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實用的數學說課稿小學範文合集十篇

學問君 人氣:3.29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說課稿小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數學說課稿小學範文合集十篇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1

我今天說課的主題是:需要產生數學。

根據數學課標中“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這一理念,以及“面積和麪積單位”的應用價值,我確定了本節課的設計主題:需要產生數學。這裏面有兩層意思:

1、生活中需要知道一些面的大小,所以我們要學習“面積”這一概念。

2、測量面積單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我們要學習面積單位。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纔有瞭如下的設計思路:

一、面積概念的教學。

從線段的長度有長短引出面有大小,然後透過看一看,摸一摸,讓學生體驗封閉圖形有大有小,物體的表面也有大有小,從而概括出面積的概念。

二、面積單位的教學。

1、以比較兩張卡紙的面積爲載體,引導學生用熟悉的圖形去擺一擺,讓學生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選用正方形擺比較方便,爲後面揭示三個面積單位的概念做了鋪墊。

2、根據學生不同的測量結果比較,使學生認識到測量面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

3、透過測量課桌面的面積和估測教室的面積,使學生感悟到不同大小的面積需要用合適的測量工具去測量。從而爲下一步爲什麼學習不同大小的面積單位做了鋪墊。也從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觀。

4、教學三個面積單位。

透過上述幾個步驟的教學,此時揭示三個面積單位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三、體驗鞏固。

最後透過體驗鞏固,將面積單位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入體驗面積單位的概念及其現實意義,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另外,讓學生經歷充分的體驗過程是本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實際的教學中,對面積概念的體驗安排了兩個層次:

1、看一看,摸一摸。

2、擺一擺。

對面積單位的體驗有三個層次:

1、擺一擺。

2、測量。

3、和估計。

還有,讓學生選擇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去測量不同大小的面積,爲了讓學生體驗到爲什麼要學習大小不同的面積單位搭建平臺。

下面,就如何設計各種層次的需要,逐步引導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概念,說說我的想法:

一、創設原始問題情境——“需要”初現

產生面積單位的原始問題情境就是比較兩個平面的大小。因此,在教學了面積的概念以後,透過以下的教學環節,讓學生體驗到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藉助於一定的測量工具以及這個測量工具最合理的形狀:

首先拋出大問題進行質疑:那麼這兩張紙,到底哪一張的面積大,哪一張的面積小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這個環節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多種圖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到選用正方形作爲測量工具比較方便。從課堂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基本都全用了正方形,體驗還是比較深刻的。在學生體驗到選用正方形去測量最方便的之後,“如何再進一步凸現測量面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就是我設計的第二步。

二、重現知識建構過程——“需要”凸現

任何數學知識的形成,都有一個原始的建構過程,以傳授間接經驗爲主要形式的現代數學教學往往忽視這一建構的過程,沒有給學生創設充分體驗的機會,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般的“面積單位”的教學往往把面積單位概念的教學作爲重點,而忽視了“測量面積要用統一的標準”這一思想的體驗,學生也就無法充分地認識到面積單位的意義所在,他們只會用面積單位進行機械的測量和計算。因此,我們必須重現知識建構的過程,讓學生親歷這一過程,從而凸現要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測量標準來測量。因此,讓學生操作後把學生的操作結果呈現。讓學生觀察分析這些測量結果哪些能直接比較。學生透過觀察比較發現25個1號和24個1號能直接比較從課堂生成的情況看,學生能體驗到第1種情況都用1號正方形擺的,而這個1號正方形就是一個統一的標準。透過以上的操作分析活動使測量面積需要用統一的標準這一“需要”進一步凸現。

三、解決問題追求合理——“需要”細化

在實際應用中有了統一的標準難道就夠了嗎?大家也都知道,在實際測量中,大的面積用大的面積單位,小的面積用小的面積單位比較合適。那麼就應該透過各種細化了的需要讓學生體驗到產生多種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所以課上透過讓學生用老師提供的材料量一量課桌面積的大小和教室地面面積的大小。

讓學生在測量大小不同的面積的過程中,產生由總體需要所派生出來的各種細化了的需要,促使學生學習更豐富、更深層次的知識。這些細化了的“需要”正是學生繼續深入進行學習的動力。

在這節課中存在這很多問題。比如說:

1、1平方米麪積單位的得出中,當學生講它的面積是4米時,我是引導學生把面積和周長的兩個概念區分開來。但是揭示1平方米概念的同時,我沒有就面積指的是這個正方形的哪一部分作進一步強調。而是直接揭示了1平方米這一概念。如果此時我能及時在這個正方形紙上再比畫一下,我想學生對1平方米這個概念認識會更加深刻。

2、讓學生測量教室地面面積過程中,當我提出要求後學生的第一反應是使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我透過“那我們需要擺到什麼時候?”一句話簡單的暗示了學生需要選擇更大的正方形。如果此時順着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地面上擺一擺,那麼學生會很深地體驗到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擺太麻煩了。此時他們會自然而然想到需要產生更大的正方形去擺。他們的體驗也就更加深刻。

