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大班音樂說課稿範文錦集6篇

學問君 人氣:1.27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音樂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音樂說課稿範文錦集6篇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爲祖國獻石油》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驗用書教材大班的一個打擊樂活動。這首經典樂曲把石油工人氣壯山河的豪邁氣概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石油工業發展進程中,這首歌曲已成爲石油工人心靈的寫照,激勵着一代代石油人,投身祖國石油工業建設。樂曲輕快活潑、熱情洋溢。我選擇此活動是因爲:

1、藝術活動的重要性:用音樂的方式開啓幼兒智力的大門是一條捷徑,音樂在幼兒教育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明確提出 “要利用藝術活動激發幼兒情趣,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

2、幼兒感興趣:大班幼兒對《我爲祖國獻石油》樂曲非常熟悉,於是我把幼兒興趣放在第一位,制定完整的活動流程,給幼兒營造一個寬鬆、快樂的學習氛圍。

3、符合幼兒現有水平:大班幼兒對打擊樂已不陌生,而且有很強的演奏慾望。此外,《我爲祖國獻石油》這首歌曲能夠讓幼兒充分的進行即興創作,並能夠掌握曲式結構和節奏,進行配樂演奏。

所以我選擇了這節打擊樂活動,活動過程由淺入深地將樂曲呈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用多種方式去感受、體驗、表現樂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綜合以上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初步瞭解單三部曲式結構,培養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表現力。

2、引導幼兒在學看圖譜的基礎上進行節奏練習,嘗試使用打擊樂器演奏,激發幼兒與同伴合作演奏的興趣,引導幼兒體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

3、激發幼兒對祖國家鄉的熱愛,對老一輩石油人的崇敬之情。

本活動目標把幼兒放在第一位,尊重幼兒的感受和選擇,讓幼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充分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在學看圖譜的基礎上進行節奏練習,培養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難點是學會與同伴合作演奏。

爲解決活動的重點、難點,我在課前作了以下準備:歌曲《我爲祖國獻石油》、圖譜、打擊樂器,石油工人打井採石油的視頻。

二、說教法

要使幼兒在學習中具有濃厚的興趣,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教師的教法是至關重要的。這節音樂活動我利用激發興趣貫穿整個過程,鼓勵他們的積極性,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引導幼兒敢於表現、敢於創新、樂意合作的學習精神。使用的教法有:

1、欣賞法:透過觀看石油工人打井採油的視頻,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欣賞與理解樂曲的興趣。

2、感官體驗法:教師鼓勵幼兒發揮想象、模仿各種打井採油的動作,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肯定幼兒的表現,在體驗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樹立其自信心。

3、遊戲情境教學法:我利用幼兒熟悉的“抽油機”的遊戲情節,結合樂曲《我爲祖國獻石油》,把打井採油的動作滲透到節奏裏,引發幼兒融入到熱烈、歡快的氣氛中,掌握樂曲的節奏。

4、直觀教具法:幼兒園音樂教育常常透過刺激幼兒的感知覺,去理解音樂中生動的藝術形象,情感與思想,如我就藉助圖形樂譜這視覺材料幫助幼兒更好的瞭解音樂的曲式結構和節奏,最後讓幼兒自主選擇樂器、看着圖譜探索樂器如何配樂演奏,激發幼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興趣。

三、說學法

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幼兒的愉悅功能是其它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比擬的。所以我給幼兒創設寬鬆、自由、幽默的學習環境,利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導幼兒學習,使幼兒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我從幼兒熟悉的生活經驗中找話題,挖掘幼兒多種潛能,鼓勵幼兒大膽模仿,最後將模仿的動作遷移到操作樂器的環節上,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保證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

1、循序漸進法。首先以“打井採油”遊戲形式感受樂曲的曲式結構,接着看圖譜用動作節奏掌握節奏型,最後匹配樂器進行合奏。讓幼兒逐層、深入地瞭解音樂作品,表現音樂形象,促進了音樂能力的發展。

2、多渠道參與法:《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因此,活動中我們讓幼兒透過看一看、說一說、跳一跳、敲一敲等豐富的活動,讓幼兒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目標。

3、操作法:活動的前幾個環節幼兒已初步熟悉了音樂與節奏,我趁熱打鐵,將幼兒已有經驗遷移到使用樂器上,讓幼兒在操作練習中進一步感知樂曲A、 B 、C的曲式結構以及感受歡快的氣氛,鍛鍊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能力及反應能力。

