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錦集七篇

學問君 人氣:2.69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錦集七篇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我執教的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這篇童話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鳥兒對樹的真摯情誼,在教學中我力圖是自己的教學目標更簡明,內容更簡約,環節更明晰,方法更樸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品味關鍵詞語,體會人物心理。

課文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藻,但平實的語言耐人尋味。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了課文開頭部分的“天天唱”“天天聽”“一定”等詞語,體會鳥兒與樹之間的深情厚誼,抓住文中鳥兒四處尋找的四個問句,體會朋友之間的真誠牽掛,抓住結束部分鳥兒的兩次看,體會鳥兒對朋友的懷念之情。

二、創設情境,感悟真情。

童話講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學的時候能夠再現童話的意境美,有助於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內容,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爲此我創設了三個情景,一是鳥兒與樹朝夕相處的情景,二是鳥兒四處尋找樹的情景,三是鳥兒爲燈火唱歌的情景。在這三個情境中,我主要引導學生以多元朗讀的方式,來突破重難點。努力做到以讀促悟,悟後再讀,讀悟結合,從而達到師與生,生與生,生與文字之間的對話。

三、充分想象,激活創造思維。

沒有想象就沒有童話,就沒有創造。爲了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想象,激活創造思維,我主要抓住文中的三個空白點,鼓勵學生去想象,一是鳥兒與樹在一起早夕相處的情景,二是鳥兒尋找樹的心路歷程,三是鳥兒給燈火唱歌是的心理。學生走進鳥兒的世界,便能感同身受,從而完成文字的補充和再創造。

四、多元理解,彰顯個性。

一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注重個人的生活經驗和能力差別所產生的個性化的理解,結合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適當歸屬。本節課,我着重於讓學生體會誠信與友誼。

這四點只是我設計本課的一個理想,然而達成的效果卻不怎麼理想,比如學生的想象思維還沒能開啟,朗讀的質量還相當不好,理解的多元化沒有呈現等。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真實,具體地敘述了1976年1月首都人民羣衆聚集長安街向周總理告別的感人情景。第二課時要學的第二、三段是課文抒發感情的焦點。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以下方面:

1、讀中體會人民羣衆懷念、愛戴總理的思想感情,並體會隨着時間遷移這種感情的升級;

2、透過讀表現這種思想感情;

3、抓“不約而同”、“慈祥”的教學,透過各種手段加深對這兩個詞的理解,併爲第三課時這兩個詞的造句作鋪墊。

(二)說教法學法

四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十里長街送總理》: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讀爲突破口開展訓練。如何讀好,讀出感情,如何激發全體同學讀的積極性,是本文教學成功的關鍵。爲了讀好,我採用了以下手段:

1、透過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到當年萬人淚下的十里長街;

2、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不約而同”、“牽動”這兩個詞的意思,並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意思、表現、程度等方面討論不約而同的意思;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當時在場,想說些什麼?”從而懂得“牽動”這一詞語的豐富內涵;

3、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爲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覆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情感。加強學法指導。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透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透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透過刪、換詞句加強比較朗讀,促進體悟;引導學生歸納一段的學法,造成遷移。

(三)說教學過程

1、複習引入

透過複習第一段內容,帶領學生逐漸進入情境。

2、學習第二段

(1)放錄像,看靈車到來時的情景。

(2)自由輕聲讀第二節,用“——”劃出寫靈車到來的句子,用“”劃出人們的表現。

(這一題目旨在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爲進一步讀講作準備)

(3)思考:人們的心情怎樣?從哪裏看出來?

(4)品詞句,入意境

透過討論“不約而同”的意思、表現、程度,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採用小組學習法,互相啓發,激發學習積極性。

(5)質疑:爲什麼都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根據學生的已有認識水平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辨證地思考問題。

(6)讀,表現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讀出失去總理的悲痛。讀中加強評價。

(7)學習第3節

a、望着靈車,人們想到了什麼呢?