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2

一、說教材

《四邊形》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冊中第三單元關於空間與圖形部分內容的第一課時。教材首先提供了一幅校園場景圖,圖上有許多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資訊。如:長方形的籃球場、通道、窗戶,正方形的地磚,平行四邊形的推拉門、樓梯護欄,等等。目的是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四邊形的感性認識,並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在主題圖之後,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請學生找出四邊形並塗一塗,藉助於塗顏色的活動從衆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和四個角。例2讓學生透過把各種四邊形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性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周長、面積計算及其他幾何知識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不斷修正、完善對四邊形的認識,能正確區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2、透過圍一圍、塗一塗、剪一剪、說一說、找一找等系列活動,掌握四邊形的特徵和分類,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抽象能力。

3、透過情境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學生感受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四邊形的特徵和分類,難點則是四邊形的分類。

三、說教法和學法

1、在情境中感知四邊形。

本課我沒有剋意地去創設情境,因爲情境的創設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要對課堂學習有幫助,而教材提供的正是這樣一幅學生熟悉又喜愛的校園情境圖。從圖中,他們既可以找出早已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圓等圖形,也可以找出本課所學的其他類型的四邊形,如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等。既然教材給了我們這樣一幅情境圖,就用這一幅情境圖來開課。

2、在操作中體驗四邊形。

華盛頓圖書館的牆壁上掛着這樣一句話:聽過的忘記了,見過的知道了,做過的理解了。說明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的的重要性。在本課中,爲了讓學生認識四邊形,體會四邊形的特點,我安排了多次學生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分一分、說一說、圍一圍、找一找、塗一塗、拼一拼等活動中逐步加深對四邊形的認識。

3、在合作中理解四邊形。

四邊形內部的分類是比較複雜的,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單憑學生個人的力量很可能理不清諸多四邊形之間的關係,出現漏分或交叉分的現象,不利於知識體系的建構。因此,我大膽地將問題拋給學習小組,引導學生自己確定分類的標準,展示多種不同的分法,從而進一步感性地認識和區別各種四邊形的特徵。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件(或掛圖)出示主題圖,師談話:同學們喜歡參加體育運動嗎?看,圖上的這些學生都在積極參加各項鍛鍊。仔細觀察,校園裏有許多圖形,你發現了嗎?

學生觀察後說說有哪些圖形,師貼出相應的圖片。

你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分別叫什麼嗎?學生說完後師引導:這節課重點認識四邊形(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就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所以上課伊始,我充分利用教材主題圖提供的生活實際情境校園場景引入四邊形的教學,把認識四邊形這一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無處不在,激發學習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四邊形的特徵。

分組活動:每個小組的信封裏除了上面找到的這些圖形,老師還補充了生活中幾個常見的圖形:

哪些圖形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四邊形呢?學生邊討論邊操作。彙報時重點說一說上面前兩個圖形爲什麼不是四邊形。

小結:什麼樣的圖形纔是四邊形?根據學生的歸納板書:

四邊形:四條直的邊,四個角。

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學生舉例並相互評價。

2、四邊形的分類。

師談話:四邊形真是一個大家族,它的各個成員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我們一起來給四邊形分分類,理清它們的關係好嗎?

指導活動要求:①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②分類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③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④每組推薦一名同學發言。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四邊形、梯形(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相等)

梯形、不規則四邊形(兩組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

正方形(四邊相等)

不規則四邊形、梯形(四邊都不相等)

(4)按對角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對角相等)

不規則四邊形、梯形(對角不相等)

3、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師出示把長方形、正方形分成一類的分法:

(1)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的四邊形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小組內說一說,可以藉助三角板和直尺。

(2)小組彙報,得出結論。板書:

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四個角都是直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引導學生觀察電腦動畫演示一般四邊形轉化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過程,使學生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同其他的四邊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

設計意圖:幾何圖形的特徵、性質,對於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我儘量提供各種感性材料,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圖形卡片進行兩次分類,第一次透過觀察、比較,抽象出四邊形的共同特點;第二次分類進行交流、思考,理順四邊形內部各個成員之間的關係。從而使學生對四邊形有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也進一步認識了兩種特殊的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圍一圍。在釘子板上圍出自己想象的四邊形。學生互評。

2、塗一塗。在一幅情景圖中塗出你認爲是四邊形的圖形。

3、剪一剪。剪一刀,你能使一個長方形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四邊形嗎?

