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致謝>

期刊論文致謝

學問君 人氣:7.17K

像期刊這類的學術論文在致謝中應該注意怎樣的要點呢?

期刊論文致謝

學術論文“致謝”寫作注意要點

1. “致謝”是學術論文的組成部分。期刊刊出的各種論文中,有些論文有“致謝”部分,有些則沒有。在當今科技合作不斷加強的情況下,有時不是所有對研究工作有貢獻的成員都能成爲論文作者,這時致謝就能彌補這個不足。“致謝”已經演變成學術論文的組成部分。在論文中引入“致謝”,體現作者對他人工作、他人貢獻和他人幫助的尊重。是認真、嚴謹、慎重的科研態度的體現,也是作者個人科研素養、爲人處事態度的反映。論文中有了“致謝”,使得單調的科研工作又不那麼枯燥、苦行,如同荒漠中還有一片綠洲。在一些期刊的投稿中,有專門針對“致謝”部分設計投稿內容的環節。因此,在很多情況下,“致謝”是學術論文的組成部分。

由此,“致謝”的寫作也應遵循學術論文寫作語言要求的一般規範(參見本人博文:科技語言的特徵:。筆者認爲,這個規範和要求就包括客觀真實、樸素大方、簡練得體等方面。

2. “致謝”內容客觀真實。論文“致謝”部分的內容,無非就是與科研工作相關的事和人。強調其客觀真實性,就是要按照學術論文的語言要求,強調致謝對象的直接性,即對科研和論文有直接影響、幫助、作用和貢獻的`“事”和“人”,才納入致謝之中。這裏的“事”,主要就是指科研工作的支撐平臺,包括支援科研項目經費、實驗和試驗平臺、合作單位等。“人”則主要包括對科研工作有幫助和貢獻的人,但又不是主要貢獻者。其實,這裏的“事”和“人”也不能一概而論,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作者在處理納入“致謝”的“事”和“人”時,應做到客觀真實。其中,究竟哪些人應納入“致謝”之中?是需要作者認真權衡的問題。很多研究生在學位論文的致謝中,將父母、家人等對科研、論文並無直接作用和直接貢獻的人,納入致謝之中。我認爲不太合適。

在“致謝”表述中,“事”和“人”的前後排序,也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期刊論文有先“事”後“人”的特點,而學位論文則先“人”後“事”而行之。學位論文先“人”後“事”,主要因爲導師對論文在學術思想、經費支援、科研設計等方面的關鍵作用和貢獻。

另外,論文“致謝”內容客觀真實,還要求“致謝”不能隨意抄襲。將人家論文的“致謝”抄襲成爲自己論文的“致謝”,是對致謝當事人的極端不尊。

3. “致謝”風格樸素大方。論文致謝風格樸素大方,就是要在論文“致謝”中避免兒女情長、感慨萬千、祝福綿綿等不符合科技論文語言風格的表述。一些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在回顧科研過程時,彷彿史海沉鉤,情意綿綿;在感謝相關人物時,敘事抒情又情意切切;在表達祝福時,真是千言萬語,祝願一遍又一遍。實在沒有這個必要。雖然作者在“致謝”的寫作中,可以任意發揮,抒發感情,但最好適可而止。以保持科學論文的語言特徵,以體現作者的大方、大度風格。

4. “致謝”語言簡練得體。學術論文的“致謝”畢竟不是論文的主體部分,做到簡練得體很重要。一般期刊論文就是三言兩語,非常簡練。而學位論文一般稍長一點,但也應十分珍惜地用文字,做到簡練得體。

以上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論文致謝範文

彷彿走了很久,光陰依舊如故,季節依舊往返,草木依舊榮枯,歲月依舊溫厚,靜水深流中,我卻真的不再年少。兜兜轉轉,高高低低之間,深深切切地體會到了人生的各種輕易艱難,各種無常註定,各種際遇無盡。

令我安心和寬慰的是,我總是知道自己是誰,我總是明白內心最真實的投射,我總是告訴自己所謂的“畫地爲牢”和“海闊天空”只在一念之間。有了這樣的清醒和堅持,我重回最初的樸素和本真,開始找尋曾經放棄卻又始終魂牽的菩提花開。

確實,所有的執着皆因當年一時的妄念而起。然而,緣分和運氣讓我遇見了我的導師陳凌教授。導師用溫暖、寬厚、謙和、真淳包容了我的任性和叛逆;用學識、修爲、智慧、嚴謹教化了我的無知和淺薄。或許,我依然是陳門學養最淺、心性最爲漂浮的弟子,然而與我而言,導師的教誨、傳示和諍言畢竟在我內心深播了爲人、處事和做學問的彗根,讓我得到了知識、視野、願心、善良、責任心、敬畏心的清晰觀照。

在這個永無止境、開放熱忱和充滿青春能量的團隊中,已然收穫了醍醐灌頂般的感悟和精神世界的涅槃。

無法忘懷經濟學院史晉川教授、金祥榮教授、金學軍教授、張旭昆教授、蔣嶽祥教授、張小蒂教授、肖文教授於課堂上的精心授業;無法忘懷錢雪亞教授、葉建亮教授、汪淼軍教授爲我數理和計量基礎的構建和夯實付出的辛勤努力;無法忘懷瑞典商學院李傳忠教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呂旺實研究員、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竇軍生教授、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所範建滿博士、現服務的單位中給我提供大量支援卻不願留下姓名的領導和同事在我論文寫作深陷困境時的慷慨指導;無法忘懷博士論文答辯中蔣嶽祥教授、周生春教授、顧國達教授、陳建軍教授、曹正漢教授對論文的鼓勵肯定和提出的寶貴意見;無法忘懷同窗共渡漫漫求學苦旅的同學和同門王利月博士、王萌博士、王河森博士、陳華麗博士、葛曉寒博士、高登查博士、吳炳德博士、吳傘羣博士、林敏博士、宋晗博士、謝偯晶博士給予我的無私幫助。

無以言謝的是家人全力以赴的支援,讓我在數度困頓之後依然保持前行的勇氣,始終堅信,“人在旅途,自有追夢意趣,片時風雨,過後彩虹”.

深深懷念我最親愛的父親。如今雖已陰陽兩隔,卻時時掛牽。今生聚少離多,匆匆一別,太多未盡。唯願來世仍作父女,承歡膝下。

走過的人生巳經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有關存在的意義,因而,對於明天,我希望可以專注於過程,而不再是結果。這正如求是園的八年,儘管孤舟蓑笠、獨釣江雪;儘管清簡如水,落花無聲,反而讓我忘卻了煙火世情,拋開了浮雲花事,了斷了世俗煩憂。或許,心靈真正的皈依之處永遠都在明天。那,明天能幹什麼呢?我想,可以用來工作,用來生活,用來祈禱,用來祝福,用來遠行,用來相逢,用來邂逅,用來感恩,用來思考,也用來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