4、探索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在活動中我們不斷的設障,讓幼兒不斷接受挑戰,如讓幼兒自己嘗試配器、加大鼓等,幼兒自主選擇樂器,嘗試着演奏。目的是讓幼兒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樂,更好地爲目標2服務。讓幼兒透過商量、比較,使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出更合適的演奏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我設計的教學流程:音樂進場、感知樂曲→觀看視頻,瞭解採油場面→模仿動作、熟悉曲式結構→看圖譜做聲勢、熟悉樂曲節奏→樂曲演奏、表現樂曲

(一)幼兒隨教師聽《我爲祖國獻石油》音樂進場,引導幼兒瞭解樂曲。

爲了營造歡快、熱烈的氛圍,活動一開始我就讓幼兒聽《我爲祖國獻石油》音樂進場,“小蝌蚪們,隨着五線譜媽媽一起暢遊音樂的海洋吧!”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融入到樂曲歡快、熱烈的氣氛中,透過提問“你聽了曲子感覺怎麼樣呢?這首歌是爲什麼人唱的?你聽了以後想和同伴們分享些什麼?”激發幼兒在初步瞭解音樂的基礎上表達對音樂的感受,也爲下一環節埋下伏筆。

(二)請幼兒欣賞石油工人打井採油的視頻。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石油工人的辛苦,激發幼兒對石油工人的敬愛。從而使目標3在這一環節體現。

(三)引導幼兒看圖譜做動作,感知樂曲單三部的曲式結構,體驗樂曲的歡樂情緒。

看圖譜一直是音樂課中容易忽略的環節。音樂是一種抽象的東西,要想讓音樂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須運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幫助幼兒去熟悉音樂,瞭解音樂。本環節,我引導幼兒藉助圖譜,提問:“圖譜上畫着什麼?咱們用什麼動作來表演呢?”引導幼兒透過做掄錘打井的動作,感受A段樂曲的歡快的情緒;透過做攪拌泥漿的動作,感受B段樂曲的柔美,透過手臂模仿抽油機鐵臂轉的動作,感受c段樂曲的熱烈,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感知樂曲A、 B、C的曲式結構,從而使目標1在這一環節體現出來。

(四)看圖譜練習節奏,訓練幼兒反應敏捷、配合默契的能力。

首先,看圖譜用聲勢動作練習節奏,提示幼兒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腳等動作;接着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並分配聲勢動作,幼兒隨音樂看圖譜,用聲勢練習合奏,訓練幼兒配合默契的能力。

(五)看圖譜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讓幼兒自主操作,在演奏中培養幼兒與同伴間配合演奏的能力。

讓幼兒在熟悉樂曲演奏的基礎上,組織他們交換樂器演奏,使他們有不同的表現和體驗,從內心去品味着滿足和成就感。讓音樂感染他們幼小心靈,轉而將他們的感受訴之於演奏當中,抒發他們的情感,活動重點和活動難點在這一環節中得以完成和突破。

五、活動延伸

幼兒在這個活動中已完全掌握了樂曲的演奏方法,對打擊樂活動抱有濃厚的興趣,爲此,我擴展幼兒的思維,讓他們探尋周圍生活中可以發出聲音的一切物品或廢舊環保材料,例如:金屬類的:盆,鐵桶、鍋蓋;木質類的:椅子、桌子、筷子等等;廢報紙、礦泉水瓶子等等,繼續爲樂曲伴奏,以提升他們的演奏經驗,進一步激發幼兒與同伴合作演奏的積極性。這也是本活動我的特色。

讓幼兒充分的感受到:音樂無處不在!快樂無處不在!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設計思路: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在幼兒園課程中不乏詩歌教學,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詩歌中的內容,是否能真正體會詩歌的意境,我們不得而知。因爲在此之前,我發現很多大班小朋友都會背《詠鵝》這首古詩,但幼兒對這首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及所傳達的情感卻一無所知。

而音樂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往往能夠體會音樂所傳達的如歡快、悲傷等情感。所有我選擇了詩歌與音樂相結合的大班音樂活動《詠鵝》。將語音教育與音樂教育及美術、表演融合在一起,既讓幼兒隨音樂吟誦了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吟誦,又讓幼兒大膽的進行分組表演,富有創造性的表現了自我的感受。