4、拼一拼。小組合作,看能不能將信封中的卡片拼成一個大的四邊形。如: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感興趣的一系列操作活動,鞏固四邊形的認識,同時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挑戰困難的精神。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3

一.說教材:

《認識鐘錶》是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爲以後“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牀、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爲:

1.認知目標:

透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知道表示時間的兩種形式。

2、情感目標:

透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爲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爲主,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豔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採用了動像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透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爲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透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三、總體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層: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用課件出示鬧鐘聲和錄音讓大家猜謎,當同學們猜出鬧鐘,再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於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爲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層: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初步認識鐘面

在這一部分內容裏,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上的鐘面和自己的學具鐘錶看發現了什麼?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主動探索性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將知識轉爲內化,如:有的學生髮現有長針也有短針等,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採用了電腦輔助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電腦數,得出鐘面的基本結構,也強調了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的特點,這樣的組織讓學生的思維有序了,同時以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

第二步驟是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爲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板在黑板上,學生透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後達成共識: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12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爲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時針和分針的區分,做一個時針和分針交朋友的小遊戲。最後讓學生動手操作,撥一撥,在這裏教師作示範按順時針撥動鐘面,再讓全班同學參照老師的方法,一人說時刻,一人撥鐘面。這爲今後的教學作鋪墊。

在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時,我先介紹漢字“時”表示的方法,在教學電子錶形式時,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桌子上放着什麼?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自然巧妙地把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開啟學生的記憶大門,使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答案,透過對8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再透過練習,讓學生板演黑板另外兩個鐘面的寫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化。

第三層: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寓教於樂,溶練習於遊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裏我主要設計了,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

1.我用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讓學生邊看錄像邊互相說“小朋友什麼時間在做什麼”然後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爲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於生活,賦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也爲後面的作業打下鋪墊。;

我先讓學生說說在這40分鐘裏學會了什麼樣?你是透過什麼方法知道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並佈置作業擴展訓練,回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爲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

以上是我對“認識整時”這部分內容的分析和教學設想。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4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64到65頁)第一課時。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也是我們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特徵的知識基礎。

2、學生: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生活中許多物體中存在“角”,學生對它也是相當熟悉,我在課前也瞭解過,他們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一個物體的邊煙,或是轉角的地方,就是角。”而這些就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也是本課的學習起點。同時低年級學生特定的年齡決定了他們認識事物具有以形象思維爲主這一特點。

3、教學目標的確定:

知識與能力目標:透過“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引導學生直觀的認識角。透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角的特徵。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透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透過生活情景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對於角的認識往往只是藉助於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的認識,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是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會比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

二、說教法:

“教必有法,但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纔會有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形象教學、動手實踐和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整個課時將觀察、操作、演示、實驗、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採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三、說學法:

首先教師創造良好的環境,引導學生從喜歡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境中不知不覺中建立起抽象的圖形角表象,再透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進一步瞭解了角的特徵,再透過應用將其轉化爲解決問題的策略,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爲困難,因此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鑑於此,我在教學設計上着重以下幾方面考慮:。

1、以學生生活經驗爲基礎,將生活中的角上升到數學中的角。

2、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3、重資訊反饋,堅持師生間的雙向交流。

4、堅持面向全體,發展爲本

四、說教學過程:

角是抽象的概念,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從實物中抽象出角是比較困難的。這節課,我注重了讓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特別是本課的匯入,讓學生談談看到“角”字想到了什麼,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開放式的提問,把儲存在學生腦海中的關於“角”的資訊全部呈現出來,學生基本感知到角的特徵,知道今天學習的是平面圖形——角,爲下面學習抽象角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我爲學生設計了三關。鼓勵他們,只要課上能積極動手、動腦,用自己的智慧順利地闖過三關,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爲學生開啟“學習闖關”這扇窗,爲他們展示一個具有吸引力、新奇鮮活的數學世界,進而在挑戰和體驗中學習新知。

第一關: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認識角。

我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熟悉的物體,如黑板、桌子、數學書等,讓學生找實物中的角,由實物過渡到幾何上抽象的直觀圖,貼近了學生的生活,便於學生理解,同時滲透了“一切客觀事物之間具有內在聯繫”的啓蒙教育。

接着,透過摸一摸實物圖上的角,讓學生親身感受一下角的特點,聯繫觸摸時的感覺,從而引出角各部分的名稱,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然後透過一些判斷練習,摸一摸遊戲進行辨析,可以說學生對角的學習是一種“體驗性”的學習,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觸摸式”、“體驗式”、“建構式”的學習。正如皮亞傑所說:“只有要求兒童對環境中的刺激進行同化和順應時,其認識結構的發展才能得到保障。”

第二關:做角。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裏,我將充分體現這一點,讓學生用學具盒中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來做一個角,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數學學習的活動中去經歷一個過程,因爲過程肯定和一些具體的知識、技能或方法聯繫在一起的。做完角,選擇一部分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說做角過程,以便全體學生觀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第三關:比較角的大小。

這部分內容是本堂課的教學難點。在上課前,我反覆研究教材,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猜測到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角的大小和所畫兩條邊的長短有關;角的大小和兩條邊*開的程度有關。怎樣能直觀的將這兩種情況演示給學生看,並能驗證到底哪一種纔是正確的呢?緊跟着展示角這個環節,我選兩位同學上前出示自己做的角,(其中有一個是活動角)。即而提出問題:這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呢?學生果然出現兩種答案。這時候,我不急着判斷,我出示一個實物鐘面,轉動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學生很容易發現,時針和分針構成的角在逐漸變大,於是我追問:“可是,時針和分針的長度並沒有變化呀!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自然地,將學生引導到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學生將更容易得出正確結果。

