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計劃>

數學學習計劃彙編八篇

學問君 人氣:1.49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數學學習計劃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學習計劃彙編八篇

數學學習計劃 篇1

1.繼續抓好集體備課。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必須抓落實,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研究數學高考的動向,學習與研究《考試大綱》,注意哪些內容降低要求,哪些內容成爲新的高考熱點,每週一次研究課。

2.安排好複習內容。

3.精選試題,命題審覈。

4.測試評講,滾動訓練。

5.精講精練:以中等題爲主。

數學學習計劃 篇2

三年級的奧數學習是小學奧數最重要的基礎階段,只有牢固掌握了三年級奧數最基本的知識技巧,纔能有效的促進今後的數學學習。三年級是學習奧數至關重要的時期,三年級也是開拓思維的時間。孩子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對圖形也有一定的認識。

從三年級起,大量的奧數專題便開始有所接觸,因此,在專題的學習初期一定要打下良好的基礎,好多五六年級專題知識學習比較差的學生正是因爲三四年級基礎知識沒有學好的緣故。

三年級不可小視——小升初的序幕開始慢慢拉開!它是考證的前奏、能力培養的起點、重點校培訓班的開始,從三年級開始各個重點校開始透過培訓班的形式篩選精英,好多孩子就會選擇一些好的培訓學校像新東方優能中學,提前進行培養,並且爲考進重點校做準備。

1、 打好計算基礎

三年級奧數課本系統的介紹了四則運算及其巧算,關於數的計算是比較枯燥的內容,但它同時也是學好奧數的基礎,是歷次競賽或選拔比賽中都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就我校各位老師教學經驗表明,在二、三年級打下良好運算基礎的同學,一方面使得學生今後的數學學習更加輕鬆,另一方面,在高年級競賽或選拔中往往會有相當大的優勢。

2、重視應用題

從三年級起,奧數課本中介紹了大量的奧數專題知識,尤其是應用題部分,是所有年級所有競賽考試中必考的重點知識。學生一定要在各個應用題專題學習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在許多五六年級同學奧數水平提高非常困難,就是因爲他們三年級的奧數專題知識掌握的不牢靠。

3、掌握正確方法

在學習計算的基礎上,三年級逐步引入了基本應用題,簡單圖形問題等奧數知識,面對突然增大的奧數資訊量,學生可以有意識的培養自己複習。

總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三年級是學生培養自己的奧數學習方法的最好時間。在三年級接觸學習大量奧數知識的前提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今後的奧數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數學學習計劃 篇3

中考數學卷,可以分兩大模組,選擇填空和綜合解答題。其中選擇填空裏面大多都是基礎題型,但是會出現兩道比較難的題目用來拉分,俗稱選填壓軸;綜合解答題裏面大多都是中檔難度的綜合題,但也會出現最後兩道壓軸題題來拉分。它們比選填壓軸要難的多,一般拉分都集中第三問上。考試相對嚴峻,但是比較好的一點是,每一個模組出現的知識點相對比較固定。基於此我們安排了我們複習規劃如下。

1.三月

按照知識點綜合的模組,集中複習選擇填空的所有常考題型和易錯點,包括選填壓軸題。

⑴對於滿分120,平時考試110分以上的學生。我們三月份就集中拿下選填壓軸題!高於中考難度複習,盡最大可能滿分,直接領先別人一步。選擇壓軸具體涉及知識點,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和四邊形。(高於中考難度)

⑵對於滿分120,平時考試105分以下的學生。我們三月份目標壓力大些,要拿下選擇填空所有題型。但是一定要有優先級,優先拿下基礎題型,然後適當的練習選填壓軸,時間有限我們最好同步中考的難度來複習。具體涉及知識點,數與式綜合計算、方程不等式與應用題、一次函數與反比例函數綜合和二次函數。(同步中考難度)

⑶對於滿分120,平時考105到110分之間的學生,我們看看自己平時的選填是否除了兩道最難的不會扣分?只要有扣分,無論你是馬虎還是其他原因,記住優先按照第二種方案複習。150分制的孩子參照120分制的比例來分層。

2.四月

到四月就是我們最嚴峻的時候到了,無論你平時考試是什麼樣的分數,但是在這時候倒要集中搞定中等難度的綜合大題,除了最後兩道大題,其他務必要滿分!

