的支援,我們沒有理由不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他們成就了我們的事業。偉大的詩人泰戈爾有這樣一段名言:“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懷揣着一顆感恩的心,讓家長們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吧!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要心存感激,要學會感恩,不要抱怨。要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感謝,感謝老師的表揚、感謝老師的批評(有批評纔會有進步)、感謝陽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