二、作品分析:

《詠鵝》是唐代詩人駱賓王七歲時所作,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心、童趣。這首音樂作品採用五聲調式,傣族風格的曲調,輔以鑼鼓配器,表現孩子眼中鵝的可愛姿態。音域控制在六度以內,節拍是四四拍。四拍子曲子比兩拍子曲子速度稍慢些,符合五言詩的吟誦和歌唱特點。歌曲沒有大的跳進,曲調簡單、清新、優美,琅琅上口。適合大班孩子進行吟誦、演唱和表演。

音樂作品分爲三個部分。音樂開始部分是古詩《鵝》的吟誦,中間是歌唱部分,最後是尾聲音樂。各部分旋律過渡自然,由開始的吟誦自然而然的過渡到歌唱部分,而最後的尾聲,沒有唱詞,很適合吟誦古詩以達到完整的效果。

三、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中提到的:"要引導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藝術活動的理解和感受。"這一要求,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結合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設計了三個方面的目標:

1、從音樂節拍入手,感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發展幼兒情感社會性能力的目標)

2、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中,有節奏的吟誦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表現。(發展幼兒音樂能力的目標)

3、探索並嘗試根據古詩情景進行繪畫,表演,節奏配樂等活動。(拓展幼兒多元智能方面的目標)

四、活動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中,有節奏的吟誦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表現。

難點: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中,有節奏的吟誦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表現。

在這節音樂中,我借鑑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當中的"卡農"的表現形式,對幼兒進行古詩詞"卡農"的吟誦。將幼兒分爲兩個聲部來進行古詩的吟誦,還要合着音樂的節拍來吟誦。對於我自己來說,這是一次嘗試,對於孩子也是一個新鮮的活動。第一次接觸"卡農"。所以,我把"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中,有節奏的吟誦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表現。"這一目標作爲這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感受和感知"重點加以突破。

五、說活動過程:

這節音樂活動,我設計了三個環節。首先是匯入,聆聽。聽,是對音樂資訊的儲存,幼兒期是聽覺訓練的敏感期。在音樂活動的開始,請孩子聽《詠鵝》的伴奏,我在背景上畫上大白鵝。請幼兒自由講述大白鵝的樣子,並用動作來模仿大白鵝的樣子、大白鵝游泳的樣子。

第二個環節是感受感知歌曲。繼續播放音樂,讓幼兒完整的初步感受音樂之後,進行古詩接龍的遊戲,帶領孩子感知音樂的節拍,也就是穩定拍。

在這一環節來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三種遊戲方法。

1、兩句兩句的接。帶幼兒拍手,以兩種節奏來接龍。

一種是古詩吟誦的節奏。

(1)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一種是歌曲演唱的節奏。

(2)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2、變換音色用高低音來吟誦,繼續感知節拍。

3、卡農的方法進行接龍。幼兒分爲兩組,一組先說,說完詩的第一句後第二組在開始說。

在這三個遊戲的環節中,都要求幼兒要拍手,拍穩定的節拍來進行。

最後是活動的第三個環節:表現和表達。給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環境,準備了三組活動:

一組表演:小朋友可以用上小道具(紅色的小鴨掌),根據每一句詩的內容來創編不同的動作來表演。

二組繪畫:根據音樂和詩詞來繪畫。

三組配樂:可以合着音樂來配樂。

鼓勵幼兒自由到自己喜歡的區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這節活動的理解和感受。活動結束後,可繼續開展拓展和延伸的活動。在班級區角活動中,繼續投放上述的材料,讓孩子繼續感受和表現自己。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3

今天我爲大家帶來的是一節大班音樂欣賞《喜洋洋》,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欣賞活動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主要原因就是在音樂欣賞活動中,“讓幼兒主動學習”與“教師怎樣教”二者之間的矛盾表現得格外突出,教師們也對此頗感困惑,今天,我就以這節欣賞活動和老師們進行探討。

一、分析教材,把握重點。

1、教材分析:

本節活動是素質教育活動材料大班下學期《音樂》上的一節活動,《喜洋洋》是我國的一首民族管絃樂曲,段式爲ABA三段式,取材於山西民歌《賣膏藥》和《碾糕面》,樂曲歡快活潑、熱情洋溢。對於大班孩子,我們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欣賞活動,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我確定了本節活動的目標。