接着,我說:“同學們,大家看着,老師要變魔術了。”我將活動角變得和另一個角差不多大,這時候,學生沒辦法一眼看出哪個角大,那怎樣比較呢?我讓學生經歷比較的嘗試過程,經歷過程帶給學生探索的體驗、創新的嘗試、實踐的機會和發現的能力,這些往往比具體的結果更重要。學生嘗試過後,能正確的說出比較方法:將兩個角重疊,頂點對齊,一條邊對齊,觀察另外一條邊來比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將學習的角度重點指向了學生,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就必須在教學中體現這一角度的轉換。

在學生順利地闖過了這三關以後,我設計了一個“角樂園”的情境,伴隨着輕鬆的音樂,學生閉上眼睛,老師準備好一個帽子,帽子裏有三角形,長方形、五邊形、圓等各種圖形,老師走到某個學生身後,他將有機會在老師的帽子裏摸一個圖形,只要他摸到的圖形上有角,那個圖形就送給他了。我將再一次讓學生體驗觸摸的感覺,而這次是有選擇性的,因爲一不留神就會摸到圓這樣沒有角的圖形。這樣設計的目的,第一,我想讓學生與數學知識來一次親密接觸,讓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是觸手可及的,在心理上縮短與數學的距離,激發他們學習的濃厚興趣。第二、履行了課一開始自己的諾言,大家闖過三關以後,將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老師的諾言,對孩子們來說,是異常重要的,而這些五顏六色的圖形,在孩子們心裏已經是個不錯的獎勵了。短短几分鐘的輕鬆,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有益又有趣。

五、說練習

本課的練習,我設計了三種。第一:在初步認識角之後,隨之出現4個圖形,讓學生判斷該4個圖形是否有角。 這個練習我把它叫做“跟隨”練習,即剛學會一個新的概念,認識一個新的圖形之後,緊跟着的一個比較容易的以選擇和判斷爲主的練習。第二:在完成認識角、做角、比較角的大小的所有教學之後,設計了一次練習,我把它叫做“鞏固”練習,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做一次運用,難度稍加大,但學生能做出來,並且能找到練習中的規律,能享受到一種成就感。第三:在課的最後,留下課後練習,我把它叫做“開放”練習。題目是這樣的:試着將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看看還剩下幾個角。比一比誰的方法多。這個題目不止一個答案,是留給學生課後做的,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完成。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直角的初步認識》,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教材,先讓學生觀察實物,如三角板、紅領巾、扇子來認識角,然後再讓學生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分針轉動形成大小不同的角,逐步由實物抽象出角的圖形。這裏不給角下定義,只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邊和頂點,會從給出的點畫角。對直角的初步認識就是以這第一課時角的初步認識做基礎。

本課的具體教學內容是教材第114~115頁的內容及相應的“做做畫畫”,第116~117頁練習二十二第5~9題。教材的第一項內容是藉助學生熟悉的三角板來說明什麼是直角。接着透過讓學生觀察課本、信封、黑板面上的角來加強對直角的認識。然後說明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來比一比。最後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直角。教材在“做做畫畫”中安排了對位置變化的圖形作判斷,以及用紙折直角和在方格紙上畫直角等練習,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直角的特徵,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練習二十二第5題是“做做畫畫”第1題的模仿練習,練習二十二第7題是“做做畫畫”第3題的模仿練習,練習二十二第6題是畫直角標記,練習二十二第8題是讓學生找直角,練習二十二第9題是讓學生指出各個角。

【教學目標】

1、透過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使學生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2、透過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透過討論、交流與評講,使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過程】

透過對教材的認識與分析, 我打算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

第一部分是複習引入:

首先,讓學生判斷一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並說明理由。其次,讓學生舉例說明見到過哪些物體上的角。再次,讓學生指出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哪幾個角。這部分的教學透過對前一節課認識的角的複習爲認識本課的直角作鋪墊。

第二部分是探索求知:

首先,就剛剛指出的三角板上的幾個角提出疑問:“看了這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的幾個角,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一個相同的角。教師追問:“你知道像這樣的角叫什麼名字嗎?”然後說明什麼是直角,抽象出直角的圖形,並說明表示直角的標記。接着讓學生舉例說說見到過哪些物體上的直角。教師透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舉例等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發現並掌握新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

其次,先出示“做做畫畫”第一題的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其中有一些角接近直角,但不是直角,引起爭論。那麼就讓學生小組討論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然後大組交流、研究,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與說明。接着再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判斷。這一處教學讓學生在矛盾中提出疑問,然後進行思考、討論與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利用發現的方法解決問題,同時驗證所發現方法的科學性與可靠性。這樣讓學生對新知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有利於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次,讓學生試着自己動手畫出一個直角,然後介紹各自的方法,教師組織學生研究、討論,給予肯定與指導。接着教師再一邊示範,一邊小結用三角板畫直角的方法,並讓學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紙上畫兩個直角,即“做做畫畫”第三題。此處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並讓學生體驗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第三部分是實踐應用。