先自由讀,然後師生接讀。

b、比較句子,品味感情。

把第一句的兩個“多少”換成“很多”,體會看到周總理的自豪、幸福,並讀出這種感情。

c、理解“慈祥”的意思。

爲了幫助理解,掛出周總理像,討論慈祥的含義。

d、激發學生想象周總理的光輝形象。

(學生對周總理的事蹟有一定了解,引導他們回憶,有助於更好地入情入境。)

e、練習朗讀,指導背誦。

3、學習第三段

(1)總結學法,即理思路-品詞句-讀出感情

(教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點,而且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2)理思路,找出寫人們心情的句子和人們表現的句子。

(3)品味“牽動”

此時此刻,如果你在場的話,你想說些什麼?

(透過激發學生想象,理解“牽動”的豐富內涵)

比較兩句句子,刪去最後一句的“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和原句比較,體會人們希望周總理的逝世不是現實的心情。

(4)指導朗讀,背誦

4、簡要小結,完成板書

5、佈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爭取背出來。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六個生字,會寫十三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無能爲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聯繫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重、難點:

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匯入 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1、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羸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2、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瞭解到了什麼?還想了解什麼?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爲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三、交流討論,感悟課文。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彙報紀昌是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啓示。

a.飛衛爲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叫他開弓放箭?

b.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 )本領,就要( ),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c.假如紀昌沒跟飛衛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爲射箭能手嗎?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並說說有什麼體會。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 識字、寫字、寫詞。

1、識字:妻、蝨。

2、寫字:重點指導“冒”“妻”“刺”。

第二課時

一、匯入 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誰?又是從事什麼職業的呢?

板書課題:扁鵲治病。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麼?結果怎麼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所得到的啓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三 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a. 交流學生的疑問。

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爲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爲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麼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裏會怎麼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裏會想什麼?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桓公會怎麼想,怎麼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得他,又會怎麼想呢?

b. 交流受到的啓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適時點撥:蔡桓公怎樣纔不會死呢?本來是面板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是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的道理。

c. 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四、 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比較字形:腸、燙、湯。

指導書寫:睬、蔡。

課後反思: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我們的手》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手》的主體課文,手是人類最神奇的一個器官,是勞動的`工具,也是傳遞情感的橋樑, “手巧心靈、情同手足、……這麼多詞語都在說明手的重要作用。最美好的時刻,是心貼心的時刻,最快樂的時刻,是手拉手的時刻。心手相連,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手》這首詩就是採用比喻的手法,把手分別比作電線、橋、船、小鳥等,借“手”這一意象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幸福、友好、真誠、快樂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傳遞。詩文清新明朗,圖文並茂,各小節的結構相同,讀起來琅琅上口,有音韻美和構圖美。內容簡單但意境深遠,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把語言在頭腦中構造出生動的畫面和情節, 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是:仿寫練筆

二、說教法與學法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共選編了7篇現代詩歌,佔到課文的1/4。如此大規模的選編詩歌,充分體現了新大綱對詩歌教學的關注。教學要求也明確指出“ 引導學生誦讀詩歌,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如何在新課標下進行現代詩歌的教學,培養學生對詩歌理解、領悟、鑑賞、表達、想象、創造的能力?我們教研組在學校指導下把現代詩教學定爲課題,進行系統化研究,透過課堂實踐,摸索出一些比較有效的做法,第一、注重現代詩歌的朗讀訓練,以讀促悟,以悟促讀。第二、捕捉詩歌中的意象,引導孩子們暢所欲言,欣賞意境。第三、從仿句練習入手,鼓勵學生創作出自己的詩作。今天藉助這節課展示給大家,拋磚引玉,期待得到在座專家和同行的指正。

三、說教學流程

具體的課堂環節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抓幾個點談談吧。

一是激趣匯入.課開始,我先帶着孩子們做手指遊戲,激發興趣,引導暢談,感受手的廣大神通,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地說:看看下面這首詩的作者還發現了手的哪些功能。

二是指導朗讀.詩歌的生命和靈魂就是情感,而最爲直接地表達情感的形式就是潛心誦讀。特別是兒童詩歌教學中,更應重讀輕講。所以在詩文的學習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去誦讀,用自己的方式去歌吟,指導朗讀.可以說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初讀,自由讀,批劃讀,欣賞讀,同桌互讀,同學賽讀,師生共讀,包括仿寫後的讀,邊讀邊感悟,理解後再入情入境地讀,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積極體驗。在讀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寓教於情的感受中。

