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培訓讀本學習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1.87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培訓讀本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培訓讀本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培訓讀本學習心得體會1

在教室閱讀年中,我係統地學了由撒忠民、殷茁雄主編的《教師培訓讀本》,收穫很大,下面談談我學習該書p101—108的內容:《課堂觀察技術》的一些體會。

《課堂觀察技術》是由柳北區教研室李繼元老師編寫的,李老師是數學教研員,以前我曾聽了他的不少報告,他對數學教研有很多獨到的見解,由此我也很喜歡聽他的講座,在教師閱讀年,我發現《教師培訓讀本》中有他編寫的內容,更是愛不釋手。

李繼元老師在《課堂觀察技術》一文中首先談了課堂觀察技術的意義及作用,着重談了幾個問題:

(一)課堂觀察的概念。

(二)課堂觀察與有效教學的關係。

(三)課堂觀察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的關係。

(四)什麼是課堂觀察技術。

(五)課堂觀察技術與校本教研。我學習了以後,對課堂觀察的理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接着,李繼元老師又談了課堂觀察的技術與方法,給出了課堂觀察的一般步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實用性。李老師給出了兩個表格的樣式及統計方法。(表格一:課堂時間觀察與研究記錄表,表格二:各種提問行爲類別頻次統計表),李老師還談了如何進入課堂,及如何記錄資料。李老師還透過了三個典型的案例,談了實施課堂的方法。我學習以後,對如何實施課堂觀察有了明確的認識。懂得了如何對課堂觀察進行統計與分析。

最後,李繼元老師談了運用課堂觀察技術進行課例研究的`幾個基本環節:

1、梳理問題,確立主題。

2、蒐集資料,合作設計。

3、教學實踐,課堂觀察。

4、問題反思,行動跟進。

5、歸納總結形成策略。

透過學習,我知道了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開展課堂觀察教研活動。透過學習,我還認爲如果教師長期堅持運用課堂觀察技術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則必會大大的提高教學的效率,減少“學困生”的產生。

無獨有偶,在20XX年10月26—27日柳州市重點課題研討暨課程改革專家報告會上,區教研部陸雲主任也談到了如何運用課堂觀察技術評價課堂教學的問題,使我對課堂觀察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又重讀了李老師的《課堂觀察技術》一文,且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本文拋磚引玉,希望對同行有一些啓迪作用。

教師培訓讀本學習心得體會2

作爲教師,如何開啓學生的思維,作一個品行端正的人,是我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並努力探索的問題,讀了《教師培訓讀本》,使我受到啓發。從裏面所學到的,正是我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知識。

首先,“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應該是作爲一個老師的充要條件。老師上課的方式是否能被學生樂於接受,關鍵看這堂課是不是一堂好課。嚴謹的治學態度,風趣幽默的話語,新穎的。授課方式,化繁瑣爲簡單、死板爲生動的能力,必將使學生聽起來輕鬆而易掌握。這是大多老師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種境界。

其次,“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能簡單理解爲傳授道理講授知識解答疑難問題,而是除此之外,更應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傳道授業解惑的問題是作爲一個老師的根本,不具備這些能力的人當然不應該走上講臺的。關心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充分條件。按理說現在的學生在家裏是小皇帝,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與其父母相比,我們再去關心他們的生活豈非多餘,如果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生活在學校裏的學生當然希望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愛護。時常關心學生的衣食住行,會讓學生感覺到長輩的關懷,集體的溫暖。不關心學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

第三、老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個心理有問題的老師我們怎麼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學生。近年來的大量調查資料表明有相當多的老師有心理疾病。資料表明,老師把學生打成殘廢有之,讓學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罰學生抄作業幾十遍者有之等等,這些都是心理有疾病的表現。老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爲,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爲了更好地教育學生,老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老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會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機能都得到正常的發揮,從而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應該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去上課,儘管我們在課前受了委屈,我們也應該把這些拋在腦後。不應該把絲毫對他人或領導的不滿情緒帶進課堂。因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調整自己的心理,維護和提高心理健康,從而保持自身良好狀態的心理健康去影響學生。

作爲新世紀的一名老師,不僅要上好一堂課,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更應提高老師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這就是我從本次培訓中得到的一點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