首先,完成“做做畫畫”第二題,讓學生拿出一張紙,動手摺出一個直角來,摺好後交流自己折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其次,完成練習二十二第5題,進一步鞏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的方法。

再次,完成練習二十二第6題,透過畫直角標記不僅可以看出學生對直角的判斷能力,而且爲以後的識圖做了一個鋪墊。

接着,完成練習二十二第8、9題,透過找直角與找隱藏着的角,發展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最後對全課進行總結,並佈置作業,完成第7題。

透過以上的三大步驟的教學活動,基本體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能完成本課教學內容,使學生在主動觀察、嘗試、、驗證、討論與交流等數學

活動中,透過看、找、比、畫、折、想、說、練的過程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體現了數學學習的“親歷性”,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

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多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進步和發展。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6

一、教材說明:

1.教學內容:第六冊P:81~87

2.教材簡析: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學生已經對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並透過觀察使學生認識圓的形狀。再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畫圓的操作過程,掌握圓的畫法。經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徵。

3.教學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個圓裏直徑與半徑的關係,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的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及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滲透知識來源於實踐,學習目的在於應用的思想。

4.教學重點:會使用圓規畫圓,知道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5.教學難點:用圓規畫圓。

6.教學關鍵: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圓規,多進行實際操作練習。

二、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多媒體輔助教學,透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將演示、觀察、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圓有一個形象的感知。並利用多媒體將知識直觀、動態地展示出來,並同時作用於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創新意識。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平面圖形“圓”,已經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多媒體演示)

(二)學習新課

1.透過多媒體演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大小不等的圓,使學生地直觀上認識圓。

2.揭示圓的形成

1)演示:出示一根細繩,繩子的一端繫着一個小球,把繩子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用力甩動小球,使小球靠着黑板面形成圓形。

2)然後,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圓的形成過程:直觀、動態地滲透“在平面內到一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軌跡。”

3)在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後,問:小球被甩動時,爲什麼不跑到別的地方去,卻能形成一個首尾相接的曲線,也就是圓呢?

(揭示:正是因爲小球一端固定在一點上,拉直的繩子長度也沒有改變,這樣甩動小球,也就形成了圓。)這樣的設計,避免了教師在實際操作甩動小球時所形成圓軌跡的不穩定性,透過多媒體的演示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從而將演示、觀察、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不僅使學生對圓有一個形象的感知,而且滲透了“在平面內,到一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軌跡”這樣一個圓的概念,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圓打下了基礎。

3.學習圓規畫圓

根據剛纔甩動小球形成圓的道理,我們就可以先確定畫圓工具圓規的兩腳距離,然後,把其中的一腳固定,另一腳旋轉,這樣就可以畫出一個圓來。

1)學生嘗試畫圓。

2)多媒體演示圓規畫圓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是不是圓規的一腳固定,一腳旋轉。

3)引導學生說出畫圓的體會並討論。

A、畫圓的步驟:定長、定點、旋轉。(板書:定長、定點、旋轉)

B、畫圓時要注意什麼?(定點不能移動,定長不能改動)

4)教師示範畫圓(用圓規畫出黑板上小球被甩動時形成的圓)

設計意圖:學生實際在畫圓時,會出現把圓規一端固定,本子旋轉來畫圓。我聽取了學生的方法後,首先肯定了學生的畫法有新意,然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對於他的畫法有什麼意見?馬上就有學生起來質疑:“如果要在黑板上畫一個圓,也把黑板旋轉一週嗎?”這時我就利用多媒體將畫圓的方法直觀、動態地展示出來,並加上聲、光、形同時作用於學生的感官,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能質疑說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透過質疑問難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興趣,養成主動探究的鑽研精神,隨着學生經常反問老師,學生的求知慾望會更加強烈,

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充分發揮。

4.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1)問:老師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有沒有改變?(沒有)也就是畫圓時,定長始終不變,如果要在圓內畫出一條線段來表示定長,應從哪一點畫到哪一點呢?(從畫圓時固定的一點畫到任意一點)

2)討論理解圓上任意一點的含義,讓學生指一指(指圓上任意一點),再比一比(比圓上一點,圓內一點和圓外一點)。

3)教師畫出一條表示定長的線段後,引導學生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4)討論:看書P:82知道了什麼叫直徑?如果要在黑板上的這個圓裏畫出一條直徑,直尺應該怎樣擺?(讓一學生做多種擺放)選其中一種,教師畫出直徑。

5)啓發:剛纔我們認識了圓的各部分名稱,(板書:圓心(O),半徑(r),直徑(d))。如果把這三張卡片貼在黑板上,你認爲在定點、定長的後面應該放什麼?爲什麼?(板書:位置、大小)

6)討論學生所畫圓的大小和位置,揭示: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這樣的設計,主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觀察思考、自由討論、發現創新、抽象概括、揭示規律的機會,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經過實踐的操作、檢驗,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獲取知識、發現創新的樂趣。

5.學習圓的特徵

1)讓學生在圓內畫出三條半徑和三條直徑

思考:還能畫嗎?得出圓內有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板書:無數條)