三是體驗感受.欣賞詩歌同樣是想象的過程,把詩中的情感和自己的感覺,和現實的生活聯繫起來,把自己放在詩歌的情境中體會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依據學情適當點撥,激發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的想象空間擴展開來。如第一節中,“我們的手在爸爸和媽媽之間,傳遞着光”,引導孩子們回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溫馨幸福畫面。第四節“我們的手是小鳥,快樂地飛翔”引導孩子們想象小鳥在碧空飛翔的悠閒自在,感受熱愛生活的人們的快樂灑脫。在學完內容品讀環節,我走到孩子們身邊,和他們握手,假定不同情景,握住親人的手時,困難時,煩惱時,成功啦,握握手,從中感受到什麼?彼此小手握在一起,又感受到什麼?從課堂實效來看,這些引導對於激發學生有效的情思活動是產生了積極影響的。文章是一個“場”,我主要就是要引導學生走進這個“場”,全身心地沉迷於這個“場”,去體驗感受。

四是仿寫運用.新詩語言新穎、凝練,又不拘泥於通用的語法規範,在現代詩歌教學中,伴以仿句訓練,既能使學生充分感悟新詩語言的奧妙,又能提高其遣詞造句的能力,在拓展延伸中,我引導孩子們大膽想象:我們的手,除了是電線、橋、船、小鳥,還可以是哪些美好的事物?安排小組合作仿編詩歌,進一步抒發情感。把學生仿寫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變成了一首熱情洋溢的組詩。最後帶着孩子們一遍遍學習傳遞手語“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透過手把美好的情感在周圍撒播,在這互動旋律中結束了這堂課。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今天我講的是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西門豹》。

一、說教材

《西門豹》一課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紳藉口河伯娶媳婦欺騙老百姓,他將計就計,最後懲治了官紳和巫婆的事。

針對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目標:學習課文,瞭解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目標:掌握學習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4.品德目標:受到尊重科學的教育。

(二)設重點爲:

瞭解西門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爲百姓除害的。

(三)設難點爲:

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言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爲主動參與、主動獲取。因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要提倡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透過老師的指導,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三、說學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爲靈魂,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思——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設計理念:本節課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自問自答,表演中完成學習任務。這是本班學生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

(一)在自問自答中學習二、三部分。

師:大家在上一節課學得很好,很有興致。現在我們學習課文第二個故事“懲惡”。根據你們第一節課的發言,我覺得大家對這一課書已經理解得很不錯了。所以這一段我想讓你們自己來學,可以嗎?(生:可以)怎麼學呢?我想讓同學們互相提問題,互相解答。行嗎?

生:行。

師:現在再給大家一段時間,你們做一下準備,好好讀一下課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讀課文,做準備。)

師:好,準備好了嗎?(生齊:準備好了!)提問現在開始,先由第一個同學提問。

主要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1.西門豹爲什麼說那個新娘不漂亮,要說換一個漂亮的?

2.課文中說“西門豹面對着漳河站了很久”。他已經把巫婆和官紳都投進了河裏,壞人已經懲辦完了,他爲什麼還那麼長時間站在河岸上?

3.西門豹是鄴這個地方的大官,別人都得聽他的。他下一道命令不許再給河伯娶媳婦,把巫婆和官紳頭子抓來砍頭,這有多簡單,爲什麼還費那麼大勁去裝着送新娘?

4.我想讓同學說一下,課文插圖中畫的都是誰?

