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大班音樂說課稿集錦10篇

學問君 人氣:5.5K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音樂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大班音樂說課稿集錦10篇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1

說目標

1、讓幼兒學習用問答句的形式演唱歌曲《金色太陽》;

2、引導幼兒用肢體節奏感應歌曲;

3、透過活動,認知方位並嘗試創編歌曲;

4、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難點

目 標 1

重點

目 標 2、3

說準備

(錄音帶 各色太陽圖片 呼啦圈 黑板畫)其中各色太陽圖片和呼啦圈是這一活動準備中的關鍵和亮點,因爲憑我們的感官,只看見太陽外表的顏色—紅色,出示各種顏色的太陽圖片,可以幫助幼兒創編歌曲,突破重點:創編歌曲。同時用呼啦圈扮太陽,也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地方。

說過程

1、遊戲

透過遊戲“找一找”,匯入活動,讓幼兒很快的投入到學習興趣中來、併爲後面的活動作好鋪墊;

2、進入主題活動時

①、利用教具(各色太陽)和播放錄音,給幼兒直觀的感覺,同時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

②、透過學習用身體某些部位感應歌曲節奏,這樣可以邊聽音樂邊完整地用肢體節奏演奏歌曲,達到目標2;

③、在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分發給幼兒圖片顏色、方位,透過教師問幼兒答、分組幼兒互問互答的形式,嘗試創編歌曲;

④、利用呼啦圈扮太陽,進行遊戲,使幼兒在遊戲中鞏固歌曲,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營造快樂的氣氛。

設計意圖

在日常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我們一般就注重讓孩子們學唱歌曲,而忽視了孩子們創編歌曲的能力和想象力;僅限於用嘴唱、用耳聽,很少把動作、舞蹈和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還有爲了讓孩子們上課時保持安靜,老師經常會採取拍手的方式,讓孩子們也跟着拍。但孩子們拍節奏僅限於用手,對於嘗試用身體的其他部位拍節奏,卻很少。在這次音樂活動《金色太陽》教學中,我嘗試用我學習到的粗淺的奧爾夫音樂教學原理,結合《綱要》中提到的:“選材的內容既要符合孩子的現有水平,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讓孩子們學習用身體的部位學拍節奏,用肢體語言打招呼,即興創作等,透過遊戲的方式,從而創設快樂的活動,營造快樂的氣氛,引導幼兒快樂大膽地表現。綜合以上因素,我就設計了這節音樂活動《金色太陽》。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內容

《小紅帽》的故事深受兒童的喜愛,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兒童喜聞樂見,善惡美醜昭然若揭。在欣賞故事之餘,幼兒已不滿足於做故事的傾聽者,而是會嘗試着做表演者,因此我選擇了四段表現不同人物特點的樂曲,讓幼兒透過欣賞,感受樂曲的不同旋律,不同風格特點,並且在感受的過程中啓發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音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二、說學生

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們非常活潑可愛,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而且想象力非常豐富,表達能力也隨着年齡的增長飛速提高,對待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注意力會非常集中,但不會保持太長時間,爲此,我將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增加活動內容的豐富性、活躍性和趣味性,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並使他們體驗到活動的樂趣。

三、說活動目標

依據教學實際及課改精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透過活動,使孩子們感受樂曲的不同旋律,以及樂曲中用來表現人物特點的不同音樂風格,並且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音樂,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情境創設,興致激發,使孩子們聆聽感知,體驗參與,模唱表演。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培養幼兒聆聽的習慣和對音樂的熱愛之情;同時使他們初

步明白懲惡揚善的道理,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感受各段樂曲的不同風格。

活動難點:用動作來區分和表現音樂。

四、說活動方法:

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爲保證他們的有效參與度,我主要採取情景表演、趣味激發的方法,以使此次活動愉悅、成功地進行。

五、說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小紅帽的故事和歌曲

2.物質準備:課件(其中代表四個人物的音樂:《森林狂想曲》小紅帽;《森林狂想曲2》外婆;《波斯市場》一大灰狼;《拉德斯基進行曲》

一一獵人)

3.人物頭飾若干

六、說活動過程:

1、故事牽引,趣味激發

上課開始時,我先讓孩子們看一段《小紅帽》的視頻故事,由此引出孩子們談論故事

中的人物,並說一說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爲什麼?