2、目標:

(1)透過欣賞,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和優美抒情的風格特點。

(2)培養幼兒對欣賞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興趣。

3、重點難點:

從活動目標可以看出,本節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反覆感受音樂,感知全曲旋律優美、歡快活潑,充滿喜洋洋的氣氛及節奏特點,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難點是感知第一、三樂段與第二樂段的不同。

4、教學準備:

電視機錄像機及錄像帶彩筆畫紙手絹打擊樂器

二、精選教法,引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本節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個教法:

1、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感受與鑑賞的興趣。

2、多渠道調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使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欣賞,並表達獨特感受與見解。

三、暗授學法,讓幼兒主動欣賞。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對想象力的啓迪,音樂欣賞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根據大班幼兒注意力時間短,愛動、愛表現的心理特徵,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2、融合繪畫、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這些方法能使幼兒得到不同的心理滿足,體現了新《綱要》“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更便於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

四、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興趣引入。

在歌曲《恭喜恭喜》的音樂聲中,教師帶幼兒邊唱邊表演進活動室,營造一種歡快喜慶的氣氛。表演完,引導幼兒談話:我們這兒過年都有什麼活動?過年時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2、完整欣賞,感受樂曲情緒。過渡語:小朋友喜歡看電視嗎?播放一段沒有聲音的鬧元宵錄像。

看後提問:

(1)你看到電視上人們在幹什麼?

(2)人們臉上的表情怎麼樣?你用什麼動作表達自己心情很高興?

(3)這段節目少了什麼?我們爲它配上一段音樂聽一聽好聽嗎?

完整欣賞樂曲。欣賞後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聽起來怎麼樣?你最喜歡哪一部分?

教師小結:這首樂曲節奏活潑、輕快,旋律優美,表現了一種喜洋洋的氣氛,適合在熱鬧的場所播放。

想一想,這麼歡快的音樂,除了鬧元宵,還可以在什麼時候播放?

這一提問設計在這兒,是把幼兒的生活經驗遷移到活動中,爲下面的想象創作進行鋪墊。

3、分段理解,想像創作。欣賞第一段:小朋友可以一邊聽一邊拍手、拍肩,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麼?

提問:這一段音樂感覺怎麼樣?節奏快還是慢?欣賞第二段:這一段和第一段一樣嗎?哪兒不一樣?你覺得這一段音樂表現人們在幹什麼?欣賞第三段:最後一段和第幾段一樣?分段欣賞完,請小朋友從三段中任選一段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畫完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4、整體欣賞,參與實踐。過度語:過幾天,我們幼兒園要邀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參加活動,我們用這首樂曲排個節目歡迎爸爸媽媽好嗎?喜歡跳舞的小朋友請拿起綵綢,喜歡伴奏的小朋友請選擇樂器,我們一起跳起來。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4

人類的進步總是伴隨着無盡的戰火和銷煙,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時有面臨戰爭的威脅,熱愛祖國,保衛祖國是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職責。所以,今天的音樂欣賞活動我選擇了歌曲《保衛黃河》。

其目的是:

1、讓幼兒在音樂欣賞中去感受歌曲雄壯、有力、氣勢磅礴的美。

2、讓幼兒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想象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出來。

3、激發幼兒從小熱愛祖國,反對侵略,有扞衛祖國尊嚴的情感。

目標1和3是本活動重點,目標2是本活動的難點。

活動前我作了以下準備:

1、課前認識黃河和觀看抗日戰爭記錄片。

2、歌曲《保衛黃河》的mtv和磁帶一盤。

3、紅旗、大刀、長矛、木槍等道具。

本次活動我主要用了直觀教學法和情景表演法,分四個環節來完成。

首先幼兒隨《兒童團歌》的音樂踏步入場,營造本次活動的氛圍,教師簡單介紹歌曲的歷史背景及詞作家,提出欣賞要求後,放磁帶整體欣賞歌曲2遍,然後讓幼兒討論:

這首歌曲聽起來怎麼樣,你好像看到了什麼?讓幼兒初步感受歌

曲雄壯有力、氣勢磅礴的美。

然後進入活動的第二環節:分段欣賞,深入的理解與感受。

首先欣賞歌曲的前面部分,聽聽、想想、說說、讓幼兒一邊欣賞一邊想象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此環節重在讓幼兒說。

