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學位論文寫作注意事項

學問君 人氣:1.25W

將近畢業,本科碩士博士們又得開始準備學位論文了,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學位論文寫作注意事項,供大家閱讀檢視,希望對你們的論文寫作有幫助。

學位論文寫作注意事項

一篇學位論文包括了:選題的背景、依據及意義;文獻及相關研究綜述、研究及設計方案、試驗方法、裝置和試驗結果;理論的證明、分析和結論;重要的計算、數據、圖表、曲線及相關分析;必要的附錄、相關的參考文獻目錄等。

對於合作完成的項目,論文的內容應側重本人的研究工作。論文中有關與指導教師或他人共同研究、試驗的部分以及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均要明確說明。

 1、摘要(中英文)

中文摘要內容包括: “摘要”字樣,摘要正文,關鍵詞。對於中英文摘要,都必須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顯著的字元註明本文的關鍵詞。

摘要是學位論文內容的簡短陳述,應體現論文工作的核心思想。論文摘要應力求語言精練準確,博士學位論文的中文摘要一般約800~1200字;碩士學位論文的中文摘要一般約500~800字。摘要內容應涉及本項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研究思想和方法、研究成果和結論,博士學位論文必須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碩士學位論文必須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關鍵詞:是爲用戶查找文獻,從文中選取出來用來揭示全文主題內容的一組詞語或術語,應儘量採用詞表中的規範詞(參照相應的技術術語標準)。關鍵詞一般爲3~8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最後一個關鍵詞後不打標點符號。

英文摘要:爲了國際交流的需要,論文須有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內容及關鍵詞應與中文摘要及關鍵詞一致,要符合英語語法,語句通順,文字流暢。英文和漢語拼音一律爲Times New Roman體,字號與中文摘要相同。

2、參考文獻

學術研究應精確、有據、坦誠、創新和積累。而其中精確、有據和積累需要建立在正確對待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對學位論文中包含的其他人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材料,或爲獲得其它教育機構的學位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或與作者一同工作的指導教師和同事對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貢獻,均應在論文中做出明確的標引和說明。

因此,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數字、事實以及轉述他人的觀點)之處,均應加標註說明列於參考文獻中,以避免論文抄襲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著錄應項目齊全、內容完整、順序正確、標點無誤。具體要求如下:

(1)著錄格式: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不用加結束符。在參考文獻中的標點符號都採用“半角標點符號+空格”形式。

(2)排列順序:根據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現的先後次序遞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順序遞增,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一致。

(3)作者姓名:只有3位及以內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後,外國人的名可用第一個字母的大寫代替,如:William E.(名) Johns(姓)在參考文獻中應寫爲Johns W.E.;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後加“,等”或“,et al”。

(4)參考文獻類型及標識:根據GB3469規定,對各類參考文獻應在題名後用方括號加單字母方式加以標識。

3、圖表清單及主要符號表

如果論文中圖表較多,可以分別列出清單置於目錄之後。圖的清單應有編號、圖題和頁碼。表的清單應有編號、表題和頁碼。

全文中常用的符號、標誌、縮略詞、首字母縮寫、計量單位、名詞、術語等的註釋說明,如需彙集,可集中在圖和表清單後的主要符號表中列出,符號表排列順序按英文及其它相關文字順序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