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高一數學學習方法工作總結

學問君 人氣:3.08W

高一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數學是高考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無論你以後是學文科還是理科,數學成績的好壞,關係到你高考的成敗。

高一數學學習方法工作總結

你們的中考成績是:高一(1)平均分110分,3-6班平均分105或106分,其他班100-102分,這次期中考試全年級的平均分爲83分。這說明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斗就栽在數學上。對衆多初中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進高中後數學成績卻不理想,數學學習屢受挫折,我想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同學不瞭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學不得法,從而造成成績滑坡。

一、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特點的變化。

1、數學語言在抽象程度上突變。

不少學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難以理解,覺得離生活很遠,似乎很“玄”。確實,初、高中的數學語言有着顯著的區別。初中的數學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而高一數學一下子就觸及抽象的集合語言、邏輯運算語言以及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後面要學的立體幾何等。

2、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突變。

高一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另一個原因是高中數學思維方法與初中階段大不相同。初中階段,很多老師爲學生將各種題建立了統一的思維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幾步,因式分解先看什麼,再看什麼,即使是思維非常靈活的平面幾何問題,也對線段相等、角相等……分別確定了各自的思維套路。因此,初中學習中習慣於這種機械的,便於操作的定勢方式,而高中數學在思維形式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語言的抽象化對思維能力提出了高要求。當然,能力的發展是漸進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種能力要求的突變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適應,故而導致成績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從經驗型抽象思維向理論型抽象思維過渡。

3、知識內容劇增

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容易、知識面笮。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初中的數學知識推廣和引伸,也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完善。如:初中學習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範圍內的,但實際當中也有720°和“—360°等角,爲此,高中必修四將把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負在內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學習《立體幾何》;還將學習“排列組合概率”等知識,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將逐漸學習到。理科要學習11本書,文科要學9本書。每學期2本書。

4.試題的區分度

中考試卷簡單,區分度不大,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有很好的區分度,因此高中數學一開始它的命題就有很好的區分度,好中差成績很明顯。

二、不良的學習狀態。

1、學習習慣因依賴心理而滯後。

初中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是很明顯的。第一,爲提高分數,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將各種題型都一一羅列,學生依賴於教師爲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回家後輔導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後,教師的教學方法變了,套用的“模子”沒有了,家長輔導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後,還象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瞭解,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門道”,不會鞏固所學的知識。

2、學不得法。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繫,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還有些同學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進一步學習條件不具備。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爲進一步學習作好準備。高中數學很多地方難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函數單調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三角公式的變形與靈活運用,空間概念的形成,排列組合應用題及實際應用問題等。有的內容還是初中教材都不講的脫節內容,如不採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就必然會跟不上高中學習的要求。

三、科學地進行學習。

高中學生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1、有良好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達到樂在其中,有興趣纔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那麼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學習數學興趣呢?

(1)課前自學,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產生好奇心。自學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基本瞭解,上課着重聽老師講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2)聽課中要配合老師講課,聽課中重點解決預習中疑問,把老師課堂的提問、停頓、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視爲欣賞音樂,及時回答

老師課堂提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師對你的提問的評價,變爲鞭策學習的動力。

(3)把概念迴歸自然。所有學科都是從實際問題中產生歸納的,數學概念也迴歸於現實生活,如角的.概念、直角座標系的產生、極座標系的產生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只有迴歸現實才能使對概念的理解切實可靠,在應用概念判斷、推理時會準確。

2、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鬆。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爲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如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你腦海中要有它們的圖象及性質。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再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同學們要知道,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現新知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爲什麼高中要學三年而不是三天!許多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紮實,他們的閱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3、有意識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數學能力包括: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共五大能力。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數學學習環境中得到培養的。在平時學習中要注意開發不同的學習場所,參與一切有益的學習實踐活動,如數學第二課堂、數學競賽等活動。平時注意觀察,能力的培養都必須學習、理解、訓練、應用中得到發展。特別是,教師爲了培養這些能力,會精心設計課件,比如對習題的解答時的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訓練歸類等,都是爲數學能力的培養開設的好課型,在這些課型中,學生務必要用全身心投入,最終達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

四、學習數學的幾種方法

1、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教師爲備戰高考而加的課外知識,典型例題要分門別類記錄,要在題目下寫解題小結,有時間要常看。

2、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朔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藥;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記憶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

4、與同學建立好關係,爭做“小老師”,形成數學學習“互助組”。

5、爭做數學課外題,加大自學力度。

6、反覆鞏固,消滅前學後忘。

7、學會總結歸類。可:①從數學思想分類②從解題方法歸類③從知識應用上分類.

8、每週練習題,試卷要保管好,用夾子夾住,你每次考試沒掌握好的內容,都在試卷上用紅色筆訂正,複習時大有用處。

總之,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最後祝願大家愛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