(設計意圖:從孩子們熟知的故事入手,調動他們積極思維,既習舊引新,又激發了他們表達的慾望。同時在孩子們的談話中初步辨析了善惡形象。)

2、音樂欣賞,層層遞進

在音樂欣賞階段,我先讓孩子們初步感知一下整首樂曲,然後再出示幻燈片,結合人物形象分段欣賞,使他們感受到各段樂曲的不同。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再次欣賞——分段賞析這個設計流程是爲了遵循幼兒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使他們循序漸進的感知內容,不知不覺的進入活動中來。)

3、激發想象,模仿人物

在分段欣賞的過程中,我會引領孩子們走進情境,感知人物特徵,分析每段音樂都像誰?爲什麼?並帶着自己的想象學一學,做一做。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在音樂的欣賞中模仿人物,既滿足他們的活潑、好動、好模仿的心理,又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熱情,使他們在愉快的活動中感受各段樂曲的不同風格。)

4、分配角色,情境表演

讓孩子們根據音樂的欣賞所得,用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教師與他們商量分配角色進行情境表演,但在組織的過程中要求是明確的。

(設計意圖:透過商量分配角色,使孩子們知道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同時在角色扮演中使孩子們再次深刻體會到音樂中的故事情節及人物形象。)

5、唱遊結束,趣味延伸

在活動結束時,我會讓孩子們帶着大灰狼被打敗後的愉快心情,伴着《小紅帽》的歌曲,邊唱邊跳走出教室。

(設計意圖是:以唱遊的形式結束活動,使孩子們體驗到活動的樂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對音樂的熱愛之情。)

以上是我對此次活動的預設,我會在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帶動,精心實施,保證其靈動生成,已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謝謝!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爲大家帶來的是一節大班音樂欣賞《喜洋洋》,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欣賞活動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主要原因就是在音樂欣賞活動中,“讓幼兒主動學習”與“教師怎樣教”二者之間的矛盾表現得格外突出,教師們也對此頗感困惑,今天,我就以這節欣賞活動和老師們進行探討。

一、分析教材,把握重點

1、教材分析:

本節活動是素質教育活動材料大班下學期《音樂》上的一節活動,《喜洋洋》是我國的一首民族管絃樂曲,段式爲ABA三段式,取材於山西民歌《賣膏藥》和《碾糕面》,樂曲歡快活潑、熱情洋溢。對於大班孩子,我們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欣賞活動,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我確定了本節活動的目標。

2、目標:

(1)透過欣賞,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和優美抒情的風格特點。

(2)培養幼兒對欣賞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興趣。

3、重點難點:

從活動目標可以看出,本節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反覆感受音樂,感知全曲旋律優美、歡快活潑,充滿喜洋洋的氣氛及節奏特點,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難點是感知第一、三樂段與第二樂段的不同。

4、教學準備:

電視機錄像機

及錄像帶彩筆畫紙手絹打擊樂器

二、精選教法,引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本節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個教法:

1、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感受與鑑賞的興趣。

2、多渠道調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使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欣賞,並表達獨特感受與見解。

三、暗授學法,讓幼兒主動欣賞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對想象力的啓迪,音樂欣賞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根據大班幼兒注意力時間短,愛動、愛表現的心理特徵,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

2、融合繪畫、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這些方法能使幼兒得到不同的心理滿足,體現了新《綱要》“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更便於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

四、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興趣引入。

在歌曲《恭喜恭喜》的音樂聲中,教師帶幼兒邊唱邊表演進活動室,營造一種歡快喜慶的氣氛。表演完,引導幼兒談話:我們這兒過年都有什麼活動?過年時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2、完整欣賞,感受樂曲情緒。

過渡語:小朋友喜歡看電視嗎?

