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醫學職稱綜述一般寫作步驟

學問君 人氣:7.93K

綜述是查閱了某一專題在一段時期內的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研究,選取有關情報資訊,進行歸納整理,作出綜合性描述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醫學職稱綜述一般寫作步驟,歡迎參閱。

醫學職稱綜述一般寫作步驟

醫學職稱綜述一般寫作步驟,參考如下:

題目確定後,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對初學者來說,查找文獻往往不知從哪裏下手,一般可首先蒐集有權威性的參考書,如專著、教科書、學術論文集等,教科書敘述比較全面,提出的觀點爲多數人所公認;專著集中討論某一專題的發展現狀、有關問題及展望;學術論文集能反映一定時期的進展和成就,幫助作者把握住當代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獻資料,期刊文獻浩如煙海,且又分散,但裏面常有重要的近期進展性資料,吸收過來,可使綜述更有先進性,更具有指導意義。查找文獻資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自己所選定的題目,查找內容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遠)期刊,再按照文獻後面的參考文獻,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樣“滾雪球”式的查找文獻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獻。這是比較簡便易行的查閱文獻法,許多初學綜述寫作者都是這樣開始的。另一種較爲省時省力的科學方法,是透過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常用的檢索工具書有文摘和索引類期刊,它是查閱國內外文獻的金鑰匙,掌握這把金鑰匙,就能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獻。此外,在平時工作學習中,隨時積累,做好讀書文摘或筆記,以備用時查找,可起到拾遺補缺作用。查找到的文獻首先要瀏覽一下,然後再分類閱讀。有時也可邊蒐集、邊閱讀,根據閱讀中發現的線索再跟蹤蒐集、閱讀。資料應通讀、細讀、精讀,這是撰寫綜述的重要步驟,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過程。閱讀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據,領會文章的主要論點,用卡片分類摘記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方法、重要數據、主要結果和討論要點,以便爲寫作做好準備。

加工處理:對閱讀過的資料必須進行加工處理,這是寫綜述的必要準備過程。按照綜述的主題要求,把寫下的文摘卡片或筆記進行整理,分類編排 ,使之系列化、條理化,力爭做到論點鮮明而又有確切依據,闡述層次清晰而合乎邏輯。按分類整理好的資料輪廓,再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後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體會,這樣客觀資料中就融進了主觀資料。

撰寫成文前應先擬提綱,決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應重點闡明,哪些地方融進自己的觀點,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幾筆帶過。重點闡述處應適當分幾個小標題。擬寫題綱時開始可詳細一點,然後邊推敲邊修改。多一遍思考,就會多一分收穫。

提綱擬好後,就可動筆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個問題展開闡述,寫作中要注意說理透徹,既有論點又有論據,下筆一定要掌握重點,並注意反映作者的.觀點和傾向性,但對相反觀點也應簡要列出。對於某些推理或假說,要考慮到醫學界專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爲問題提出來討論,然後闡述存在問題和展望。初稿形成後,按常規修稿方法,反覆修改加工。

撰寫綜述要深刻理解參考文獻的內涵,做到論必有據,忠於原著,讓事實說話,同時要具有自己的見解。文獻資料是綜述的基礎,查閱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關鍵一步,蒐集文獻應注意時間性,必須是近一二年的新內容,四五年前的資料一般不應過多列入。綜述內容切忌面面俱到,成爲瀏覽式的綜述。綜述的內容越集中、越明確、越具體越好。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閱讀過的原文,不能根據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間接引用(指閱讀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獻,並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對文獻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觀點、方法上的失誤。

閱讀延伸:醫學職稱論文的題目爲什麼要簡短?

醫學論文題目應是文章內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寫論文,一是傳播科技經驗,二是爲晉升需要,因此,論文好壞與標題有很大關係。由於論文題目首先映入讀(編)者的眼簾,讀(編)者瀏覽文章,多先看題目,然後才決是是否閱讀(取捨)全文。所以,要求命題既能概括全文內容,又能引人注目,便於記憶和引用,做到恰當、確切、簡短、鮮明,起到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以引起讀(編)者的注意與興趣。

我國《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學術論文以及其它類似檔案編寫格式》提出:“題名應力求簡短,一般不宜超過30個字。”應以20個字左右爲宜,越簡短(確切)越好。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稿約中規定“文題必要時給目錄寫一個限在75個字母空間之內的短題。”文題應與文章內容相符,一忌泛,二忌繁,同時還應具備可檢索性、專指性、資訊性,必要時可加副題,要給人一種“非看一下不可”的魅力。

一般先定題目再寫論文,但亦可先寫論文再定題,也可將要寫的內容列出提綱,根據提綱再定標題,文題貴新,切忌老生常談。別人用過的題目不要再用。從來稿情況看,多爲回顧性與前瞻性兩大類。回顧性的稿件容易走進前人形成的模式,格局大體相同,多半是多少病例的臨牀分析,經過幾次試驗、觀察結論與前一致,這樣說明的問題很有限。如果能在回顧中找出經驗教訓;闡明需要注意的間題;論證你的某個新觀點;或修正前人的某種錯誤,這樣文章就有了新意,在設備、文獻、實驗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可以寫綜述、講座、學術論文、病案討論之類;條件差的單位或初學寫稿者,結合不同的具體情況,可先從寫臨牀報道、誤診教訓、技術改進、心得體會等入手。儘量結合自己熟悉的內容,日常從事的工作。否則難免在症狀、體徵的描述上無中心、不準確、矛盾大、漏洞多,而且不瞭解進展,不熟悉近況,甚至只是道聽途說,這樣就很難成功。總之,題目是論文最重要的內容,以最恰當、最鮮明的詞語組合,好的命題可以使讀(編)者看過題目後,能夠得知論文中的梗概和主要特點,能夠吸引讀(編)者使之產生閱理全文的興趣,反覆引用,經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