所以學生,我們需要在這個月高於中考難度集中練習幾大必考模組和涉及的題型,代數綜合、四邊形的證明與求線段、圓中計算與證明、函數與交點問題。

3.五月

按照知識點綜合的模組,集中突破最後兩道壓軸大題,目標是前兩問滿分,第三問有思路,盡最大可能滿分。但是這個時候針對不同分數的學生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側重,因爲壓軸題真的不只靠這一學期的努力,它以來這三年的付出。所以每個人要有不同的計劃。

⑴對於滿分120,平時考試110分以上的學生。高於中考難度,練習動點與構造三角形、動點與構造四邊形、幾何變換、幾何綜合還有新定義,五大模組。前兩問必須滿分,第三問有思路,力爭全對。

⑵對於滿分120分,平時考試105分以下的學生。同步中考難度,練習動點與構造三角形、動點與構造四邊形、幾何變換和幾何綜合,四大模組。前兩問必須滿分,第三問儘量有思路,力爭全對。

⑶對於滿分120,平時考試105到110分之間的學生,自己參考下前兩個月我們突破的地方是否有完成,優先推薦第二種。當然第一種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投入的精力和冒的風險還是相當大的。

4.幾個關鍵節假日

例如清明和五一,一定要有節奏的進行幾次串聯性複習,適當做做押題卷和模考卷;六月初的時候跟着學校和補課班的進行最後的考前押題。

數學學習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四年級一班共有學生 41 人,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從學生掌握的知識方面看: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較好,並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對口算、計算、應用題等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但數量關係個別學生(江銘、趙海平、方博)不會運用,但整個班級學習風氣濃厚。

從學生學習習慣看:個別學生(胡正毅、裴澤凱、姜智龍)的學習習慣養成不好,如:寫字慢,抄錯數,數碼不正規,做題不用小尺等。由於這些原因所以成績不夠理想。

從班級常規看:上課能夠做到集中精神聽講,回答問題比較完整。但聽課時個別學生(趙雲旭、姜智龍、胡正毅、裴澤凱)手裏玩東西,在小組討論問題時,個別同學偷懶,小組合作能力較差。

本學期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面向全體,定出實際性目標,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紀律教育和常規訓練,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每一個孩子都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簡易方程;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對稱、平移和旋轉;因數與倍數;多邊形的面積;統計。

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透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2. 使學生在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認識真、假分數及帶分數,能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

3. 結合具體實例理解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的意義,會分解質因數。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及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會找兩個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結合現實素材理解約分的意義。會約分,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4. 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5.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6.結合具體實例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會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數據,能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或者折線統計圖。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有目的地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經歷觀察、操作、類比、驗證、歸納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感受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簡易方程,分數的意義,多邊形的面積,統計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學難點:簡易方程,分數加減法,多邊形的面積是本冊教材的難點教學內容.

三、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訂好單元計劃,提前一週備課。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側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抓重點、難點、關鍵,各個環節突破。注意培養學生具有顧此及彼,舉一反三的能力,做到觸類旁通。

2 、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教學。概念教學要聯繫實際,加強探索性,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勇於創新,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願學、會學,利用身邊的生活實例發現規律,掌握知識,並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繼續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在課堂上注重問題意識的鍛鍊,給學生創造提問題的機會,發展提問題的空間,讓學生在提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數學的興趣。

4、在計算能力方面,要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求學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驗算檢查,養成習慣。培養學生認真、塌實的學習態度和作風,

5、抓實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進行耐心細緻的輔導工作,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6、教學中要注意知識的系統化,作業明確、適量,有主次,難易之分。

四、課時分配:

一、珍稀動物――簡易方程 9課時

二、水產養殖場――多邊形的面積 11課時

三、團體操表演――因數與倍數 5課時

四、中國的熱極――認識正、負數 3課時

五、校園科技周――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8課時

六、圖案美――對稱、平移與旋轉 5課時

七、剪紙中的數學――分數加減法 10課時

八、獲“聯合國人居獎”城市――統計 4課時

九、下跳棋――可能性 2課時

數學與生活 3課時

綜合應用 2課時

回顧整理――總複習 5課時

數學學習計劃 篇5

注重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滲透,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而數學方法則使數學思想得以具體落實,二者相互依存,成爲中考數學永恆的主題。初中數學思想方法主要有:轉化、分類討論、數形結合、類比歸納、建模、配方、待定係數法、方程與函數、消元法等。這些數學思想方法都是用來解題的“工具”,不能只知道有關名詞,而應知道其實質和用途。在複習過程中,弄清什麼樣的問題用什麼樣的工具來解決,不斷積累,讓學生逐步形成自身的解題經驗,達到將數學思想方法靈活運用到解決問題中去的目標。在中考數學複習中,應有意識、有目的、適時地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歸納,在解題時有效地利用數學思想方法,進一步達到“知識、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

注重審題能力的訓練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解答題在中考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主要由綜合性問題構成,就題型而言,包括計算題、推理證明題和應用解答題等。他的題型特點和考查功能決定了審題思考的複雜性和解題設計的多樣性,正確解題的前提是正確理解題意,即審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複習備考中引導學生閱讀要準確,注意隱含條件。善於將書本知識與實際問題聯繫起來,多涉及探究性試題和開放性試題,獨立思考,並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圖像、整理資訊,抽象出數學問題。從而解決綜合性的實際問題。

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動向

中考複習前,初三數學組要進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幾年中考數學命題的走向,研究考綱,研究中考複習策略。平時考試中,教師可以模擬中考命題,試題來源於課本改編及自編,注重資訊的收集和新題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每次考完後教師與學生都要及時做總結,這樣既讓教師對中考複習的把握更深,又有利於學生尋找差距,奮力拼爭。