2)量一量畫出的半徑和直徑的長度。引導發現在同一個圓裏,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並用字母表示半徑與直徑的關係d=2r

這樣的設計,透過畫一畫、量一量,目的是讓學生儘可能多地發現圓的特徵,從而認識了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和掌握了這些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課件的演示加深了學生對圓內半徑、直徑有無數條以及直徑是半徑的2倍關係有一個形象的感知,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不僅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發展,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6.小結所學知識、引導質疑。

(三)鞏固練習(多媒體演示)

該練習運用多媒體主要加強練習的密度,透過練習加深理解,消化鞏固所學的知識。

1.在圓內的線段中,分別找出各圓的半徑和直徑。

312323121

2.判斷題。(對的劃“√”錯的劃“×”。)

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半徑的長度。()

2)兩端都在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3)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4)半徑2釐米的圓比直徑3釐米的圓大。()

3.發散練習。在下圖中(下圖依次出現)看到了什麼條件,你能想到什麼?

6釐米40米15毫米24分米4釐米

4.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明爲什麼車輪要做成圓的?如車輪做成長方形或橢圓的坐在車上的感覺怎樣?

這一練習的設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意在學生對圓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就讓學生運用剛纔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時,出示多媒體課件,加以驗證。學生積極思考、熱情高漲,學習興趣極大地被調動起來。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讓學生在成功中享受喜悅,增強信心,實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目的。學生不僅認識了圓的各部分名稱,學會了畫圓、而且掌握了圓的特徵,半徑直徑之間的相互關係,更重要的是透過學生的主動探究過程,使學生從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走向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學會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培養和發展。

五、板書設計

圓定點圓心(O)位置定長半徑(r)大小直徑(d)(無數條)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7

一、 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筆者認爲教學中成功的關健在於:教師的“教”立足於學生的“學”。

1、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願望,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差異,處於同一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着差異。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有的人善於形象思維,有的人長於計算,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這就是學生 的實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就越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索知識,包括髮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既明於心又說於口。

2、遇到課堂中學生分析問題或解決問題出現錯誤,特別是一些受思維定勢影響的“規律性錯誤”比如學生在處理商的小數點時受到小數加減法的影響。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是批評、簡單否定還是鼓勵大膽發言、各抒己見,然後讓學生髮現錯誤,驗證錯誤?當然應該是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想法。學生對自己的方法等於進行了一次自我否定。這樣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就比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學生透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分析或解決的問題提出質疑,自我否定,有利於學生促進反思能力與自我監控能力。

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並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爲全面的體驗與理解。因此,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二、教學思路

一個數除以小數“即”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的重點知識之一。本節教材的重點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小數點的移位法則。其關鍵是根據”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1、 調查分析

在教學小數除法前一個星期,筆者對曾對班內十五位同學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調查結果見附表)筆者認爲學生存在很大的教學潛能,這些潛在的”能源“就是教學的依據,教學的資源。從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學生對小數除法的基礎掌握的比較鞏固。

(2) 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但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潛力。

(3) 優秀學生與學習困難生對算理的理解在思維水平上有較大差異。但對豎式書寫都不規範。

筆者認爲小數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學是很不合理的,不僅浪費教學時間,而且不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小數除法,不利於知識的系統性的形成,更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因此,筆者選擇了重組教材。(把例6例7與例8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2、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

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的`算理是”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後就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法則進行計算。爲了促進遷移,明確轉化移位的原理,可設計如下環節:

(1)、小數點移動規律的複習

(2)、商不變規律的複習

(3)、移位練習

3、試做例題,掌握轉化方法

明確轉化原理後,讓學生試算例題。在試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抽象出轉化時小數點的移位方法,最後概括總結出移位的法則。具體做法如下:

①。學生試做例題6例題7,並講出每個例題小數點移位的方法。

②。學生試做例8

③。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出轉化時移位的方法,同時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在得出計算法則後,還要注意強調:

(1)小數點向右移動的位數取決於除數的小數位數,而不由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確定。

(2)整數除法中,兩個數相除的商不會大於被除數,而在小數除法中,當除數小於1時,商反而比被除數大。

(3)要注意小數除法裏餘數的數值問題。對這一問題可舉例說明。如:57.4÷24,要使學生懂得餘數是2.2,而不是22。

4、專項訓練,提高“轉化”技能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後,被除數可能出現以下情況:被除數仍是小數;被除數恰好也成整數;被除數末尾還要補“0”。針對上述情況可作專項訓練:

①。豎式移位練習。練習在豎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要求學生把劃去的小數點和移動後的小數點寫清楚,新點上的小數點要點清楚,做到先劃、再移、後點。這種練習小數點移位形象具體,學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橫式移位練習。練習在橫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由於“劃、移、點”只反映在頭腦裏,這就需要學生把轉化前後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瞭然。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8

