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計劃>

遠程教育學習計劃

學問君 人氣:1.92W

爲切實加強我校遠程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讓遠程教育資源真正走進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上級檔案精神、學校計劃及我校工作實際,擬定以下工作計劃:

遠程教育學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上級遠程教育精神、學校工作計劃爲指導,透過播放教學光盤、衛星數據接收、計算機網絡設備,把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送到教師手裏,使他們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做好遠程教育資源二次開發的研究和推廣,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積極配合黨委政府,作好農村黨員幹部、農民羣衆的培訓。

二、具體工作措施

1、做好衛星資源接收的常規管理和維護工作,嚴格管理,愛護並充分利用設備,確保設備完好並正常執行。按時接收現代遠程教育衛星資源,及時整理對有利用價值的遠程教育資源進行刻盤,及時預告。專人負責計算機網絡教室設備的管理和應用。按要求建立好各種培訓制度,學習制度、管理制度、設備執行制度,作好各種資料的收集。認真做好每期遠程教育資源的收集整理,並充分利用好遠教專欄、校園網,作好資源的預告以及重要檔案的公示。及時收集教師和學生的反饋資訊,優化遠程教育資源,對重點內容進行記錄並存檔。

2、繼續搞好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二次開發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爲本校教師的多媒體教學課程提供相應的教學便利、幫助、示範和指導。幫助他們做好課件的蒐集、開發和利用,爲參加上級組織的現代遠程教育活動提供服務和幫助。組織教師學習怎樣利用網絡收集和利用有用的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優質的網絡教育資源爲教育教學服務。認真做好校本培訓工作,努力讓全體老師早日掌握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相關操作,讓遠程教育資源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3、重視安全教育。教育學生遵守操作規程,注意設備安全和用電安全。保證遠程教育室內不發生任何事故。定期進行安全檢查,電源、門窗、計算機等設備隨時檢查。

4、爲加強教師遠程教育資源的利用,掌握現代教育手段,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積極鼓勵教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教學活動、對學生開展專題教育。每學期每位教師至少要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開展2次教學活動,否則評優樹先一票否決。

5、爲確保多媒體教室的正常執行,發揮其最大作用,教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須在多媒體教室進行,配合教導處統一安排,按課程表並以公開課的形式開展活動,其餘課程按照自己的教學進度進行安排。教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在多媒體教室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須在本週一放學前在遠程辦申請填寫《多媒體教室使用申請登記表》,遠程辦要提前爲上課老師作好相關準備工作,上課老師憑遠程教育使用記錄登記表進行多媒體教室進行上課。上課內容須與申請時所填寫的相符,上完課後須上交課件和教案並認真填寫相關表冊,各教研組在教師授完課後要認真組織評課,並將評課記錄在下週前上交遠程辦存檔。上課進如遇停電、上級有關部門佔用教室,另行安排時間開展活動。

6、做好課題科研工作,按步驟有序穩妥進行,並注意加強交流,總結經驗,按時上報,接受上級監督指導。加強宣傳,引導全校教師支援和配合,努力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每個教研組至少開展兩次以上的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資料須存盤並打印一份上交校遠程辦存檔。以作爲評先進教研組的.依據。

7、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對學生開展團隊活動、每學期至少開三次團隊,三次專題教育講座,每班至少1次主題班會和觀看一次課堂實錄。

8、將互聯網與校園進行有機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彌補遠程教育資源的不足,本年度將加大校園網絡建設的力度,對校園網絡進行優化建設,確保校園網絡暢通,爲全校師生上網瀏覽資訊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9、繼續認真做好校園網站的維護工作,充分利用校園網站樹立學校形象,立足實際,宣傳校園文化。按照學校要求,加大網站內容的更新力度,及時發佈相關資訊。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各科室、部門在開展完活動後,須及時上報相關資訊併發布在校園網上,各教研組應將遠程教育計劃和總結和每學期至少一篇教研文章發佈在校園網上。發佈在校園網上的文章杜絕網絡複製,有關版權問題由作者自行負責。

9、建立健全遠程教育教師個人檔案。從今年開始,按時上交遠程教育工作計劃和一份年終遠程教育總結,每學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的教案及遠程教育資源使用記錄表和個人學習筆記,學習心得體會

10、利用教研平臺,加大遠教資源利用,每學期進行一次遠教資源教研優質課評比。課程內容必須以遠教資源爲主,如遇版本不同或進度不同,可進行修改或自制課件。

三、獎懲制度

按照學校制定的遠程教育管理制度進行獎懲,遠程教育活動開展情況與教師評優評先和年終考覈掛鉤。

四、工作展望

爭取透過一系列的學習和培訓,使我校的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熟練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將遠程教育資源引入課堂教學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配合學校、黨委政府,爲“三農”服務,爲建設和諧文明的南古中學及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