做好專題複習,綜合提高學生數學素質

理解與掌握各種數學思想方法是形成數學技能技巧。提高數學能力的前提。初中數學教學中已經出現了不少思想。如轉化的思想、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分類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還出現了不少方法。如配方法、換元法、圖像法、解析法、反證法、列舉法……這些思想與方法要按要求靈活運用。因此複習中要分層次訓練,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與方法的訓練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 採取不同的題型訓練。經常改變題型。如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解答題、證明題、探究題、閱讀題等。並進行變式訓練,增強學生訓練的興趣,並且把這些思想與方法滲透到每一個章節的複習中。

2 適當進行一些專題訓練。如函數與方程專題複習、數形結合專題複習、閱讀型題專題複習等。使這一方面得到強化,加深學生的印象。使之掌握更快、更深、更牢。

數學學習計劃 篇6

知識與技能

1、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瞭解24時計時法;能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認、讀、寫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能認、讀、寫分數,會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初步感知旋轉、平移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平移後的圖形;在實踐活動當中,體會長度單位千米和毫米的含義,知道1千米=1000米,1釐米=10毫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的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3、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爲整數)。

情感與態度

1、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從日常的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有主動探究學習的願望。

2、學會與人合作,並且體會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的數學活動的過程,瞭解同一問題可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並感受到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預習重點、難點:

1、瞭解長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徵,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的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2、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3、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爲整數)。

數學學習計劃 篇7

一.預習。不等於瀏覽。要深入瞭解知識內容,找出重點,難點,疑點,經過思考,標出不懂的,有益於聽課抓住重點,還可以培養自學能力,有時間還可以超前學習。

二.聽講。核心在課堂。1.以聽爲主,兼顧記錄。2.注重過程,輕結論。 3.有重點。4.提高聽課效率。

三.複習。像演電影一樣把課堂複習,整理筆記,

四.多做練習。1.晚上吃飯後,坐到書桌時,看數學最適合,2.做一道數學題,每一步都要多問個別爲什麼,不能只滿足於老師課堂上的灌輸式傳授和書本上的簡單講述,要想提高必須要一步一步推,一步一步想,每個過程都必不可少,3.不要粗心大意,4.做完每一道題,要想想爲什麼會想到這樣做,大腦建立一種條件發射,關鍵在於每做一道題要從中得到東西,錯在哪,5.解題都有固定的套路。6還有大膽的誇獎自己,那是樹立信心的關鍵時刻,

五.總結。1.要將所學的知識變成知識網,從大主幹到分枝,清晰地深存在腦中,新題想到老題,從而一通百通。2.建立錯誤集,錯誤多半會錯上兩次,在有意識改正的情況下,還有可能錯下去,最有效的應該是會正確地做這道題,並在下次遇到同樣情況時候有注意的意識。3.週末再將一週做的題回頭看一番,提出每道題的思路方法。4有問題一定要問。

六.考前複習。1.前2周就要開始複習,做到心中有數,否則會影響發揮,再做一遍以前的錯題是十分必要的,據說有一個同學平時只有一百零幾,離高考只有一個月,把以前錯題從頭做一遍,最後他數學居然得了147分。2.要重視基礎,

另外,聽老師的話,勤學苦練不可少,成功沒有捷徑,要樂觀,有毅力,要有決心,還要有耐心,學數學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你的努力於回報往往不能那麼盡如人意的成正比,甚至會有下坡路的趨勢,但只要堅持下去,那條成績線會擡起頭來,一定能看到光明。

數學學習計劃 篇8

一、研修主題

爲了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班主任及科任老師除了傾注愛心,發現閃光點,因材施教,抓好反覆教育外,還要注重學困生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的的培養。爲此,本次我選擇了《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爲研修主題。

二、研修目標

爲了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尤其是充分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從學習邊緣地帶能真正迴歸於課堂。透過轉化,本班學困生能基本掌握學習的方法,能樹立學習態度,對於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動作用,引導學生,樹立學生要學、肯學、苦學的思想,努力徹底地改變自己,實現自我價值。使本班學困生轉化率達到90%。

三、學習內容

《新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教師轉化學困生的有效策略》,《小生學困生的轉化,新課程教師》。

四、研修過程

1、摸清本班學困生的基本資訊、分析學困生其形成的原因,並對每一個學困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建立學困生個人轉化成長記錄資料。

2、具體實施幫扶轉化措施:

1、課堂上有意識給學困生製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學困生生吃得好。

2、課外組織學困生加以輔導訓練。

3、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學困生,介紹方法讓學困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4、對於學困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複,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5、積極發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做到多表揚少批評、多尊重不歧視、多鼓勵不嘲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在生活上、思想上關心他們。

6、進行家訪,與家長取得聯繫,制定共同的教育促進轉化目標。

3、完成相應幫扶轉化的教育教學反思,即“我講我的教育故事”和“我做我的教學設計”

五、預期研修成果

透過本次校本研修,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能撰寫出高質量“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的教育敘事及“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生活化”的一節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