一、教材簡析

1、教學基礎

《猜生日》是北師大版第五冊第七單元的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已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會判斷大月、小月及第幾季度、會看日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創設了過生日的情境,透過猜生日這一活動,讓學生運用大月、小月等有關知識判斷,推算出某一個人的生日,爲以後一天的時間、24時計時法,形成有關時間的知識系統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活動,推算出某一個人的生日,從數學角度看待與時間有關的問題。

②能力目標: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提出自己觀點,及認真傾聽別人意見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體會數學與生活聯繫,培養學生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活動,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教學難點:

對推算方法的理解、掌握。

二、教學過程

㈠故事激趣,匯入課題。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猜生日》:把學生熟悉的小紅帽故事編出繼集,7月1日,放暑假了,小紅帽要去外婆家爲外婆過生日,再過一星期就是外婆的生日了,創設情境複習大月、小月,季度等有關知識,激發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最後同事實匯出課題“外婆的生日是哪一天呢”?我們一起來“猜生日”。

㈡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猜猜外婆的生日

——“再過一星期就是外婆的生日了。”

學生自主探索。回答,師板書出學生的推導過程。

①一星期有7天。1+7=8,所以是7月8日。

②一天一天的數。(師和學生一起邊翻日曆邊齊數。)

2、猜熊奶奶的生日。

創設情境:熊奶奶也來爲外婆祝賀生日,小紅帽問熊奶奶的生日,熊奶奶說:“我的生日是上個月的最後一天。”

學生思考:“上個月的最後一天是幾月幾日。”生答師板書。

7月的上個月是6月,6月的最後一天6月30日。

3、猜小帽的生日。

調皮的小紅帽要考考大家,她要大家猜猜他的生日,“今天是7月8日再過30天就是我的生日了。”

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

生回答出幾種推算的方法,師板書出來。

①7月是大月,7月8日中有31天,用8日減去一天,給30天,湊成31天,8日少了一天成了7日,就是8月7日。()

②在日曆上一天一天的數。數過30天,就到了8月7日。

③8+30=3838-31=7得出8月7日。()

④7月8日再過23天,滿31天,30-23=7,剩下的7天就是8月份的,得出8月7日。

最後引導學生說說哪種方法,最簡便,並總結:抓住了7月是大月有31天,()先湊出31天,剩下的7天,就是8月份的了。

4、猜老師的生日

“老師的生日在一年中的倒數第3天。

讓學生猜出老師的生日,寫在卡片上,並寫上一句祝福的話。

學生出現兩種答案:12月28日,12月29日。

師引導學生倒數:31、30、29,得出正確答案是12月29日,並引導學生得出倒數第3天是指導經過了兩天,到了第3天,應該用31-2=29。而不能用31-3=28。

㈢拓展運用,解決問題

1、合作探究,互猜生日。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把自己的生日編成一句話,讓別人也來猜一猜。

2、思考:豆豆12週歲,只過了3個生日爲什麼?

3、課後小結:師生談話。

㈣佈置作業

回家後,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來玩猜生日的遊戲,比比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三、教學方法選擇

㈠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猜生日》這節課,教材中只有3句話“我的生日在這個月的最後一天”、“再過30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的生日在一年中的倒數第三天”。看似簡單,其實可挖掘的內容很多,爲了讓孩子有高昂的學習興趣旺盛的求知慾,我構思了“小紅帽”的續編故事,用現代教學手段,電腦課件呈現,把教育內容溶於其中,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教學內容有層次的逐步展開,寓教教於樂,不斷的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㈡注重體驗,激勵自主探索。

我採用了談話方法進行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經驗的豐富性和差異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主探索設計了小組活動,讓學生透過交流探討。使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補互學。進一步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交流中,使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並讓學生選擇最優化算化,滲透最優化的思想。

㈢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生活化。

生日與生活密切聯繫,透過猜故事人物的生日,猜老師的生日,同學之間的互猜生日等活動,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感受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還可以運用於活的樂趣,體會數學的生活化,最後,我佈置實踐作業,讓學生回家與家長玩猜生日的遊戲,進一步突顯數學的生活化,讓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達到課雖盡,趣猶在的良好效果。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9

各位評委,大家好!

一、說教材:

1、說課題: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小學四年級數學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課時《分數的初步認識》。

2、說教材:

這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數學領域中第一次接觸“分數”這個概念,這節課的所學的內容是從整數到分數的一次數的概念的擴展,而且知識較爲抽象。無論從其意義以及讀寫法都與整數有着很大的差異。學好這節課才能爲今後繼續學習分數和小數等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因而,教師有必要在教學時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與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分數。

3、說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初步認識和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2)、發展性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判斷、邏輯思維等能力。

(3)、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幾分之幾的分數。

(4)、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幾的含義。

二、說教學過程:

1、激趣匯入:

我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的是故事化的激趣匯入,給學生講一個《小熊分餅》的故事。在故事中滲透“平均分”概念的回顧,引導學生動手分一分“餅”,說分法。巧設認知的矛盾,從而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2、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根據所學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新知識1/2時,我組織學生動手分一分,從分的過程中形成1/2的表象。然後,讓學生表述過程和表示1/2的部分。透過這樣的方式明確分數的形成是從生活當中用整數不能表述時才產生的。接着,出示一些圖形讓學生去判斷,從而形成“不是平均分的圖形不能用分數表示。”教師幫助加上“暫時”,完善認識。也爲接下去的教學作好鋪墊。