然後欣賞歌曲的後面部分,聽聽、想想、動動、讓幼兒把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與感受用動作,表情表現出來,此環節重在讓幼兒動起來。

最後整體欣賞歌曲,比較歌曲前後兩部分旋律有什麼不同,讓幼兒跟唱歌曲最後一句“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體驗歌曲雄壯有力的氣勢,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激情與扞衛祖國尊嚴的決心。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放影歌曲《保衛黃河》的mtv,豐富幼兒想象,增進對歌曲的.理解。

最後:自由欣賞,自由表現。

幼兒用木槍、大刀、長矛,等道具,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大膽創作表現,同伴間相互合作交流來表現歌曲的意境。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節活動是幼兒園多元整合課程用書大班上學期的一節活動,《挪威舞曲》是一首ABA結構的樂曲,樂曲歡快優美,節奏明快。對於大班孩子,我們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欣賞,感受樂曲所表達的內容,並透過身體動作進行表現,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我確定了本節活動的目標。

二、說目標:

1、能分辨音樂ABA結構,理解音樂形象。

2、學習根據空間大小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動作和幅度。

三、說重點難點:從活動目標可以看出,本節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反覆感受音樂,感知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和樂曲ABA結構,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難點是根據音樂內容創編身體動作。

四、說教學準備:樂曲磁帶、小樹生長變化圖等。

 五、說精選教法,引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本節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個教法:

1、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欣賞與理解樂曲的興趣。

2、多渠道調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內容創編身體動作。

六、說學法,讓幼兒主動欣賞和創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

2、融合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七、說活動過程:

1、玩遊戲:

(1)教師提問:“你知道小樹是怎樣生長的?你怎樣用動作來表現小樹生長?”(幼兒交流)

(2)幼兒用身體動作的變化來表現小樹生長的過程。

(3)教師介紹遊戲規則:“小樹搖動時小動物不動,小動物動時小樹靜止。”

2、傾聽、欣賞音樂,瞭解音樂結構:

(1)教師播放音樂、提問,幼兒傾聽表達:“你知道這支樂曲有幾段?”“哪一段是說小樹生長、樹葉搖動?哪一段是說小動物出來跳舞?爲什麼?”

(2)幼兒第二次完整欣賞,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3、分段欣賞,理解音樂形象並創編動作:

(1)請幼兒做小樹,用一拍一下和扭動身體來表現A段。

(2)請幼兒想像各種小動物跳舞的動作,並提醒幼兒調整自己的動作幅度,不碰撞小樹。

(3)再次引導幼兒用小樹生長、搖動的動作表現A段。

4、扮演角色,聽音樂做遊戲:

(1)教師提供頭飾,幼兒自由選擇角色。

(2)幼兒分角色、聽音樂做遊戲,教師提醒幼兒遵守規則。

八、感悟與反思: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活動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活動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6

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是小朋友非常喜歡的一首歌,第一段描述了勤快人在廚房辛勤勞動的情景,第二段描述了懶惰人在廚房睡覺的情景,這兩段對比強烈而鮮明的歌詞充分表達了以勤爲榮,以惰爲恥的感情。本課透過有表情、有對比地演唱《勤快人和懶惰人》,使學生在聽賞,演唱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不同速度,體會不同的音樂情緒。透過參與歌表演律動等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感受勞動歌曲的特點,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展,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創造,並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設計本課時以故事《兄弟倆當家》匯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透過欣賞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再次呈現出兩種人不同的生活場景,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在歌曲教學中,我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如速度上的對比以及情緒上的變化等,讓他們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提高了音樂鑑賞能力,並在此基礎上對音樂形象進行創作。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透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樂課堂教學應更多地建立在參與和感受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動”起來纔會對音樂有真正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本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我將教學情景生活化,讓每個孩子們體驗、參與到廚房生活中來,教室裏頓時興趣高漲。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實踐過程中,體會到了勞動的喜悅,而且有了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情感體驗。在這裏,教育不再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們小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設計,發揮了他們的音樂潛能,建立了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從孩子們的眼睛裏可以體會到勞動的熱情和快樂。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這一切,令我感到非常欣慰。透過本課學習,使小朋友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小朋友明辨是非,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明白勞動帶給人快樂,勞動創造財富,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如何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今後教學的重點。對於音樂幼師而言,除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唯有如此,音樂課才能更有意義。