(二)表演“送新娘”這段故事。

(教師選演員:西門豹一人、衛士二人,巫婆一個、官紳頭一人、小官紳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師與巫婆、官紳等人耳語一番,又囑咐了其他人,表演開始。)

衛士:(喊)西門大人到!(西門豹出場)

官紳頭:(帶着小官紳上前,拱手)參見西門大人。

巫婆:(帶着女弟子上前,行萬福禮)參見西門大人。

西門豹: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兩個女弟子攙新娘出場,新娘在哭,用手抹淚。)

西門豹:這個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訴河伯,過幾天我給他送一個漂亮的!(兩個衛士拉巫婆下場。巫婆還叫了一聲:”哎喲,我的媽呀!”。)

西門豹:(等了一會兒)這個巫婆怎麼還不回來,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飯了,去,麻煩你去催她趕快回來!(衛士把官紳頭拉下場)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三顆鈕釦”的房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大與小中三篇主體課文之一。

《“三顆鈕釦”的房子》選自意大利通話。故事記述了木匠三顆鈕釦做了一間很小的可以推動的房子到外地去謀生。晚上,遇上了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前來求助避雨的人接二連三,他來者不拒。國王受到了啓發,決定放棄王位,拉着小房子周遊全國,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篇童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的愛心雖小,卻能溫暖衆生。

這篇童話寓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故事情節雖然不是起伏跌宕,但發展層次清晰,重複的情節,重複的語言,刻畫出窮木匠純樸、善良、美好的心靈。把好人的心雖小,可容得下全世界的人的哲理巧妙的解釋了出來。

二、說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大多十歲左右,他們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在學習活動中他們思維活躍,接受事物較快,其有意注意和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有所增強,能努力探索問題的結果。在言語發展水平由口頭言語向書面言語過渡。小學四年級以後,他們的書面言語水平逐步得到發展。閱讀能力也由朗讀向默讀發展。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會寫本課的12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透過默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4.透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明白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的愛心雖小,卻能溫暖衆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讀課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並能領悟概括課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養學生見困助人的愛心。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意大利童話《“三顆鈕釦”的房子》,注意看老師板書。

師邊板書便說:“紐”字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一個生字,注意看老師寫:左邊一個“”,右邊一個“醜”,要寫的左窄右寬,讀作“紐”。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輕輕翻書,認真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注意,課文較長,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瞭解課文大意,再有重點的讀課文。

生快速默讀

2、認讀生字:

師;生字會讀了嗎?先請同桌兩人互相指着認字表的生字來讀一讀,把字音讀準。生互相指讀。

師:我們來讀讀大屏幕上的生字

鈕釦 出租 擱置 錘子 刨子 鋸 門檻 膝蓋 拒絕 僕人 嘭 寡婦喇叭 娶親 笑眯眯

在這節課要學的生字中,有一個字容易寫錯(出示“膝”字) ,誰來給大家提個醒,說說寫這個字是該注意什麼?生說

拿出你的手來和老師一起寫寫這個字。(師在田字格中範寫“膝”字)

(三)、深入學習,感悟寓意

1、再讀課文

師:同學們已經爲課文自然段標上了序號,一共多少個自然段?(60個)這篇課文很長,同學們在學習這樣一篇長課文時,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然後再重點閱讀某一部分。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學習這篇童話故事。請你快速的看一遍課文,看看“三顆鈕釦”的房子到底是一間怎樣的房子?(生略讀課文)

師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一個人、十三個人、全世界的人

師:這些都是同學們讀書的過程瞭解到的。咦,老師就不明白了,“三顆鈕釦”到底給自己做了一個什麼樣的房子呀?

請自由朗讀1--4自然段,劃出相關的句子。

2、學習第一部分

師:誰來讀讀你劃的語句?

相機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師:你感受到這是一個怎樣的房子?從哪裏你感受到了它很小?(生抓住相關的詞句來理解體會)

師:你能讀一讀,讓我們感受到房子真的很小嗎?(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來讀出感情)

3、學習第二部分

師:透過讀書,我們知道了“三顆鈕釦”的房子很小很小,僅僅擱得下他一個人,可是怎麼又裝得下十三個人呢?這十三個人有是些什麼人?請你默讀5--33自然段,邊讀邊劃出相關語句。

這些人都是些什麼人?(需要幫助的人)在這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三顆鈕釦”的房子給他們遮擋了風雨,從這你看出“三顆鈕釦”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顆鈕釦的房子雖然很小很小,但還是容下了十三個人,看來問題不在於房子的大小,那在於什麼呢?小聲讀讀國王與三顆鈕釦對話的部分,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課件出示中心句: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可一個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結合課文內容來說說?