播放一段沒有聲音的鬧元宵錄像。

看後提問:

(1)你看到電視上人們在幹什麼?

(2)人們臉上的表情怎麼樣?你用什麼動作表達自己心情很高興?

(3)這段節目少了什麼?我們爲它配上一段音樂聽一聽好聽嗎?

完整欣賞樂曲。

欣賞後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聽起來怎麼樣?你最喜歡哪一部分?

教師小結:這首樂曲節奏活潑、輕快,旋律優美,表現了一種喜洋洋的氣氛,適合在熱鬧的場所播放。

想一想,這麼歡快的音樂,除了鬧元宵,還可以在什麼時候播放?

這一提問設計在這兒,是把幼兒的生活經驗遷移到

活動中,爲下面的想象創作進行鋪墊。

3、分段理解,想像創作。

欣賞第一段:小朋友可以一邊聽一邊拍手、拍肩,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麼?

提問:這一段音樂感覺怎麼樣?節奏快還是慢?

欣賞第二段:這一段和第一段一樣嗎?哪兒不一樣?你覺得這一段音樂表現人們在幹什麼?

欣賞第三段:最後一段和第幾段一樣?

分段欣賞完,請小朋友從三段中任選一段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畫完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4、整體欣賞,參與實踐。

過度語:過幾天,我們幼兒園要邀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參加活動,我們用這首樂曲排個節目歡迎爸爸媽媽好嗎?喜歡跳舞的小朋友請拿起綵綢,喜歡伴奏的小朋友請選擇樂器,我們一起跳起來。

五、感悟與反思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欣賞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設計意圖:

《捏麪人》這個活動內容是一個說唱歌曲,含有京劇中的韻味。唱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其中唸白的內容是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人物形象。歌中加上唸白部分體現了教育的開放性原則,幼兒可以根據所想到的即興創編歌詞,使他們既有成功感,又不破壞歌曲的完整性。此外,捏麪人作爲一種民間藝術已經離我們的孩子越來越遠。我想透過這一活動讓孩子萌發對民間藝術的一點熱愛。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特制定以下目標:

1、按歌曲的不同節奏,學習帶京味的說唱歌曲。

2、根據捏麪人捏出的麪人形象創編歌詞。

3、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麪人”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帶京味的說唱。

難點:有節奏的朗誦唸白部分並進行創編。

四、說教法、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運用了觀察法、演示法、引導發現法、問答法、遊戲法等方法幫助幼兒學習。

五、說活動過程:

1、首先師生問好,選用歌曲中的西遊記中的人物形象作爲發聲練習的素材,使幼兒覺得新鮮有趣,活動的興趣得到激發。

2、第二個環節是有節奏的練習歌曲中的唸白部分,這是歌曲中說的部分,也是比較重點的部分,把這個難點前置,爲後面的整體說唱打下基礎。說的內容就和是唐僧師徒四人透過圖片的指引使幼兒可以很輕鬆的說出來。

3、第三部分是學習新歌。

(1)首先是反覆欣賞第一段,讓幼兒瞭解歌曲內容。同時在這首歌曲中它所包含的京味也是比較有特色,特別最後一句,在此我透過反覆的欣賞和幼兒自己說一說、學一學的練習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2)接着完整欣賞歌曲,透過欣賞比較本首歌曲與其他歌曲的不同特點,從而瞭解這是一首說唱形式的歌曲。

(3)然後變換演唱形式來練習鞏固歌曲。採用了集體演唱、爲歌曲編配動作和分角色表演唱等方式,讓幼兒在變化,新鮮有趣的感覺下練唱不覺得枯燥乏味。使課堂氣氛活躍歡快,孩子在輕鬆愉快中學習。