3、生活化導引,繼續自主探究:

光從書面上認識分數是不夠的。因而,接下去我就引導學生到生活當中去找分數。(家中的大門、窗戶、半月……)在學生表述完後,追問:“教室裏的窗戶有好幾扇是有好幾塊玻璃的,我開啟其中一扇,問‘開啟的是整扇窗的____.’”讓學生初步接觸其它分數。

接着,我就組織學生自己想幾個分數,請幾位同學讀一讀後,再請學生小組合作利用學具把其中一個分數表示出來。這樣做有助於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探討。

小組合作完成後,再請小組代表彙報,這裏要注意學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讓學生明確“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認識了一些其他分數後,接下去利用學生展示過的學具,將上面的塗色部分再添上幾份,同樣讓學生表述出來。這樣讓學生明確幾分之幾裏面有幾個幾分之一。

練習:將課後的練習2、3用投影片放出來,請學生口述。

4、鞏固新知,文字練習:

分數的讀法:課後練習5 請幾位學生口頭讀一讀。

分數的寫法:課後練習6 請同學們用手指書空,明確書寫順序。

5、結合新知,拓展認識:

請學生觀察出示的實物圖,問:“這能用分數表示嗎?”(暫時不能)

“那你能猜一猜嗎?”

“誰能來證實一下你猜的準不準?”(折一折)

“現在你們明白老師爲什麼要加上‘暫時’兩個字了吧!”

透過這一環節,使學生明白:不是平均分的圖形,只有透過再次分,分的份數多了,才能將所取的部分用分數表示出來。進一步拓展學生對分數的認識。

6、回顧總結,口語表述:

透過最後一環節,請學生口語表述學會了什麼,回顧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點,讓學生說,達到總結的目的。

三、說板書:

板書很簡潔,但重點突出、給教學帶來很大方便,給學生的表述做出參考。

數學說課稿小學 篇10

一、教材

(一)說教材

《反比例的意義》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42頁例3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在教學了成正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比例”知識的深化,是後面學習“用它解決一些簡單正、反比例的實際問題”的基礎,它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是小學階段比例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爲此,教學時先複習一些基本的數量關係,使知識間發生遷移,在此基礎上探求新知,最後深化新知。

(二)說教學目標

以《新課程標準》爲依據,結合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意圖,基於此,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反比例關係的意義,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歸納、總結和概括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在教學中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和相互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反比例的特徵,能夠正確判斷反比例關係。

(四)說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首先透過對正比例的複習,直接匯入新課教學,揭示課題(成反比例的量),例3的學習,引導學生觀察表中的三種量中的變化規律,透過學生討論交流、自主探究在教師的引導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然後進一步抽象概括反比例關係式:xy=k(一定),接着運用反比例的知識,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後讓學生自己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反比例,進一步加深對反比例關係的認識。

(五)說教學具準備: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教學時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改變傳統的填壓式教學模式,把學生由被動聽轉化爲主動學,放手讓他們主動去探索出新知識,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學到探究新知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採用引探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麼特徵?

2、在生活中兩個相關聯的量不僅能形成正比例關係,而且還能形成另外一種特徵,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量關係的另一種特徵,成反比例的量。

(二)探究新知

1、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出示課件。

高度 (釐米) 30 20 15 10 5

底面積(平方釐米) 10 15 20 30 60

體積(立方厘米)

提問:從中你發現了什麼?本題與教材第39頁例1有什麼不同?

(2)學生討論交流。

(3)引導學生回答:表中的兩個量是高度和底面積。

高度擴大,底面積反而縮小;高度縮小,底面積反而擴大。

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都是300.

(4)計算後你又發現了什麼?

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都是300,乘積一定。

小結:那我們就說水的高度和體積成反比例關係,水的高度和體積是成反比例的量。

教師提問:高底面積和體積,怎樣用式子表示他們的關係?(板書:高×底面積=體積)

(5)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他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係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式子表示?(板書:x×y=k)

小結:透過上面的學習,你認爲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關鍵是什麼?

(6)、比較歸納正反比例的異同點。

課件出示成反比例的量改變規律的圖像與成正比例的量改變規律的圖像

設計意圖:比較思想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十分普遍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是把事物的個別屬性加以分析,綜合而後肯定它們之間的同異,從而得出必定規律的數學思想方法。《成反比例的量》是繼《成正比例的量》一課後學習的內容,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有相似之處,比較合實用比較法。在學習本課的過程中,學生對於相似的內容,可以從知識的差別中找到同一,也可以從同一中找出差別。幫忙學生把新知識深化拓展。

(三)鞏固練習。

1、生活中,哪些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關係,舉例說一說。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並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3、完成第43頁做一做。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揭示課題)你有什麼收穫?在計算時你要提示大家注意什麼?你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麼疑問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