師生交流

師:你認爲一個“好人的心”是一顆怎樣的心?

相機出示句子: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可一顆( )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引導學生帶到句子裏說說)生填空交流

4、小結

師:是呀,人的心雖然只有拳頭那麼大,可一顆善良的、無私奉獻的、充滿愛的心可以容得下全世界的人(教師一邊小結一邊完成板書),溫暖每個人的心,願我們都擁有一顆這樣的心。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巨人的花園》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冊的一篇課文。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園裏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裏。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着孩子們來了,園裏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男孩的啓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纔是真正的快樂。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是:

1、能正確地讀寫本課的12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及其心理變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學會愛,快樂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纔會真正快樂。教學重點:是想象畫面,體會巨人的個性特點。難點是:在悟讀中初步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二、解讀文字,說理念

細細品讀課文,發現作者筆下的巨人,當陰冷的自私盤踞在心頭之時,孩子們遠離,他的花園雪花飛舞;當溫暖的陽光照徹巨人心房的時候,孩子們親近他,他的花園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王爾德以藝術的形象告訴我們,自私、封閉、狹隘的人不僅不能長久地擁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擁有人生的春天,甚至會扼殺一切的美與希望。所以我打算“以”牆爲中心,輻射全文,從引出“圍牆展”——感受“砌牆”——感悟“拆牆”展開教學。在設計教案時,我把朗讀作爲體驗文字的手段和歸宿。整個教學設計透過不同層面、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走進文字,探究文字的意蘊,體悟文字的情愫,感受文字的美妙,讓學生在反覆觸摸文字語言的過程中,獲得言語智慧的滋養,享受學習語文所帶來的愉悅。

三、聯繫實際,說策略

1、策略特點:根據本文表達運用對比這一顯著特點,在教學中也運用對比的朗讀感悟方式,以情導讀,以讀促悟。

2、教學法:根據課文特點,圍繞“對比”展開教學。包括花園變化前後內容的對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透過想象情境教學法來實施教學,同時在教學中扶放結合。滲透學習方法。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引導學生自瀆自悟、合作討論,關注課堂教學生成,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循序漸進,說流程

(一)、激趣匯入

1、師:大家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今天就投你所好,我們來學習英國作家王爾德的一個有趣的童話。

2、揭題,齊讀。

(二)、初讀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詞認讀:

(2)、指導書寫“覆蓋”

(三)、品讀感悟

(1)尋找描寫花園的句子,進行花園變化前後內容的對比讀。

引出“圍牆”,是“圍牆”讓花園發生了變化。

(2)、點撥,梳理:誰砌起了這道牆,是怎樣砌成的?讓孩子尋找巨人斥責孩子的句子?感受“砌牆”。

在找、讀、品、悟中,感受巨人的自私、冷酷、狹隘。

(3)“砌牆”後巨人得到怎樣的結果?再次找、讀品悟,透過與巨人斥責孩子語句的對比朗讀中,讓學生明白自私、封閉、狹隘的人不僅不能長久地擁有美好的事物。

(四)帶着疑問走出課堂。

這無情的牆拆了嗎?是什麼讓巨人轉變了態度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五、回眸課堂,說反思

1、挖掘文字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本設計,我抓住花園情景的變化、感覺的變化和人物態度的對照,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草翠花開”是怎樣的美好景象?巨人訓斥孩子時態度、神情怎樣?巨人內心的想法是什麼?引導學生透過想象和自己反覆的朗讀、品味,逐漸清晰、豐富,內心的體驗與文字的情感更靠近,內心的感悟與文字的內涵更吻合。

2、努力抓住教學的生長點,在讀悟中領會寓意

在設計中,我非常注重學生的“讀”。這裏的“讀”,我有意識地進行引領,寫了不少朗讀指導的過度語言。可在實際操作中,由於自己的急功近利,沒有有效地和學生的讀相融合。學生能認真的地讀,但不能完全沉浸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另外,自己對於“讀”和“悟”的比重把握不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