4、最後一個環節是創編歌曲的唸白部分,給幼兒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幼兒的創編能力和大膽表現的能力。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來了一羣小鴨子》是幼小效銜接課程下冊綜合課第三課,是一首節奏歡快、有趣,形象鮮明的2/4拍歌曲,適應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邊唱邊跳錶達感情。

(二)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一定的表現慾望,確立了情感、能力、認知等方面的目標,具體目標爲:

1、讓幼兒體驗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團結合作,共同玩耍的良好情感。

2、透過反覆欣賞歌曲,深入瞭解歌曲內容,會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歡快的表達歌曲的感情,並能用簡單的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3、能和教師一起,在愉悅的氛圍中邊唱邊跳,做一隻快樂的“小鴨子”。

(三)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於:能用歡快,好聽的聲音唱歌曲,並加上自然、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二、說學情:

幼兒大班的的孩子已對2/4拍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對歌曲中的小鴨子形象比較熟悉,喜愛並樂於模仿。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充滿探究性和表現欲這一特性,爲此,我爲孩子提供了寬鬆、和諧的氛圍,並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表現自己。

三、說教法:

根據新《綱要》中,主動活動教育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爲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援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共同提高。爲此,我作了以下準備:

課件,音樂,圖畫等教具。

四、教學過程:

1、幼兒跟老師學做律動《數鴨子》。

(選擇節奏快的音樂,以熱身律動開場,可以此熬出孩子的一些戒備心理和不愉快的情緒。)

2、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觀察圖面,提煉歌詞。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觀察圖畫提煉出歌詞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3、理解圖意,學唱新歌。

(使幼兒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歡快的表達歌曲的感情)

學習歌詞。

(1)教師帶領幼兒共同看圖,完整地朗誦歌詞。

(透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達到較熟練程度)

(2)幼兒一起觀察光碟,看小鴨子之間發生的趣事。

(更深刻的理解歌詞意思,快速記憶。)

學唱歌曲

(1)教師引導幼兒跟着歌曲的旋律慢速的演唱歌曲。

(2)幼兒可以完整的演唱歌曲。

(培養幼兒的膽量和表演的能力)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引導幼兒體會小鴨子的高興心情,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教師:小鴨子們一聽要去池塘,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會怎樣走路?請大家學一學。

(2)提醒幼兒唱準休止符,用聲音表現歌曲的歡快。

教師:今天小鴨子玩得很高興!誰能學一學他們的高興的叫聲?

(3)小結:小鴨子高興的時候的叫聲很短、很快,不能拖長長的尾巴,請大家試着唱一唱。

(4)幼兒在旋律的伴奏下,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節活動是幼兒園多元整合課程用書大班上學期的一節活動,《挪威舞曲》是一首ABA結構的樂曲,樂曲歡快優美,節奏明快。對於大班孩子,我們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欣賞,感受樂曲所表達的內容,並透過身體動作進行表現,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我確定了本節活動的目標。

二、說目標:

1、能分辨音樂ABA結構,理解音樂形象。

2、學習根據空間大小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動作和幅度。

三、說重點難點:從活動目標可以看出,本節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反覆感受音樂,感知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和樂曲ABA結構,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難點是根據音樂內容創編身體動作。

四、說教學準備:樂曲磁帶、小樹生長變化圖等。

 五、說精選教法,引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本節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個教法:

1、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欣賞與理解樂曲的興趣。

2、多渠道調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內容創編身體動作。

六、說學法,讓幼兒主動欣賞和創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

2、融合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七、說活動過程:

1、玩遊戲:

(1)教師提問:“你知道小樹是怎樣生長的?你怎樣用動作來表現小樹生長?”(幼兒交流)

(2)幼兒用身體動作的變化來表現小樹生長的過程。

(3)教師介紹遊戲規則:“小樹搖動時小動物不動,小動物動時小樹靜止。”

2、傾聽、欣賞音樂,瞭解音樂結構:

(1)教師播放音樂、提問,幼兒傾聽表達:“你知道這支樂曲有幾段?”“哪一段是說小樹生長、樹葉搖動?哪一段是說小動物出來跳舞?爲什麼?”

(2)幼兒第二次完整欣賞,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3、分段欣賞,理解音樂形象並創編動作:

(1)請幼兒做小樹,用一拍一下和扭動身體來表現A段。

(2)請幼兒想像各種小動物跳舞的動作,並提醒幼兒調整自己的動作幅度,不碰撞小樹。

(3)再次引導幼兒用小樹生長、搖動的動作表現A段。

4、扮演角色,聽音樂做遊戲:

(1)教師提供頭飾,幼兒自由選擇角色。

(2)幼兒分角色、聽音樂做遊戲,教師提醒幼兒遵守規則。

八、感悟與反思: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活動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活動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7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小樹葉》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中所表達的不同情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在感知和理解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歌聲(輕緩連貫、響亮跳躍)、表情、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內容。

二、教學準備:

1、有意識地在戶外散步時指導幼兒觀察各種樹的姿態及樹葉飄落的情景。

2、兩棵“大樹媽媽”,若干片“小樹葉”。

3、多媒體課件《小樹葉》、歌曲磁帶、錄音機。

三、教學過程

(一)律動進場,調動情緒

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表演活潑詼諧的律動《小毛驢》進入課堂。

(二)練聲

1、氣息練習:慢吸慢呼,快吸快呼。

2、練聲曲:練習輕緩連貫、歡快跳躍兩種不同旋律風格的唱法。

(三)學習歌曲

1、設定情境 感受旋律

在所設定的落葉場景中教師與幼兒共同撿起落葉,並伴隨音樂做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以及樹葉在風中飄舞的動作,初步感受《小樹葉》的音樂旋律。

2、欣賞童話 理解作品

教師講述童話故事,並有機地將範唱溶入其中,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作品內容。

提問:你們聽到故事裏講了什麼?你們傷心的時候會怎樣?你們快樂的時候會怎樣?

3、整曲欣賞 感受音樂

觀看多媒體課件,完整欣賞歌曲《小樹葉》。

提問: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你聽到歌曲裏唱了些什麼?

4、分段感受 加深理解

分段欣賞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比較歌曲《小樹葉》第一段和第二段中不同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情感,並讓幼兒自主討論應分別用什麼樣的心情來唱這兩段。

5、學唱歌曲

1)利用多媒體引導幼兒跟着歌曲旋律朗誦歌詞。

2)用單音“啦”來哼唱旋律,進一步熟悉音樂旋律。

3)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輕緩連貫的歌聲演唱第一段,用歡快跳躍的歌聲演唱第二段。

(四)自由表現,體驗樂趣

幼兒與老師一起手拿小樹葉扮演樹葉娃娃,隨着《小樹葉》的音樂自由表現。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天壇路幼兒園大大二班的音樂老師喬明豔,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大班音樂律動活動《豐收樂陶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中,律動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音樂律動活動中,“讓幼兒主動學習”表現得格外突出,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下面我分爲七大部分來進行。

一、說教材

《豐收樂陶陶》選自鳳凰康軒教材大大班藝術領域上冊裏的一節律動活動,是我國的一首民族的筷子舞樂曲,樂曲歡快活潑、熱情洋溢。對於大大班的孩子應該讓他們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我確定了本節活動的目標。

二、說目標

1、能將生活動作與音樂節奏相匹配,創編律動;

2、學習用筷子來表演動作,體驗筷子帶來的快樂;

3、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透過表演表達人們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將生活動作與音樂節奏相匹配,創編律動;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透過表演表達人們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難點是學習用筷子來表演動作,體驗筷子帶來的快樂;

四、說準備

PPT課件(豐收的場景以及常見的水果成熟的圖片)、進場音樂《豐收之歌》、《豐收樂陶陶》音樂、筷子一雙

五、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本節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個教法:

教法:談話法、直觀教學法、演示法

透過圖片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感受與鑑賞的興趣。(直觀教學法);透過教師示範讓孩子熟悉筷子舞,學習筷子舞。

學法:參與法、練習法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對想象力的啓迪,音樂欣賞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多種渠道調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使幼兒主動參與音樂律動活動,並表達獨特感受與見解。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

這些方法能使幼兒得到不同的心理滿足,體現了新《綱要》“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更便於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

六、說過程

(一)、情景匯入播放音樂《豐收之歌》

(二)、結合蘋果豐收圖片初次感知《豐收樂陶陶》音樂

(三)、聽音樂做豐收蘋果的音樂律動

(四)、教師示範筷子舞

(五)、幼兒學習筷子舞,並多種形式展示

(六)、師幼共同展示

(七)、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七、說亮點

本節活動我主要是孩子們在優美、歡快活潑的旋律中,體驗充滿豐收時的氣氛及節奏特點,以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讓孩子在律動活動中快樂的遊戲。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聽辨樂曲,並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

[2]初步感知樂曲的結構式ABA,並感受音樂速度快、慢的變化。

[3]體驗集體表演的快樂。懂得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遇到困難,團結一致,戰勝困難。

教學準備:

[1]小雞律動音樂,教學音樂。

[2]牛皮紙:若干張。絲巾:若干條。小圈:若干個。

[3]圖譜、故事

[4]表演的道具:老鷹頭飾、披風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扮演小雞到森林去玩,好嗎?去森林要經過走山路、過小河、鑽山洞,你們準備好了嗎?來來來,大家一起來。[音樂]

[二]完整欣賞,聽辨樂曲形象

提問:1、你們聽了這首樂曲心情是怎樣的?

2、聽出樂曲的速度變化了嗎?

[三]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初步用肢體和道具(牛皮紙)感受音樂速度的快和慢。

1、音樂速度是怎樣變化的?

2、用身體動作做出速度的快和慢

3、出示牛皮紙,怎樣讓這張紙發出快和慢的聲音

[四]分段欣賞,表現樂曲形象

1、聽賞A段音樂.並告訴幼兒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

第一遍: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幼兒聽音樂相互觀摩,用所創編的動作完整地表現樂曲。

第二遍:學習進行表演,用肢體動作表現出小雞們愉快地玩耍。

2、聽賞B段音樂。告訴幼兒遇到困難,團結一致,戰勝困難。

第一遍:幼兒聽辨音樂,感受樂曲中老鷹和小雞的表情表現角色心理。

第二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合作交流的情感。

[五]講述故事,藉助圖譜,聽辨樂曲結構ABA。

故事引入:引用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樂曲結構。

藉助圖譜:鞏固樂曲結構。

[六]音樂遊戲,體驗集體表演的快樂。

師幼合作,生生互動。積極參與音樂遊戲,體驗合作、交流的樂趣。始終保持愉悅狀態。

[七] 小結結束,思想品德教育。讓幼兒在愉悅之後,體會到這節課帶給大家的道理。

師:“小雞真勇敢,遇到困難,團結一致,戰勝困難。你們都是媽媽的好寶貝,我們玩得真開心。哦!時間不早了,小雞們,我們回家吧!聽音樂走出活動室,結束全課。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大班音樂,內容是打擊樂"拔根蘆柴花"。這是一首江蘇民歌,樂曲分爲三個樂段,A、C樂段多以八分音符爲主,而B段運用了十六分音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因此整首樂曲節奏明朗,具有活潑歡快的情緒色彩。

教材的知識點有兩個:

1、幾種常見的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2、認識蘆柴花。

根據幼兒演奏打擊樂器能力的發展所指出的:開展節奏樂教學必須要有幼兒能演奏打擊樂器的基礎。也就是說要讓幼兒掌握樂器的名稱,會辨認樂器的音色,初步學習演奏樂器的正確方法及姿勢。那麼,這個教學活動中使用了鈴鼓、碰鈴、響板、木魚四種打擊樂器,作爲本班幼兒在活動前已經接觸過這些打擊樂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礎,能比較容易的掌握這一知識點。第二個知識點是認識蘆柴花,這首樂曲的名稱就叫《拔根蘆柴花》,那麼幼兒就有必要認識瞭解什麼是蘆柴花。在活動前我就啓發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上網或到查閱資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蘆柴花就是生長在南方的一種蘆葦,當地人叫它蘆柴,蘆柴花的顏色多爲白色。透過幼兒的主動參與,激發起了幼兒的求知慾望和要欣賞這首樂曲的興趣。這兩個知識點在整個知識結構中處於基礎地位,是整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

根據打擊樂器教學的任務所提到的:要發展幼兒對演奏樂器的興趣,使幼兒在演奏樂器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愉快;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及理解力,培養節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愉悅,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確掌握2/4拍節奏,提高幼兒的音樂理解力、感受力,培養節奏感。

3、知道這是一首江蘇民歌,引導幼兒初步嘗試學習分聲部打擊樂器。

教學重點是:熟練掌握2/4拍節奏並能使用打擊樂器合拍的演奏。制定重點的依據是:節奏樂顧名思義就是節奏練習,它主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幼兒能正確地辨認音樂的強、弱拍,知道應該在不同的強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擊打擊樂器。這首樂曲主要的節奏型是XXX,變化節奏是XXXX和XO,最後結束句的加強是XX。整個教學活動都圍繞着這些節奏型和打擊樂器的正確使用開展的,因此把這一點作爲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教學難點是:幼兒能與指揮和同伴互相配合默契、協調的演奏。難點制定的依據是: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爲中心,那麼幼兒在音樂活動透過演奏很容易獲得獲得了自我滿足感和成功感,也能非常樂意的地進行了自我表達。可是在集體演奏中能忽略個體的意識,去服從集體的需要對幼兒來說比較難,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二、教學方法

依據綱要的精神:音樂教育不是用說理的方法,而是透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感情,啓迪幼兒智慧,培養良好的個性。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採用操作嘗試法、感受體驗法和啓發聯想法。

第一種操作嘗試法,這是根據綱要中所提出的"幼兒是在自由觀察、積極探索中進行學習的。"而採用的。運用在引導幼兒學習掌握節奏型的環節。教師將節奏型的圖片提供給幼兒,孩子們可以進行自由的選擇探索,透過看看說說、拍拍打打,引導幼兒看懂節奏譜並能用運用身體樂器進行節奏練習。這種教學方法最突出的優勢就在於它的靈活性,注重了幼兒的個別差異,突出了新綱要的精神,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裏自主的學習,讓教師真正成爲了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師生之間保持一種積極的互動狀態。

第二種是感受體驗法,就是引導幼兒運用聽覺、視覺、運動覺等感觀,不斷地感受樂曲及其節奏。這是因爲幼兒的年齡

特點所決定的,4至6歲幼兒肌肉的協調能力發展了,孩子們更有興趣去進行節奏活動中空間與動作的體驗。幼兒透過親身地去感受體驗才能真正理解樂曲的節奏與性質。首先我引導幼兒充分運用聽覺,激發幼兒展開想象去感受體驗樂曲的性質。其次,引導幼兒運用運動覺、視覺和聽覺進行節奏的感知。我將每種樂器都配上相應的身體動作:碰鈴—拍手、響板—拍地、木魚——拍腿、鈴鼓——拍肩、這種身體運用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律動,讓幼兒易於理解接受。最後,在集體分聲部演奏時,引導幼兒充分感受集體演奏的效果,體會到集體演奏的和諧與快樂。從而增強了幼兒集體榮譽感,培養了合作精神。

第三種是啓發聯想法,因爲音樂本身就給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會帶給人無限的聯想和想象。這首樂曲活潑愉快,雖然幼兒沒有到過江蘇水鄉,可是會令幼兒聯想到其他令人興奮愉快的事情。引導幼兒將這種愉快的情感體驗,透過打擊樂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完成打擊樂教學的任務之一"幼兒學習用打擊樂器來表達對某種情緒的嘗試"。

這三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做到了動靜交替。注意發揮了音樂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活動中我努力地與幼兒之間建構一種積極的、有效的師生互動,達到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着重在引導幼兒學會進行探索性實踐的學習方法中進行了指導和幫助。首先,根據新綱要中"幼兒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主動學習和發展的"這一指導思想,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在開始欣賞樂曲的時候藉助於語言暗示"仔細聽,你會想到哪些快樂的事?"創設一個安靜的能使幼兒聚精會神的欣賞音樂的環境。在學習節奏型的演奏時,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自由的操作探索環境。其次,綱要中指出:音樂具有開放性、寬容性和自主性,在音樂活動中允許幼兒自由地參與,自由的發揮,因此,在活動中我充分給幼兒自由探索的機會,請幼兒自選節奏型,自己選擇用什麼樣的身體樂器,怎樣來演奏,用什麼樣的速度來演奏等。由於節奏型較簡單,幼兒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透過努力和探索能從實踐中得出正確的演奏方法和適宜的速度,完成教學的重點。另外,由於幼兒存在個別差異,給幼兒這樣一個機會讓他們能用自己的方法其嘗試操作,並能觀察到別人的嘗試結果,這樣既能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知識水平上得到提高,又能有利於幼兒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有助於虛心的學習態度的養成。

總之,在學法指導中本着"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念,遵循了"幼兒是透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展規律。爲其今後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四、教學程序

教學大體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情感體驗匯入課題,伴着歡快的兔子舞音樂幼兒和教師一起跳舞,讓幼兒從中感受到快樂,激發幼兒進行音樂活動的興趣。透過談話:"小朋友你們在跳舞的時候感到快樂嗎?爲什麼?"幼兒可能會說"這首樂曲很歡快""因爲和老師一起跳舞"等。教師接着引導"一首快樂的樂曲會讓我們想到很多快樂的事情,下面老師再請小朋友聽一首活潑歡快的樂曲,名字叫《拔根蘆柴花》,它會讓你想到哪些快樂的事情呢?"自然地進入活動的第二部分活動展開,這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部分,包含三個環節。第一環節完整欣賞樂曲。(放音樂)聽完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想到的快樂的事情。第二環節探索性操作學習節奏型,在這個環節中我邊播放音樂邊請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同伴、自由選擇節奏型進行練習,在這裏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自己身體的小樂器,如手、腳、腿等進行節奏練習,比如這一小節(出示節奏型示範)。教師提示幼兒嘗試拍打每一組節奏型,在探索中掌握這幾種節奏型的演奏。然後,教師將幼兒自由練習的節奏型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節奏譜,根據節奏譜看老師的指揮用身體樂器進行演奏。第三環節是運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教師用語言引導:"剛纔小朋友是從身體由下到上用了腳、腿、肩、頭、手來演奏的。老師爲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打擊樂器,咱們換成用打擊樂器演奏好嗎?"請幼兒根據自己所選的樂器分組坐好,看指揮進行練習。教師用指揮來提示幼兒掌握好速度,明確哪一部分該自己演奏了,哪一部分是同伴該演奏的。在集體演奏中我會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表現和反映,有針對性地請對節奏感知較好的幼兒進行指揮嘗試,目的是滿足能力強的幼兒的需要讓他們有突破性得發展。

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